Title: 故宫“分馆”今在鼓浪屿开放 还将在香港设“分馆” Post by: Brendada on May 13, 2017, 03:33:57 PM 厦门鼓浪屿故宫“分馆”,工作人员在做最后的准备。本文图片 新华社
故宫博物院的开放面积扩大11000平方米。不过,这一次不是在紫禁城的红墙里,新开放区域在与北京相隔两千多公里的厦门。从今日起,一座故宫外国文物馆将在鼓浪屿开放,219件清宫藏外国文物已经“摆驾”入住这座两层小楼,其中包括袁世凯进贡给光绪的头疼药膏等。故宫相关负责人介绍,展馆的设计参观容量最大为每天2800人,门票设定为50元/人。 展出文物有219件清宫藏外国文物,其中包括袁世凯进贡给光绪的头疼药膏等。 这座展馆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180平方米。“大部分展出文物一直保存在故宫的库房里,从未向世人展示过。”故宫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故宫提供资料显示,这批文物的“祖籍”分别是英国、法国、德国、瑞士、俄罗斯、意大利、奥地利、美国、保加利亚、日本、朝鲜等国家和地区。为何它们会汇聚到紫禁城?专家解读,明清时期外国使团频繁访华交流,西洋工匠艺人被招募到皇宫,服务于宫廷,致使大量具有异国风情的工艺品及日用珍品在宫中陈设和普遍使用。这些外国文物日积月累,慢慢地构成了中国宫廷内独特的异国景观,留下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印迹。 未来,这批从16世纪至20世纪初的外国文物艺术品,将轮流到鼓浪屿“救世医院及护士学校旧址”展示。在此安家,是因为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百年间,鼓浪屿是中国东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对外交流窗口。故宫希望在享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鼓浪屿,展示宫藏外国文物珍品,从而使鼓浪屿异域风格的建筑遗迹与皇家珍藏的异域物品相互辉映,使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往的历史在当下实施“一带一路”全球化战略的时代背景下真正地鲜活起来。 如今,漆器、陶器、瓷器、玻璃器、珐琅器、金属器、织物、绘画、书籍、雕塑、家具、钟表、科技仪器等外国文物已经按科技典范、万国瓷风、生活韵致、典雅陈设和异国情调等部分分门别类地陈设好,娓娓讲述外国文物定居清宫的故事。新馆还专门开辟一个展厅,播放故宫和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影片。 进入展厅,乾隆时的万国来朝图“活”起来了,各国使臣穿着民族特色的服饰,表情生动。展厅里还种了一棵“树”,上面挂着铜镀金鸟笼表,精巧别致。展柜里,不起眼儿的文物都有故事。比如一个小盒子,说明牌写着“美国二十世纪初 头疼药膏”。讲解员介绍,这是当年袁世凯进献给皇帝的。 “一些故宫收藏的仿制西洋的丝织品、家具也在展出之列,这些体现了对西方文化的接纳与融入,同时也体现出了西洋文化对当时中国的深刻影响。”策展人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