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 Forum
June 17, 2024, 07:52:04 PM *
News: Latest Bitcoin Core release: 27.0 [Torrent]
 
   Home   Help Search Login Register More  
Pages: [1]
  Print  
Author Topic: 新出炉的男篮热身赛含金量几何,此前曾被批是赚钱工具  (Read 127 times)
Jennifeoe (OP)
Full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140
Merit: 100


View Profile
June 04, 2017, 01:38:35 PM
 #1

中国男篮红蓝两队今年的赛程终于出炉。
北京时间6月2日,中国篮协对外公布了中国男篮红、蓝两队今年的赛程安排。中国男篮的“双国家队”,即将要迎来属于他们的实战演练。
除了蓝队8月要参加的亚洲杯之外,男篮在今年并没有太重要的比赛。这些热身赛,将是新组建的两支男篮国家队最主要的练兵场。
那么,这些热身赛的含金量又有多少?在此前男篮热身赛被屡次质疑水平不足,只考虑商业利益的情况下,这次中国男篮的对手是否又能让人满意?
 
李楠率领的中国男篮红队。
男篮红蓝两队都打谁
从篮协公布的赛程来看,中国男篮红队和蓝队今年的赛事安排一共有11项,红队数量稍多,占6项。
李楠率领的红队将首先亮相,6月13日-18日,他们将会奔波大连、长春和宁波三地参加中伊国际男篮的对抗赛。
之后6月29日到7月14日,他们将赴美国进行海外拉练。随后回国,在7月底到8月初参加三项赛事——斯坦科维奇杯、姚基金慈善赛和国际男篮邀请赛的第二站。11月份,他们还将出战2019年男篮世界杯的预选赛的前两场比赛。
杜锋挂帅的蓝队首秀则是在6月下旬,广州举行的金砖国家运动会篮球赛。之后他们会在7月参加两站赛事,包括中澳国际男篮对抗赛和国际男篮邀请赛的第一站。
这两站比赛之间,则是为期半个月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海外拉练。一系列热身赛结束后,他们将会出战2017年男篮亚洲杯。
不难看出,这些赛事大部分都集中在6、7、8三个月,尤其是7月,红蓝两队在这期间都会进行海外拉练,同时都将会各自参加至少两站的比赛。
不过,显然篮协考虑到了其中的休息问题,间隔最短的比赛间,球员们也会获得四天左右的调整时间。
初步统计,红蓝两队今年的比赛场次都会在15场以上,参加亚洲杯的蓝队会更多一些。
杜锋率领的中国男篮蓝队。
赛事含金量究竟几何?
从公布的赛程来看,我们大致可以将这些赛事分为三类。
一是各种热身对抗赛,包括斯坦科维奇杯、国际男篮邀请赛等等。
二是海外拉练及赛事,包括赴美拉练的红队和在澳大利亚拉练的蓝队。
三则是正式比赛,包括蓝队在8月参加的亚洲杯,以及红队在11月参加的2019年男篮世界杯的预选赛。
除了最后两个重头戏,让我们来看看其他这些赛事的含金量如何。
中伊国际男篮对抗赛是中国男篮今年的首个公开赛事,伊朗也是中国队在亚洲的最大对手。本次伊朗几乎派出全部主力,哈达迪、萨哈基安都将参赛,所以对中国男篮来说,这将是一个高水平的热身对手。
金砖国家运动会篮球赛则是杜锋的蓝队首秀。有巴西、俄罗斯、南非和印度四国加盟。据悉,俄罗斯将会派国家二队出征,剩下三国还没公布阵容,但整体来看,除了印度稍弱,其他三队都有锻炼意义。
此外,就是中国男篮熟悉的斯坦科维奇杯、中澳对抗赛、国际男篮邀请赛等赛事。今年的斯坦科维奇杯比赛若能成行,可能会有立陶宛、克罗地亚等欧洲强队参赛,对男篮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机会。
而在海外拉练这一栏,红队将会赴美集训,蓝队赴澳大利亚,至于具体的热身对手,现在还难以确定。
宫鲁鸣曾批评男篮热身赛质量差,没起到应有效果。
热身质量不高颇受质疑
对于中国男篮来说,热身赛质量不高,球队得不到锻炼的问题曾屡遭质疑。
举例来说,2015年夏天的中欧男篮对抗赛的三场比赛,中国男篮的对手分别是半职业的爱尔兰国家队、没有主力球员的意大利国青队以及缺少明星球员的俄罗斯大学生队。三场比赛下来,中国队场均赢了对手30分之多。
 主帅宫鲁鸣就在赛后质疑道,“这种级别的比赛,其实对我们的帮助很少,顶多只能说是在训练之后帮忙找比赛状态,但对手实力太弱,也不知道到底是在锻炼谁?”
那年夏天,中国男篮一共在国内打了9场热身对抗赛,除了中欧对抗赛之外,其余的对手则是美国职业联队。
这是多年来男篮“鸡肋”热身赛的一个缩影——更有球迷戏称,来华参加热身赛的球队其实更像是“观光队”。
里约奥运会接连输球后,易建联再次抨击了热身赛质量低对于球队的影响:“我们打的高水平比赛太少了,也没有累积到什么经验。”
“每年热身赛的球队水平都不够强,我们也不希望在奥运会上去积累经验。”
 
去年里约奥运会前,中国男篮和美国职业联队进行热身赛。
热身重要还是生意重要?
首先,让我们先明确下热身赛对手是怎么产生的:国家队首先提出备战要求,然后运营方盈方公司负责联络球队并反馈消息。
由于盈方的属性,在其为男篮选择对手时,更偏向于把赛事成本放在第一位。这便导致了一个后果:和男篮热身的对手们,多数都是出场费便宜、实力不足的球队。
去年里约奥运会之前,盈方给男篮提供的对手就可见一斑——中澳对抗赛面对的不知是澳大利亚几队,对阵马其顿的比赛被美国职业联队取代。奥运前国内最后几场热身赛对阵法国、黑山和德国也没有一支正牌国家队。
在对阵这些球队的比赛中,男篮8胜2负,成绩喜人,可在里约奥运会上,男篮却是一场未胜,惨败而归。
当时,便有媒体怒批“男篮已经沦为赚钱的工具”,矛头直指盈方,认为盈方在热身赛对手选择上只为赚钱,是男篮里约溃败的原因之一。
甚至,还出现了下面这样令人有些尴尬的场景:
去年6月,当男篮正牌国家队和美国职业联队热身备战里约时,男篮国奥队参加的八国赛却是实力强劲——伊朗、日本、新西兰尽遣主力,立陶宛也有数名一线队员参赛。
如果,中国男篮在奥运前也有这样的高质量热身机会,或许在里约的状态也会有所不同。未来,究竟是把热身赛当生意,还是实打实的练兵,无论是篮协还是运营方都需要更多思考。

Pages: [1]
  Print  
 
Jump to: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9 | SMF © 2006-2009,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