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 Forum
June 26, 2024, 11:45:49 AM *
News: Latest Bitcoin Core release: 27.0 [Torrent]
 
  Home Help Search Login Register More  
  Show Posts
Pages: « 1 ...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 183 »
2241  Other / Politics & Society / Re: Mongolian Dissident Hada Denied ID Card, Bank Account After Interview on: January 25, 2015, 12:39:18 PM
So what is your connection to this story?

your question is so stupid, no connection to this news Angry
2242  Local / 媒体 / 中国总理李克强结束对瑞士的短暂访问 on: January 24, 2015, 02:28:34 PM
中国总理李克强结束对瑞士的短暂访问
2015-01-23   



二十号到达瑞士的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参加了达沃斯论坛会议后对瑞士进行了迅速的一天的访问。瑞士政府高度评价他的这次访问的成效。

中国总理李克强率领了一个大型代表团二十号到达瑞士,二十一号出席了达沃斯论坛会议后,二十二号对瑞士进行了一天的迅速访问,晚上启程返回中国。尽管访问只有一天,但是瑞士政府和媒体都认为这是一次非常富有成效的访问。

据 记者了解,李克强担任总理后第一次出访的国家就有瑞士,而这次是他担任总理十九个月后第三次访问瑞士。除了有定期会晤机制的德国外,如此频率的访问只有瑞 士。而李克强总理的这次访问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落实并且扩展去年夏季生效的中瑞自由贸易协定。这个协定被中国称为是与发达国家前书的最有质量和借鉴意义的 自由贸易协定。

二十二号,李克强总理再次会见了瑞士议长索马鲁加,并且出席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扩展在金融方面的合作的备忘录签字仪式。李克强总理特别希望能够加强和瑞士在金融方面的合作,瑞士方面能够积极地参与中国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在签字式后,瑞士财政部长艾维琳·威德默·施伦普夫部长对媒体高度评价了这项合作对于双方未来关系的意义。

施伦普夫部长说,我们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在涉及到人民币离岸市场问题,涉及到中国在瑞士开设银行分行等问题上,中国提供给瑞士伍佰亿元人民币的合格境外投资配额使得双方的金融合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

二十二号,中国代表团在和瑞士政府的交流中内容还涉及到:如何共同举办庆祝中瑞建交六十五周年活动;加强文化、科技、教育、旅游和人员培训等交流合作;以及深化追逃赃款、打击跨国犯罪等领域合作,加快推进刑事司法协作条约缔约工作。

瑞士议长索马鲁加也表示,二零一五年对瑞中关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瑞士希望通过庆祝两国建交六十五周年,进一步扩大互利合作,深化同中国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使瑞士成为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

 

(RFA特约记者:天溢;责编:嘉华 )
2243  Local / 离题万里 / 英国人权报告:中国广泛限制公民言论自由 2015-01-23 on: January 24, 2015, 02:19:10 PM
英国人权报告:中国广泛限制公民言论自由
2015-01-23   


英国当局的新季度人权报告在中国的人权部分指出,去年最后三个月,对言论自由的限制情况继续,特别在关于香港的示威,包括知识分子郭玉闪在内的百名内地知识分子被捕。

一份由英国外交部人权小组所记录的季度人权报告在近日公布,对于中国的人权部分,报告指出去年10月到12月之间,对公民和政治自由的限制在中国依然继续着。

报告指出在去年10月,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的英文网站在十月份在中国遭到屏蔽,报道表示是因为报道香港示威,此外社交网站有关香港示威的图片也被屏蔽。超过一百名中国内地的艺术家、知识分子、作家和活动人士,表达支持香港示威活动而遭到当局以刑事罪名的拘捕。包括知识分子郭玉闪也被拘捕,而他们多数人被禁止和律师接触。人权报告指出,对言论表达自由的限制仍旧持续,特别是在关于香港示威运动的事件上。

著名维吾尔学者伊力哈木.土赫提和学生的判刑也继续受到英国外交部人权报告的关注。报告表示,伊力哈木.土赫提的终身监禁仍然维持原判,而七名他的学生则受到3-8年的监禁徒刑,不过其中一名学生的判决外界仍不清楚。英国和欧盟都就此案件表达关注的声明,关切对言论表达自由的限制。

报告也记录在去年最后一季,法院在新疆地区对于被指控和恐怖有关的案件,都被判以死刑。有关中央的权力当局要求法院对于恐怖案件要快速审判,给与以儆效尤的惩罚,并实施“严打”。10月份新疆的法院判处12人因牵涉7月的暴力事件被判处死刑,12月有6人因乌鲁木齐的攻击事件被判死刑,2人因三月昆明火车站攻击事件被判处死刑。新疆仍继续发生死亡暴力事件,10月22日就有22人在喀什地区农贸市场发生的爆炸和暴力冲突中死亡。人权报告指出,官媒形容这是恐怖攻击事件,然而维吾尔流亡团体指控中央政府对维吾尔人实施的限制措施导致当地持续发生暴力事件。

(RFA特约记者:张安安;责编:嘉华)

2244  Other / Politics & Society / Mongolian Dissident Hada Denied ID Card, Bank Account After Interview on: January 24, 2015, 02:15:42 PM
Mongolian Dissident Hada Denied ID Card, Bank Account After Interview
2015-01-23   


Authorities in Inner Mongolia have frozen the bank account of ethnic Mongolian dissident Hada and are refusing to issue him with an ID card, crucial to freedom of movement and economic activity in China, he and his wife said on Friday.

Veteran rights activist Hada, 60, was released from extrajudicial detention in December, four years after his 15-year jail term for "separatism" and "espionage" ended, with numerous health conditions developed during his sentence.

But he told RFA on Friday that he still isn't at liberty.

"They are curbing my freedom of movement, and I don't think they will let me go to [the regional capital]," Hada said. "They told me I would get my ID card in January, but they are now saying it'll take another two or three months at least."

Hada was released by Chinese authorities to a police-owned apartment after spending four years in extrajudicial detention at the Jinye Ecological Park in the regional capital Hohhot, where he was being held after serving a 15-year jail term for "separatism" and "espionage."

But police told him they would only take care of his income and accommodation if he stopped speaking to foreign journalists and promised not to sue the authorities over his treatment, which he has refused to do.

"As everyone knows, a person without an ID card is extremely limited in what they can do," Hada's wife Xinna said. "They can't go out, can't buy train tickets, can't buy a SIM card for a cell phone, and can't get an ATM card or credit card."

"Our household bank accounts are all frozen right now, and we'd hoped to set up another one using Hada's ID card," she said.

"Hada may have got out of detention, but he's still not free."

Support for herders

The couple's grown son Uiles said part of the problem may be that Hada continues to speak out on behalf of ethnic Mongolian herders, who are increasingly in conflict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state-own companies over the exploitation of their traditional grazing lands.

Hada told RFA in an interview last week that he supports recent protests by herders who have reported being displaced from their traditional homes on the grasslands, in spite of having more than a decade left to run on their land leases.

Dozens of herders from Shiliin-gol (in Chinese, Xilinguole) League in the northwest of the region, Sunid Right (Sunite) Banner (administrative equivalent of a county) in the west, and Durbed (Siziwang) Banner in Ulaanchav municipality staged protests this week, New York-based Southern Mongolian Human Rights and Information Center (SMHRIC) said in a statement on its website.

They held up banners, marched, and scuffled with police in separate protests in Shiliin-hot city and in Sunid's Saihantal township on Tuesday, SMHRIC said.

The protests came as more than 70 Durbed herders continued protests outside central government buildings in Beijing.

"Herders demanded the protection of their legal rights and return to their land from which they were forcibly displaced by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who planned an expansion of a military base and enforcement of the so-called ecological migration policy," SMHRIC said.

The "ecological migration" policy seeks to limit overgrazing and stave off the southward creep of the Gobi Desert into China's grasslands, but herders say desertification isn't caused by grazing, and that state-run companies use it as a pretext to clear the way for mining and forestry operations.

Likely link

Hada told RFA on Jan. 14 that the herders have his full support: "The reason I have spent my entire life squatting in a prison was on behalf of the Mongolian herders and on behalf of the grasslands."

Uiles said the refusal of his ID card was likely linked to this interview.

"No sooner had my father given that interview, than they refused him an ID card," he said. "Now we find out that his bank account has been frozen."

Uncertainties remain over Hada's future fate, too.

Xinna said state security police recently paid a visit to Hada's extended family in his hometown of Xin'an, Urad Front (Wulate Qian) Banner, in northeast Inner Mongolia's Bayannuur municipality.

"They told them that Hada would be spending Chinese New Year with them, which is a form of kidnapping," Xinna said, adding that the family had made no such plans.

"We don't know what they mean by this."

Overseas Mongolians have been raising funds online to help Hada, who has been threatened with homelessness if he continues to speak out about his treatment in prison, where he has described being tortured and held in solitary confinement for months on end.

A group of ethnic Mongolian students in Japan is campaigning online for donations from around the world for Hada's family.

Reported by Qiao Long for RFA's Mandarin Service. Translated and written in English by Luisetta Mudie.

2245  Local / 媒体 / RFA独家:异议人士哈达被拒发身份证银行账户及善款遭冻结 on: January 24, 2015, 02:14:15 PM
RFA独家:异议人士哈达被拒发身份证银行账户及善款遭冻结
2015-01-23

内蒙古异议人士哈达获释已经一个多月,哈达星期五告诉本台,当局早前承诺发给他居民身份证,被推迟到三个月后,其家人担心三个月后,这种承诺再次成为谎言。目前哈达家人的银行账户均被冻结,其中部分是海外捐款及哈达治病的钱。哈达的妻子新娜呼吁国际社会关注。

被当局连续羁押近20年的内蒙异议人士哈达自去年12月9日获释后,当局早前向哈达作出一个月内发放居民身份证的承诺,没有兑现。哈达星期五告诉本台,当局日前借故不发身份证:“身份证说是一月份给我。前几天我打电话给他们,说至少还要等两、三个月,这是最快的,甚至过两、三个月可能都办不下来。我估计他们可能不让我出呼和浩特市,也就是限制我的行动自由。”

内蒙有关当局在哈达获释后,继续实行严厉的监控,包括在其住所周围设立监控室,屏蔽网络及手机信号。哈达的妻子新娜周五对记者说:“哈达的事,现在不仅不给他身份证,本来说好1月15日给,现在拖到三个月以后,还有国保竟然去东北部新安盟哈达老家,告诉他们说哈达要回家过年,这简直是绑架,我们都不知道,我们也没有这个意思。昨天警察来我们家说,上面说给你儿子找工作,你不同意,我说是谁说的我不同意,现在我儿子找工作都给你们封锁”。

新娜还说,哈达目前享有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而当局却拒发身份证:“大家都知道,一个人没有身份证就受到很多限制,不能出门,不能买火车票,不能办理手机卡,不能办理银行卡。现在我们家银行卡都被冻结了,我们还想用哈达的身份证办一个,现在就是这种情况,而是公安用更卑鄙的手段,希望国际社会关注这件事,哈达虽然出来了,但是他没有完全自由,把发身份证往后拖不给是其中之一”。

本台曾报道,海外人士及在深圳的蒙族人向哈达捐款,被银行退回或被扣押。哈达的儿子威勒斯周五对记者说,他们全家人的银行账户也被冻结:“钱不能取了,而且这次封存银行卡,没有任何单位出面说把你的银行卡停了,没有。各界的捐款和我们卡上的钱都不能取了,最主要的是我父亲下一步想看病,一直没有能力,就是因为这个。本来说等生活费解决后看病,但是现在看不了病。一直以来,内蒙方面就在拿我们家在做事”。

今年60岁的哈达曾在1989年创办蒙古学书店,后与朋友成立“内蒙古民主联盟”并担任主席,他主张内蒙古高度自治。后被内蒙当局以分裂国家等罪判刑15年,刑满出狱后又被以“剥夺政治权利”为由,法外羁押4年。哈达就此将起诉内蒙古政法委等相关部门,非法剥夺他们的人身自由。

近日哈达和妻子新娜致力于为内蒙牧民维权,公开支持牧民争取合法权益。哈达也曾在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称:他这一辈子蹲监狱就是为了蒙古牧民的利益、草原的利益。

威勒斯说:“自从我父亲接受完采访,在网上声援牧民草场维权以后,不仅是身份证被拒发,现在冻结银行卡,现在我们还担心三个月后是否会给他身份证”。

新娜表示,他们一定要为牧民发声:“为牧民维权,实际上也是为我们维权,这都是蒙古人的事情,哈达是蒙古人问题的一部分,牧民的处境更凄惨,全内蒙都有,所以我要介入。因为介入要把我怎么样,我也不怕”。

早前,旅居日本的一批蒙族留学生发布《募捐倡议书》,紧急呼吁在当地留学的蒙古族同胞声援哈达,积极捐款,以便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为哈达提供治疗费。

(RFA特约记者:乔龙;责编:胡汉强/马平)

2246  Local / 媒体 / 香港周刊记者温州采访拆十字架遭警控制 on: January 24, 2015, 02:12:55 PM
香港周刊记者温州采访拆十字架遭警控制
2015-01-23   


香港政论杂志《亚洲周刊》一名女记者,星期五(1月23日) 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采访当地政府拆除十字架过程中,遭到当地公安控制,警告不得采访,受访者也遭骚扰。本台当天下午三点,联系到这名记者时,她已获释。 当地信徒表示,境外记者前来采访均遭遇警方同等对待,曾有法国记者计划到平阳县救恩堂采访,也被扣查。

浙江各地当局去年强拆十字架事件,由年头持续到年终。引起海内外媒体关注。星期五下午,香港《亚洲周刊》记者江雁南在平阳县采访期间,先是被数名警察跟踪,后被强迫出示身份证件,并强行带上警车拉至派出所,明令禁止记者采访。

关注温州教案的北京律师陈建刚当天下午接到江雁南电话救助后,立即向外界转述该名记者在温州采访时,在市区和平阳县均被国安及警察跟踪。她在平阳县被四名公 安强制带上警车,送往派出所。她还在电话中告诉陈建刚,公安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属于违法。且根据身份证法,不可以无缘无故查身份证。陈建刚告诉本台:“我现在也正在和她联系,她有可能随时被警察限制”。

记者:她是第一时间告诉您的吧?

回答:对。说是有警察把她强行带到车上,拉到派出所,要她的身份证件,然后在派出所待了十几分钟,把她放出来了。现在就是全程跟踪,如果现在她的电话没人接听,有可能已经被限制自由”。

记者:她是哪一天到平阳的?

回答:有就是这两天。

记者:她给您打电话是几点钟?

回答:大概是下午一点半,她是在警车上给我打的电话。

记者多次拨打江雁南的手机,但无人接听,直到下午三点,终于拨通了电话。江雁南对记者说,她是从香港到当地,采访有关教堂十字架被拆的事情:“我是到当地做采访,做关于十字架的采访。你让我考虑一下好吗,因为我还是想继续做采访的,所以我想....你让我考虑一下再联系好吗?”。

记者:你现在自由了吗?

回答:(警察)没有限制我很久,只是限制我采访。但是平阳县方面处理(此事)的方式,比较没有那么规范,也有派警察过来。

记者:让您离开当地啊?

回答:对。我没有理他们,他们问我干嘛,我就说是旅游,他们也没有什么理由叫我离开。但是他们一直全程跟踪我,骚扰我的采访对象。

记者:你们是几个人?

回答:就我一个人。

浙江当局自去年以“三拆一改”的名义,指教堂十字架是违章建筑,进行强拆,遇到信徒抵抗,公安打伤抵抗者,甚至有信徒被当局刑事拘留或逮捕,事件引起国际社会及媒体关注。香港《亚洲周刊》也曾多次深入报道温州强拆十字架事件。

江雁南说:“因为我采访多次了,这次他们基层(对记者)更严厉一点”。

温州信徒对境外记者被警方控制事件表示关注,纷纷转发江雁南被公安控制的消息,呼吁各方关注。一位信徒说:“我是在网上看到这个消息。他们(当地信徒)在打官司,可能是跟那件事有关”。

记者:黄益梓牧师?

回答:我想应该是,他重新聘请律师了。

据 对华援助协会新闻网本周一报道,平阳县基督教凤卧教堂牧师黄益梓案,被县检察院退回公安局补充侦察,两周前再被公安局移送检察院。其委托的律师团成员星期 一抵达平阳,第二天向法院状告平阳县公安局、平阳县政府涉嫌一系列违法行为。黄益梓再次委托被迫解聘的张凯律师出任辩护人。

这位信徒称,公安阻止境外记者采访,曾在当地发生过:“平阳那边,听说有个法国记者去那边,也是这样”。

记者:被带到派出所?

回答:差不多吧,好像在平阳救恩堂。

根据浙江信徒统计,去年1至12月至少410座教堂或十字架遭当局拆除。

(RFA特约记者:乔龙;责编:胡汉强/马平)
2247  Local / 中文 (Chinese) / Re: 论坛总算又开张了 on: January 24, 2015, 02:10:58 PM
I am in Germany, the forum was not workable yesterday Angry
既然懂中文,别在中文板块拽英文了。

at the moment, i can not write chinese  on the PC.

SB
2248  Local / 离题万里 / Re: 微信上美国国旗“满天飞” 遭共青团批不爱国 on: January 23, 2015, 05:33:12 PM
大陆2015凈网运动启动 网络管制被正当化



请看博讯热点:网络封锁和压制
(博讯北京时间2015年1月23日 转载)
     
    文:卿子衿
     


    2015凈网运动已进入状态,网信办一次性关闭了133个微信公众号。中国当局推出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正在被合法化。
   
    2015凈网运动已启动
   
    据19号官媒报道,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宣布关闭「这不是历史」(微信号:zhebushilishi)等133个微信公众号,给出的理由是「传播歪曲党史国史信息」。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称「接到了网民举报」,微信平台中一批公众号以「揭秘」、「真相」为噱头,打着「你不知道的历史」、「这才是历史」、「我知道的历史」等旗号,捏造事实,歪曲历史,混淆视听,大肆传播歪曲党史国史等违法和不良信息。查看微信可见,在「举报」功能中有一个选项就是「政治」。
   
    去年国信办颁布的《实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简称「微信十条」)明确规定,实时通信工具用户应当承诺遵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公共秩序、社会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等「七条底线」。其中第七条备受瞩目:「新闻单位、新闻网站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的非新闻单位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转载时政类新闻。其他公众账号未经批准不得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这里提到的「时政新闻」也包括评论和经济新闻,也就是说,只有被体制认可的机构才有谈政治的权限。
   
    报道称,这133个微信公众号「传播歪曲党史国史信息的违法违规行为,突破底线,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重扰乱网络传播秩序,执法部门理应依法予以严厉处置」。明显是指政治原因,同时也透露当局对腾讯公司在政治方面的自我审查 「效果」不满意。
   
    无法逐一查证被关闭微信公众账号所发布的消息的真实性,但当局声称「正确」的历史早已失去公信力。大批历史研究学者、以及在各种政治运动中受害的人士,一直批评中国依照意识形态写历史的方式,其中对近代史,尤其是1949年后的历史质疑最多。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余英时曾表示:中国大陆从1949年到现在没有历史,有的都是假历史,是为了政治宣传而造出来的伪历史。要揭穿伪历史,只有将来学术完全自由以后,数据开放,根据原始数据说话才可以。
   
    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费维恺教授认为:50与60年代的中国史学研究从研究「实际发生了什么事」变成「证明应该发生什么」(阶级观点),历史沦为政治活动。对于中国通史的历史修正主义,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来解释中国历史,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政治工具」。
   
    腾讯「雷霆行动」协助管控
   
    腾讯公司曾在去年4月发布《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公告,其中第四条「遵守当地法律监管」中写着:微信公众账号用户及运营者应避免因使用本服务而使腾讯卷入政治和公共事件,否则腾讯有权暂停或终止对你的服务。被视为警告「莫谈国事」的自我审查。腾讯公司在本月20号发布的《2014年雷霆行动网络黑色产业链年度报告》中显示,截至2014年12月,腾讯协助侦破网络欺诈案件200余起,打击违规公众账号8.5万个。但这「八万五千」个公众号都是涉嫌「诈骗」吗?骗了什么?没有详细说明。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微信公众平台上有超过580万个公众账号,这就使微信这一原本被单纯定位为社交工具的应用开始承载了一部分媒体的功能,这大概不是腾讯公司的预期。社交才是腾讯最为倚重的根本,对于腾讯来说,相比社交,媒体效应的价值不大,更重要的是,其潜在的「危险」在党管媒体、严控言论的中国大陆是较大的。自媒体的大量涌现,对体制的宣传垄断意识形态管控形成巨大挑战,一直是当局倍加警惕的部分。凈网运动声称「维护网络安全」,但其打击对象的范围和重点来判断,却也显示出执政者面对上述挑战的不安全感。
   
    似乎还不止公众号,个人账号在通过墙内平台传播普世价值相关思想时也存在一定「危险性」。据近日自由亚洲报道,广州民营企业家、民主人士梁祝强的家属公布警方出具的相关文书,表明梁祝强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批准逮捕,至今已被关押40天。有网友透露,梁祝强长期在QQ等社交平台发布宣扬宪政追求民主的文章。
   
    网络管制被正当化
   
    据官媒新华网报道,1月18号,中国智能终端安全产业联盟在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中央网信办有关负责人在此间透露,其组织起草的「中国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将于下月提交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报道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即将推出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维护个人与国家信息安全」。评论认为,此举是中国政府将扼杀网民言论自由的监控管制公开化、合法化的标志。
   
    该报道援引工信部数据预测,今年中国信息安全产业规模将达到约700亿元水平。并称,此次「中兴通讯、腾讯、阿里云等产学研主体,发起成立中国智能终端安全产业联盟,将促进智能终端安全的国标建立,推进相关行业规范发展,在国际网络安全新格局构建中形成更多中国话语权」。意为欲将中国式管制模式和中国当局意识形态向全球输送。
   
    该「审查制度」中标注的「审查范围」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系统使用的重要技术产品和服务;审查重点包括「可控性」,在管理方法中注明的是「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将不得在中国境内使用」,这是否意味着翻墙软件将被正当化审查?是否意味着翻墙软件必须经由当局指定的部门开发已确保其「可控」才能在大陆使用?翻墙的意义就在于脱离政府的言论管控,而在政府控制之下「翻墙」究竟还有什么意义?此外,使用境外开发的翻墙软件的用户将面临什么,是否会被治罪?该「制度」中没做相关说明。
   
    曾经有观点认为,当局的网络审查是在经济利益与政治风险之间的权衡。但从目前的形势判断,当局的砝码更倾向于「意识形态维稳」,打压和管制愈加凸显。而网络管制对商务、学术等与经济相关的影响可以通过开辟特许渠道予以满足,如在政府可控范围内翻墙。
   
    该「审查制度」中还列举了「美国进行网络安全审查」的内容,以期为中国网络管制提供正当性。据美国之音中文网报道,去年3月,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第十届网络政策大会上,与会的美国网络专家学者对中国网络自由现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和建议。其中与会者美国非盈利组织科技自由的主席贝林•索卡(Berin Szoka)表示:对于中国面临的网络自由现状,美国可以起到更积极的作用。「首先,美国应该以身作则。目前美国关于加强网络监管的打算最糟糕的一点,就是使得其他国家有了使网络审查和管制正当化的借口。其次,美国应该提供更多突破封锁技术的工具,但现在对于这些技术的出口还有很多限制。」
   
    在去年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面对中国当局热捧的互联网经贸,美国总统奥巴马响应称:「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个人集权的速度超出了其历届前任,在相关人权领域打压异见人士、染指民族主义导致邻国不安等也具有危险的一面」。
   
    来源:泡泡 (博讯 boxun.com)
1710928
2249  Local / 离题万里 / Re: 香港示威贴无故被封,继续发。不是你死就是我死,老子和你拼了 on: January 23, 2015, 04:22:12 PM
李源潮指反占中斗争未完好戏在后头


请看博讯热点:占领中环
(博讯北京时间2015年1月23日 转载)
     
    香港占领运动结束一个多月,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日前再次发表针对占领运动的言论,指反占中斗争未完结,“好戏还在后头”。泛民议员对李源潮的言论感到十分忧虑,认为是将争取民主的人推向极端。另外,亲北京的《文汇报》指,陈健民煽动暴力,是系列暴力事件的罪魁之一。陈健民就回应指,《文汇报》颠倒是非。(何山报道)
     


    李源潮周三(21日)在北京出席中国侨联九届二次全委会议时,再次就香港占领运动发表评论。《港澳网》引述李源潮的谈话指,持续几个月的港闹,搞占中的人及其背后的人没有达到他们的目的。他又指,占中参与者中的青年人的行为及方式,值得各方警醒及总结教训。
   
    李源潮表示,中央认为反占中斗争还没有完,“好戏还在后头”。
   
    而同场的全国侨联委员、港澳日报社长田炳信就指出,占中事件反映香港回归18年来,北京在共识教育和舆论引导方面出现大问题,爱国观念被爱港意识抵制,认为中央政府在香港事务中应更为大胆主动,对香港的“包容”不等于“纵容”。他建议,全国侨联设专门机构和人员对接港澳工作,大力宣传根的文化。田炳信接受媒体访问时又估计,中央未来针对香港事务,会加强教育同沟通工作。
   
    而公民党立法会议员郭家麒周五回应指出,对李源潮的言论感到十分忧心。他认为,李源潮是将香港大部分争取民主的人,推向一个极端的角落,使香港更加分化,令更多希望以和平理性争取民主的人,对国家更有戒心,是直接伤害香港与中央的关系。郭家麒希望李源潮深思这类言论,是否适合现时香港的情况。
   
    另外,亲北京的《文汇报》周五以全版报道指,占中发起人陈健民预料周六(24日)应约到湾仔警察总部被拘捕。报道批评陈健民文质彬彬的背面,是另外一种样子。
   
    报道指,根据陈健民的电邮纪录显示,他在酝酿占中的过程中,煽动推铁马等暴力行为,是后来发生的系列暴力事件罪魁之一。报道又指,陈健民对台湾的太阳花学运经验相当重视,并引述该报收到陈健民与时任学联秘书长陈树晖之间的电邮,显示陈健民要求陈树晖到台湾时要低调,不要接触媒体,在两人的电邮对话中,反映陈健民企图从台独势力中取经。
   
    陈健民下午于脸书回应时指,当《文汇》的写手,要先用铁锤打破自己脑袋才能做到。陈健民指,曾到韩国开学术研讨会,吃饭时,韩国教授忆述年轻时为争取民主而掷气油弹的往事。文汇报便说他到韩国学做气油弹,回港鼓吹暴力。
   
    至于曾在占中纠察会议中讨论非暴力的定义,他当时是反对推铁马的行为。但文汇报的标题,却指他煽动推铁马。陈健民批评,《文汇》报颠倒是非黑白。
   
    而港大法律学院教授陈文敏周五早上出席电台节目时指出,他个人不同意把《国安法》透过基本法附件引入本港,他认为做法违宪。他解释,内地法例较原则性,香港并不适用,即使引入《国安法》,亦会引起法律诉讼。陈文敏强调,当年讨论23条时,已说明在一国两制下,会交由香港自行立法,而不是将中国法律引入本港。
   
    陈文敏又批评特首梁振英于《施政报告》点名批评《学苑》是扼杀思维,对梁振英的做法感到失望。他认为,《施政报告》代表的是政府,传递的是政府信念,不是特首个人信念,认为做法已超愈了言论及学术自由界线,令学术自由及大学自主荡然无存。
   
    另一份亲北京的报刊《大公报》报道指,长达79日的占领行动严重破坏香港国际形象,行动虽于月前结束,但其带来的祸港影响持续发酵。有国际性调查报告指出,香港在最新的全球最宜居城市排名暴跌 16名,跌至第33位。占领行动是香港排名下跌的最大原因。
   
    来源:自由亚洲粤语部 (博讯 boxun.com)
1462336
2250  Local / 离题万里 / Re: “一个中国”就是中华民国——抗议美国政府对“双橡园”升国旗的外交态度 on: January 23, 2015, 03:41:06 PM
Cry 这不是企图分裂中国吗

always ''2 china'' in the world
2251  Local / 中文 (Chinese) / Re: 论坛总算又开张了 on: January 23, 2015, 03:38:28 PM
I am in Germany, the forum was not workable yesterday Angry
2252  Local / 离题万里 / Re: 微信上美国国旗“满天飞” 遭共青团批不爱国 on: January 20, 2015, 06:22:04 PM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称,微信平台中一批公众账号以"揭秘"、"真相"为噱头,打着"你不知道的历史"、"这才是历史"、"我知道的历史"等旗号,"捏造事实,歪曲历史,混淆视听,大肆传播歪曲党史国史等违法和不良信息"。国家网信办随即展开调查,关闭了133个相关微信公众账号。

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加强了国家主导的互联网审查"清网"运动。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复杂的审查制度及有"防火墙"之称的审查装备。审查机构严格把关什么样的内容可以在网上刊发传播,什么内容需要被禁。特别是那些被看作是有可能削弱共产党领导的内容都会在网上遭禁。
中国现在正在大力推出有别于他国的中国式的"清洁、有效控制且精心设计的互联网"。

昨天(1月19日),在微信中输入"Civil Rights"后,手机屏幕上会陆续掉下美国国旗。南平市团委发微博并提出:"五四为何不掉团旗?七一为何不掉党旗?八一为何不掉军旗?国庆为何不掉国旗?@腾讯微信团队 几个意思?"还有网友调侃:"Civil rights的翻译是公民权利,怎么不掉天枰却掉星条旗呢?!美国的有色人种也有公民权利么?!"

微信团队回应网上质疑发文称,"每年一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一是美国知名人士马丁•路德金的纪念日,为了纪念他,微信美国办公室申请了civil rights的美国国旗彩蛋。这个纪念彩蛋仅对美国用户开放,由于后台设置有误导致其他地区的用户都能使用。彩蛋是微信运营团队在产品运营中的一个特别运营方式,会根据一些特定节假日为大家带来惊喜。由此造成的误会,还请大家谅解!"

大约一周前,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刚刚公布,近期共有50家网站、频道(栏目)以及微信公众账号被依法关闭,包括24家网站、9个网站频道(栏目)和17个微信公众号。被关闭的原因包括"假冒党政机关或媒体名义发布虚假信息;发布涉赌博、诈骗等违法信息;传播淫秽色情内容;不具备登载时政新闻资质违规登载时政新闻等"。

去年4月起,中国国内已经有180万微博、微信、QQ等社交媒体账号被封锁。
2253  Local / 离题万里 / 微信上美国国旗“满天飞” 遭共青团批不爱国 on: January 20, 2015, 06:15:26 PM
微信上美国国旗“满天飞” 遭共青团批不爱国

(博讯北京时间2015年1月20日 转载)
    来源:voa
   
    微信上美国国旗“满天飞” 遭共青团批不爱国

    微信公众平台登录界面(网页截图)
   
    华盛顿—腾讯公司的即时通讯软件微信(WeChat)常常在特别节日给用户们准备小小的惊喜,在输入“圣诞快乐”、“新年快乐”等节日祝福时,聊天界面会飘落圣诞树、烟花等表情符号。但是这一次,满屏飘落的美国国旗引起了争议。
   
    从18日起,陆续有用户发现,在微信中输入“Civil Rights”后有美国国旗的表情符号掉落。共青团的福建省委在其官方微博发帖质疑称:“今日有网友传在微信中发关键字掉美国旗,测试后果然如此、、、.又发国庆、中国、五星红旗等字,无反应!”并要求腾讯微信团队“出来说说,这是几个意思”。
   
    共青团福建省委的这条微博随即引起了网民的热议,评论中反对的、支持的声音各异。福建省委稍后转发某网民的评论:“Civil rights的翻译是公民权利,怎么不掉天秤却掉星条旗呢?!美国的有色人种也有公民权利么?!”并在回复某网民的评论中表示“美国代表不了公民权利”。
   
    共青团福建省委对于中国相关的词汇“国庆”、“五星红旗”等没有相似的彩蛋表示不满,进一步质问腾讯用户服务:“不知道我们中国自己的纪念日能否享受这样的待遇?”
   
    19日,腾讯微信团队在微博发表回应。原来微信此次的彩蛋设计是配合美国每年一月份第三个星期一的马丁•路德金纪念日,纪念这位民权领袖的诞辰。据微信官方回复,该彩蛋只对美国用户开放,但是由于后台设置有误,导致其他地区的用户也可以使用。
   
    微信团队称:“由此造成的误会,还请大家谅解!微信国际化之路不容易,产品和运营都需要更细致,我们会更努力!”
   
    环球网的文章援引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网络空间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秦安的话称:“对此事没必要反应过激,也不必过多关注,可继续观察。”
   
    美国之音记者测试发现,这个新彩蛋功能已经被关闭。
   
    另据文汇报报道,同一天部分地区的微信发生了约20分钟的服务中断。虽然受到影响的用户总量有限,但是一些网友猜测此故障与美国国旗彩蛋事件有关。然而,腾讯否认了这一说法,称是因为服务器升级而引起的故障。 (博讯 boxun.com)
3271116
2254  Local / 媒体 / ZT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on: January 19, 2015, 06:42:39 PM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德国之声中文网)上周末德国《明镜周刊》发表的文章中指出,美国情报部门"利用了大量来自他国的网络黑客袭击"。也就是说,美国情报部门可以锁定例如来自中国的网络间谍行动并截获中国黑客获取的信息。美国国家安全局还为此特别成立了一个部门,命名为"越界"(Transgression)。《明镜周刊》对此进行报道时引用的证据来自斯诺登提供的文件。该杂志已经在网络上刊登了一系列相关文件。
 
《纽约时报》报道称,美国国家安全局对朝鲜网络系统采取过黑客袭击。报道中称,2010年美国就侵入了朝鲜的网络系统并且对其植入了软件程序,可以随时监控朝鲜的网络行动。
《纽约时报》认为,掌握了这项技术所以美国才会坚称是朝鲜发动了对索尼公司的黑客袭击。
但是问题在于,为什么索尼公司遭黑客袭击后,为什么美国官方的反应显得对此表示吃惊,而且为什么在此之前没有提醒索尼公司防备此类黑客袭击?
《纽约时报》援引一位美国官员的话说,情报部门没有意识到这一黑客袭击事件的严重性。
韩国情报部门称,朝鲜国内拥有一支至少包含6000名人员的精锐黑客部队,刺探征服秘密和军事情报。
一些专家认为,朝鲜的黑客部队同中国关系紧密。中国电信巨头中国联通向朝鲜提供网络联通和维护服务。还有人猜测,数千名朝鲜黑客在中国境内发动黑客袭击行动。


另据路透社报道,《明镜周刊》公布的由斯诺登泄露的美国情报文件中称,中国网络间谍盗取了有关最先进的隐形战机F-35的设计等机密情报。
据悉,美国五角大楼方面对黑客将间谍目标对准F-35隐形战机等敏感信息的事有所知晓,但是没有公开指责中国黑客盗取了F-35隐形战机的设计情报。
专家称,中国自称自主设计的隐形战斗机含有F-35的设计元素。
本周一,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回应德国媒体报道的"中国网络间谍窃取了隐形战机F-35的设计情报"时指出,有关指责毫无根据。
2255  Local / 媒体 / Re: 赵紫阳逝世10周年前夕鲍彤叹中国仍不自由民主 on: January 17, 2015, 07:43:28 PM
赵紫阳逝世十周年:网友反思赵紫阳没学叶利钦


请看博讯热点:六四
(博讯北京时间2015年1月18日 综合报道)


    2015年1月17日是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去世十周年的纪念日,网友赞扬赵紫阳拒绝参与“六四”屠杀,坚持良心拒绝“认错”,但也有很多网友反思赵紫阳未能学叶利钦,让中国实现民主转型。
   
     陈永苗:我对胡赵的崇拜者,所谓党内民主派有着蔑视,有着一个很势利的考量:与晚清的改革派相比,他们除了一张嘴巴外,什么都没有,想用起来的钱财就立即被共党没收,他们注定是出局的,而且已经被扫地出门。也就是得罪他们一点事儿都没有,顶多被骂几下子,欢迎被他们骂,这是帮助我炒作,当我站在道义的高位置时,被攻击被骂都是一种帮助。在权力场上,他们已经被扫地出门,舆论场上他们人马众多,可是空中楼阁,没有专制的衬托,早就垮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断他们后路,不给他们道义资源,扫进垃圾堆,这样要么他们背水一战,要么就全部淹死在摸石头的河里。


   
    北风:赵紫阳在最后时刻坚守良知,值得永远被国人怀念。但赵生前并没有对土共加以揭露和批判,对民主也没有有深刻认识和明确追求,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改善土共的执政。他的形象,对现体制内人士也没多大感召力。试图从他身上找未来民主转型的正资产,我看意义也不大。
   
    鬼小叉:89血腥镇压,对赵紫阳有过高期望是不切实际的,他并不是掌握实权的人,军队不会听他的,如果他留在广场和学生在一起反抗,当然他就是个伟大的人了,虽然对结果并无改变,今天对赵紫阳的悼念是应该的,在中国历史上,赵紫阳算一个叛逆了,在关键时刻作出了良心选择
   
    李洪宽:赵紫阳在其位不能谋其政,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束手就擒,不能肩起历史责任,放在历史的大视野里,在叶利钦等英雄人物的衬托下,他最多是一个侏儒,俗称三寸丁。习近平上台后新拍摄的造神电视剧《邓小平》,干脆把赵紫阳一笔勾销,抹去了赵紫阳的历史痕迹,用一个虚构的人物田志远替代了他办一些事。
   
    @李洪宽:如果没有几十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上,赵紫阳无论怎么义正言辞地呼吁军队,都是无济于事的,军队听邓小平的。但是,一个政治家应该懂得,在几百万人为了一个目的充满了北京街头的时候,赵紫阳在天安门振臂一呼,绝大多数官兵当然会听从他的和平呼吁,邓小平对军队的指挥权就被无形中化解了。
   
    周锋锁:89年5月17日邓小平在家里召见政治局,确定戒严。18日赵紫阳还想自己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被办公室主任温家宝劝回,赵软弱,温奸猾。19日赵知道戒严流血不可挽回时,到广场哭劝学生。如果从大局考虑,那时他留在广场,与学生共进退,军队就无法进城了。
   
    蓝色风:赵紫阳被关到死。早知如此,当年何不跳上一辆坦克,杀进中南海,夺了鸟位,成败都是英雄。
   
    滑翔戟:赵紫阳是邓小平代言人,要先反陈(文革代言人),再叛邓(军队代言人),才能叛体制,而且如果打资本主义的旗号还讨人厌;叶利钦是莫斯科市民代言人,俄罗斯自由派代言人,抓住机会动用宪法就可以一呼百应改变体制。
   
    邝海炎:《魏寒枫论赵zi阳》,可与《百年风雨》里李劼论赵zi阳对读,英雄所见略同,赵紫阳临时逃避爱惜羽毛的缺点确实很致命。
   
    杨恒均:前几天一位军委副主席将军死了,官方纪念了一天;昨天一位歌手走了,网友自发怀念了两天,今天,紫阳都走了十年,我们依然记得并怀念他!据说地球上毎秒死两人,一天近20万。只有那些对人类、国家和族群做出过贡献的人,才会被记住与纪念。对于那些掌了权就胡作非为的的,我们甚至希望他们早死!
   
    杨恒均:紫阳去世十周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毕业到北京外交部又去海南省委工作,建设紫阳倡议的最大特区,虽百废待兴,却充满希望。80年代:广场和希望,90:商场和理想,现在只剩下:官场和梦想。向紫阳的坚持、勇气和理想致敬!
   
    吴仁华:2015年1月17日是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逝世十周年的日子。赵紫阳先生令人尊敬的是,不顾个人的政治前途和政治后果,坚决反对镇压和平请愿者,即使被软禁至死,也不改变良心选择,不做违心的检讨。其家人全力支持,共同承担后果,也令人尊敬。
   
    曉鳴:赵紫阳1989年面对批“紫阳儿子倒彩电”时曾公开表示愿带头公布个人财产,政改反腐。赵坚持在法制轨道内解决学运反对开枪,为当时共产国家开明派带头人。若非邓屡下黑手,以胡赵路数中共似可弃党争,顺民意。结果邓开枪为国际共运送了终。习抓贪官提拔亲信能自救救党吗?
   
    胡佳:就像十年前的2005一样,2015年1月17日我又被软禁在家,无法去富强胡同六号祭奠 #赵紫阳 先生。中共去年的 #六四25周年 安保维稳就是从1月17日始,长达近5个月时间,足见赵紫阳先生的祭日依然令当局不安。
   
    @szxiaojl:如今的中国,赵紫阳是不允许存在的。到了不再偏执的未来,也许他将进入华夏先烈之列——他们为国効力,功勋卓著,但不见容于最高统治者。当他们腐坏的政敌早已灰飞烟灭的时候,他们的英名将久远长存,受人景仰。”
   
    @Tkymobile: 赵紫阳故居的书桌上方挂着两条白色的竖条幅,分别写着:“能做您的儿女是我们毕生的荣耀,支持您的决定是我们不变的选择”。
   
    吴仁华:赵紫阳如果支持镇压,总书记可能不保,但可保留政治局委员,像胡耀邦一样,就不会被软禁至死,儿子们也不会流亡海外,仍是吃香喝辣的红二代。赵紫阳软禁后,当局仍希望他给邓小平面子,像胡耀邦那样认个错,然后结束软禁,任个闲职,赵予以拒绝。
   
    吴仁华:赖老师说的是。赵紫阳身为中共总书记,明知后果(他当时对家人说,已做好入狱准备),仍坚持反对武力镇压和平请愿者,他和家人付出沉重代价,但至死不悔。这才是令人尊敬的原因。胡耀邦都曾违心地做了检查。
   
    李学鹏:公众刷屏姚贝娜冷淡张万年很正常:1、公民不再热衷政治,张万年属于军政范畴;2、本身政府对张是低调冷却;3、公民依法纳税就是最大义务,不能要求人人忧国忧民;4、张当年军人干政,江得以退而不休;5、最该纪念的是紫阳老人;6、这就是历史,谁都会被湮灭。
   
    自由的爱在春夏秋冬:赵紫阳案是个什么案哪?审过?判过?广场杀人案?!谁杀的?贵党好像从来没说过是他指使杀的吧?
   
    猎头马锡聪:胡耀邦和赵紫阳都是很得民心的主席,也有意推动民主,为何最后没成功?
   
    律师文摘:流芳千古。//@奚正仁的小屋: 赵公紫阳千古//@袁裕来律师:谁?//@白发萧萧法律人: 少有的、有良知的大人物[蜡烛][蜡烛][蜡烛]@公民杜楠:刚知道,今天是他的10周年忌日[蜡烛]
   
    《痛悼赵紫阳总理》
   
    作者:肖远、王之虹、杨斌、翟桂均
   
    当年吃粮找紫阳,
    软禁致死倍凄凉!
    嵚崎磊落主正义,
    只缘六四反开枪!
    2005年1月21日。
   
    辽宁王斌:
   
    今天是你逝世十周年。
    那一年,你试图把权利,保障,幸福还给人民。
    捍卫自己利益的屠夫们,打败了你。
    再次印证了君子打不过小人。就如当年的蒋公不是毛贼的对手。
    被夺权,被冷宫,生命定格在05.1.17。
    今天,它们再一次杀死了你。你的名字成为敏感词。
    赵公千古,流芳百世。


[博讯综合报道] (博讯 boxun.com)
3630227
2256  Local / 媒体 / Re: 赵紫阳逝世10周年前夕鲍彤叹中国仍不自由民主 on: January 17, 2015, 07:41:57 PM
赵紫阳去世十周年 一些市民前往赵家悼念
(博讯北京时间2015年1月17日 转载)
     
    来源:BBC中文网
   
    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去世十周年。一些市民前往赵紫阳故居悼念。
   

    星期六(1月17日)是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去世十周年。一些市民陆续前往赵紫阳故居悼念。
   
    赵家门外有大批公安驻守戒备,并查看在场人员证件。赵紫阳的家属早前表示,周六将开放赵紫阳故居予民众悼念。
   
    香港电台说,有不少人送去花圈,并跪在地上叩头。亦有民众表示,希望当局为赵紫阳平反。
   
    赵紫阳女儿王雁南周六对港媒表示,对有人纪念赵紫阳感到高兴,因为这反映人们没有忘记她父亲,大家认可他的价值观,这对赵紫阳和家属来说,是最大的安慰。
   
    去年,赵紫阳夫人去世后,赵家向当局提出要求,希望找地方将两老合葬,但未取得当局配合和同意,目前仍在等消息。王雁南表示,因为没有合适的安排,当局未说可以或不可以。
   
    但王雁南说,当局与赵家人对话,这已是一个进步。
   
    赵紫阳的家属早前表示,周六将开放赵紫阳故居予民众悼念
    赵紫阳去世十周年 一些市民前往赵家悼念

    香港《苹果日报》引述赵紫阳的女婿王志华说,今年赵紫阳的忌日跟往年差不多,有不少人前来悼念,当局没有阻止。
   
    王志华透露说,中央办公厅前几天派局级官员前往赵家沟通,当局的举动是多年来罕见的,但当局也未提出骨灰安置的具体方案。
   
    王志华表示,以前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过,但现在有了,并说会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安置赵紫阳的骨灰。但是具体的安排,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方案。当局是想听听他们的意见,还在商量过程中。
   
    据报道,前往赵家悼念的除了赵紫阳生前同事好友和百姓外,获赵紫阳提拔的中共前总理田纪云近日也曾前往赵家拜祭。
   
    赵紫阳生前的政治秘书鲍彤早前表示,希望赵紫阳去世十周年的纪念活动能在不受当局监视与限制下进行,也希望没有人因为纪念赵紫阳而被拘捕。
   
    鲍彤周六没有前往赵家悼念,但委托秘书吴伟送上花圈,并为赵紫阳去世十周年题字:“遗爱在人,遗编在心,在人在心,是念是存”。

(Modified on 2015/1/17) (博讯 boxun.com)
2171533
2257  Local / 媒体 / Re: 赵紫阳逝世10周年前夕鲍彤叹中国仍不自由民主 on: January 16, 2015, 12:54:49 PM
外媒转文谈赵紫阳与胡耀邦的关系
2015-01-15

今年是1月17日是中共前领导人赵紫阳去世10周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版转载文章,谈及1980年代中共总书记胡耀邦和赵紫阳之间的关系。有海外学者认为,胡赵时期是中国大陆政治最宽松的时代,他们是中共党内最后的理想主义者。

《金融时报》中文转载的《赵紫阳软禁中的谈话》节选是该书作者宗凤鸣陪同中国《经济时报》总编施滨海1995年与被软禁的赵紫阳的谈话,焦点集中在赵紫阳和胡耀邦之间关系上。

胡耀邦从1981年开始担任中共总书记,赵紫阳任中国总理。1986年底,胡耀邦因为学潮被迫辞职,赵紫阳接替他任中共总书记直到1989年六四事件。赵紫阳为反对军队镇压民主运动而被撤职并被软禁一直到2005年去世。

文章中赵紫阳承认,自己和胡耀邦在工作上确实有分歧,主要集中在胡耀邦有时越过国务院对中国经济做出指示,引起内部混乱。赵紫阳透露,1984年赵紫阳给邓小平和陈云写信提出了这个问题。后来胡耀邦不再插手经济问题。之后有传言说,赵紫阳在1986年底胡耀邦下台这件事上起了重要作用。赵紫阳对来访者表示,他的信主要针对政府管理的制度问题,而并不是针对胡耀邦。1989年赵紫阳下台之后,曾经把这封信的附件交给胡耀邦的家人,也取得了他们的谅解。

美国中文杂志《北京之春》名誉主编胡平就此表示,这封信件后来曾经公开发表过,

“84年赵紫阳给邓小平和陈云写过一封信,后来他谈过这个信的内容,在他《改革历程》的书中也刊登过信的全文。”
1980年代初毕业于北京大学的胡平是当年中国知名的自由学者。他介绍说,八十年代是中国政治最宽容的年代,从未听说过赵紫阳和胡耀邦有任何大矛盾,

“因为刚从文革中出来,包括掌权者都身受文革之害,也有反省。当时对这两个人的印象,都是他们是中共的开明派,当然当时感觉是胡耀邦开明程度更高一些。”

在美国的政治学者李天笑博士介绍说,中共建立的政体原本类似内阁制,主要的内政外交由国务院总理负责。到江泽民执政后期,逐渐转向更接近总统制,由兼任国家主席的中共总书记负责全面工作,总理的政治角色大为降低。当年胡耀邦和赵紫阳各分管一部分工作,不易产生问题,

“当时两个人一个是负责政治,解放了一批干部,提倡思想解放,另一个人负责经济改革和放权等等。双方是相互配合,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大方向配合得相得益彰。”

赵紫阳在谈话中也透露,当年中共党内决策的内幕:基本上所有的人事安排和重大事务都由邓小平和陈云两人决定,包括胡耀邦和赵紫阳都只是负责落实执行。1986年中国发生大学生要求民主和惩治腐败的学潮,中共元老认为,学潮起是胡耀邦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利,而迫使他辞职。

赵紫阳表示,邓小平决定换掉胡耀邦总书记职务的主要原因是,胡耀邦接受香港《百姓》杂志采访时,没有对说胡是党内开明派进行反驳解释,也没有对邓小平继续担任军委主席的议论做出说明。

施滨海问赵紫阳,如果在1989年64事件的时候,你向叶利钦那样站上坦克,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赵紫阳表示,那意味着内战,受苦的是老百姓。我们欠中国老百姓太多,我无法做出这种选择。

李天笑博士分析说,虽然赵紫阳、 胡耀邦堪称中共党内开明派,但他们也很公开与中共公开决裂,

“他这个话,显示一方面是看到了中国老百姓受的苦难,另一方面,他们还自己一个‘党性’的局限。”

胡平认为,胡耀邦和赵紫阳基本上坚持了参加中共革命的初衷,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内部最后一批理想主义者,

施滨海在谈话中透露,现任中国全国政协常委的胡耀邦之子胡德平认为,胡耀邦和赵紫阳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方针上非常一致,胡耀邦辞职之后,也拒绝了中共左派联合他一起攻击赵紫阳的请求。

胡耀邦1989年4月去世,引发中国大陆大规模民主运动。赵紫阳2005年1月17日在被软禁的家中去世,本周六是他逝世的10 周年。

(RFA 记者:石山;责编:嘉华)

2258  Local / 离题万里 / Re: 年终回顾:2014中国人权状况 on: January 16, 2015, 12:51:43 PM
论坛不让谈,那就上井岗山谈
!!!!!!!!!!!!!!!!!!!!!!!!!!!!!!!!!!!!!!!!!!!!!!!!!!!!!!!!!!!!!!!!!!!!!!!!!!!!!!!!!!!!!!!!!!!!!!!!!!!!!
2259  Local / 离题万里 / Re: 香港示威贴无故被封,继续发。不是你死就是我死,老子和你拼了 on: January 16, 2015, 12:50:24 PM
梁振英问答大会上与泛民唇枪舌剑 施政报告满意度负值六成市民拒梁连任
2015-01-15   

香港特首梁振英周四在立法会为前一日发表的《施政报告》接受议员质询,期间就批评香港大学《学苑》“港独”丶收受澳洲公司千万港元及政改等议题与多名泛民议员唇枪舌剑。此外,施政报告公布後,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最新民调显示,施政报告的满意净值为负5个百分比,六成市民表示若再选特首不会投票予梁振英。

香港特首梁振英周四到立法会出席《施政报告》答问大会,期间与多名泛民议员唇枪舌剑。

泛民议员重点围绕施政报告批评《学苑》“港独”言论丶政改议题及梁收受澳洲UGL公司数千万港元展开质询。

工党主席李卓人称梁振英“权欲熏心,性好斗争”,仿效毛泽东搞批斗,又指他是普选杀手;梁振英则否认打压言论自由,又呼吁投票支持政改议案,否则才是普选杀手。

公民党党魁梁家杰质疑梁振英以“港独”伪命题维稳,梁振英则反问梁家杰是否支持港独。

而社民连议员梁国雄因不满梁振英就澳洲UGL公司事件的回应,高喊口号并向梁振英投掷“诚实豆沙包”及支票,被立法会主席驱逐离场。人民力量议员陈伟业及陈志全,其后也因为行为不检被逐。梁振英则质疑泛民议员纠缠UGL公司事件,是因为在他宣读施政报告时拉队离场,所以不懂就新政策提问。

答问大会结束后,民主党主席刘慧卿接受本台采访时批评梁振英的态度激化立法与行政的矛盾:“我觉得他完全不是在回答问题,很多议员都很生气,我觉得他的表现是越来越差了,他不耐烦,也不想回答,这样怎么向立法会交代?我们指责他是假普选,我们是‘假普选杀手’而不是‘普选杀手’,但是你可以看见,我们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差了,行政和立法的关系可以说完全没有了,真的很麻烦。”

而民主党立法会议员何俊仁批评,梁振英一直拒绝回答有关涉嫌收取澳大利亚公司UGL款项事件,质疑梁振英如何向港人解释没有受外国势力的影响。

另一民主党议员黄碧云质疑,施政报告提出,安排中小学学生最少获一次资助外出交流,为何地点必须是内地,又是否硬性规定学生参与。她还批评梁振英解释价钱较便宜,并不是一个合理理由。

问答大会进行时,数十名示威者到立法会外示威。十多名关注基层住屋联席成员手持道具锅铲,批评梁振英的新房屋政策会会加剧炒风。另有三十多名紫荆行动和保卫香港运动成员手持国旗区旗,支持梁振英连任,又批评泛民议员影响政府正常运作,其间与部分手持黄伞的示威者发生口角。

在添美道立法会外的占领者孟先生周四告诉本台,因同样不满施政报告及梁振英的“嚣张”表现,他与多名占领者当场决定撑黄伞加入示威:“当时有近10个团体,我们也有去示威。梁振英是公然挑战议员,他应该很有礼貌对待议员,但他用了一个很嚣张的态度。施政报告我也觉得很一般,住房、教育、医疗(不满意),政治问题他也逃避,但竟然用一个篇幅去批评香港大学学生的文章,非常不好。”

此外,在施政报告公布後,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最新民调显示,在调查的640名市民中,以100分为满分,对施政报告的平均分是49.5分,是继董建华2004年施政报告後,再次录得不及50分的施政报告。其中三成人对施政报告表示满意,觉得不满的占三成半,满意净值为负5个百分比,明显较其首两份施政报告差。而至于特首梁振英本身的民望,受访者被问到如果明日选特首的话,会否选梁振英时,有两成半的市民表示会,六成人表示不会。

(特约记者:忻霖;责编:胡汉强/吴晶)

2260  Other / Politics & Society / Re: HONGKONG DEMO on: January 16, 2015, 12:47:45 PM
Attackers Firebomb Home, Offices of Hong Kong Pro-Democracy Media Mogul
2015-01-12

Arson attacks against the home and newspaper offices of Hong Kong pro-democracy media mogul Jimmy Lai on Monday sparked renewed fears for press freedom in the semiautonomous Chinese city following a string of attacks on outspoken media figures in recent years.

Unidentified attackers tossed petrol bombs outside two entrances of the Next Media offices in Hong Kong,and at Lai's luxury home on Hong Kong's Kadoorie Avenue in the early hours of Monday, his own newspaper reported.

The website of Lai's flagship Apple Daily newspaper showed clips from its own security camera footage, in which masked men throw a flaming bottle at Lai's mansion gates, and outside the main entrance of Next Media's headquarters, before driving away in a car.

In the footage from Lai's home, an explosion is seen as the bottle hits the ground.

A spokesman for Next Media, which owns the Apple Daily, said the attacks, which resulted in no casualties, were politically motivated.

"Violence and intimidation seem to be the ongoing currency for those opposed to democracy and free press. There is no other plausible explanation here," Next Media spokesman Mark Simon told Agence France-Presse.

"Anti-democratic forces in Hong Kong keep resorting to violence," he said. Lai reportedly went back to bed after being told what happened, and was unaffected by the attacks.

Apple Daily editor-in-chief Ip Yut-kin said the group will step up security measures following the attacks.

"Actually, we are pretty frightened, but I know that my colleagues will weather this," Ip told RFA on Monday.

"Naturally I condemn this violence, and call on people to behave in a more civilized manner," he said, adding: "We will probably be hiring more security guards now."

Senior Next Media union official Choi Yuen-kwooi said employees would likely take the attacks in stride. "This isn't the first time; previously, we were besieged in our headquarters [by a crowd of pro-Beijing activists]," he said. "We are used to weathering a storm."

Lai, 66, who founded Next Media, resigned from his positions as chairman and executive director after being arrested during police clearances of the 79-day occupation of Admiralty district by protesters campaigning for fully democratic elections.

Lai had made no secret of his public support for the "Umbrella Movement," that began on Sept. 28 and brought hundreds of thousands onto the streets at its peak, and said he was resigning to spend more time with his family and to concentrate on his "personal interests."




'Threat to press freedom'

The Hong Kong Journalists' Association (HKJA) said Monday's attacks represent a "threat to press freedom."

"When the attackers threw those firebombs, they weren't just targeting Jimmy Lai," HKJA spokeswoman Shum Yee-lan told RFA. "Next Media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news organizations in Hong Kong."

"This attack ... is a threat to press freedom in Hong Kong, and the HKJA condemns such violence in the strongest terms," she said.

Pro-democracy lawmaker Frederick Fung agreed. "There have been a series of incidents targeting Next Media, which has a very different viewpoint to the government," he said. "How is this not connected [to press freedom]?"

He called on Hong Kong people to stand up in support of the territory's traditional freedoms.

"I hope Hong Kong people will unite against violence, and I call on the police to bring these violent perpetrators to justice as soon as possible," he said.

Hong Kong justice secretary Rimsky Yuen said the attacks, which come amid global fears for press freedom in the wake of the terrorist attacks on the satirical magazine Charlie Hebdo in Paris, wouldn't be tolerated.

"Regardless of who the victim of the attacks is, their social status, political background, or viewpoint, Hong Kong, as a city with rule of law, will certainly not tolerate this," Yuen told reporters.

"The police will carry out a full investigation, treating it like any other incident," he said.

But Hong Kong's Democratic Party called on the city's government to take more conspicuous action to protect press freedom in the city, which was promised a high degree of autonomy and the protection of its traditional freedoms under the terms of its 1997 handover from Britain to China.

"Following the terrorist attack at Charlie Hebdo, world leaders stood up and walked the streets of Paris to participate in a protest against violence," the party said in a statement.

"The Democratic Party also urges officials to act to protect freedom of the press," it said.

Democratic Party chairwoman Emily Lau said there had been a number of attacks aimed at damaging Hong Kong's media organizations, and called on police to get to the bottom of the case.

"Are we going to send the message that there are no consequences for those who harm or attack [the media]?" she said. "Wouldn't that just be plain lawlessness?"




February rally

Meanwhile, a pro-democracy group on Monday announced plans for a major protest march on Feb. 1, the first mass rally since two months of Occupy Central protests ended last month.

The Civil Human Rights Front, which coordinates traditional mass protest marches on July 1, the anniversary of the 1997 handover, said the march would continue to call for fully democratic elections for the city's chief executive in 2017.

"We haven't come to the end of the road for the civil disobedience campaign for universal suffrage in Hong Kong, although police may have cleared the occupied areas," the group's convener Daisy Chan told reporters.

Chan said she didn't rule out the possibility of a spontaneous re-occupation of major streets and intersections in Hong Kong following the march, which ends at midnight.

The Occupy Central movement has campaigned for Beijing to withdraw its electoral reform plan, which will give the city's five million voters a vote each in the 2017 election, but will restrict candidates to just two or three approved by a pro-Beijing committee.

Beijing has said any reforms must stick to its Aug. 31 decree, and has slammed international support for the Umbrella Movement, saying that the 1984 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 on the handover arrangements is "void" and that China answers to no one in exercising sovereignty over Hong Kong.

Reported by Lin Jing for RFA's Cantonese Service, and by Xin Lin for the Mandarin Service. Translated and written in English by Luisetta Mudie.
Pages: « 1 ...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 183 »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9 | SMF © 2006-2009,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