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 Forum
June 23, 2024, 11:41:48 AM *
News: Latest Bitcoin Core release: 27.0 [Torrent]
 
  Home Help Search Login Register More  
  Show Posts
Pages: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 73 »
301  Local / 媒体 / 把无人机合法送上天比当总统都难 on: April 28, 2015, 02:15:18 AM
无人机行业“爆发式发展”的背后是几家全球科技巨擘、以及一家中国深圳的行业新锐——它们有的扮演行业利益的驱使方、有的扮演资本推动者、有的拉拢了航空业最德高望重的领袖级人物、有的雇佣了人脉深广、手段多样的白宫游说集团,加上各种小创新者和世界500强公司用户,共同组成了推动力量。政府的一方则是由10个人组成的监管机构。双方对博中不失默契,最终找到了出路,让美国得以在创新领域继续领先。事实说明:把一架几斤重的飞行器送上天的难度不亚于把一个人送上总统的宝座。

作为一种技术产物,今明两年我们将见证无人机行业的迅速发展,其速度之快将导致这篇文章在撰写的过程中就已经过时了。但是,作为一种监管和创新灰色地带滋生出的产物,这其中的政商两方的“斗争”过程却具有长久的参考价值,启发将远超产品创新本身。

首先,无人机不是最近的创新。这张老照片摄于1944年二战期间,那个叫诺玛的女孩身边停着一架飞行器,它后来就成为了第一台我们今天熟知的无人机。(而这个女孩很快也有了一个我们今天熟知的名字:玛丽莲·梦露。)

随着后面几十年无人飞行器技术在战争和军事行动中日臻成熟、小型极限运动相机体验优化、4G网络变得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人变得越来越懒、惜命和有野心,无人机开始渗透入娱乐和商业领域。前者一直处于一个无人监管的地带,可以尽情玩乐;后者却因牵涉安全、商业利益等因素激起了监管和创新两方的斗争。

遇到乱局的第一步:清盘

在美国,最动脑子的事可以不依赖顶层设计,而是分派给给各州政府、或各具体行业监管机构进行下而上的分布式创新。

3年前,美国国会通过《联邦航空管理局现代化与改革法案》给联邦空管局出了一道很难的必答题:

1. 发明一种流程,让小型无人机可以进入联邦空域;

2. 同时,制定一套规章制度来管理它们。

联邦空管局立刻被拖入监管困境:他们没有足够时间,两、三年就要完成立规立法太难;他们只有10个人,根本管不住层出不穷的行业玩家。

于是,每当这样的乱局出现,一个自然而然的决定就产生了:清盘!所有人均不得从事商业无人机运营。很眼熟?是的,类似的禁令我们在P2P打车软件兴起的时候也见到过。

第二步:逐个放行——第333号条款

顺着这个步骤,联邦空管局“埋设”了一个333号条款,使得他们具有灵活的管理权限——允许部分经过审核的商用无人机免去适航性许可,直接进入空域;然后,他们就开始逐个审批。这种思路可以在过程中缓和与商业利益集团的矛盾,为最终监管法规出台争取主动性和时间。但是,个人认为他们还有一个隐含目的:搜集真实的用户案例。

这个条款要求申请方提供“非常具体的”用户案例和飞行器介绍。接着,我们在官方的申请网站上就看到了数以百计不同行业的用户申请,直接勾勒出一个新兴行业的未来蓝图。

我快速阅读了几个申请,其中一个有趣的案例来自以汽车制造业和农业闻名、潮湿多雨的区域。当地一家为600万居民提供天然气和电力的公司要求采用中国深圳生产的某一型号的无人机,来缩短暴风雨后电力中断维修的响应速度。无人机如何具备这个能力?

首先,在恶劣的天气状况下,小飞行器对普通输电线路的检查效率要远远高于目前公司员工步行和骑摩托的工作效率。此外,高压线路的检查此前都是通过直升飞机来完成,不仅昂贵而且其携带的燃油靠近高压线路会产生危险,于是低成本、靠电池安全驱动的小无人机就显出了优势。其中公司特别强调一个细节:直升机近距离检查电线杆一般只有小于5秒的“可视时间窗口”,无人机却可以靠得很近、想看多久就看多久。

员工更安全、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检查更彻底、为本州居民更好服务… 这样正义感、迫切性十足的申请如何让人拒绝?

但是,由于流程严谨繁琐,联邦空管局需要120天左右来完成一个审批,很快数以百计类似“开脑洞的”商业用户案例就开始堆积。空管局的工作人员开始明白自己责任重大,不再是面对一个会飞的小玩具而已。而同时,滞后的审批能力开始招来业界的大量批评,甚至是炮轰。

行业的反攻开始:游说机构+投资基金

2014年7月亚马逊开始申请测试无人机,同时他们构想出神奇美好的未来借媒体之力得到了铺天盖地的宣传。可怜的空管局似乎被描绘成了人类文明进步的阻力。根据《财富》杂志去年下半年的封面报道,DHL,英国石油和Facebook等世界和美国500强公司经纷纷提出无人机商业应用需求,商业利益开始形成并达到一定规模。

在政商博弈的层面,零星小用户的细声抱怨和反抗开始被幕后行业巨擘的系统推进替代——中国深圳的新兴无人机厂商和《连线》前主编创办的硅谷无人机公司联手亚马逊成立了一个“小型无人机联盟”。该联盟雇佣了我们只有在《纸牌屋》中才能见到的人脉亨通的著名游说机构,从此让行业的声音能够直达白宫。随后,极限运动相机GoPro、神秘的Google X实验室也都纷纷加入了这个联盟。至此,这已经不再是小创业公司的游戏了。

同时在另一边,一群幕后的投资机构和航空公司成立了一个22亿美元的投资基金,开始有默契地投资并推动新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而这时“软件”建设的重要性大过“硬件”,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投资基金最早干的事之一是找到几个相关的案子,用于起诉空管局的“清盘”禁令;在这个属于判例法的国家,他们试图通过成功的判例为小型无人机的实验性活动创造空间。

一方是最前沿的创新巨擘和500强联手“在上方”创造行业应用,一方是资本和航空业联手为前者“在地面”铺平道路。航管局已经不再有回旋的余地,不进则退。

第三步:由点到面,电影业获得大赦

不过,航管局并没有乱了步伐。9月底,他们在巨大压力下走出第三步,也代表一种“由点到面”的系统性开放的思路——对电影和电视行业全面开放无人机应用。这次解禁是第一次在一个特定行业全面放行无人机的商业应用。

很快,有人指出政府的行为实属无奈之举,因为电影业早就普遍运用无人机技术。如果自己国家的政府不允许他们飞,他们就干脆出海拍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无人机拍摄的高空画面中经常看到叹为观止的墨西哥城,为什么长镜头下的007飞奔在伊斯坦布尔的屋顶上。顺便提下这部由无人机参与拍摄的邦德系列电影《大破天幕杀机》还获得了前年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提名。

趁胜追击:山谷豪宅中的“拐点”

既然航管局开始有所作为,行业大佬们也开始继续步步紧逼。10月底,在距离华盛顿2小时车程的仙那度山谷中举办了一次特殊的聚会。一群行业顶尖人物聚在一起到某家后院烤肉,密谈美国商业无人机产业,《财富》记者进入现场记录了全部过程。当时与会的人物包括:各路创业者、业内高管,州政府经济主管,大学文理科教授,最高层的智囊、有话语权的意见领袖、律师等等,其中还包括政府的情报人员,以及一个22亿美元的投资基金(还记得刚才那个“铺路的”资本方代表吗)。

聚会的主人詹金斯是一位美国航空业的公认大佬,过去几十年美国每一次重大航空公司的兼并重组背后都有他的影子。好奇心驱使下,我查看了此人的LinkedIn介绍:除了航空业,他表示自己只懂“种玫瑰和蔬菜”。所以,他成了当之无愧的东道主。这些人在花园、美食和斜阳中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他们的第二次,也将是最后一次聚会(因为人多得坐不下了);在这“最后一次午餐”结束后,25公斤重量之内的飞行器就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行业联盟,吃烤肉这些基本就算是行业先驱了。他们主张从有组织地攻击联邦航管局,“拐到”有组织地为他们提供行动计划。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见:既然航管局没有能力在短期内实现监管,那么干脆“把2公斤以下、300米高度以下的飞行器单独拆分出来,予以放行。”

这些人都是专业人士,他们从来不会像政府官员那样拍拍脑袋给意见,而是早就有备而来。为什么要提出“2公斤”的重量界限?其实他们早就研究了联邦航管局自己的数据,其中一项发现:25年来从未发生过一例中小型鸟类致人类伤亡的事故,而中小型鸟类的重量就是2公斤不到一点。此外,还有一些非常专业的意见,比如要距离机场5英里外等等。

第四步:“定时”开放,业界欢呼(除了角落里的亚马逊)

有了外部专业的意见和行动计划撑腰,航管局开始放开胆量,展示出监管方的默契。今年2月中,他们推出了一份195页的文件,说明了未来监管开放的大逻辑和细节。很多反映出了此前业界的呼声,规避了官僚和笨重的监管方式,比预想的更合拍、更受创业者的欢迎。

这份文件规定飞行器只要在25公斤以下,天气晴朗的日光下,速度小于100英里,避开机场,保持在操控者的视线内就可以进行安全飞行。虽然没有划分出2公斤下的超小型飞行器,但是也没有要求飞行器具备可靠性许可,或是要求用户拥有飞行操控许可。

从此,行业与监管开始从紧张走入默契。接下来,经过60天搜集反馈,1年时长的评估,航管局将最终制定出规章制度,估计会在2016年前后。但是,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商界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政界不再是阻碍,而是服务方;自己可以不用被动等待,已经可以放手干了。唯一闷闷不乐的是亚马逊,因为“必须保持在视线以内”的条款大大打击了他们无人机自动送货的创想。最早发起攻势的一方,反而成了被遗忘的人。

不远的将来,遛老虎、乌龟、羊驼什么的就过时了,人们会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遛无人机,区别是它在你的头顶上方,飞得比有些大风筝低但是比写字楼高,打开摄像机“跟随”模式后它就会忠诚地跟着你,万一跟丢了,它会自动升到安全高度然后回家降落;还没打开家门,以你为主角短片已经被永久保存到云服务中,你可以随时随地重温——这不是一个随便假设的用户场景,其中包含了很多细节,它们每一个都是在过去那段创新和监管的对抗中滋生出来的,是两种不同类型智慧的结晶。

作者:章劢闻 | 来源:《财富》杂志
302  Local / 媒体 / 互联网金融,应当立足于实体经济? on: April 28, 2015, 02:13:50 AM
在BAT中,百度是做互联网入口的,腾讯是做社交的,阿里是做生态的。都说雷军善于下棋,谋于布局,而马云的布局能力也丝毫不弱雷军。

支付宝从一开始便瞄向的是银行银行的饭碗,从最初的第三方支付到余额宝的推出,马云蓄谋筹划之下,一举开启了互联网金融时代,打的传统金融措手不及。

不过互联网金融似乎高兴的有些太早。从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第三方支付依旧围绕着BAT来进行,而P2P、众筹、新型电子货币等发展的情况却不尽如意。

P2P过去的一年可谓毁誉参半,作为近两年的“吸金”重地,P2P备受风投的青睐,短时间内涌出上千家P2P平台,仅2015年3月P2P网贷行业整体成交量便高达492.6亿元。

然而繁华之下仍然难以掩饰的,P2P平台的跑路潮。仅2014年,国内共有275家P2P平台出现各种问题,其中跑路的占46%,提现困难的占44%,停业的占8%,其他占2%,许多投资者血本无归。

P2P具有收益高、资金门槛低的特点,导致很多投资者罔顾风险,而P2P的暗箱操作从而加剧了风险系数。经济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实体经济带动,而实体经济本身却受制于生产。

而众筹则点燃了许多人当“股东”的梦想。据《中国互联网众筹2014年度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众筹募资总额累计9亿多元,其中四季度超过了4.5亿元。

相对P2P平台,众筹并没有受到太多的诟病,京东、淘宝、苏宁都分别上线了自己的众筹项目。然而国内的投资人并没有意识到众筹的风险其实不比P2P平台低多少。

从互联金融发展来看,走向平民化市场化是股权众筹的大势所趋,然而很多刚入门的投资者只看到收益,并没有意识把自己的一部分工资收入拿来做股权众筹是要承担风险的,可能血本无归,也可能获得大额收益。

而这些众筹平台也在有意回避高风险的问题,目前中国众筹市场虽然平台众多品类繁杂,但大多数是“团购+预售”的变相购物模式,并不算是真正意义的众筹。

对于草根创业者来讲,股权众筹解决了初期资金来源的问题,然而创业本身就是九死一生。多数人看到BAT上市的狂欢,却忽视了无数炮灰的存在。

谈起电子货币,大家更多想到的是比特币。比特币基于一套密码编码、通过复杂算法产生,这一规则不受任何个人或组织干扰,去中心化,被很多人认为是“世界货币”。

然而,比特币首先是人为创造的一般等价物,总量变化不够灵活,在进行大数量或者长线持续交易的时候市场的反应很明显,超过一定程度的交易容易被放大产生破坏性。

比特币本身没有价值,其价值存在于有人认为它有价值,从这一点上来看比特币又像没有中央银行没有相关国家的现代货币。

从这一点上看,比特币属于无根浮萍,一旦有人认为它开始不再值钱,那么它既没有背后作为支撑的信用体系,也没有人可以进行主动调控,只会贬值,甚至一直到不值钱。

所以,我很认同经济学者贾红宇的看法:“互联网金融的未来的发展趋势,归根结底还是要跟实体经济中的企业生产、个人消费对接在一起。”

无论是P2P、众筹都应该指向实体经济,首先实体经济抗风险能力高,投资风险较低,例如互联网金融平台云联牧场采取和内蒙古力农牧场合作的方式,将投资者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经营,而牧场的产品则直接面向个人消费。

这种模式,打通企业生产和个人消费,促进了畜牧业生产和升级,并给予投资者稳定的收益。而多数互联网金融平台只是单纯的集资—放贷——返还收益,一旦资金链断裂,投资者便血本无归。

作者:麦可 | 来源:iDoNews 专栏
http://www.donews.com/idonews/article/6193.shtm
303  Local / 媒体 / [20150428]反弹琵琶,说说那些骗人的效应 on: April 28, 2015, 02:03:20 AM
春天的暖风似乎让大家头昏脑涨,各类砖家玩命唱多股市也是醉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心灵鸡汤灌得大家都昏昏欲睡。同时口诛笔伐币圈的战役也仍然没有结束,许多老生常谈也在不断的被念叨起来。比特币违法,比特币是传销,玩比特币是傻逼之类的言论甚嚣尘上。

异客是在看不惯,话说这年头伪科学太多了,都是老中医,给谁开偏方呢?

今天索性来一段反弹琵琶,说说那些所谓的理论,究竟是哪里有问题。

一.温水煮青蛙是假的
让我们重温著名的水煮青蛙的故事。故事中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做实验,把一只青蛙投进盛满沸水的铁锅里,结果那只青蛙就像被电击似的跳了出来——接着,科学家又把它放进常温的水里,慢慢地加热,那只青蛙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被煮熟了。由于这个实验具有某种不同寻常的意义,因此成了一个被人们广为传说的寓言故事。同时,这个寓言也常常被应用于各种情景式管理,所以又被称为青蛙理论。

这条寓言尤其被用作比特币炒家的方面,那些“砖家”总是大放厥词,说比特币上涨就是温水煮青蛙,下跌就是过山车崩盘。殊不知他们连这条实验都没有研究透,就胡说八道,当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有人专门针对该项做过实验,用文火在一架小锅底慢慢加热,精细操作,不敢有半点马虎。随着水温上升,那青蛙却显得越来越不耐烦,游动了几个来回之后,就毅然跳到了锅外。于是又换了一口大锅。这口锅的四壁甚为高深,断然不会让青蛙轻易逃脱。当水温超过30℃之后,青蛙似乎感到不安,开始来回游动。随着水温越来越高,青蛙也游动得越来越快。当水温达到40℃之后,青蛙已经显得极为焦躁,不断向上跳跃。

我了个大艹,原来是这么回事,青蛙又不傻。它跳不出来仅仅是因为锅太大了!那些“砖家学者”,谁再说币圈里面因为比特币价格涨跌,对玩家形成了温水煮青蛙似的效应,老夫必唾其面!你他娘的才是蛤蟆,而且还是井底蛤蟆。

币圈大的很,不少玩家是因为人性的贪婪而入到圈内,再因为被庄家玩弄死死套牢。说谁是青蛙?谁也不是青蛙,能跑的早就跑的不知道哪里去了,不能跑的,也在不断的被duang,duang爆仓。

人艰不拆,人艰不拆……但是老早就有很多人发现了比特币其实有很多奇妙之处并加以深度思考,这种态度,才会带动社会进步。


二、鸵鸟心态是假的
 
接着来传说:当大漠中的鸵鸟遇到危险时,它总会把头埋在沙堆里,以为自己看不见就安全了。“鸵鸟心态”就是形容遇到问题不积极面对,而是消极逃避、自欺欺人。
其实又是个蒙人的说法!鸵鸟埋沙可能只是视觉上的误差。鸵鸟体型巨大,但脑袋非常小。如果从远处看到他们在地上啄食,它们的脑袋看起来就好像埋进了地里。实际上,如果遇到敌人,鸵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以70公里的时速逃离。如果跑不了,大战三百回合也无妨,发飙的鸵鸟可以弄死一头成年雄狮!

这又与币圈内的一些玩家相对应,圈外人看着币圈里人被套就幸灾乐祸,然后你们傻逼了吧?还有什么的“死多”,这下真的死翘翘了吧?你们这帮傻逼鸵鸟。
你才鸵鸟,你们全家都鸵鸟。本身就把概念理解错了还在这里瞎BB。

币圈里自然有不少死多,他们有些是被坑了,有些屯下来的只是利润。不过谁也没闲着,币圈里哪里有闲人?异客知道的是,屯了大量币的,每天都在玩命传销,开网站,做矿机,办矿场,就连异客这种小散,都开始每天玩命刷文,奋发图强,争取让比特币的价值被更多的人认可。就连某位认识的重仓烤猫的朋友,都开始走上了没什么写个“周爆新闻”的栏目。谁也没有消沉,谁也没有颓废,大家都在默默的积攒力量,共同期待着比特币的下一次飞升。

可笑的是圈外人,什么都不懂还妄加指责,唉,一声长叹。


三、蜉蝣朝生暮死是假的!
 
假的说法又来了,说蜉蝣是一种渺小的昆虫,它“朝生暮死、不知朝夕“,对于人类来说短暂的一天,就是它的一生。

朝生暮死就这么用来形容币圈,说比特币的暴涨就是一时的人为恶意炒作。然后比特币就是一波流,赚了钱的人就跑路了。从此比特币进入崩溃期,不断崩盘,再也无人问津……

先批心灵鸡汤:蜉蝣的生命过程并不是只有一天,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它化为成虫后的阶段而已。蜉蝣成虫在交配产卵结束后就会很快死亡,整个成虫阶段不过一两天或几天,因此叫“一夜老“;但在此之前它作为幼虫会在水中待上一两年,甚至三年的时间,绝不是我们看到的”朝生暮死“。

同样,比特币的崛起,岂是这些人简单的说说“炒作”那么简单?背后集聚了无数推动的力量,受众社区与支付系统不断被整合,交易平台模式的不断明晰,一切一切才促成了比特币价格的上涨。所以比特币根本就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样“朝生暮死”。反而更像一棵大树,不断的将根系植入土壤之中,汲取养分。


四、鱼的记忆只有七秒是假的!
 
不靠谱的说法:鱼的记忆只有7秒,7秒之后它就不会记得曾经的事情了,所有的一切又都会变成崭新的开始。有时我多么希望自己是一只鱼,忘却所的悲伤。
用在币圈里就更简单了:他们不断的在念一个咒语,那就是……人们都忘了比特币,人们都忘了比特币,人们都忘了比特币。

还是先把不靠谱的说法先批倒:很多关于鱼类记忆的科学研究表明,鱼的记忆可以达到1个月甚至更久。上世纪60年代科学家就发现,只要进行合理的训练,金鱼可以在至少1个月的时间里一直记住躲避电击的技巧。

同样,谁也没有忘了比特币,比特币成为经济学界的一种奇妙现象,已经引发了无数人的思考,更有一些大学专门开设了相关虚拟货币的课程,前两天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还专门开展了数字货币的科研调查活动,展开专项科研,深入剖析虚拟货币对经济学的影响。

那些金融机构就更不用说了,悄悄的展开整合,各种逐步试水比特币的支付应用。

谁也没有忘了比特币,比特币静默的进入每一个人的脑海中,只待重新被唤起。

对于科普工作,任重道远,反对心灵鸡汤,人人有责。币圈作为一个人群相对密集的领域,更是要万分注意,不要随随便便被上面这些个假消息什么的弄的乱七八糟,更不要让圈外那些所谓的“砖家”、“叫兽”忽悠的一愣一愣的。总之希望大家都认真思考比特币,想想清楚能够为币圈做些什么。

 

文/☆☆EVA☆☆(孤独的异客)
BTC地址:1MphxevQMMPn47CheGkGbukmj3BVV4UmmD
首发巴比特资讯: http://www.8btc.com/453534
304  Local / 媒体 / 苹果又陷“手表门”?不锈钢表壳3天现划痕 on: April 28, 2015, 12:51:04 AM
腾讯科技讯 4月28日,购买了Apple Watch的买家近日开始在科技博客9to5Mac上抱怨称,他们Apple Watch的不锈钢表壳上出现划痕。
这个问题并非特例,以下就是一位买家在发现手表出现划痕后产生的疑问和困扰:
在发现一些买家开始抱怨Apple Watch出现划痕后,我还轻声笑道:“幸好不是我的手表。”。然而仅仅在野外对Apple Watch进行3天使用和测试后,我发现自己的Apple Watch不锈钢表壳上也难逃例外。在对其进行彻底检查后,我发现第一个划痕,它是如何出现的?这让我疑惑不解。
难道为了这个划痕,我要乘飞机远行1600多公里将其返还?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只好依靠自己简单修复它。不锈钢表壳的Apple Watch应该比运动版更耐用,其主体是316L不锈钢制作,上面有蓝宝石水晶屏幕盖,后面则是陶瓷制成。这类不锈钢显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划痕。
即使你可以轻易修复,甚至称其为“不锈钢门”或“手表门”都言之过早,但这个问题绝对令你感到苦恼不已。
也可以戴着不锈钢手表前往苹果,要求他们处理这个问题。毕竟当你花更多钱买更耐磨版本的Apple Watch,正常使用仅数天后就出现划痕,这的确令人感到恼怒。然而另一方面,苹果似乎无法防止不锈钢出现划痕。
那么当Apple Watch最后出现划痕时,你要如何去做?是要找专业维修师擦掉划痕,还是自己利用方便找到的廉价材料对其进行抛光处理。
9to5Mac已经上传视频,展示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可是,请注意Apple Watch的相关说明书。苹果建议不要向Apple Watch的孔洞中挤入抛光膏,不要经常抛光手表,那会损伤不锈钢。

风帆
http://tech.qq.com/a/20150428/013784.htm
305  Local / 媒体 / 一种房子有着“只涨不跌”的神话 购房者:咬牙贷款买 on: April 28, 2015, 12:39:36 AM
     价涨、坑多、风险激增—谁制造了学区房“只涨不跌”的神话
  新华网北京4月27日电 5平方米售价190万元、14平方米400万元竟成了“高性价比”、不为住人只求名校名额……又到一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季,不少家长再次倾其所有加入天价学区房“击鼓传花”的战团,只为让孩子获得一个“好小学”的入学资格,同时坚信学区房不会贬值。
  记者日前调查发现,价格飙升的学区房已成为中介口中轮番炒作的投资品、百姓眼中的“绩优股”。随着各地区入学政策不断调整,把钱砸在学区的风险也不断凸显,但种种不确定性和陷阱似乎依然阻挡不住人们的热情。
  每平方米均价超过30万元:通往名校“捷径”?
  教育部日前发布了《关于做好2015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今年北京等24个重点大城市100%的小学实现划片就近入学。在“条子生”“共建生”的路子被堵之后,一些家长看到了另一条通向重点名校的捷径—购买学区房。
  为儿子上学的事情,湖北武汉的刘先生可谓费尽周折。一家人原先住在武汉市武昌区一湖景房,但考虑到儿子上学可能会被划到普通小学,刘先生最近时常跑到5公里开外的育才小学周边物色二手房。“虽然都是80年代的旧房,但均价都到了每平方米2万多元,还非常紧俏,一犹豫就买不到了。”
  一名中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正是择校期,学区房价格一直在上涨,好的房源每平方米上涨数千元仍一房难求。尽管附近二手房市场低迷,但学区房几乎是“出来一套卖一套”,且价格比周边同类型商品房高出一倍左右。
  家住北京四惠的高先生与刘先生有着类似的经历,因户籍所在地没有“名校”,他在离家15公里外的木樨地又买了一套北京小学走读部的学区房。“40平方米的老房子,均价近每平方米6万元。一是为了孩子,二是学区房不会掉价,咬咬牙贷款买了”。
  记者走访发现,在北京教育资源集中的东、西城核心区,只要是被划进名校学区,一些老旧的楼房、没有卫生间的平房也能卖上大价钱。北京市东城区一家中介机构销售人员介绍,豆瓣胡同有一处北京史家小学的学区房,5平方米的小单间售价190万元,每平方米均价超过37万元。
  在北京实验二小附近街道两旁,到处贴着售卖学区房的信息,大多是小户型房,有的还标明是自建,均价多在每平方米20万元以上。一套报价400万元的14平方米小房子,被中介推荐为“高性价比房”。
  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中市场总监李国政说,一些学区房的升值空间都非常大,一些家长等孩子毕业之后再卖房,就会发现已经“翻了几倍”。
  买房即入学?天价背后多少“陷阱”
  每年4月是学区房购房高峰期。5月份,许多地方小学都按照划定的招生范围开始招生,考虑到办理按揭、房产证等时间,许多家长提前抢购学区房。但购买了学区房是否就意味着孩子能上名校?
  记者发现,各地幼升小、小升初政策每年都会有一定调整,一旦缺乏对政策的研究,盲目听信中介或房地产开发商宣传的一面之词,有可能“占坑”不成“蚀把米”。
  以北京西城区为例,4月初,西城区最新入学政策明确规定,每个购房地址6年内只能协调购房人直系子女入学一次,并需要提供一年以上的租房完税证明,还要有房主签字的知情同意书。政策还要求房屋适宜居住,能保证儿童安全。
  朝阳区的新政策则要求,对于学位紧张的地区,每户6年内只提供一个学位;9年一贯制学校,每户9年提供一个学位;年限控制标准由学校自主掌握。
  一名曾经的学区房购买者称,在购买二手学区房前一定要签订落户协议,确保原房主的户口在交易完成后立即迁出。此外,还要了解学校的户口政策,确保符合有些学校规定的“一房一名孩子入学”的约束政策。
  业内人士表示,纯粹为了上学名额,购买居住价值很低但单价很高的房子,比如面积很小的“落户房”甚至平房等都有很大的风险。很多学校每年会根据招生情况或其他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对学校周边小区范围的划分做出一定调整。押宝的“学区房”一旦失去价值,价格也会随之直线下跌。
  怪相背后的拷问:如何让学区房“疯牛”止步
  关于天价学区房的诸多新闻早已屡见不鲜,而因学区房引起的各种争论也不时沸沸扬扬。
  近日,网友薛小姐千挑万选花700万元购买的学区房,因政策调整而没了入学资格。对此她痛声疾呼:“难道700万元就这样打水漂了?谁来为我们的损失买单?开发商的虚假宣传不该受到惩罚吗?”
  为遏制学区房价格飙升势头,一些地方尝试推行“多校划片”。21世纪教育研究院研究员熊丙奇表示,即使片区内有多个小学和初中,但大家都想上名校,谁也不愿自己的孩子上薄弱的学校,家长暗地里还是会坚持“择校”。"多校划片’也不能破解学区房价格居高不下的难题。”
  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明确要求各城市合理确定片区范围,缓解“学区房”问题。教育专家表示,招生地段的划定和调整应透明操作,采取向社会征集意见甚至听证会等形式,确保既有利于教育部门和学校,也有利于群众。
  受访专家认为,学区房怪相的背后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尴尬。李国政说,要走出“学区房”怪圈,需要进一步均衡教育资源,向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加强对薄弱学校师资力量培训和建设,通过与名校共建、教师轮岗等方式提升薄弱学校的教育能力。同时,应取消学校排名等一些容易误导家长择校的评比,营造公平的教育环境。

     徐海波   鲁畅  新华网
306  Local / 媒体 / 中国版QE传闻再起 业内更看好货币工具扩容 on: April 28, 2015, 12:37:05 AM
     4月27日,中国版QE的热度再次被点燃,据当天路透中文报道,如无意外中国将很快宣布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QE)——中国央行将通过直接购买商业银行资产的方式投放基础货币,以此撬动信用投放、拉低全社会的长期融资成本、减缓通缩压力并推动经济增长。
  此外,德意志交易所旗下通讯社MNI援引未具名人士的话称,中国央行正在讨论采取非常规政策措施来重建资产负债表、振兴经济,其中包括从市场里直接购买地方政府债券。
  虽然以上两则消息都未得到来自央行或相关部门的回应。但A股市场在周一再次出现大涨,显示出当前市场对政策面的风吹草动异常敏感。同时,昨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午后急速下跌,收盘报6.2206元创逾一个月新低,日跌幅高达0.41%,为逾13个月来最大。
  “买地方债违背改革目标”
  事实上,这并不是中国版QE概念的首次出现,今年3月市场上就有关于“10万亿中国版QE即将出台”的消息流传。当时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澄清称:“中国版QE是不实之词。地方债务置换是在国务院对地方债批准规模之下、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契约行为。”
  而从最近江苏省地方债未能如期发行的实际情况来看,银行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买卖”还很难谈成。“这还是一个经济实力很强的东部省份的地方债,很难想象一些中西部地区省份的债会怎么样。”一位商业银行投行部门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流动性和收益率都很低的地方债对商业银行的吸引力很低。
  此前有消息称,为鼓励商业银行购买地方债,央行可能考虑通过允许抵押该类债券以向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交银国际发表研究报告称,央行可能允许商业银行以地方债为抵押获得央行资金,这可以视为某种程度的地方债务货币化。这种操作一方面减轻了政府的债务压力,另一方面又对冲了外汇占款的萎缩,实现了基础货币的投放。“这也仅仅是一种可能性,涉及更高层面的政策布局,但至少目前我们没有接收到相关的文件说法。”上述银行人士称。
  对于传闻的央行或将直接从市场购买地方政府债券,具体操作方式此前并无先例可循。但一位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如果真的实行,那么与以前财政为地方债兜底没有什么不同,缺乏约束力,“底线太低”。
  实际上,这也不符合央行一贯以来谨慎的行事风格,“从改革的角度来讲,直接购买地方债券将违背财政改革的目标,而财政改革旨在约束地方政府的借贷行为,让借贷过程更加透明化。”汇丰银行此前在一次报告中指出。
  QE效果不如降准降息
  “购买商业银行资产,购买地方政府债券,以及对国开行、进出口行和农发行三家政策性银行的注资行为”,一起构成了传言中中国版QE的主要内容,显示出在一季度各项经济数据表现疲弱后,对政府需要加强稳定经济增长信心的迫切需求。“如果这些政策得以落实,对银行的流动性补充是非常有益的。”一家大型商业银行资金部人士表示。但是,他对央行是否已经到了必须用这样的手段来补充流动性仍持保留看法,中国现阶段基准利率仍远高于零,存款准备金率也有很大下调空间,不论是直接降息还是降准,都能起到稳定流动性、引导实际利率下行的作用,而且效果更为直接。
  此外,包括一些定向流动性工具,央行也未减少使用频率。上述分析人士则认为,PSL合法抵押物范围的扩大,依然是近期的最优选项。
  至于资金如何流向有真实需求的实体经济,依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当前的流动性水平并不紧张,但对实体经济并不高的预期使其无法寻找到足够多的优质贷款对象。扩张同业资产或者通过种种途径“向虚”,较投入实体而言是一种风险更低收益更高的办法。据海通证券分析,到2015年一季度末,理财资金通过这四个渠道流入股市的规模已近1万亿元。
   
来源:万敏  《每日经济新闻》
307  Local / 媒体 / iPhone中国销量首超美国 苹果利润大涨 on: April 28, 2015, 12:34:28 AM
iPhone中国销量首超美国 苹果上季度利润大涨
  美东时间周一下午,科技巨头苹果公司公布了2015年第一季度财报。苹果一季度收入580.1亿美元,每股收益2.33美元,均高于预期。一季度利润同比跃升33%,iPhone销量高达6120万部。财报公布后,苹果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1.6%。
  苹果一季度财报关键数字盘点
  根据一季度财报,苹果收入、每股收益、iPhone销量均高于预期。不过,iPad销量不及预期,较去年同期下降23%。Mac销量亦略低于预期。财报公布后,苹果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1.6%。
  苹果一季度财报中的关键数字包括:
  ?收入580.1亿美元,高于预期560.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7%?每股收益(EPS)2.33美元,高于预期2.16美元?iPhone销售量6120万部,高于预期5810万部,较去年同期增加40%?iPhone平均销售价658.53美元?iPad销售量1262万部,低于预期1360万部?iPad平均销售价430美元?Mac销售量456万台,低于预期470万台?毛利率40.8%,高于预期39.5%
  同时,苹果公司公布了新的现金回报计划。未来两年之内,该公司将通过股票回购和分红派息的方式,向股东返回收益2000亿美元。
  华尔街见闻早些时候报道,分析师预期,2015年第一季度苹果公司的iPhone销售量可能达到5810万部。如今,根据一季度财报,iPhone销量已经远超预期,达到6120万部。这意味着,2015年第一季度已经成为苹果历史上第二大iPhone销售季度。第一大季度为2014年第四季度,当季iPhone销售量高达7450万部。
  大中国区iPhone销量首超美国 功不可没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收入、利润及iPhone销量的大涨,都受益于大中国区强劲的销售数据。该公司的中国区收入较去年同期上涨71%。
  第一季度,由于在中国农历新年期间的旺盛需求,iPhone的中国区销量首次击败美国。另外,由于iPhone 6和6 Plus均采用了更大的屏幕设计,这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深受消费者欢迎。新iPhone采用的大屏幕设计,以及上周Apple Watch的亮相,都显示了对于苹果公司CEO Tim Cook而言,中国客户对于保持苹果销售势头的重要性。
  华尔街见闻 吴晓喻
308  Local / 媒体 / [20150428]OKCoin与哈达旅行开启比特币支付新时代 on: April 28, 2015, 12:23:31 AM
2015年4月27日,OKCoin宣布与哈达旅行达成战略合作,哈达旅行也将为比特币持有者定制私人的“比特币之旅”。                       
“哈达”是一家半订制化深度自由行旅游预订平台,专注p2p出境游,分享旅游达人旅行经验,全球旅游达人发布目的地旅游线路,支持预订目的地线路交易,旅游达人带你体验目的地旅游魅力!简单地说即私人定制旅行。                 
OKCoin作为最专业的比特币交易平台,也是全世界交易量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在对比特币的大众化普及和推广上,一直都不遗余力。
这并不是比特币公司和旅行网站的第一次合作,但绝对是最有意义的一次合作;比特币的日常应用也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美国、德国、英国、法国、芬兰以及西班牙等很多西方国家都大举推进比特币作为支付手段(至少是补充货币)的合法化。
    哈达认为,开通比特币支付、与最前沿的支付方式合作,我们希望能够结识更多喜欢探索的朋友。依靠创新,发现美传播美,是我们做哈达旅行的追求,我们相信,新时代的旅游有新的玩法,用创新拥抱未来!
    比特币Okcoin联合创始人何一认为,创新和探索未知,是比特币和未来旅行最大的魅力所在,但不能仅仅是货币样式和线路组合的改变,而应该是内容和体验上的探索与发现;OKCoin将与哈达旅行开展深度合作,为更多有个性化需求的人们找到创新的内容与优质的体验,通过大量境外当地人对生活的探索和发现,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和旅行体验。

比特币之家   刘友
http://www.btc798.com/article-7580-1.html
309  Local / 媒体 / [20150428]比特币在波兰崛起 on: April 28, 2015, 12:20:57 AM
波兰是一个位于欧洲国家,这里的企业和人民对比特币都非常欢迎,盛情邀请它来到他们中间。在波兰,比特币的采用率特别惊人,许多企业都将比特币视为支付手段的一种。这个国家的官方货币——波兰兹罗提是比特币交易里最受欢迎的第六大货币,足以看出比特币在波兰的普及程度。

当然谈及比特币,波兰也有许多的第一次。在华沙就有一家Medicover医院,这家医院由国家的卫生保健供应商经营,而且Medicover集团也成为了欧洲第一家接受患者用比特币支付的医院。每年,医院要治疗超过8000名来自20多个不同的国家的病人,这些患者可以用比特币支付他们的住院费,治疗费,健康检查费和其他杂费。

同时,波兰拥有世界上第一个比特币大使馆。一年前,第一家比特币大使馆就开在了华沙,致力于促进比特币在波兰的发展。但大使馆在几个月前由于一些法律原因关闭了。

虽然因为银行终止与比特币交易所BitMarket的合作,使得波兰的一些比特币业务最近陷入困境。从好的方面来说,T - mobile已经与InPay合作允许其客户用比特币给手机充值。此外,数字货币平台Chip-Chap也与HalCash合作在其ATM网络提供比特币。

作者:Gautham

编译:cici@比特币中文网

网址:http://www.newsbtc.com/2015/04/26/the-rise-of-bitcoin-in-poland/
310  Local / 媒体 / A股大涨近3%人民币走贬,中国版QE传言再起! on: April 27, 2015, 08:39:00 AM
     中国股市周一(4月27日)盘中一度大涨近3%,并站上4500点上方。人民币早盘则走贬,与中间价逆向而行。在股升币跌的背后,有关中国将推“中国版QE”的传闻再度弥漫在市场中,事实上在3月时市场上也一度传闻中国将推QE,而此次传言的再起,则更是令人充满遐想。A股大涨近3%人民币走贬,中国版QE传言再起!
  上证指数周一开盘便告大涨:A股大涨近3%人民币走贬,中国版QE传言再起!
  人民币即期逆中间价下跌:A股大涨近3%人民币走贬,中国版QE传言再起!
  德意志交易所旗下的MNI通讯社援引匿名知情人消息称,中国央行考虑采取非常规措施,以重建其资产负债表并刺激经济发展。这些措施包括直接从金融市场购买地方政府债券。
  报道还称,中国央行政策变化的多种可能性已经被广泛讨论,较为集中的猜测包括央行可能需要扩展资产负债表,以确保流动性供应能够满足经济需要。
  中国今年首季的各项经济指标全线疲弱,表明当期7%的GDP增速仍不会是本轮经济调整的最低。无论是总理李克强频繁奔波在大江南北考察民情,还是中央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调研全国经济现状的负面反馈,都显示短期中国经济已出现严重的问题。
  而从目前获知的信息,已推出、或拟推出的各项政策,包括央行购买商业银行资产、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三大政策银行注资、政府有意呵护下股市上涨等,都显示出明显的托底经济、降低杠杆的政策意图。
  中国央行讨论了量化宽松政策,也就是通常所称的QE。这种措施旨在配合地方政府今年将发行的1万亿元地方债券,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减轻系统性风险,并在地方层面促进经济发展。
  消息人士称,中国央行将直接从银行购买资产,以此鼓励银行购买地方债。或者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地方债。
  据路透报导,如无意外中国将很快宣布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QE)——中国央行(PBOC)通过直接购买商业银行资产的方式投放基础货币,以此撬动信用投放、拉低全社会的长期融资成本、减缓通缩压力并推动经济增长。
  事实上,在今年3月市场上有关“10万亿中国版QE即将出台”的传言一度甚嚣尘上。不过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随后对媒体澄清称:“中国版QE是不实之词。地方债务置换是在国务院对地方债批准规模之下、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契约行为。”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煜辉教授说道:“政府正在下一盘大棋。从国家资产负债表来看,现在政策出台的思路,就是做大资产端、封闭负债端,吹大权益端。”
  那么,中国版QE真的要来了吗?目前无法证实的消息是:市场一度传闻央行或实施10万亿元大规模QE。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降准之后,下一次降息正越来越近。
  接受某国内媒体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央行已运用各种手段释放流动性,但流向实体经济的有限,货币政策未来仍需进一步宽松,缓解债务展期对其他融资主体的挤出效应。在此背景下,稳增长也需宽货币,利率将继续下行。
  不可否认的是,面对地方债、经济增长下行等系列难题,中国版QE很有可能成选项。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此前向记者表示,中国版QE已在进行,中国的量化宽松是穿着定向宽松的外衣出现的,定向被贴上了“结构调整”的标签。
  
     汇通网
311  Local / 媒体 / 虚火一片的酒业O2O离春天并不远 on: April 27, 2015, 08:35:27 AM
在O2O东风的吹拂下,不管是电商还是传统的线下酒企,都纷纷涌向了酒业O2O,并开始探索自己的O2O模式。虽然外表看起来热火朝天,但是酒业O2O的整体市场行情却并不是很理想,至今为止都是在烧钱,甚至有人开始怀疑酒业O2O的市场前景。

刘旷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说,白酒行业的传统渠道都已经被过度开发,市场饱和,酒企要想继续借助传统渠道来获得更大突破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而从当前的现状来说,酒业O2O们目前都还处于模式的探索阶段,同时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市场还没有完全拓展开,未盈利的现状只是暂时的;但是从未来的发展来看,酒业O2O却是大势所趋,买酒送人这类需求往往会通过线上购买,而平常喝酒需求更多则是当时到线下购买,这两种需求唯有O2O能同时满足。当前的酒业O2O企业都在积极探索最适合自己的模式,春天离他们并不遥远。

一、传统酒企

传统企业进军O2O的步伐丝毫不比酒类电商平台慢,目前茅台习酒的O2O官方网上商城已正式上线,汾酒开始通过专卖店体系,借助线上酒仙网、京东和天猫等平台尝试O2O,洋河则通过自营APP“洋河1号”和酒行的联手向O2O发起了进攻。与此同时,张裕、通葡等葡萄酒企业也加快了铺设O2O道路步伐。对于这些传统酒企们来说,近两年线下销售的急速下滑,让他们不得不利用自身优势抓住O2O这根救赎稻草来守住江山。

首先,试水酒业O2O的传统酒企基本上都是行业内有着相当影响力的品牌酒企,这些品牌优势让他们在O2O的道路上轻松地突破了第一层障碍——用户的信任。

其次,传统酒企在线下运营多年,已经拥有了强大的线下渠道体系,这对于他们打通O2O来说积累了相当的地利优势。

其三,从目前的酒业O2O市场战况来看,这场O2O的市场争夺战很大程度上也是各大平台资金与实力的对抗,传统酒企品牌在这方面的实力个个都不弱,他们完全有足够的实力支撑自己立足于O2O大市场。

当然,从目前传统酒企在O2O的布局来看,他们要想真正迎来酒业O2O的春天,还需要补充些能量。

第一个,O2O是一个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领域,光在线下拥有优势资源还远远不够,需要线上团队具备良好的互联网整合思维。一方面,传统酒企需要培养内部员工的互联网意识;另一方面,传统酒企也需要引进更多优秀的互联网人才。

第二个,目前几乎所有的传统酒企在电商运营、网络营销、社会化新媒体等运作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这个是他们当下急需要加强补充的。尤其是传统酒企在移动互联网上缺乏入口优势,他们必须要在微信公众号、移动应用等上面加大宣传力度。

第三个,传统酒企要想打造一个强大的O2O平台,就必须对外开放平台,仅仅依靠自家的产品是很难做成平台的。除此之外,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他们也希望能够在O2O平台上有更多的选择。

第四个,对于一些不是很想搭建平台的传统酒企来说,传统酒企与电商平台可以找到一个很好的共生共荣生存模式,传统酒企搭建好线下,然后线上借助其他平台作为品牌入口。

二、酒类垂直电商

在B2C的电商模式遭遇发展瓶颈之时,酒业O2O被垂直电商们普遍视作为新的希望。酒仙网、购酒网、中酒网、买买圈等酒业垂直电商平台都开始了试水O2O,中酒网喊出了今年要做千家加盟商的规模,并且已经投入了3000多万进入北京市场,并开设了20多家门店,并计划在5月底前,开设60-80家,全部为直营门店,在北京实现下单20分钟送达。酒仙网推出的O2O平台“酒快到”则更加疯狂,欲投入10亿元加码O2O,将送达时间缩短至9分钟。

其一,对于酒类垂直电商来说,他们在线上已经积聚了一定的客户资源和平台线上优势,这对于他们拓展O2O有着相当的先发优势。

其二,电商对于物流的配送要求程度相当高,从物流的角度来说,垂直电商在酒类物流上也已经与多家物流达成了亲密合作,这对于他们展开O2O数分钟送货到家也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其三,酒类垂直电商在做O2O之前就已经与诸多的传统酒企达成了合作,这对于他们的供应链来说也有了一个强大的后方保障。

其四,酒类垂直电商早就打通了用户购买、支付等通道,如今开设线下直营店,是对品牌建设的一种最有力补充,同时线下用户能够导流到线上。

但是从垂直电商拓展到O2O,酒类电商平台还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

困难一:实现O2O闭环,最起码的要求是电商平台需要有足够的线下门店作为支撑,否则数分钟送达就成为了一句空口号,而这却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投入,同时选址也是一个相当大的困难。

困难二:垂直电商线下拓展单独靠自己的实力来开线下门店显然会影响扩张的进度,但是开放线下加盟对于O2O平台的管理又会带来新的挑战,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会遇到更多难题。

困难三:如此大规模的扩张,垂直电商很容易陷入线上线下无法同时兼顾的尴尬局面。线上需要面对综合电商以及新进入者的挑战,线下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撼动传统酒企和线下连锁的地位。

三、酒企连锁店

从酒类O2O的整体战局来看,酒类连锁店在线下的布局速度是最迅猛的。

第一,相比酒类电商企业而言,酒企连锁店在传统的线下运营当中经验是相当丰富的,它的连锁模式正在成为酒企连锁的代表。

第二,酒企连锁店打通了从厂家直达消费者的环节,在价格上相比传统经销商有着巨大的优势。

不过,酒企连锁店在线上的布局却还需要弥补很多短板。

短板一:与酒仙网这类垂直电商平台而言,酒企连锁店的线上销售差距还十分明显,其在线上的用户购买体验等方面都需要加强。

短板二:电商平台发起的线下反攻对于酒企连锁店的冲击还是相当大,以1919为例,线下连锁并非遍地开花,市场辐射范围还不是很大,在辐射范围外与其他O2O平台抢夺更多的线下市场份额将会面临着很多严峻的挑战。

四、综合电商

酒类销售巨大的市场让综合电商平台对其同样垂涎三尺,天猫、京东、苏宁、1号店等综合电商平台无时无刻不对其虎视眈眈。

首先,综合电商在线上的入口和流量优势自然是其他平台无法比拟的,很多消费者在这些平台上购买其他产品的同时也会考虑购买一些酒类产品。

其次,综合电商平台所打造的从用户购买习惯、支付、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生态电商体系也是众多中小垂直电商平台在短时间难以追上的。

最后,酒类电商是一个需要信任度相当高的产品领域,很多消费者在网上都对买到假酒抱有一定的担心。综合电商平台相比一些刚成立的线上电商平台而言,更容易让消费者产生信任感,打消他们的购买顾虑,同时大型综合电商平台在售后保障上的可信度也更高。

尽管综合电商平台都在布局O2O,但是从目前的动作来看,他们在酒业O2O上的动作却并不是很给力。

一方面,综合电商平台的盘子太多,那么多的O2O都需要布局。天猫志在打造一个集合所有生活、购物、服务为一体的O2O巨无霸,而京东的O2O重心目前主要倾向于便利社区O2O,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给其他酒业O2O创造了机会。

另一方面,目前天猫、京东、苏宁等综合电商平台在线下酒业门店的建设和投入力度都相当小。一旦当酒仙网、1919、中酒网等平台在线下建立了稳固的城墙之后,他们很难再在此领域获得突破,毕竟线下不同于线上。

五、平台主导型

以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为代表的平台型正在尝试新的O2O模式,这种平台自己并不卖酒,只是为上游厂家提供销售渠道和相应服务,同时他们自己也不开店,而是通过连锁加盟的方式聚拢众多经销商和门店。

第一,交易中心是上海市政府特许设立的酒类公共交易平台,只是为上下游提供一个交易的平台,是站在绝对中立的公开公正第三方交易平台,在信誉上来说是其他任何O2O平台无法比拟的,它在相当高的程度下杜绝了假酒。

第二,交易中心不赚取差价,只收取2.5%的平台服务费用,所有利润给连锁店,对连锁店来说收益有保障,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也就更透明了。

第三,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还可以把客户的需求第一时间反馈给酒厂,让酒厂零距离贴近消费者,以需定产。同时也很好地解决了传统酒类行业用户分散无法管理、渠道成本高等问题。

虽说这种酒业O2O模式优势颇为明显,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它毕竟只是一个小众需求,不会成为酒业O2O的大趋势所在。

从目前所有的酒业O2O布局当中可以看出,垂直电商平台和线下连锁已经占据一定的先发优势,目前正处于一场市场的烧钱争夺战当中,一旦格局确立了下来,他们的春天也就将真正来临。
http://www.donews.com/idonews/article/6191.shtm
312  Local / 媒体 / 《暗黑3》长久不衰的秘诀在哪里? on: April 27, 2015, 08:34:21 AM
4月23号零点,比全球玩家推迟近3年后,《暗黑破坏神3》正式登陆国服公测,大陆玩家蜂拥而至,战网卡死。

24日晚8点网易联合暴雪举办了盛大的国服公测庆典,但战网服务器再次崩溃,战网玩家连续几个小时重复排队,导致集体“暴动”。两次事件看似讽刺,却凸显了大陆玩家对此游戏的热切期待。一款游戏能做成这样,也算是空前了。

发售近3年来,《暗黑3》屡次创造奇迹:

发售第一天就卖出了 350 万份拷贝,缔造了销售速度最快 PC 游戏的记录。这一数字不包括参与《魔兽世界》年卡促销活动而获得《暗黑3》的120多万名玩家。在发售的首日,全球共有470万名玩家涌向了庇护之地——展示了史上规模最大PC游戏上线的火爆场面。2年之后,《暗黑3》资料片“夺魂之镰”上线,发售首周内便出货270万套。

而细细算来,我也算是《暗黑破坏神》系列的老玩家了,从90年代的1代到今天的3代,也有十几年时间。其中,《暗黑破坏神3》是我玩的时间最长的一代,从2012年5月全球发售起,陆陆续续玩了差不多3年时间。

不可否认,暴雪是最伟大游戏公司之一,其在游戏的开发和推广上可谓功力深厚、鬼斧神工。更进一步,在打造优质产品方面,《暗黑3》其实有很多值得总结和借鉴的地方。

亮点一:“一代补丁一代神”,要始终保持产品的新鲜感。

暴雪游戏素来有“一代补丁一代神”的说法,很多玩家对此愤愤不已,但又对游戏趋之若鹜。因为每一次补丁更新,都包含对前一个版本的大量修改甚至是颠覆,每次更新都能带来新玩法,带来更多新鲜感。自《暗黑3》发售以来,暴雪已经陆续推出了大大小小20多个更新补丁。

通过这些补丁,《暗黑3》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和系统,而玩家的体验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其实,《暗黑3》的第一个版本可以说是极不完善,相当多的玩家极为失望,认为他们苦苦等待了10年之久却换来一个垃圾。

然而,当暗黑3更新了几个版本之后,特别是1.0.3补丁的发布,游戏的可玩性大大提高。很多老玩家说,他们心中的暗黑终于开始回归了。随后的版本更是一代比一代好。

这体现了产品设计中“小步快跑”的原则,就是说在构思成熟之后,以最快速度推出产品才是最重要的。不管产品初期做得多粗糙,只要有核心功能,就要尽快把它放出去,让用户去用,让用户去骂。

然后,开发者紧盯用户反馈,按照计划不断完善产品。每次更新都能给用户带来更好体验,带来新功能。这样才能尽量延长一款产品的寿命。

亮点二:平衡性是游戏的生命力,也是产品设计的核心要素。

在暴雪看来,平衡性是游戏的生命力,唯有游戏的各个职业在体验和技能上都具有相当的可玩性,或者说各个职业可以打个平手,才能带来游戏的持续发展,达成游戏百花齐放的局面。

所以,《暗黑3》的每次更新中,针对职业技能的修改都是重中之重,不是削弱某个职业,就是加强某个职业。这就是“一代补丁一代神”说法的来源。在游戏产品的设计中,平衡性一直是广大玩家关心的焦点。

几年前的一份调查显示,“游戏的平衡性”连续两年高居玩家舍弃一款游戏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外挂太多”。考虑到“外挂”也是恶意毁坏游戏平衡性的极端情况,9成玩家因为平衡性问题离开游戏。

游戏产品设计要注重平衡性,其他产品也要注意平衡性。但这里的平衡性包括多个方面,比如产品设计中要讲究平衡,因为一款产品的设计不是产品经理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企业各个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比如产品运行的每个环节都要平衡,每个环节都要经得起推敲,任何一个环节欠缺,都会造成“木桶效应”,大大降低产品的整体表现。

再比如,用户习惯和体验的平衡,要考虑这个设计带来的价值有多大,值不值得让老用户付出学习成本等很多因素;在实物产品中,还要考设计和工艺的平衡,要考虑产品设计的优异,又要考虑生产工艺的可行性和成本等因素。正所谓,中庸之道,折中调和,阴阳平衡。

亮点三:体验为王,产品设计一切从用户体验出发。

玩是人类的本能。游戏是所有产品中最讲究用户体验的,在游戏里更能体会出什么是体验为王。因为游戏的好玩不好玩,易不易上手,一玩便知。在这方面,暴雪把《暗黑3》做到了极致。

在游戏的可玩性上,这款游戏经久不衰,甚至被吐槽为一个“刷子游戏”。有无以计数的玩家钟情于每天都要刷上几局,而一件好装备的出现会让他们欣喜不已。在游戏的设计上,一个5岁的孩子拿起来就能操作人物奔跑、杀怪,不需要学习;而对于成年人,这款游戏又提供了一定的难度,一些技能配合是需要操作技巧的,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暗黑3》中还隐藏了各种彩蛋,比如彩虹关、奶牛关等等。这一切都给玩家带来了超一流的游戏体验。

周鸿祎曾经说过,超过预期的体验,才是真正的用户体验。体验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你觉得好的东西不一定用户就会觉得好。因此,在产品设计上一定要多方征求意见,尽量把自己站在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来思考。

亮点四:用户至上,让用户充当产品经理。

用户至上是暴雪的经营之道。很少有哪一个游戏厂商能真正把玩家当作他们的用户来对待。大多数游戏开发商只关心游戏是否卖出去了,卖出去之后,若非重大问题,他们很少进行游戏的更新。

而暴雪则不同,只要游戏有玩家,就必定有相应的团队进行开发和维护。2010年3月23日,《暗黑2》的最后一个补丁1.13发布,此时据其第一个版本已经过去10年,而其官方服务器至今还在运行。同时,《暗黑3》历来重视对玩家建议的收集和反馈,在他们的官方论坛中,GM经常会解答玩家的各种问题,有时也会收集玩家的建议并向上反映。

而暴雪官方也经常会以蓝贴的形式回答玩家的问题。比如,最近的一个蓝贴中,他们就回应了对玩家要求去除大秘境试炼的建议,并承诺正在研究解决方案。而以前广受诟病的血瓶拾取问题,也随着补丁2.2.0的上线得到更改。特别是,暴雪历来愿意和玩家沟通,并采纳建议,但他们的采纳不是为了留住用户进行的迁就,而是站在游戏的整体来考虑。

用户至上要求产品的整个存续周期里,都不能做一锤子买卖,不是产品卖出去就行了,用户使用了你的产品,你的产品的生命才刚刚开始。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里,都需要不断地对产品进行修补和更新。

这其中,用户的建议十分重要。通过和未来用户的沟通,不断地吸收用户反馈,不断地改进产品,改进服务,这对完善一款产品极为重要。现在很多产品设计甚至直接让用户参与。这里姑且不论其效果,但就这份儿心,就足以让用户有种“上帝”的感觉。同时,通过服务用户,或许还能从用户那里赚取增值服务的利润,比如国服《暗黑3》中的商城,可以充值白金币,购买虚拟商品。

亮点五:设计理念超前,留给高端用户拓展的空间。

《暗黑3》可玩性极高,不仅休闲玩家可以愉快的玩耍,“高玩”也能找到用武之地。在《暗黑3》的论坛中,时常可见“高玩”们针对游戏进行挖掘、探索、测试,形成的专业性的“理论文章”,文章中充斥着大量的数据和图表,有些在格式上甚至不亚于学术论文,而其目的就是为了探究某个技能,或者是装备的特效,或者是Build的有效性,或者是开发某种新Build,或者讨论游戏某个参数设置的问题。

为了角色的配装,“高玩”们还专门开发了配装计算器。2.1版本中,玩家们自主摸索出的猎魔人大箭塔的档位设置更是被誉为经典之作。总之,《暗黑3》已经超越了一款普通游戏的范畴,它为玩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这告诉产品经理们,在产品开发中设计理念要足够超前,不仅要考虑普通用户的需求,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产品的功能进行扩展,以满足某些用户的特殊需求。这些功能普通用户很少用到,但是它却是影响一款产品是否高端,是否有足够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没有人喜欢永远使用一款“弱智”的产品。在移动互联网上,短命产品比比皆是,很多产品在用户手机中留存时间极短。用户使用之后,解决了某个问题,就可以删掉了,因为没有任何可以留恋的理由。“魔漫相机”也曾遭遇过这样的尴尬,但是它通过对产品的持续开发,增加产品的纵深,拓展产品的渠道,留住了一些高端用户。

亮点六:高颜值,满足用户的审美需要。

很少有游戏单靠可玩性就能吸引玩家的,游戏的“颜值”非常重要。暴雪历来十分重视游戏的美术设计,在原画设计上更是要求极高,每一张拿出来都是美轮美奂的艺术品,《暗黑3》也是如此。这也就决定了玩家对《暗黑3》的第一印象极高,直接导致了很多新玩家涌入。

产品设计中的美工同样极为重要。漂亮、精致、大方的外观对一款成功产品来说极为重要,很难想象有哪个用户喜欢使用丑陋的产品(当然垄断的12306网站除外)。长久以来,无论什么产品都无不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上花费大量心思。拿苹果来说,其产品简洁大方的外观使无数用户竞折腰,而IOS系统精美的设计和用色更是让人赞叹不已。

4月24日刚刚到货的Apple Watch就是如此。其“动态”的表盘会在你每次抬起手腕时候显示一只游弋的水母,一只振翅的蝴蝶,或是一朵盛开的鲜花。为了拍摄花朵的开放,苹果的设计师们最长一次用了超过了285个小时,2.4万张延时照片。正因如此,苹果的产品才不仅是科技产品,更是一款是时尚产品。

亮点七:讲故事、讲情怀,给产品带来持续生命力。

很多人将《暗黑》系列游戏定义为一个“刷子游戏”,也就是说反反复复、打打杀杀,爆出好装备就根本。但是对剧情仔细品味,对游戏细节耐心推敲,我们会发现《暗黑》系列其实是一个构思相当巧妙,也相当吸引人的史诗级魔幻故事。

别的不说,单单《暗黑3》的官方小说就好几部了。很多玩家在反复刷暗黑之后,反过头来去网上寻找暗黑的剧情和小说,又能再次激发游戏的热情,迸发出一种暗黑情怀。同时,《暗黑》系列在故事情节上前后相连,也是吸引玩家的一个关键因素。

这个时代是一个讲故事、讲情怀的世界。一款产品,有故事,有情怀,就一定会有人欣赏。Gigaom上的一篇文章探讨了产品设计如何用讲故事来设计一款伟大的产品。文章指出,采用一种以叙事为中心的设计手法。

这种手法的核心理念是,针对产品提出一系列叙述性使用案例,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将产品设计的每一个步骤都描述清楚……它总能让设计团队忽略表面文章,在用户真正关心的问题上做出更好的决定,即如何让产品最终做到物尽其用。这个思想我们完全可以借鉴。

《暗黑3》是一款经典游戏,但它同时也是一款伟大的产品,这点肯定无疑。我还想说的是,互联网产品经理其实有时不妨向游戏设计师学习一下。

作者:长弓 | 来源:iDoNews 专栏
http://www.donews.com/idonews/article/6190.shtm
313  Local / 媒体 / 产品汪想当CEO?先搞清自己的定位再说 on: April 27, 2015, 07:11:56 AM
此前,不少的文章或产品经理都乐于将产品经理这个角色比喻成”产品CEO",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个比喻其实是很不恰当的,这不但会让你面试时得不到一个产品经理的工作,同时也很有可能让你现在的同时感觉你是个很难接近的人,从而你就会距离成功的康庄大道越来越远了。

下面我们就好好分析下着究竟是为什么吧。

产品经理这个头衔其实出现的不算久,所以其实很多人都说不清道不明究竟这个职位是做什么事情的。而事实上,这也还真的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明白的了。

最近听到"产品CEO“这个词有点多了,所以每次我在面试应聘产品经理的人的时候都会问一句”为什么你要应聘产品经理这个职位呢?“ 其中80%的应聘者说出来的答案基本上都是“成为一个产品的CEO“之类的答案。

比如说:我想要成为一个产品经理,因为我将会是该产品的CEO。

我想要成为产品经理的原因是这样我就可以作为产品的CEO来完全掌控所有的决定了。

作为产品的CEO,我就可以完全掌控产品相关的各个领域了,比如工程师,销售,市场,等等。

虽然我知道很难给产品经理给出一个精确的定义,但是,如果将产品经理说成是"产品的CEO"的话,我还真不敢苟同,因为它不但非常的不准确,且很容易引发后院起火。

也许你会说“产品CEO“这个说法只是个比喻而已,怎么就会导致后院起火这么严重呢?那么下面我给看官们好好分析下个中道理何在。

后院起火

团队成员会对你“刮目相看”

你可以试想下你在跟一个技术经理进行讨论的时候抛出一句“作为这个产品的CEO,我认为...“这样的话,你看下对方是怎么反应的。

你要知道CEO这个词是带有权威最终决定权的色彩的。技术经理平常已经要往上向真正的CEO进行汇报了,那你现在将自己叫做产品CEO,那么是不是代表你也有权利来对他呼来唤去的呢?是不是代表你就可以随意的否决他的想法,然后让他围着你转呢?

你也可以和市场部和销售部的同僚说说你是产品的CEO这样的话语,你将很快会发现事情变得非常糟糕,难以掌控得一发不可收拾。大家会开始怀疑你是否是一个值得亲密合作得对象。

你也可以跟比你职位高得人说说你是产品CEO这一句话,比如,你可以对研发副总说。可以想象得是最后得对话将会是这样的:

研发副总:“你现在对你所处位置的前景如何看待呢?“

你:事实上我是把自己当作该产品的CEO来看待的。

研发副总:“这(bu)个(zhi)很(tian)有(gao)意(di)思(hou)... 哦,对了,我的整个研发团队都被安排到另外一个项目上面了,所以你这边的项目恐怕在这6个月内都安排不了人过去了。“

你:“哦,这样啊...“。

我碰到过不少带着这样的态度进入到一个公司的产品经理,很快,他们的LinkedIn档案上的状态就会变成“经验丰富的产品经理正在寻找更好的机会...“

面试官会将你来否决

作为一个招聘经理,当他听到你做出这样的比喻的时候,他大概就会想:

这个家伙应该不是一个很容易跟团队进行协同工作的人,他应该不适合到我们公司来。

这个家伙竟然说出这样的话,肯定没有什么做产品经理的实战经验,还是别录取了。

有些人面试时竟然还会把“我是产品的CEO“这样的话语作为开场白,还自鸣得意的大肆抒发自己对这个比喻的见解,完全不管面试官其实已经在开始浏览下一个应聘者的简历了。

你不是拿破仑

好吧,我知道这个比喻不好说出来给大家听到,但我心里知道我自己确实就是产品的CEO就好了,这总可以吧?

恐怕这还是不对的,下面听我为你道来。

产品经理这个角色描述的不是你拥有的权利,而是你的影响力。

不少携带雄心壮志进入这个行业的人都想获得所有事情的话事权,他们认为自己将会成为拿破仑这样的将军可以呼风唤雨,但他们不知道他们错的是不能再错了。

产品经理对预算和资源调配没有话事权

如果你有做过产品经理的经验的话,你就应该很清楚,作为产品经理,你确实有非常多的责任需要担当,但是对于项目预算和资源调配你是没有直接的官方授权的。你只能通过你的影响力来对相应的人产生影响并把工作做好而已,比如:工程师,市场部,销售部,商务部,技术支持,等等。人家都是有直接的部门经理需要进行汇报的,而不是跟你产品经理进行汇报的。

相反,你要清楚的知道,CEO是真正的官方授权的权力掌控者。他/她有权力批准项目的预算和资源的调配。CEO可以根据公司的战略,将人调配到任何需要的地方。

所以,如果你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的话,很有可能一夜之间你就会成为一个光棍司令!

你没法做所有决定

别傻了,作为产品经理我们确实可以推动一系列的产品策略往前发展并有责任将产品推向成功,但你没有做所有决定的权力。也许真的有权做出所有决定的人是真正的CEO,但是,往往CEO做决定也还是需要董事会和员工们的支持的。

相反,我们的角色应该是针对客户的问题提出我们的建议,为产品定义功能需求等。无论我们是处于公司食物链多高的一个位置,你的这些建议和需求定义依然是需要别人来进行拍板的,比如小至某个经理,高至CEO。

如果我们工作做得好的话,这些建议和方案也许会得到拍板首肯。随之我们就可以慢慢的建立起大家对自己的信任,这样我们今后的很多提议和方案就更容易获得批准。

按照我这么多年的经验,如果你能将你50%的想法给推出去并得到批准,那么你已经是做的非常的成功的了。

应该如何描述产品经理这个角色

如前面提及的,产品经理这个角色确实很难去进行精确的定义。不同的公司的定义也会大相径庭。这样子吧,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描述产品经理这个角色,针对”为什么你想要成为一个产品经理?“这个问题,我提出一些我觉得行之有效的答案给大家参考下:

我喜欢对客户的需求进行跟踪并从中分析出客户真正的需求,然后和我们的工程师一起来将这些需求付诸实现。

我喜欢跟大家一起制定产品的策略并直接对我们公司的成长做出贡献。

我喜欢跟各个部门进行协作,并把不同的资源整合在一起来达到我们共同的产品目标。

下次如果你碰到别人问你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你就真的三思而后决定是否真要用“产品的CEO“这句话来进行回答了。

编译: 天地会珠海分舵| 来源:iDoNews 专栏
http://www.donews.com/idonews/article/6189.shtm
314  Local / 媒体 / Uber喊你来“打飞机”! 独辟蹊径OR哗众取宠? on: April 27, 2015, 07:10:15 AM
世界那么大,你想不想去看看?没人带着你,你又没太多钱?国际打车软件巨头Uber说:来吧,我请你“打飞机”!只需三千块,你就可以坐着豪华的直升机来个狂拽酷炫的鸟瞰上海游!

4月25日,Uber公布了一款UberChopper应用,提供乘坐EC135直升机游览上海著名景点的预约服务。总价格2999元,包括了乘坐奔驰CLS轿车往返直升机起降场的接送。据说租用这款飞机半个小时至少15000元!

听到这个消息时,不少网友都兴奋地睡不着觉,都在直升机求爱的浪漫指数和成功率。如此高大上的表白方式竟然不到三千块,性价比不是一般地高有木有?

其实在此之前,Uber已经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开放了叫直升机的服务。

与在中国主打旅游功能不同,Uber国外的直升机多用于真正的出行。而这在目前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过去几年,我国不断出台政策鼓励通用航空的发展,直升机因此迅速升温。然而,因为低空(目前指1000米以下空域,今年有望扩展到3000米以下)领域开放程度低,任何飞行都需要向民航局甚至军方提前审批,用直升机作为及时的交通工具就变得很不现实。

即便像本次活动这样作为旅游工具,直升机飞行也得事先获审,并提前24小时报备飞行高度、飞行航线。

除了没有足够的飞行自由,缺乏机场和起降点、配套设施薄弱也让“想飞就飞”成了奢望。民航局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仅有65个通用机场(可供私人飞机起降)和300余个临时起降点,约为美国的2%。差距有多大自己脑补去吧。

其实从Uber之前的活动宣传片中就可以看出,这次飞机起降场地并不是正规的直升机坪台,而是一块绿化效果相当糟糕的空旷草场。

所以,与其说Uber在尝试多样化的出行服务,不如说是一次独辟蹊径的营销。除了“打”车,“打”飞机,Uber还能打游船,甚至打骆驼,总之海陆空所以的交通工具都可以“打”。

对于Uber别出心裁的宣传策略,营销人士给予了高度赞誉。然而,这种赞誉的另一面是其中国业绩的尴尬。

作为打车软件的鼻祖,Uber在中国并没有取得与其行业地位相称的市场份额。尤其在滴滴快的合并之后,二者共同占据的行业市场份额超过90%,这让Uber很受伤。或许也是这个的缘故,它才想通过多样的营销来挽回业绩。

不过,业内人士分析指出,Uber在中国战场失利,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没有实现本土化,也就是水土不服,这也是很多来华外企的通病。谷歌、MSN、Ebay、特斯拉等国际巨头在此问题上接连重蹈覆辙。

Uber在中国推出拼车软件人民优步时,其用户体验就广受诟病,而且多次更新却改动不大。之所以如此,与其中国团队运营模式不无关系——缺乏本地化的技术和产品团队。这就很难理解用户需求,在这个用户为王、体验至上的时代,这简直是致命的。此外,就在快的、滴滴打车红包满天飞那些日子,几乎见不到Uber所做的类似推广,慢慢地也就被大家淡忘了。

值得肯定的是,Uber“一键叫直升机”的服务的确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但这背后却反应了其在中国市场上的失误与无奈,如果不尽快完成本土化,所有这些案例只能成为一时的哗众取宠。

作者:柯纶 | 来源:iDoNews 专栏
http://www.donews.com/idonews/article/6188.shtm
315  Local / 媒体 / [20140927]J·Trust取得比特币交易所BtcBox近三成股份 on: April 27, 2015, 07:07:28 AM
中新网4月27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网站消息,金融企业J·Trust公司27日宣布斥资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42万元)以接受定向增发的形式取得比特币交易所BtcBox约26%的股份。

据悉,BtcBox是日本目前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J·Trust打算携手集团旗下的各家企业扩大比特币结算,提高比特币交易的活跃度。此外,公司还打算在东南亚等海外地区开设新的交易所。

此前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Mt·Gox已于去年2月破产倒闭。J·Trust表示,通过增发改善财务状况和进一步明确遵守法律与社会规范的态度,BtcBox的经营可以确保一定的信用。

中新网金融频道
316  Local / 媒体 / [20140927]当危险发生时,谁来保卫比特币? on: April 27, 2015, 07:00:21 AM
有人来保护比特币吗?
如果发生袭击事件,谁将会保护比特币?你肯定马上回答:比特币用户(一个志同道合的分散集体)。但光有他们足够吗?

《孙子兵法》中指出: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就比特币而言,分裂不是由作为比特币群体中的社区成员造成的。它是一个物理分区。虽然目前有矿工保护交易的准确性以及防止比特币被随意篡改,但是矿工还不能防止物理或虚拟的网络攻击。

人身攻击
反对者会说比特币不需要保卫,也许他们是对的。但如果在一些反乌托邦的极权主义地区,比特币用户被追捕,该怎么办?我们不妨考虑一下这个疯狂的假想。

目前,比特币用户高度分散。如果整个比特币网络被限制在一个单一的极权主义国家中,在这样的国家中,比特币是不合法的,而且使用比特币的公民会遭到起诉,那么这样的国家真的会妨碍比特币的发展,或者迫使比特币转移到地下操作。

物理破坏或没收所有比特币客户端主机就足以消灭比特币。当然,我知道这是不大可能的。

引用Gavin Andresen的话来说:

“除非你小心谨慎地使用比特币(知道如何利用其他匿名Tor这样的或I2P技术专有技术),否则的话,你就得预想到一个有耐心的攻击者可能会通过你的IP地址追踪到你的比特币交易。”
虚拟网络攻击
区块链可以用来存储任意数据,因此,恶意代码的创造者可以把加密数据上传到区块链中,并同步到所有的区块链钱包中。

这不是牵强附会地认为未来的区块链病毒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来毁灭区块链。应用程序本身甚至可以假装合法,只需要一个解密密钥并进入区块链,来检索(分配)其加密的恶意部分。

如果病毒已进入区块链,是什么阻止了它“下载”的数据,甚至从一个离线计算机?离线计算机仍然会被感染,但只要恶意软件访问区块链,就足够了。如果没有健康的比特币客户端访问互联网,结案和网络失败。

如果美国和以色列制造Stuxnet袭击伊朗的核武器,那么谁能阻止一个假想的“邪恶的反比特币银行”创造旨在攻击比特币网络的病毒呢?开源社区和热爱比特币的黑客们可能会更乐意打击“邪恶的反比特币银行”。

实体军队
从现实世界的视角来看,目前有15个国家没有军队,这些国家是安道尔,哥斯达黎加,格林纳达,基里巴斯,列支敦士登,马绍尔群岛的土地,联合国密克罗尼西亚,瑙鲁,帕劳,圣露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所罗门群岛,萨摩亚,图瓦卢和梵蒂冈城。

这15个国家占地85997.59平方公里,大约有6128851居民,约占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0.08%。在这些国家中,有12个国家是不面临直接威胁的,除了自然灾害以外。有两个国家是内陆公国,其中一个还是非常著名的飞地(在本国境内的隶属另一国的一块领土)。

人们会认为这些国家只需要很少的军队。而且这些国家还与大国之间有结盟。因此为什么还要花费资源在不必要的东西上呢?

架构分散式的比特币也就像这些小国家一样,居住在一个平静安宁的加勒比天堂。但如果世界突然变脸,编得一手好程序的程序员军队是根本没法和受过专业训练,装备精良的现代雇佣军抗衡的。虽然俄罗斯杀手已经接受了比特币作为他们的一个支付方式,但是著名的黑水(也就是现在的Academi)私营军事承包商还没有接受比特币支付。

永远不会发生的战争
在一个敌对的环境中会发生什么事,还是留给科幻小说吧。虚拟战争或者实际战争确实很有意思,也许还是前所未有的。但是谁能知道比特币价格会怎样吗?

随着移动设备算力和存储量的不断增长,从设备到设备的区块链传播会不断持续下去,没有什么能阻止它,除非全球停电。从这个意义上说,比特币就像一个很难杀死的高度耐药的农业“害虫”。

比特币社区将有许多保护自己的方法。私钥很容易复制,但没有区块链,它们就没有意义。区块链也可以加密和备份,但会有足够的副本来确保其完整性吗?

如果起诉是伟大的,区块链可以嵌入并隐藏到其他文件中。如果Maxis能够将孢子生物的数据存储在PNG中,为什么不使用区块元数据,它跟其它所有存储照片的网站一样“无害”?任何像样的照片网站将有数以百万计的图片(Dreamstime数就已经超过校验),每幅图以10kb,加起来约315 GBS,足以容纳相当于目前区块链的10倍大小。

当一些糟糕的事情发生时,比特币社区的人们就要交叉手指祈祷自己永远不需要拿起武器来保卫的比特币。

 
原文:http://cointelegraph.com/news/114085/bitcoin-a-target-without-an-army-to-defend-it

作者:Omar Bessa

译者:比比特

稿源: 巴比特资讯http://www.8btc.com/without-an-army-to-defend-it
317  Local / 媒体 / [20140927]《数字资产研究课题》启动 助力数字资产行业发展 on: April 27, 2015, 06:58:46 AM
2014年4月25日在“第十一届清华大学中国创业者训练营”开营式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与火币网举行了《数字资产研究课题》项目赞助签约仪式,由火币网出资赞助的《数字资产研究课题》宣布正式启动。

《数字资产研究课题》以数字资产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为研究重点,促进企业数字化创新研究成果的转化。相关数据显示,数字资产每年以10倍的速度在增长,在中国的GDP中占到7%。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标准化的数字资产,例如数字货币和非标准化的数字资产,如社交媒体账号、智能资产、算力等越来越成为市场经济中法人和个人的重要财产组成部分。对数字资产的课题研究,可成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企业和个人进行相关投资的有力依据。

数字资产在中国快速发展。对数字货币基于区块链技术和去中心化分布式自治系统的研究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和发展空间,参与相关研究的机构不仅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还包括IBM、Microsoft和Google等科技巨头。《数字资产研究课题》致力于为数字资产行业提供参考和支持,助力中国数字资产行业的快速前行。

火币网创始人兼CEO李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互联网与传统金融行业正在加快融合,日新月异的创新业态会产生巨量的创业需求。正如互联网在发展早期只为少数人接受一样,自数字货币行业诞生以来到目前也在被认知不足的处境。数字货币属于数字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数字资产发展非常迅速,展示了未来资产数字化的良好趋势。”
火币网作为中国最大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之一,致力于为全球用户和行业提供专业、安全、透明的数字货币一站式服务。基于公司的专业团队和在数字货币行业的影响力,火币先后获得华尔街顶级投资机构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著名天使投资基金真格基金(Zhen Fund)、知名天使投资人戴志康在内的多家基金及企业的投资。

http://www.8btc.com/digital-assets
318  Local / 媒体 / [20140927]变革迫在眉睫:区块链如何与域名完美融合 on: April 27, 2015, 03:22:12 AM
把“区块链”这个词与缩写词“DNS”联系在一块儿,你会想到什么?正如20世纪80年代,花生酱与巧克力的完美的邂逅那样,你会得到一个惊喜–基于区块链的域名。这种新的混合方式很可能是改变域名系统运作的重要途径。

“区块链”这个专业术语指的是比特币的源动力技术,一种能够实现意见统一状态的分布式数据存储。在最低限度信任中央权威的情况下,网络上的每个节点都将证实每一笔历史记录。

你在互联网上实现的每一次资源交流,都要使用到域名系统(DNS)。该系统使我们可以将容易于记忆域名的名称,如将“CoinTelegraph.com”转换成有用的IP地址,像“141.101.125.184”。您的计算机需要识别的是IP地址,但你可以更容易地记住前面的名称。DNS提供姓名和地址之间的映射功能,就像一个电话目录,让我们用一个已经给定的名字去查找这个人的电话号码。

嘿,你可以用区块链来武装DNS。
目前的DNS是一个分布式网络,可以让机器轻轻松松地查找到IP地址。DNS 是根据通过互联网公司的注册域名和号码分配规则来运行的,即批准如.com一类的新顶级域名。这得益于与注册运营商们签订的合同,像Uniregistry,经营新顶级域名并授权像G​​oDaddy的注册商,它将域名卖给了谁,谁就有使用域名的权利。

无论在技术上还是政治上来说,目前的系统是层次分明的。从技术上来说,这种系统的root服务器(即中央数据库)代表高价值的攻击向量(译者注:攻击向量(attack vector)指的是黑客用来攻击计算机或者网络服务器的一种手段。攻击向量能够帮助黑客寻找系统可能存在的任何漏洞),在互联网上对一个薄弱的环节的攻击,就能导致一个单节点全面崩溃,就像2012年发生过的匿名勒索。

在政治上,决策权集中在有权制定操作规则和合同规则的管理机构手中。这意味着将是一个潜藏着的巨大的腐败源,很容易遭受权贵的胁迫。

普遍认为说,下一代域名系统将为消费者们带来许多的好处。对个人隐私的影响也是大有文章可为,互联网安全,域名盗窃和域名绑架,以及基本的人权问题:例如言论自由。不过,今天,我的重点在于这些系统对于域名行业的影响。
 
注册管理机构的DNS
注册运营商运行或监督root服务器的操作。给定一个新顶级域名信息的情况下,去何处寻求这个域名的信息,这是他们说了算。

这就是一个域名信息的大型中央数据库。他们明显受制与自己与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的合同义务,同时还受制于运营地区的法律体系。

注册运营商制定指导方针,他们将推出新顶级域名。各国政府和大型企业有了很大的压力,他们建立适当的机制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为了繁荣这个系统,注册运营商目前需要喂饱这些庞大的利益相关者。在普通注册申请获准之前的初始阶段–登记管理,注册的服务商标问题和知识产权问题可以确保他们有机会得到想要的域名。

同样,政府想要登记收集准确的域名联系信息。现实是会采取措施来对抗登记,这些政府措施在许多情况下都可以适用。但也很容易被政府滥用,目的是为了扼制异议或控制信息。


区块链使域名更灵活
当注册运营商们开始推出新的基于区块链的新顶级域名时,他们就找到了更具灵活性和多样化的机会。结果是新顶级域名将更有效的适应特定市场。他们将能够“将规则引入到代码中”,具体使用时自定义新顶级域名,虽然很大程度上的选区民众可能会强烈反对。

注册运营商可以,例如,在决定一个新顶级域名的情况下,确保所有的联系信息的可选择性,使其能够有一个不能轻易被政府没收或被小偷偷走的域名。或者,他们可以决定接受严格的强制性的联系信息,这就需要网站经营者们要为新顶级域名做出强烈的声明,以确保联系信息不会外泄。注册将根据服务的市场需求获得授权来起草操作规则,而不是根据需求得到运营批准。

可变定价方案变得更加顺应市场,也因为价格成了一个精心制定的算法功能,反映了登记的优先级。如果他们关心的是:两个和三个字符串的注册率,他们可以简单地调整了定价算法,以反映域名的价值。或许在新顶级域名的大多数域名中,注册商想要使用滑动价格模型,直到一个目标达到后,才减少每天的注册成本,正如Emercoin那样。或者对于那些两个和三个字符的域名,他们希望使用拍卖式定价模式,如Bitshares一样。这些优先项是很容易通过区块链来实现,而不需要任何人的批准。


区块链能降低运营成本
目前,有关启动参数的决定必须由ICANN批准并以书面的形式确定,这是强制执行政策。在将来,这些参数可以,且将写入条款中,虽不是在法律合同条款,但在代码条款内!其结果是消除歧义,减少法律纠纷,提高登记的灵活性。

注册运营商面临的低成本结构的前景也是如此。微利经营,甚至是那些轻微的亏本经营,如果迁移到区块链中的话,看起来可能还是可行的。由于没有成本,与ICANN天价的互动成本被缩减,经营顶级域名的费用应该明显减少。

糅合可变定价模式和拍卖模式,注册运营商的价格成本将更高,控制权也水涨船高,比以往有更多的价格选择。这应该转化为更多样化的产品,为消费者和那些经营顶级域名的经营商提供创新空间。

DNS即将起航
政府可以利用新顶级域名进行投票,并公平分配利益。人权组织可以在新顶级域名中,运用网络推广言论自由,或鼓励举报人。创新型企业能够把握市场机遇,为一个特定的商机,推出新顶级域名。

发生剧变的将会是小本经营,甚至是个体户,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只要他们想要,就可以推出自己的顶级域名。这可能是参与协调的智能网络服务,连接的设备将推出限量顶级域名,以便进行升级控制,能够租赁硬件,或者当前无法想象会有怎样的使用,不管是数量还是目的。

尽管许多说法是,域名这场完美的风暴正在逐渐消退。反对者们列举出了优秀的移动应用程序,像Facebook的操作界面啦,Etsy的商店啦以及其他一些。但经过自上世纪90年代末的基本停滞,域名系统即将进行剧变。坚持下去,DNS远没有结束。

原文:http://cointelegraph.com/news/114050/change-is-coming-how-the-blockchain-will-transform-the-domain-name-business

作者:Mike Ward

译者:薄荷凉幼

稿源:巴比特资讯 (http://www.8btc.com/domainblockchain)
319  Local / 媒体 / 在安全与实用中间为物联网寻找一种平衡 on: April 27, 2015, 03:19:27 AM
近日,针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安全问题,笔者与欧洲反计算机病毒协会创始人、德国歌德塔(G Data)安全软件公司安全顾问Eddy Willems(国内译为艾迪.威廉姆斯)先生进行了交流。

在歌德塔(G Data)中国分公司的协助下,我向他提问了几个目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领域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他一一作了解答。以下为采访实录。

第一,笔者问:您对大数据是个什么看法?

Eddy Willems先生说:互联网飞速发展,我们每一个用户都有一个IP地址,这些IP地址综合到一起,就形成一个大的数据库。这个大的数据库,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这种便利也带来了很多的安全问题。

第二,笔者问:您认为目前云计算之下的常用的智能设备存在什么安全隐患。

Eddy Willems回答:我们经常使用的智能设备,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智能硬件,他们可以不经过我们的允许监听我们的一言一行。(这让笔者想起了多部科幻电影作品)

比如前一段时间的三星智能电视监听事件,它可以窥见我们的隐私。即便三星电视给用户提供了预警式的私隐政策:“三星和您的设备将有可能收集语音指令和相关文本,以提供语音识别功能并对该功能进行评估和改进。

请注意,假如您说出的内容包括个人或隐私信息,这些信息也将被语音识别功能捕获并传送到第三方。”但是,真正注意的又有多少人呢?

举个例子,目前很流行智能手表,但智能手表可以把用户的每一项数据上传到云端,而某些利用了这些数据的公司,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向用户推送相应的广告,这很让人生厌。

第三,笔者问:目前炒得火热的车联网会有什么样的安全隐患呢。

Eddy Willems回答:车联网的安全隐患在于,黑客可能会利用车联网的安全漏洞,随意打开汽车的车门,随心所欲的操作汽车。

举个宝马汽车的例子。1月份,德国权威汽车机构ADAC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宝马的“互联驾驶”(ConnectedDrive)系统存在安全漏洞,黑客利用这一漏洞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无线开启宝马旗下一些品牌汽车的车门。

这一漏洞,影响到了大约220万辆安装“互联驾驶”系统的汽车,尽管宝马公司已对系统进行升级,但这种隐患仍然值得我们警惕。

2013年,美国麻州参议员爱德华.马基(Edward J. Markey)对20多家汽车厂商进行了安全调查,只有16家厂商进行了回复。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汽车厂商缺乏必备的安全防护措施。比如,无线通讯技术,增加了黑客入侵或隐私窃取的风险;不具备回报黑客入侵的能力;安保措施随意化,不能达标。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四,笔者问:现在流行的医疗大数据有什么安全隐患。

Eddy Willems回答:已经去世的著名黑客Barnaby Jac,曾经指出,利用心脏起搏器等医疗器械的漏洞,黑客可以随意侵入,而用户的大数据可能随意泄漏。黑客可以把这些数据商业化,出售给保险公司等机构。而这些机构,则可以利用医疗大数据的数据,详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向患者推销保险。(这时候笔者想,如果有人篡改了医疗数据,那后果会更严重啊。)

而一些体检公司,在收集了用户的资料后,也可能出售给保险公司,以供保险公司推送保险。

第五,笔者问:目前流行的智能家居存在那些安全隐患。

Eddy Willems回答:智能家居的漏洞容易被黑客利用,比如黑客可以随意调节空调温度,甚至通过控制智能家居来勒索用户。毕竟,如果门打不开、温度过高或过热,都能够要挟用户。汽车也是如此。(笔者暗想,这可够用户喝一壶的)

第六,笔者问:目前大数据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是什么。

Eddy Willems回答:一些大数据公司或者机构,在数据保存方面,他们不大注意甚至不大需要安全密码,不需要认证,结果导致大数据被黑客轻易读取。

另外,惠普公司的一项调查表明,某些下载服务端的密码较弱,结果导致黑客可以对下载软件随意篡改。这样,会让黑客入侵更加便利。

第七,笔者问:为什么物联网会存在这么多的危机呢?

Eddy Willems回答:各个厂商的信息加密力度不够,不同的设备之间的加密力度不够。大部分设备缺乏安全性极高的密码,密码、个人数据以及商业数据很容易被黑客以暴力破解的方式攻破、窃取。

企业不同设备之间的安全过滤措施不够(我想起了阿里和中石化的合作),有可能会导致数据转移过程中泄密。同时,智能硬件厂商,过分的追求产品、技术的先进以及用户的感受,但忽视了物联网的安全。

第八,笔者问: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或者说你对这些企业的建议是什么呢?

Eddy Willems回答:智能设备厂商以及其他企业可以与安全软件厂商合作,这不是难题。同时,厂商需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为智能硬件或者数据库加上复杂的秘密,二进位的密码。这都可以弥补安全方面的隐患。

最后他说,“万幸,物联网智能硬件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操作系统,否则就将更容易被黑客利用。”(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如同PC端的系统,如果标准一旦形成,那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入侵将更加容易。而目前各自为战的状态下,黑客还无法集中某个目标。)

物联网是一个对全体人类有益的产品,但我们必须在安全方面下功夫,在安全与实用中间寻找一种平衡。

采访结束,笔者最大的感触是:我们且不可图一时之快而忽视了安全,未来,我们必须在安全与实用中间寻找一种平衡。不管是云计算企业、大数据企业还是物联网企业,都要反思这个问题。(本文感谢德国歌德塔(G Data)安全软件公司中国分公司的大力合作)

作者:姜伯静 | 来源:iDoNews 专栏
320  Local / 山寨币 / 随便瞎聊山寨币 on: April 27, 2015, 03:07:54 AM
俗话说:架上茅房就有人来拉粑粑。这话确实不假,在虚拟货币这个领域,不光有大V们在不遗余力的宣传推广比特币,更有不少“精明人”发现这个领域里面的炒家思维简单,头脑发热,于是制造出众多的山寨币,伺机传销。这样的做法虽然为人所不齿,可是在这个“有奶就是娘”的利益世界里,只要有一毛钱能赚,肯定有人就不会放弃。

一时天下大乱,风云变色,各种山寨币二代币粉墨登场,拼命刷存在感,形成了一个极为庞大的山寨圈。

这些个山寨币,究竟有没有意义?成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一、山寨币的诞生及原理
 
比特币价格暴涨暴跌的同时,诞生了一大批山寨币。其实在国外,通常称其为竞争币。但是到了国内,因为中国的“山寨”一词非常流行,通常被人们引申为“仿照”“抄袭”之意,所以竞争币到中国也变了味儿。既没有体现出“竞争”的个性,也没有反映出对币圈有效的补充,反而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统统被冠以了“山寨”之名,想翻身都困难。

山寨币最先山寨的是算法,比特币的SHA256算法非常先进,数字密码学构成了比特币背后的坚固基石。山寨币首先跟进的也是SHA256算法,比如什么比特条啊、赏金币、泽塔币之流,更有一些SHA256算法的山寨币,干脆就是将比特币的代码稍微更改个参数,就想登堂入室分一杯羹。

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没有任何问题,因为比特币的生态圈非常不完善,大家还都处在用电脑挖矿的状态。可是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出现了奇妙的转折,那就是——矿机出现了。SHA256矿机的出现,一下打破了均衡的局面,随便几个矿工凑个几台矿机的算力,就能将其他的山寨币51%攻击掉。而这些个山寨币在设计之初,也根本没有考虑过51%攻击那么深奥的问题。比特币矿机一出,基本上宣告了SHA256算法山寨币的死亡。其实也不是全死啦,还有一些SHA256算法山寨币苟延残喘,因为实在是太没有名气,人们都不知道……胆敢冒个名字,马上就有闲的没事的矿工随手一击。

SHA256这条道路行走不通,就另辟蹊径,于是以莱特币为首的SCRYPT算法的山寨币又涌现出来,源源不绝。发行这类山寨币的人们,指望SCRYPT算法的山寨币能够规避攻击,确实在初期也做到了,因为初期也是凭借电脑挖矿,挖矿力量也相当分散……但是,你懂的,很快利益的驱使下,SCRYPT算法的矿机也诞生了,与之一起诞生的还有机枪池(哪个币种收益高挖哪个的矿池),于是基本上也宣告了99.999%的scrypt币种也被宣告死亡。

后面挖矿更有一些新的算法,比如X11之类的,总是号称规避矿机,营造一个更公平的环境,其实都是异曲同工。只要挖矿,就有利益之争,有利益驱动,就有人去琢磨矿机,这势头挡也挡不住。

完全不依靠矿机进行挖矿的就要数POS算法了,不用挖矿,大户向散户不断推广的模式,而且开钱包就能增加币数,这似乎更坐实了“传销”之名。不过山寨币的推广者们哪里顾及得了那么多,传销也好,骗子也罢,先把钱赚了再说。

二、山寨币的发展乱象
 
简单说了一下山寨币的原理,下面就要谈谈山寨币的乱象。

前期不少山寨币取得了一些成绩,如莱特币和狗狗币,有不错的受众群体和支持信仰者,并且建立起了一些并不十分完善的生态圈。而后续的山寨币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不少山寨币已经混到钱包都更新不了了。而在现在币圈低迷的市场里,新发行的山寨币想要拢住一些用户,就要使用一些下三滥手段了。

山寨币的推广有两个模式,一种是线上模式。主要以QQ群为基地,各路水军潜入比特币谈论群,利用虚拟货币玩家集中的特点,时不时就蹦出来一条宣传推广新闻,说什么错过了比特币你还想错过发财机会吗?后面就是什么赠币啦,多少钱回购啦,再不买就没有机会之类。语气急促,大概意思完全没有改变,不少山寨币推广就是一直延续这一套广告语。这就是鸟枪霰弹法,二三十个数字货币群,总有十几个能上当的,而上当的就掏钱买单了。其实可能那些认购者也不是“上当”,他们只是想着,自己不会接最后一棒,转手搞搞更健康……当然也有人用所谓的“个人威望”搞搞山寨币啥的,美其名曰“热爱数字货币”,别问异客是谁,某番茄君早就已经不知去向了。
更高端的要数线下推广,V宝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利用大妈容易上当的心理,用钱来收买明星为其站台,或者干脆就瞎编乱造新闻,PS图片,或者干脆将比特币的优点按到自己身上,线下搞传销。这种推广力度的投入产出比惊人,为了圈钱不惜砸下重金,圈到的钱也绝对不止一点点,都是上亿级。

他们的骗术并不高明,业内人士一眼就可以看出,但是大妈们不知道,在传销人士的作用下,被各种玩命洗脑,在一些投得比较早的人 “收益”的示范作用下 ,以及被洗脑的朋友的劝说下,不顾一切地投入。

为什么拙劣的骗术还能取得如此的成功?这就与国人不爱思考的本性有莫大的联系。国人指望发财,投资渠道又极其稀少,本来比特币因该能够成为良好的资金蓄水池,可是国人总是想捡便宜,以为比特币币价高企能够上升的空间狭小,而山寨币诞生初期价格低廉,上升空间大。就是这样简单的心理驱动,让无数人跳进了山寨币的大坑。

不少骗子更是恶劣到使用“坑一个算一个,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手法,尽可能的榨取一点点的人民币利润,既破坏了山寨币的发展生态圈,又重创了山寨币的名声和信誉。

三、山寨币的意义
 
存在即合理。山寨币究竟有何意义?

不少比特币的信仰者认为,山寨币纯粹是对资源和金钱的的浪费。

其实这种想法本身是比较偏激的,从资源方面说,不存在浪费不浪费,十九世纪初期人类曾经不断的研究永动机,最终才证明永动机无法制成,其实对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面,我们也应该感谢那些为了研发永动机而不断试错的科研人员。

从资金角度而言,山寨币在分流比特币资金的同时,也为比特币挽留住了一部分资金。为何这样说?因为山寨币的存在,必然会吸引一部分比特币玩家去投资,这样形成了资金的分流,也正是比特币信仰者诟病山寨币的主要原因之一。可是反过来想,不少山寨币也吸引了不少不投资比特币的人的资金,他们投钱进到里面,虽然大部分也会被坑到离场,可是最终也会有一部分人认清现实,投入比特币的阵营,为虚拟货币做出贡献。

同时也要看到不少平台都是币兑币的平台,山寨币兑换比特币,不少资金也从侧面流向了比特币。

那么,对于那些传销烂币,也是有存在的意义吗?当然有。不过这个意义真是不是特别积极向上,充满了负面正能量,那就是给人以“吃一堑、长一智”的大坑教训……俗话说,世上本来有坑,挖坑的人多了,随便走哪都是坑。

或许有不少人在这里要和异客较真,坚持认为山寨币是创新型发明,能够带来比特币没有的新功能,异客表示非常无奈。山寨币之所以山寨,就是因为骨子里的模仿本性,至于说“新功能”,异客更是表示非常“呵呵”,君不知比特币还有“侧链”这个大杀器,侧链杀器一祭出,所有什么“创新”功能尽收囊中。

有人曾经说过,在比特币成功的道路上,所有山寨币都是炮灰,他们只会用自己的“英勇无畏”给比特币铺就一条成功的垫脚石。这种说法虽然不失偏颇,但是确实有定的道理。

从异客对比特币理解而言,目前没有任何的其他山寨币能够超越比特币。未来也有会有比比特币机制更完善的虚拟货币出现,到时或许会取比特币而代之。只可惜绝对不是现在,那个未来更加遥远。比特币是一场伟大的货币实验,成功失败尚未定数,能够取得“成功”的山寨币更是遥遥无期。如果比特币成功,所有山寨币会被比特币碾压致死,当比特币雄踞称霸数年之后,才会重新诞生全新的货币理念,届时货币又是一个什么概念实在令人难以猜测;如果比特币失败,那山寨币的失败更加毫无悬念。

对于山寨币,异客的观点就是以上这些,可能还比较不全面,写下这篇文章也算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发更多人山寨币深刻含义的进一步思考,从而推动虚拟货币领域取得共同的进步。

 

文/☆☆EVA☆☆(孤独的异客)
BTC地址:1MphxevQMMPn47CheGkGbukmj3BVV4UmmD
首发巴比特资讯: http://www.8btc.com/altcoin
Pages: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 73 »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9 | SMF © 2006-2009,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