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 Forum
June 28, 2024, 11:43:57 AM *
News: Latest Bitcoin Core release: 27.0 [Torrent]
 
   Home   Help Search Login Register More  
Warning: One or more bitcointalk.org users have reported that they strongly believe that the creator of this topic is a scammer. (Login to see the detailed trust ratings.) While the bitcointalk.org administration does not verify such claims, you should proceed with extreme caution.
Pages: [1]
  Print  
Author Topic: Elon Musk的太空梦差点毁了特斯拉  (Read 527 times)
nextblast (OP)
Hero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658
Merit: 500



View Profile
June 27, 2015, 02:49:33 PM
 #1

Elon Musk的太空梦差点毁了特斯拉(一)

除了不用汽油的汽车,特斯拉创始人Elon Musk还有很多色彩斑斓的梦想。鲜为人知的是,其中的太空之梦差点毁了特斯拉。

他的太空梦是从一只小老鼠开始的。从那以后,事情就变得越来越疯狂了。

当年,Elon Musk成立的另一家公司SpaceX计划将老鼠送上火星。为了完成这个太空梦,Elon Musk在2001年10月奔赴莫斯科购买洲际弹道导弹。在他看来,这是将老鼠或者植物发送到火星的最佳运输工具。

CRAZY?是的,当时和他同去的好友Adeo Ressi也惊呆了,他一直怀疑Musk是不是疯了。震惊之余,这个高个子男人拼尽全力阻止Elon Musk做“傻事”。他给Musk看俄罗斯、欧洲和美国火箭爆炸的视频,召集朋友们劝说Musk别浪费钱。正如你猜到的那样,这些一点作用都没有。Musk仍然热情高涨地憧憬着太空梦,并愿意为此花费自己所有的财富。可以明显证明他神志正常的一点是:尽管已经有千万美元资金躺在银行账户上,但Musk想买翻新过的便宜的洲际导弹。

Musk开始频繁地接触业内公司,比如为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制造火星和金星地表探测器的NPO Lavochkin,这是一家制造开发外太空飞船的知名俄罗斯公司。还有俄罗斯商业火箭制造商Kosmotras。

然而,与俄罗斯人接触却有着并不美妙的开端。经常不吃早餐的俄国人要求11点在办公室开早餐会(如果这时候也能算作早餐的话)。其实就是长达一个小时的闲聊、吃香肠、吃三明治,当然,少不了伏特加(vodka)。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吸烟和咖啡时间。直到所有的食物都撤走了,桌面都清爽了,俄国人才会问他:“你想买个什么样的呢?”他们将Elon Musk看作菜鸟,也并不欣赏他的冒险精神——你又猜对了,Elon Musk一行人空手而归。

怎么会死心呢?Elon Musk第二年2月重返俄罗斯。这一次,他带上了Mike Griffin。此人有着令人炫目的履历:他曾供职于美国中央情报局(CIA)风险投资部门In-Q-Tel,还在美国宇航局(NASA)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工作过,此行之前,他刚刚离开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制造商美国轨道科技公司(Orbital Sciences)。

显然,这一次和上次明显不同。Elon Musk要买的导弹不是一个,而是三个!他还拎了一个装满了现金的公文包。

他们再度与Kosmotras公司高层见了面。在伏特加的威力下,“去太空!”“去美国!”兴奋的喊叫回响在豪华的会议室中。带着一点醉意,Musk直截了当地问,导弹要多少钱。回答:800万美元,而且是单价。Musk讨价还价:两个800万美元。“他们坐在那里,看着他。”两次都陪同出行的Jim Cantrell后来回忆起俄罗斯人的反应时这么说,“说了一些比如:年轻人,NO!之类的话。他们还暗示他没钱。”这时候,Musk已经断定,这帮俄国人要么是对这桩生意很不严肃,要么就是想从他这里尽可能多地捞钱。Musk冲出了会议室。

Musk和队友们踩在莫斯科街头厚厚的积雪上,拦了一辆出租车,直奔机场。“那真是漫长的一段路。”Jim Cantrell回忆说,“我们静静地坐在车里,看着外面漫天大雪里赶去购物的俄罗斯土包子。”连飞机上都飘荡着忧郁的空气,直到饮料车的出现。“当飞机滑轮驶离莫斯科的时候,你常常会觉得尤其爽。这就像是,“上帝,我做到了!”因此,Griffin和我举起饮料大喝起来,连我的眼镜都碰掉了。Musk坐在我们前面一排,在电脑上打着字。我们想,该死的呆子,他现在能做什么呢?就在那时,Musk转过身来,向我们展示他做的表格:

“嘿,伙计们,”他说,“我想,我们可以自己造火箭。””

在2001年6月就正式步入而立之年的Musk,从童年时就梦想着火箭飞船和太空旅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硅谷的胜利就是人生目标。而对于Musk, 那只是个跳板。

在一个周末,Musk和他的朋友们,以及他投资的PayPal的一队高管,在拉斯维加斯碰了面。“我们呆在岩石咖啡馆,Musk读着有些晦涩难懂的苏联火箭手册,那书破旧不堪,看起来像是在Ebay上买的。”PayPal的早期投资人Kevin Hartz谈起当时的情景这么说,“他在研究那些内容,公开地谈论太空旅行和改变世界。”

Musk和他大学时代的恋人、当时的妻子Justine决定搬到南部,在洛杉矶开展新的事业和生活。和很多南加州新居民不同,他们是为技术而来的。这里温和稳定的天气很适合发展航空业。的确,这里的航空业从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起步了。 Musk自信能够招募一些世界顶级航空人才,拉着他们加入自己新的冒险之旅。
nextblast (OP)
Hero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658
Merit: 500



View Profile
June 27, 2015, 02:52:31 PM
 #2

Elon Musk的太空梦差点毁了特斯拉(二)

Musk赞助了一个名为火星社会(Mars Society)的社会团体,支持他们在沙漠里成立了一个研究基站。这个团体由一些致力于探索和解决火星问题的航天爱好者们组成,成员包括一位叫做Carol Stoker的美国宇航局行星科学家。该社团负责人Robert Zubrin告诉Musk,他们在北极模拟了火星的艰苦环境,还做了一些被命名为Translife Mission的试验。他们打算将一些老鼠塞进一个胶囊式航天舱里面,让它环绕地球飞行。通过不停旋绕地球,他们将令胶囊舱所承受的地心引力将降低至1/3——和火星的地心引力一样。这些小老鼠将生活在这个胶囊舱里,并且“生儿育女”。

由于Musk的慷慨解囊,他被邀请成为该社团董事会成员。Robert Zubrin后来回忆道:“(在为社团募捐和社团活动方面)Musk比其他一些百万富翁更加热情。他对航天懂得并不多,但他有一个科学家的头脑。他想知道关于火星的确切计划,以及它的重要性。”

实际上,Musk随后甚至已经开始想着超越火星社会的目标:不是让老鼠们绕着地球飞,而是在火星轨道上兜圈。他也不想让这些小小的试验品去火星一去不返,而是不但要返回地球,并且还要“拖家带口”地归来。

Musk成立了一个航天专家关系网,经常通过一系列沙龙来召集业内顶尖人才会聚一堂。此时,他并没有正式的商业计划,而是更希望这些专家说点儿关于送老鼠上火星的建议。还记得我们上次提到的有着耀眼履历的航天专家Mike Griffin么?他也是沙龙的常客。实际上,他当时的身份是Musk的太空顾问。在探索太空方面,没人比Mike Griffin知道的更多。而当时的Griffin可能也不会预知,自己将在四年后掌管美国宇航局(NASA)。

这些专家很高兴看到有个有钱人愿意开展外行星研究。他们欢快地讨论了向火星运输小老鼠的可行性和优点。不过,这些脑洞大开的业内行家们却将话题焦点转向了另一个新的想法:建设火星绿洲。他们设想,Musk买一艘火箭,用它将一个机器人控制的温室送上火星,然后在里面培育一些植物。这个温室能短暂地打开门,采集一些火星表面的风化层,或者说土壤,用这些来培养植物。然后再用植物反过来制造第一批火星氧气。如果植物无法存活,那么火星将出现死亡花园。尽管这个计划看起来匪夷所思,但却有可行性,因此深得Musk喜欢。

然而,令这些太空专家们感到困扰的是Musk的预算。他们总结下来,Musk似乎希望开支控制在2000万到3000万美元之间。每个人都清楚,光是火箭的发射成本就能把这些预算差不多花完了,说不定还不够。

但Musk有他的打算。他已经仔细翻阅研究过航空航天领域的知识,包括火箭推进原理、宇宙飞行力学基础、燃气轮机气体动力学、喷气推进技术。按照Musk的盘算,他计划削减现有的火箭发射公司的开支,以省出资金制造一种专门运载小型卫星的中型火箭,并研究有效载荷空间。2002年6月,Musk成立了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也就是如今众所周知的SpaceX。从此,他正式踏上了飞往火星的梦想之路。

SpaceX的第一个总部原本是个旧仓库,位于加州洛杉矶下属的小城市El Segundo东大街1310号。它有75000平方英尺(约合6968平方米)的开放空间,以及若干停泊场地,足以让Musk驾驶着他那辆银色迈凯伦F1跑车直接开进自己的办公室。办公桌最终穿插在工厂里,方便那些设计机器的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和焊工、机械师坐在一起,共同制造硬件。在航空航天业界,这种公司布局是非常大胆的。在传统的航空航天公司,工程师们和机械师们的座位相隔数千英里。

SpaceX计划做很多与众不同的事情。他们没有找来数千家组装零件供应商,而是尽可能自己造零件。比如移动发射台。最不可思议的是,他们选择自己制造火箭引擎。只要有可能,SpaceX就会争取比对手做得更快、成本更低、做得更好。这家公司每月推出多个火箭,每一个都赚钱,从不让公司变成依赖政府援金的那种企业。

SpaceX生产的第一个火箭被命名为猎鹰一号(Falcon 1)。当发射一艘550磅重的运载火箭进入太空的成本起价为3000万美元的时候,Musk承诺,猎鹰一号的有效运载负荷将达到1400磅,而成本仅为690万美元。

这家公司预设的工作计划时间线惊人地短暂。SpaceX最早提出的时间是在2003年5月完成第一个火箭引擎的制造,第二个在6月完成,火箭主体在7月完成,所有组装工作在8月结束。启动准备工作将在9月就绪,首次火箭发射时间设定在2003年11月——从公司成立到火箭正式发射,相隔时间仅为15个月左右。太空旅行被设定在此后十年。

SpaceX早期招募的员工Kevin Brogan回忆称:“Musk一向很乐观。这是个褒义词。每当事情需要做完,他就可以变成个彻头彻尾的骗子——他会选择时间最短的议程表,想象着一切顺利,然后假设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更加努力地干活让来加速工作进程,以便让完成时间缩得更短。”

Musk还去寻找年轻的大学优等生,亲自给那些参与航空项目的尖子生打电话,邀请他们到公司工作。“我还以为是恶作剧,”在斯坦福接到Musk电话的Michael Colonno如此说道,“有那么一刻,我都不相信他有一家火箭公司。”一旦学生们在网上与Musk交流之后,把他们“骗进”SpaceX是很容易的。SpaceX雄心勃勃地进军太空的消息传开以后,顶尖行业人才们也按捺不住了,他们纷纷从波音公司、洛克希尔·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轨道科技公司(Orbital Sciences)奔向这家刚开始创业的企业。在SpaceX成立的第一年,几乎每周都有一到两位新员工入职。

SpaceX团队成员们整天忙忙碌碌。比如,他们组装一种气体发生器,类似于以热气作为动力泵的小型火箭引擎。组装完成之后用卡车运到距离洛杉矶100英里的Mojave沙漠进行测试。他们还参观其他测试台,比如去南加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一个发射测试台。

在所有职员中,Jeremy Hollman就是Musk最希望招募的那类人才。他拥有爱荷华州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士学位,并在南加州大学取得航天工程硕士学位。他曾以飞机、火箭和航天器测试工程师的身份在波音公司工作了好几年。23岁的Jeremy Hollman年轻,单身,并且愿意放弃任何东西效力于SpaceX。他很快成为公司高级机械设计师Tom Mueller的副手。

SpaceX的工程师们努力将设备重量减轻了20%,节省的成本是惊人的——公司所需的工业级航空设备如果由传统航空设备制造商生产,成本将为5万到10万美元,而在SpaceX,则只需要5000美元。

Musk的远大理想给一些SpaceX偶尔需要的供应商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SpaceX合作过的Barber-Nichols公司高管Bob Linden回忆说:“Elon Musk告诉我们,以更低成本探索太空是他的使命,那将帮助我们遨游太空。他们开始提出一些不可能的要求。他们希望涡轮泵在一年内交付,成本控制在100万美元以下。像这种工程,波音公司可能会耗时五年,花费1亿美元。而Tom Mueller告诉我们要全力以赴。我们13个月就交货了。他是个无情的人。”

在SpaceX第一个火箭引擎完工之后的那一年,工程师们必须连续十天在加州和试验现场之间来回奔波。为了减轻他们的差旅负担,Musk让工程师们使用他的私人飞机。“那是个六人座设计的小飞机,”Mueller回忆说,“呃,如果卫生间再塞一个人,那就能容得下七个人了。事实上,一向如此。”

Musk精力过人。在SpaceX公司推进航天探索事业的同时,他还在忙着发展特斯拉。就在SpaceX成立一年以后,Musk帮助创建了特斯拉汽车公司(Tesla Motors)。当然,两家公司是非常耗费资金的。当初他曾承诺向SpaceX投资1亿美元,但后来,他需要向特斯拉增加额外的7000亿美元投资,并最终成为特斯拉的CEO。这个决定当年几乎毁了这两家公司。

导演Jon Favreau准备在2007年初开始拍摄电影《钢铁侠》(Iron Man)。为拍摄影片,他租用了一座位于洛杉矶的综合大楼,连带在租用合同里的还包括一些飞机库房。其中一个大机库已经年久失修。这让电影的主角、钢铁侠的扮演者Robert Downey Jr.想起了一个人。

Robert Downey Jr.听说,有个大人物建了一座工业综合园,就在距离《钢铁侠》拍摄片场10英里的地方。没错,那正是SpaceX的总部。2007年3月,Robert Downey Jr.参观了位于El Segundo小镇的这个大工厂,由Musk亲自陪同。“我一向淡定,但这个地方和这个人实在太令人震惊了。”

对于Robert Downey Jr.来说,SpaceX的总部就像个巨大的、充满异国情调的五金商场。激情昂扬的员工们忙忙碌碌,摆弄着机器,年轻的白领工程师和蓝领装配工一起交流。看起来,他们都对正在做的事分享着彼此的工作热情。

他在Musk的工厂走来走去,呆在Musk的办公室享用午餐。他欣赏Musk并不是一个臭烘烘的、烦躁不安的、会编码的疯子,而是一个容易接近的人,是一个可以在工厂一起工作的人。返回片场以后,他问导演可不可以在他扮演的角色Tony Stark的工作间放一辆特斯拉电动敞篷跑车Tesla Roadster。

事实上,Musk后来甚至在《钢铁侠 2》中客串了一个角色。

nextblast (OP)
Hero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658
Merit: 500



View Profile
June 27, 2015, 02:54:28 PM
 #3

Elon Musk的太空梦差点毁了特斯拉(三)


SpaceX看起来已颇像一家真正的航空航天企业了。Musk所要做的,就是将自家火箭发射出去,看看会发生什么。

不过,事实可远不是这么简单。

选择火箭发射地就是他们遇到的一个大问题。距离公司总部最近的是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Vandenberg Air Force Base)。不过,虽然这里有好几个发射台,但现有的使用者当中——波音、洛克希德马丁、空客——没有一家公司有兴趣帮助SpaceX向太空发射点什么东西。

迫不得已,SpaceX决定去Kwajalein Island岛屿试试。这是一个介于关岛和夏威夷之间的一串环礁当中最大的一个岛屿,也是马绍尔群岛共和国的一部分。

这一次,SpaceX的运气还不错。但员工们却要辛苦很久了。尽管他们去往度假胜地夏威夷,但出行工具不再是老板的私人飞机,甚至连航班商务舱都没了。住的也不是酒店,而更像是两人间的集体宿舍,里面的书桌什么的布置的像是军营一样。发射团队将在这里创建一个发射场,并开展其他准备工作。工作场所笼罩在浓浓的高温潮湿中,像是能侵蚀人的骨髓。烈日骄阳简直能将T恤下的皮肤灼伤。这些人日出而作,从早七点忙到晚七点,整整忙碌了数月之久。

SpaceX技术专家Walter Sims回忆起当时称:

    在波音,你可以过的很舒服。但这不可能发生在SpaceX。那个岛上的所有人绝对称得上是明星(f---ing star)。他们总是利用无线电讨论问题,甚至在引擎里。那真是个鼓舞人心的地方。

终于,大日子来临了。2006年3月24日,工程师们做好了一切发射准备。猎鹰1号(Falcon 1)被立在发射台上、点燃、腾空而起。穿着短裤、T恤和拖鞋的Musk坐在岛上的控制室里,看着它升空。然而,就在大约25秒之后,猎鹰1号的发动机起火了,紧接着它旋转着掉了下来,最终坠落在发射场中。

首次发射失败之后,Musk希望在六个月内进行第二次发射。他曾在公众面前发誓将制造出真正能够使用的火箭。但来自公司内外的质疑声不断。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财务紧张的现实也让Musk烦恼不已。但他在员工面前很少表现出来。

与此同时,SpaceX专门组织了另一支工程师团队来推进新项目——猎鹰9号。这是一个配备9台默林(Merlin)引擎的新型火箭。而就在SpaceX尚未验证猎鹰9号能否顺利升空的时候,Musk就已经着手争取NASA的巨额订单了。

2008年年中,SpaceX准备试射第四枚火箭。通常,猎鹰1号的主体通过驳船运到夏威夷。但Musk和他的工程师们太兴奋了,以至于完全等不及漫长的海洋运输。他们干脆租赁了一架军用货运飞机,打算在加州总部和夏威夷岛之间飞几个来回,就能把猎鹰1号的主体成功运抵夏威夷发射场。

听起来是个好主意。然而,工程们却忘了很重要的一点:由于是在高空,飞机通常会增加舱内压力,这会影响厚度不足八英寸的火箭主体外层。当飞机开始下降到夏威夷时,货舱内传来了奇怪的噪音。当时一同乘机的前SpaceX航空设备负责人Bulent Altan称:“我回头一看,主体已经有些扁了。我让飞行员拉升,他照做了。”

Bulent Altan发现,在必须降落之前,SpaceX的机上团队只有30分钟的时间来解决问题了。他们用小刀拆去了覆盖在火箭外壳上的运输保护层,用扳手拧开火箭的螺母,以让火箭内部的空气压力和机舱内的压力相匹配。当飞机最终降落在地面上,工程师们通知了公司高管,而当时是洛杉矶的半夜三点。

SpaceX的第四次火箭发射发生在2008年9月28日。在那个下午,猎鹰1号被安置在发射台上。这次,SpaceX将发射过程放上了互联网,全世界的观众都可以看到猎鹰1号的发射直播。而它这一次并没有运载真正的负荷,只有一个360磅重的样本负载。

Musk没有呆在现场,他回到了洛杉矶。为了缓解压力,他带着他的兄弟Kimbal和家中的小孩子们去了迪斯尼乐园。但是,他在下午4点还是返回了SpaceX的加州总部控制室,观看发射过程。

那是个充满了欢呼声的下午——Musk将火箭送上天的梦想成真了!六年以后,也就是距离Musk最初提出这个构想四年半的时候,第一艘私营公司制造的、使用液体燃料的火箭顺利地进入了轨道。

“所有人都哭了,”他的兄弟Kimbal说,“这是我一生中最激动人心的经历。”Musk走出控制室,走向他的工厂。在那里,他受到了摇滚明星一般的欢迎。“哦,太棒了,”Musk说,“俗话说,第四次才有魅力,对吗?”

然而,火箭成功发射的胜利光环很快就消失了。

SpaceX面临一场严重的现金短缺危机。这家公司不仅要拿钱支持猎鹰9号的发展,还要在载人宇宙飞船Dragon号上投入大量资金。公司在此时正快速扩张,员工越来越多,总部也搬到了面积更大的新办公场所。公司虽然有订单,但款项要到2009年年中才能到账。沉重的资金负担令SpaceX苦不堪言,甚至一度连员工薪资也发不出,濒临破产边缘。

Musk事业上的障碍不仅仅发生在SpaceX,还包括特斯拉(Tesla)。这家汽车制造公司屡次推迟产品发布,管理层人事变动,且成本超支。已经预交了定金的消费者足足等待了五年,都没拿到特斯拉电动车。一家网站在2008年5月发表了题为“特斯拉死亡丧钟(Tesla Death Watch)”的文章,此后又刊发一系列关于特斯拉公司的负面报道,包括工程研发问题、联合创始人Martin Eberhard与Musk闹翻并最终被迫离开公司等。那一年,这家网站发表的关于特斯拉负面消息的报道高达几十篇。

不过,与Musk的个人生活相比,公司的财务状况都不算糟糕了。

就在搬到洛杉矶之后不久,他仅仅10周大的儿子因婴儿猝死综合症离开了人世。

虽然他和妻子Justine后来又有了五个孩子——一对双胞胎,一对三胞胎——但两人的婚姻却在2008年破裂了。Musk提出离婚申请后,Justine很快就在个人博客上公开了离婚过程。那段时间,Musk的个人生活隐私细节和公司的财务困境统统出现在了大大小小的报纸上。

回忆那段时期,Musk说:

    我就像是挨了连环枪。那段时间很多人幸灾乐祸,很多事都很糟糕。Justine通过新闻媒体折磨我……它真的深深地伤到了我。你会极其怀疑自己的生活是不是不再继续了,你的车出了问题,你要离婚了,所有这些事一起压迫着你。我感觉糟透了,甚至不认为我们会战胜这些。我那时候还在想,这些可能是命中注定的。

但他必须面对现实——看起来只有一个公司能够活下去。“我要挑选SpaceX或者特斯拉,又或者从两家公司撤资。那是个艰难的抉择。如果我撤资了,可能两家公司都会消亡。如果把所有钱投给一家公司,就意味着另一家公司的死亡。我把这件事想了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地思考。”偏偏那时赶上经济不景气,无论是火箭还是跑车,订单和销售情况都不理想。

给Musk的生活带来曙光的是Talulah Riley。她那时仅22岁,是位英国女演员。两人后来结婚了。在她看来,Musk的生活就像是一场莎士比亚的悲剧。当年36岁的Musk有时会向她敞开心门,有时又会将自己封闭起来。Talulah Riley会在Musk发邮件时偷偷观察他。当MusK遇到坏消息,她就在他面前扮鬼脸逗他开心。她说,

    你亲眼看着他为解决这些难题而头疼不已。看着你爱的人遭受烦恼的折磨,这真的让人心痛。由于长时间工作和他的饮食习惯,他的眼袋都很明显了。他看上去就是死亡本身。我记得,我那时担心这个人可能会因为心脏病发作而死去。他似乎是已经站上悬崖边缘的人。

Musk的第二段婚姻也并不平顺。华尔街见闻曾提及,Musk与Talulah Riley在2010年1月宣布离婚。后来两人复婚,但在今年1月2日,Musk宣布与Talulah Riley再次离婚,这一次仅持续了18个月。他将以现金和其他类资产支付对方总计1600万美元。Musk是在2015年元旦的前一天向洛杉矶高等法院递交的离婚请求。
Pages: [1]
  Print  
 
Jump to: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9 | SMF © 2006-2009,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