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 Forum
June 30, 2024, 07:23:01 AM *
News: Latest Bitcoin Core release: 27.0 [Torrent]
 
   Home   Help Search Login Register More  
Warning: One or more bitcointalk.org users have reported that they strongly believe that the creator of this topic is a scammer. (Login to see the detailed trust ratings.) While the bitcointalk.org administration does not verify such claims, you should proceed with extreme caution.
Pages: [1]
  Print  
Author Topic: 财政部谈社保基金新增投资范围:不直投股市 不投城投债  (Read 419 times)
nextblast (OP)
Hero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658
Merit: 500



View Profile
April 03, 2015, 02:33:24 PM
 #1

据《证券时报》报道,在谈及全国社保基金新增的投资范围时,中国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今日(3日)表示,除了地方政府债券,其他债券不在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考虑范围之内。此外,社保基金也不会直接进入股市。

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关于地方政府债是否包括地方政府有关的融资平台发行的“城投债”的问题,王保安表示,

    社保基金会管理的资产总体规模是1.53万亿,这里面还有省里面委托的一部分,属于社保基金的也就是一万三千亿左右,对企业债和地方债总体的比例限制由10%提高到20%。我们只有比例要求,没有具体的规模,也是出于安全考虑,一旦有风险,尽量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它可能投资不到5%,甚至1%也有可能,但最多不能超过20%。现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地方政府的发债只有一个渠道,就是地方政府债券,其他的债券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证券时报》报道还称,在被问及此次扩大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为何不包括股票时,王保安表示,

    社保基金投资范围这次扩围既有高效率、高收益方面的目标,同时也有体现国家发展战略和加强惠民生的意图。不仅是追求社保基金投资的效益,效益只是我们其中的一个目标,而且还要坚持我刚才讲过的“三个不变”、“两个加强”,包括我们安全第一、审慎的原则不变,对投资的标准要求没变,对投资机构高标准的选择都没有变。“两个加强”就是刚才讲的,第一个是对风险防控机制的加强,包括对这方面人员的要求。第二个是外部监督的加强。要在有效防控风险,安全第一的基础上追求效益,同时又要体现我们的民生诉讼,不是说仅仅就是要追求高的投资效益这样一个单一目标。

    为什么不直接进入股市呢?股市大家都知道,这是高风险、高收益特征非常明显的投资行为。社保基金作为国家的战略储备,我们俗话讲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是全民的财富,不敢去冒这个风险,所以从谨慎审慎的原则考量没有直接进入股市。至于说投资的企业今后要不要上市,那是另外一套体系和评价标准。

关于投资收益的情况,王保安表示,

    总体判断随着投资范围的扩大和投资比例结构的改善,总体收益会有一个提高。当然这要以整个经济发展的形势和我们金融市场的表现为前提。在正常的情况下,其他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投资收益会有一个提高。

对于如何防范风险,确保社保基金安全的所谓“三个不变”、“两个加强”问题,王保安在回答上述两个问题之前解释,

    首先要有“三个不变”,一是安全第一、审慎的原则不变。追求配置高效率和运营高效益的前提,必须是安全第一,有关投资要限定在当前我们投资领域的安全线以内。二是投资的标准不变。比如对企业债的投资必须是投资级以上的。三是对社保基金投资的严控、严管、高标准的监管不变,比如开展委托投资,全国社保基金会有评审委员会,要集中评审,而且要公开评审,信息是公开的,对他的资格审查要求会更加严格。四是会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我们的风险控制机制,包括机构人员的充实,风控机制的完善,增强我们识别风险、发现风险、防范风险的能力。五是通过建章立制,规范投资决策。有一些东西不是随便决策的,我们要完善机制,用制度来保障。再就是要完善外部检查和社会的外部监督,通过外部监督确保我们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同时,社保基金的财务状况也要公开披露。外部的、社会的,包括媒体的监督,都是有效的。通过内外结合,使社保基金的投资行为能够公开、规范、安全,把社保基金这项战略基金的运营,建立在有制度保障、机制保障的基础之上。

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今年的两会中提出,今年将开展地方债务置换方案,规模达一万亿。财政部随后表示,地方政府债券将实行自发自还,中央政府不作担保。但对于债务置换的对象,财政部仅提及地方政府债务及公益性质地方投资的债务,而对于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财政部则有意语焉不详。

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此前表示,目前的债务置换,未能将地方平台涵盖其中,应该是一个败笔。他认为,解决地债问题的核心,恰恰在于妥善处理地方平台债务,

    对于今年第二季度进入还款高峰期的地方债务,这是及时雨。那些银行贷款账面上的疑似坏账,摇身变成投资帐面上的债券,银行爆出坏账的时间因此向后推移了。

    然而,坏账仍然是坏账,债务无论如何都无法偿还,因为这不仅仅是流动性问题,根本就是违约风险。

    银行将或然坏账转变成地方债,只是把坏账爆发期推后了,但是问题并未消失。银行之间互换或然坏账,并不能降低最终债务违约的风险,以地方政府目前的财政状况,这些债多数还是还不出来的。所以地方债置换最重要的,不是细节,而是财政部长那句话,“借了的钱根据契约精神总是要还的”,早晚仍须中央买单。
Pages: [1]
  Print  
 
Jump to: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9 | SMF © 2006-2009,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