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中,新生消费群体促使日本的消费从大众化、同质化走向个性化、多样化。
变化一:新人类成为消费主体。第二阶段出生的人口成为第三阶段的消费主体,他们成长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都市之中,没有经历过战争及重建,价值观与父辈截然不同。特别是1963-1969年出生的新人类一代,当他们在1980s成长为青少年时,曾引发全社会对代沟问题的大讨论,这与2000年前后中国对80后的讨论十分相似。新人类儿童时代起就在父母带领下在商场购物,具有与生俱来的消费欲望。
变化二:婚姻推迟,更多女性进入职场。由于教育水平逐步提高、社会制度走向健全,80年代起日本年轻人中选择迟婚甚至不结婚的比例快速增加,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2005年后才有所放缓(图表14)。日本男性首次结婚的平均年龄由1985年的29.6岁,上升至2005年的31.1岁。女性表现更为明显,25岁结婚、生子、不工作的传统观念遭到抵触,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职场,首次结婚的平均年龄从25.8岁上升到了29.4岁。
变化三:家庭结构裂变。1975年前,4-6人家庭一直是日本社会家庭规模结构的主流;然而1975年起,1-3人的独居家庭、核心家庭占比达到50%,首次超过4-6人大家庭,日本的家庭结构出现裂变(图表15)。年轻人迟婚、不婚的比例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现象。经过30多年时间,日本平均每户家庭成员数量从1975年的3.3人,降至2005年的2.6人(图表16),单身独居、已婚无子的家庭比例越来越高。
新人类一代消费倾向提高;家庭的小型化,使消费品由家庭为主转向个人为主;单身的年轻人在消费时较少考虑家庭负担,结婚年龄推迟为个人消费品打开市场
日本人口结构变化,促使消费从大众化的第二阶段转向个性化的第三阶段。
从家庭到个人。追求生活品质的未婚年轻人不断增加,使得耐用品消费从家庭为单位拓展到个人为单位。1980s到2000年前后,30岁以下的单身年轻人中,录像机、个人电脑、音响、汽车等商品的普及率出现明显提高(图表17-20);男性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能力明显高于女性。
从厨房到餐馆。日本传统文化中,做饭是女性家庭成员的责任。然而随着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个人不再自己做饭,或将做饭视为闲暇时的娱乐。日本餐馆行业市场规模从1975年的3.3万亿增加到1997年的13.4万亿(图表21),年均增长6.7%,亚洲金融危机后出现负增长。而日本外卖行业的市场规模从1975年的0.4万亿增至2004年的5.9万亿(图表22),平均每年增长10%;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外卖行业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其增速反而猛增至18.1%。整个餐饮行业的兴起,一方面反映了日本女性地位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消费的第三阶段,居民的消费倾向出现了从物质向高品质服务的过渡。
从超市到便利店。日本的便利店模式可以追溯到1974年,零售巨头伊藤洋华堂引进美国便利店7-11,自此开启了日本小型连锁零售店的新业态。与大型超市不同,便利店选址离居住、工作场所更近,营业时间更长,更适合快节奏的年轻人和小家庭。此外,日本的便利店并不仅仅是小型超市的概念,还出售快餐,提供缴费、ATM、打印等服务,满足消费者对生活便利的多种需求。日本主要零售业态营业额数据显示,超市、百货店的营业额在1990s开始下降,而便利店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图表23),甚至连美国品牌7-11也于2005年变身日本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