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 Forum
June 27, 2024, 08:53:01 AM *
News: Latest Bitcoin Core release: 27.0 [Torrent]
 
   Home   Help Search Login Register More  
Pages: [1]
  Print  
Author Topic: BAT三巨头:一季度财报里的交锋  (Read 340 times)
Zhan21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420
Merit: 250



View Profile
May 20, 2015, 10:07:09 AM
 #1

5月13日下午,腾讯公布了截至2015年3月31日未经审核的第一季度综合业绩,至此BAT三巨头的Q1成绩单都已出炉。对比三家的财报可以发现,持续加大投入、争取未来竞争优势依然是主旋律。三家的移动业务强劲增长成为亮点,同时,O2O布局卡位战也越来越激烈。能否打造O2O服务闭环和进一步提升移动端的变现能力是巨头们接下来的重要课题。

腾讯整体业绩表现最好,阿里百度净利增速呈现下滑

不管是从营收规模还是净利规模,甚至是净利增速方面腾讯都是BAT中最大的赢家,2015年一季度腾讯营收高达223.9亿元,净利为69.3亿元。在净利增速方面腾讯同比增幅高达37%。

腾讯能取得如此靓丽业绩,广告业务和游戏业务可谓功不可没,微信朋友圈广告的试水更是初见成效,网络广告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131%至人民币27.24亿元。网络游戏收入增长28%至人民币133.13亿元。但从2014Q2开始,腾讯的营收增长率不断下滑,22%的增速创一年内新低,腾讯在维持营收增速上存在隐忧。


百度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27.25亿元,净利24.49亿元,同比下滑3.4%,低于上季32.29亿元。净利下降主要是由于百度继续加强面向未来的研发投入,该项支出达22.86亿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79.1%。此外,百度也在不断加速投资布局。一季度,百度连续发布了对二手车电商优信、拼车软件公司51用车、天天用车、餐饮IT系统提供商客如云等企业的领投,在O2O生活服务的布局上持续加码。

阿里2015年一季度营收为174.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在BAT中最大,达33%。这主要是因为阿里加大了投入:一方面营业费用同比增长了190.54%。另外一方面2015年Q1研发投入规模达30.4亿元,在营收中占比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7.46%,远低于2014年Q1与2013年Q1的10%左右。

阿里连续三季度持续的凶猛投入在未来能否得到预期的效果有待时间检验。

腾讯增长最为稳定,阿里百度投入凶猛

所以总体来看BAT三家一季度的业绩,财说的评论是,腾讯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步稳定增长,但已出现增长疲软的态势,而百度和阿里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下重手进行研发和并购。对BAT未来增长潜力的判断将是投资者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移动端增长亮眼,阿里百度移动营收占比持续增加

阿里2015年一季度总交易额为6000亿元,同比增长40%,不过其中最大的亮点在于移动端交易额的大幅增长,同比增幅高达157%。移动端GMV占比第一次过半,达到51%。与此同时移动端月活跃用户增至2.89亿人,同比增长77%,环比增长9.06%。但值得注意的是阿里的移动端收入仅为31%,明显低于移动GMV占比,显示出移动端的变现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腾讯2015年一季度在移动端的表现也同样亮眼,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5.49亿,环比增长9.8%,创近四季度新高。QQ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达到6.03亿,也维持了4.69%的增长率。微信用户数增长平稳,手机QQ用户量趋于饱和。与阿里百度相比,腾讯有QQ、微信和QQ空间三张王牌在手,拥有明显的流量优势。通过三大入口的接入,腾讯手游获得了巨大的流量。与手游上的成功相比,电商始终是腾讯的一块伤痛。不管是自己的微商还是与京东战略合作,在向O2O的导流上,腾讯频频受挫,似乎始终不得其法。

百度的一季报也彰显了其在移动端的出色表现。百度移动搜索月活跃用户已超6亿,成为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大入口,将继续为百度在移动端带来流量优势。另一个百度的移动王牌产品,百度地图的客户端活跃用户数也已超过3亿,具备强大导流潜力。同时,与阿里一样,百度在移动端的营收也持续高速增长,首次在总营收中占比达到50%。

O2O卡位合纵连横,三家各显神通

BAT持续在垂直领域增加投资,希望在潜力无限的O2O生活服务市场抢占先机,在披露季报的战略中,也都有所强调。

首先看百度。在百度的一季度财报解释中,李彦宏明确提出了百度“连接人与服务”的口号,而今年推出的“直达号”也显示了百度在生活服务上的野心。配合垂直领域的投资,一季度百度在搜索端提供的票务推广和衣食住行等服务入口,已经实现了不错的导流效果,未来直达号对商家与客户的直接联系也将为用户体验的提高进一步带来空间。但百度钱包的2600万的用户量与支付宝的2.7亿相差甚远,支付方面的劣势有可能成为制约百度O2O变现能力的短板。另外,百度一季度的网络营销收入出现了环比下滑,每家客户的平均营收下降暴露了百度在营销业务上已达瓶颈,百度必须依靠进一步的平台化、打造业务闭环来实现未来增长。

再看投入力度同样颇大的阿里。此前在社交方面花大力气主推的“来往”依然不温不火,移动端的主要流量还是靠移动电商和支付宝获取,尽管支付宝拥有良好的用户粘性,但其自身作为平台构建O2O场景并不容易,而用户对移动电商的产品获取习惯目前看也很难迁移到服务上。在O2O闭环的形成尚缺入口的情况下,阿里用迅猛的动作对垂直领域的资源进行了整合,成立了“智能生活”以及“汽车”两大事业部,并推动阿里云等业务板块与航运、医疗、酒店旅游等各个领域龙头企业的合作。这一方向也许能够实现阿里巴巴在O2O生活领域的业务拓展。而启用70后CEO张勇进行管理层换代,也彰显了阿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自我革新的决心。

最后,面临营收增长放缓的腾讯,也在大力拓展O2O疆土。相比游戏和广告业务的成功,腾讯在电商上的表现一直不尽人意,微商用户量增长缓慢且缺乏粘性,而通过对大众点评、京东、58赶集的投资合作来增强O2O布局,也尚未找到亮眼的商业模式。为了发挥微信的流量优势,腾讯转换角度通过微信卡包、摇一摇等功能与商家合作,以实现线上到线下的服务落地。这种大入口的方式能否培养起用户使用微信获取服务的习惯,让我们拭目以待。

http://www.donews.com/idonews/article/6333.shtm
Pages: [1]
  Print  
 
Jump to: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9 | SMF © 2006-2009,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