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 Forum
May 24, 2024, 11:01:10 AM *
News: Latest Bitcoin Core release: 27.0 [Torrent]
 
  Home Help Search Login Register More  
  Show Posts
Pages: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 89 »
341  Local / 媒体 / 英特尔跃升至10nm工艺,将在7nm工艺时放弃硅 on: April 23, 2015, 06:42:32 AM
在这一周的2015 ISSCC(国际固态电路会议)上,英特尔将展示新的10nm制造工艺,以及进一步关于它如何保持摩尔定律在7nm及7nm以下的继续前进的研究。基于10nm工艺的第一块芯片预计将于2016后半年或2017前半年生产,这家公司表示他们希望可以避免像14nm工艺Broadwell处理器那样的反复无常的生产计划推迟。为了达到7nm工艺,英特尔表示需要新的材料——看起来10nm工艺将成为硅基芯片的终点。最有可能替代硅的材料是 III-V 族半导体,比如铟镓砷化物(InGaAs),英特尔尚未提供任何明确的关于这种新材料的细节。

本周于旧金山召开的ISSCC 2015 是一场世界各地芯片制造产业高级玩家(如英特尔,三星,台积电,IBM)的聚会,在这里他们谈论最先进制造工艺,以及他们如何克服当前的障碍去制作更小,更快,集成度更高的芯片。英特尔在这场会议上拥有最大的存在感是一个惯例,今年当然也不例外:英特尔将展示有关三篇它的14nm技术的论文(BTW,大陆今年貌似一篇都没中),主持各种主题的会场,以及 Mark Bohr,这位英特尔最受人尊敬的研究员,将参与一个座谈会,其主题为10nm后的摩尔定律。

在上周的电话会议上,英特尔向记者透漏了ISSCC上的看点,一些关于它即将到来的10nm工艺的补充和工艺尺寸缩减至7nm的艰难。在这场电话会议中,英特尔声明Broadwell芯片的推迟是因为14nm工艺中不可预见的制造复杂性。但是英特尔表示他们希望在10nm工艺处避免相同的跳票,即使10nm工艺要比14nm工艺需要更繁琐的制造流程。

比10nm工艺更加令人感兴趣的是英特尔打算为了它的7nm工艺抛弃硅基FinFET技术。尽管英特尔没有提供任何细节,我们强烈的怀疑我们正在见证基于III-V族半导体材料的晶体管的到来。III-V族半导体拥有比硅更高的电子迁移率,这意味着这些半导体可以被制造成更小而且更快(比如更高的开关速度)的晶体管。在这次电话会议中,远紫外线光刻(EUV)的话题也被提及,但是由于持续不断的EUV部署的问题,听起来英特尔打算在10nm和7nm工艺中均不使用它。
因为其他的限制因素,比如散热,功耗和形状系数,英特尔同时在研制新的封装:2.5D封装中,分离的晶片并排摆放在中介层上,以及在3D封装中,每一块晶片直接叠在其他晶片的上面。2.5D和3D封装都对减少功耗大有裨益,3D封装技术将应用在移动可穿戴设备上。

英特尔希望10nm工艺可以继续将摩尔定律带到下一个节点同时继续降低晶体管的价格——换句话说,我们将继续看到在芯片消耗更少的能量的同时还可以将更多的特性集成到一个单独的晶片上。在7nm工艺中芯片可能放弃使用硅这一消息更加令人激动。由 III-V 族半导体制造的晶体管可以在拥有更高开关速度的同时消耗更少的能量。这些技术单独拿出来可能无法让整个世界为之一变,但是一个使用了7nm晶片的3D堆栈……现在我们可以谈一谈了。

转自:译言网
342  Local / 挖矿 / 当前比特币挖矿的风险与机遇分析 on: April 23, 2015, 06:35:41 AM
前几天昌用老师发表了一篇名为《比特币挖矿的经济问题》的文章,引起了很多人对挖矿的兴趣和讨论。文中就挖矿对于比特币的意义做了详尽的描述,对挖矿可能面临的价格风险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但对很多人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现在投资挖矿还能赚钱么?文中并没有给出很具体的解释。作为一名在2013年底入行,目前仍坚持在挖矿一线的老矿工,这个问题也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我自己的答案是:无论是从人民币收益还是比特币收益来看,目前比特币挖矿的机遇要远远大于风险, 是难得的投资标的。就笔者本人而言,入行第一次决定运用金融杠杆,不仅鼓动老婆从银行拿到了最大额度的信用贷款,而且打算利用已有的矿机作为抵押,向比特币银行借入贷款来放大矿场规模。

从一个投资品的角度来看,如果假如矿机100%正常工作,投资比特币挖矿需要面对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比特币价格的下跌;
比特币挖矿难度的上涨。需要指出的是这两方面是有关联的,因此提供了一定的对冲空间。
单就币价来讲,比特币价格是非常难以预测的。属于波动非常大的品种。但总体而言,比特币的价格应该是处于接近底部的位置(目前币圈的活跃度,参与人数都处于一个绝对的低谷无疑说明了这一点)。就笔者对比特币技术的研究而言,这种革命性的产品有强大的生命力。短时间内(4-5个月)再次大幅度下跌(跌幅超过50%)的风险并不大。关于比特币价格为什么会有强大支撑的文章可以参考下一下昌用老师的另外两篇文章:

关于比特币的三个概念的思考
比特币的需求与价格
即使判断出现失误,比特币价格在未来几个月出现大幅度下跌,挖矿会不会出现大规模亏损呢,我们回答依然是否定的。但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是投资者需要采购市面上性能最好的矿机,它会提供另外一重保障。从算力组成来看,目前市面上性能最好的矿机(0.5w/GH, 比特大陆的s5),在整个算力中占据的比例仅约为17%. 大部分算力是由高功耗机器组成。币价的下跌会导致部分高功耗机型无利可图而关机,从而导致难度的下降。2015年1月15日,币价跌到了933元的最低谷,直接导致了随后1月27日的难度调整中,挖矿难度下降了6.1%。并且事实上,在这段时间币价并没有长期在低位徘徊,而是很快就又升到了1300-1500元,否则恐怕难度下降的还要多。

我们可以用一个假设来做一个压力测试。以2015年4月9日为例,当天一台蚂蚁S5矿机比特币收益为0.011228669,当天比特币价格为1509元,按照0.6元每度电,矿机功耗为650w(考虑到线损和目前普遍使用的二手服务器电源的转换效率)计算当天运行费用为9.216元。因此矿机当天收益为0.011228669*1509-9.216=7.72元。当天市面上矿机+电源的价格约为2600元,折合年化收益108%。假如币价下跌50%至750元并长期维持,难度下跌20%使得挖矿收益上升至0.01347,则每天矿机收益会降为10.10元。矿场大规模过剩导致运行电费降低为0.5元,每日运行费用降低为7.68元。则每日收益降低为2.42元,年化收益降低为33.9%。依然算的上是一个可以说的过去的收益。就难度而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低币价下,难度上涨的唯一原因就是矿机芯片技术的进步和新工艺矿机的大规模部署。但低币价会同样抑制技术的进步。它会抑制矿机的需求,进而抑制矿机的价格,使得新工艺的矿机无法获取超额利润。但如果新研发的矿机没有高额的利润,芯片生产商将缺乏研发新芯片的动力。新芯片的研发和流片不仅投资巨大,而且风险很高,芯片生产商需要有足够的利润来覆盖这部分风险。据我们了解,大部分比特币挖矿领域的芯片团队仅保留小规模的研发团队和试验性流片,有些甚至已经停止了新芯片的研发。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比特币矿机芯片已经采用了28nm的生产工艺,在这个基础上再进步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我们可以看到芯片从110nm进步到55nm花费了大概5个月,从55nm进步到28nm则花了8个月,我们判断从28nm再进一步到20nm甚至14nm至少要1年半的时间。不但时间上面非常紧张,而且前期投入巨大,我们曾经向业内人士了解过研发14nm的芯片费用,即使保守估计也要接近6000万。不但如此,还有方案失败的危险。因此,我非常怀疑矿机技术会有进一步质的提升。

即使新矿机研发成功,挖矿难度是否会有大幅度的提升呢,我们的回答依然是否定的。因为新矿机大规模部署的难度依然很大。在目前的币价下,矿机的价格已经接近于制造成本,留给矿机生产商的利润很小。而从下晶圆订单到矿机出厂,中间需要3-4个月时间。在如此低的利润以及完全无法预计三到四个月后的订单数量的情况下直接下大批芯片订单无异于赌博。因此,目前矿机制造商普遍采用的策略就是把晶圆订单分成几个批次,逐月下单,甚至要求客户在下芯片订单时就付部分定金。这无疑会大大减小矿机的产量,从而在源头切断了新工艺矿机的供应。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比特币的产量将根据程序设定在2017年1月3日再次减半,距离现在只有1年零8个月的时间。这也是芯片制造商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

因此,我们觉得即使出现币价大幅度下跌的情况,目前投资比特币挖矿, 亏损的风险依然不高。而且由于收益是从购进矿机的第一天就开始返回的,目前月收益又高达10%以上,有足够的安全边际来应对风险。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现在矿机项目大幅度亏损的风险不大,有大概率实现8个月回本,年化收益率达到30%以上。而且由于资金是从买入矿机就逐天回笼的,小概率小规模亏损。

目前比特币挖矿投资的主要机遇来自于币价大幅上涨,而矿机由于从芯片到矿机需要至少3个月的时间,会有一个时间上的滞后。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客户不但可以从币价上涨中获利,手中原有的矿机甚至会涨价。这种事情在比特币的历史上是出现过的。不谈历史,即使在春节前购入s5,拿到现在就会有不错的收益了。如果币价重新回到3000以上,项目有拿到100%及以上收益的可能性。假如买入矿机的同时能抛售部分比特币套期保值,则能更有效的对冲掉币价下跌的风险。本文仅代表笔者自己的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

 

文/培才.箭舞

资助作者:1BNwtEPanWJ9VLdiJebtykQJgk3eEZFh52

http://www.8btc.com/risk-and-opportunity
343  Local / 离题万里 / 微信为什么不是你想要的模样 on: April 22, 2015, 02:06:37 AM
朋友圈最大的特色在于私密,而且是熟人之间,暧昧不清的私密。

大家好我又来了!上篇文章提到,微信跟 QQ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产品,然后就很多人表示不爽!的确,在日常使用的时候是很难发现两者在功能点上的不同,但这并不能证明什么,煤气灶跟打火机功能还一样,难道两者是同样的产品?如果这还不能说服你的话,那么请看下面我对朋友圈的一些猜测和分析。(一直都在跑题根本没有谈这个问题好么啊喂!)

1.为什么只有赞赞赞没有呸呸呸?

好吧虽然我在使用朋友圈的过程中也确实会有想要吐槽的念头,比如“哎呀今天吃了好多又要长肉了【此处四十五度自拍】”、“哎呀最近熬夜又懒得化妆皮肤变得好糟糕【此处四十五度自拍】”、“哎呀在学校里碰到一只小狗狗好可爱呀【此处四十五度自拍】”等等,但是……

万一你就是那个被吐槽的人呢?

上面的例子只是玩笑,我是想让大家明白,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只要不危害他人,价值观是不分对错的。那些你觉得自然而然的事,比如分享一些科技或者军事新闻,在很多人眼里看着其实跟绿茶婊没差的。所以如果真的如你所愿加了这个功能,很可能你乐呵呵地点开小红点后看到的会是你周围所有女性的呸呸呸……感觉怎么样?

你都接受不了的话,微信怎么可能会去做,要知道,朋友圈里的可都是朋友呀。

而那些我们常看到的“呸呸呸”按钮,基本都存在于内容平台上,如知乎和优酷,为的是筛选优质内容,以及供大家撕逼。

2.为什么不可以转发又不彻底干掉转发?

这里就又要说到朋友圈跟 QQ 空间的不同了。看上去两者功能也差不多吧。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朋友圈更注重私密。

私密最明显的表现当然是你无法看到跟你没有好友关系的人的评论。同样,不支持转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出于这个考虑。

转发意味着信息的扩散,那张原本你只希望你的朋友们看到的照片,突然一下子变成了你所有朋友的朋友,你永远不知道它会被什么人看到,前男友?上司?同事?爸妈?没安全感啊。

既然这样,又为什么不彻底干掉转发呢,为啥还要保留了复制文字功能,给那些点名活动留下了可乘之机?

因为复制转发的话,信息来源就断了,没人知道这条信息来自于谁,自然也就谈不上隐私了。

至于点名……这个好像真没法杜绝。而且我一直别有用心地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微信的运营团队搞出来的。

3.为什么我会收到来自我点赞或评论的状态的点赞或评论?

我相信你一定明白我在说啥,譬如某段时间流行的“点赞,我就会告诉你我对你的印象”朋友圈游戏,如果你真的手贱点了赞,那么接下来几天一定会被 PO 主大量矫情但是跟你无关的评论刷屏,时不时还会有几个你们的共同好友参与互动,简直扰民。实在受不了你可能还会跑过去嚷嚷一句,“求你们别在这里聊天”之类的话。

哎,这就是这个设计的目的所在了——增加互动。虽然好像不太具有说服力,但这种方式真的很有效。不信你自己翻翻消息记录,是不是也会回上一两句那些看似与你无关的评论?毕竟你们是在同一好友的同一状态下面嘛,这要是再没共同语言你们可能就真没啥聊的了。

4.为什么文字消息不能分组加表情以及圈人什么的?

因为微信在尽可能地引导你发图呗……

5.为什么朋友圈不能发语音?

前段时间微信开放某批 SDK 的时候网上流传过有人用黑科技做出来的朋友圈语言,但终究只是玩玩。而微信自己不做的理由大致有以下四个。

a. 微信有小视频

b. 语音消息会增大浏览成本,导致你好不容易抽出来刷朋友圈的十分钟只听了几个人瞎哼唧

c. 国人比较羞涩,不善于也不喜欢在公众区域用声音表达自己,所以啪啪才死了

d. 不想做

不过我倒是真想知道,你们打算在朋友圈里发啥语音,需要提前写稿子么……

6.为什么会有“不让某人看我朋友圈后他可以通过点进我的个人主页发现”这种设计?

具体描述就是,我选择不让某人看我的朋友圈,本来神不知鬼不觉的吧,但他点进我的个人主页后看到啥也没有,不就一下全明白了嘛!多伤感情。

这个问题……我确实找不到太好的解释,唯一靠谱点的可能就是微信不希望你屏蔽好友——不爽就直接删啊!

不过,好像确实找不到比现在更好的解决方案了。你说要真顾及脸面允许被你屏蔽的好友从个人主页查看你的动态吧,那你这屏蔽还有啥意思,我天天点进去不一样能看?

你看,虽然一直号称关怀人文,但相比于更加复杂的人类情感,微信在很多问题上还是无可奈何。

没办法,科技有时候就是这么无力。我们乐此不疲地尝试着各种各样的方法驱赶孤独,社交、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外太空探索,却从不曾避开屏幕暗掉的那一刻,心里闪过的失落与不舍。

作者:丁泅 | 来源:iDoNews专栏  http://www.donews.com/idonews/article/6157.shtm
344  Local / 媒体 / 社保数据面临泄漏,大数据安全危机的序幕? on: April 22, 2015, 02:05:01 AM
近几日来,笔者一直在向欧洲反计算机病毒协会创始人、德国歌德塔(G Data)软件有限公司安全顾问Eddy Willems先生请教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的安全问题。由于翻译、时差、授权的关系,访谈内容尚在整理之中。但就在这个时候,国内大数据已经出现了安全隐患。

在人们对大数据极力热捧之时,大数据的安全危机已经逐渐显露,大数据安全隐患的“冰山一角”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据媒体报道,目前社保系统已经成为个人信息泄露“重灾区”,目前重庆、上海、山西、沈阳、贵州、河南等省市卫生和社保系统出现大量高危漏洞,数千万用户的社保信息可能因此被泄露。

面临泄漏危机的社保数据究竟涉及多少人,它的涵盖内容又是什么呢?据报道称,“目前围绕社保系统、户籍查询系统、疾控中心、医院等大量曝出高危漏洞的省市已经超过30个,仅社保类信息安全漏洞统计就达到5279.4万条,涉及人员数量达数千万,其中包括个人身份证、社保参保信息、财务、薪酬、房屋等敏感信息。”

这,就是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听到的大数据;这,就是我们几乎每天都嚷嚷要利用、商业化的大数据。但今天,他们很危险。换句话说,我们的隐私很危险,因为这些大数据的组成元素就是你我。社保数据面临泄漏,难道是大数据安全危机的序幕?我这说法虽然有些危言耸听,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社保数据为什么会有泄漏的危机?除了监管、法规等,笔者认为还可能有着几个因素。

第一个,社保数据库网站的“先天性缺陷”。如果保管社保数据的数据库网站在设计之初就有缺陷,那可供黑客利用的安全漏洞就难以避免。这就相当于造围墙的时候,某几处墙体薄弱,给小偷留下了一道“暗门”;甚至某个地方还给人留下了几个可以攀墙的“坑儿”,让小偷更加方便。

第二个,社保数据库的加密手段存在不足。这里,我先“提前泄漏”几句Eddy Willems先生与我交流时的观点,他认为目前大数据的加密手段存在严重的不足。我想,加密手段的不足,可能有两种表现,或者是过于简单,或者是进位的问题。这样的话,就是“人祸”了。

第三个,安全防护措施力度不够。即便说网站有缺陷,或者是说有别的不足,但安全软件的防护是可以暂时延缓数据泄漏速度的,也可以为弥补过失争取时间。但是,我们的安全防护有没有到位是个疑问,我们相关部门的防护意识如何也是个问号。

社保数据面临泄露,这是危机,也是机遇。如果尽快亡羊补牢,那为时未晚,就当它是一场军事演习。但如果想要掩饰问题,那就是大数据安全危机的序幕了,您说呢?

作者:姜伯静 | 来源:iDoNews专栏
http://www.donews.com/idonews/article/6158.shtm
345  Local / 媒体 / 从概念到现实,Facebook的未来 on: April 22, 2015, 02:03:28 AM
从许多方面来看,Facebook都是一家逐渐走向成熟的公司,同Google类似,Facebook也有许多看上去似乎不着边际的想法,从无人机网络到人工智能,我们来看看Facebook的未来之路究竟想怎样走。

按照Facebook的理念,他们要打造的是一个使人与人之间关系更加金紧密的通道,但是目前要实现这个目标,Facebook显然还有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基础设施的问题,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地区没有处在互联网的覆盖范围之内,也有许多地区的互联网设施十分落后,要等待政府解决这些问题,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

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也越来越变得碎片化,更加凌乱。作为沟通工具的Facebook需要一个更加自然的交互方式来处理这些海量而零散的信息,否则用户很容易被陷入到这些信息的海洋之中无所适从。

三、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让Facebook这样的沟通工具能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如何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真实,这是Facebook面临的另一个难题。

如果能够解决以上三点,Facebook就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更加深度而无国界的交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Facebook也采取了一系列的举动,我们不妨来看看。

一、基础设施方面,Facebook首先设立了四个计算中心,所有的组件均由Facebook自己的工程师来完成,不仅大大的提高了效率,而且仅在硬件层面就可以为Facebook节约不少的资金。而且这个项目已经完全开源,任何人都可以参照Facebook的设计来构建自己的计算中心,这一点也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的好评。在软件层面上,Facebook则开源了他们的PHP虚拟机HHVM,并且在F8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开源了React Native,这时最新的用JavaScript语言开发原生APP的尝试。

为了解决网络的覆盖问题,根据调查现在有约28亿人是生活在互联网的覆盖范围之外的,不是无法在这些区域架设基站,而是这些地区多是人口密度极低的区域,无论如何想办法,架设基站都是很不划算的一件事。对此,Fcebook给出的解决方案大大的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竟然是无人机。这些无人机的机翼均采用了太阳能能源设计,会在18公里的空中飞行,每次起飞最长可以在空中翱翔3个月,为这些无法架设基站的偏远地区带来移动网络信号。

二、自然语言交互,在这方面Facebook所依赖的则是人工智能的发展,通过一种被称为Memory Network的方式来模拟人类大脑的思考方式,即时的学习当前情况并给予回答,目前这种方式已经能够使电脑读懂《魔戒》并以类似人类的方式回答其中的各种问题。

在视觉识别方面,Facebook的DeepFace系统已经超越了FBI的NGI系统,对照片识别的准确率可以高达97%。

在未来,Facebook将通过人工智能分析用户的喜好,筛选出用户喜欢的信息,使用户免受自己不喜欢的信息干扰。

三、虚拟现实技术,其实这项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被提出了,但是一直发展缓慢,其原因就在于直到今天,虚拟现实的硬件水平才刚刚达到有意义的最低标准,例如屏幕的显示,目前才刚刚可以达到在6寸的显示面积中达到1920x1080以上的像素;延迟到目前也才刚刚达到在20毫秒之内,可以完成次世代级别的画面渲染。而所有这些部件也只有在目前,才能达到让消费者勉强接受的价格水平,并且能保证消费者使用后有进入另一个世界的基础效果。

当虚拟现实技术成为现实,Facebook就可以完成另一种用户体验,让位于不同位置的用户在一个共同的虚拟场景里完成他们想共同做的事情。而这种体验,才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最终本质。

人与平台的融合,也许这才是Facebook想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吧。

作者:云起 | 来源:iDoNews专栏   http://www.donews.com/idonews/article/6159.shtm
346  Local / 媒体 / 台积电拟于明年年末上马10纳米工艺对抗三星 on: April 22, 2015, 12:02:45 AM
台积电拟于明年年末上马10纳米工艺对抗三星
网易科技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台积电准备推出新的制造工艺,以应对来自其他定制半导体元件厂商的竞争。

公司联席CEO刘德音周二在美国加州圣何塞的一次活动上表示,台积电最早会在明年年末上马10纳米制造技术。

刘在活动中向客户介绍了公司的计划。他指出:“我们的目标是在2016年年末前开始生产你们需要的产品。”他称台积电正在这方面产生费用,以确保公司有足够的产能满足买家的需求。

去年,台积电终结了三星垄断苹果处理器生产长达七年的历史。该公司目前还在与三星及英特尔竞争,从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客户那里获取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订单。彭博社上周曾报道,三星已经夺回下一代iPhone芯片生产的生意,而台积电的长期客户高通也在给这家韩国公司订单。

苹果与高通等公司依赖芯片工厂生产他们设计的芯片。台积电一向在芯片制造行业扮演主流角色,其产品在全球的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组件中占很大比例。三星、英特尔以及其他公司都在试图进入这一领域。

在半导体元件上使用更窄的线路,可以让制造商改进芯片性能,或是提高产能。台积电表示,公司的10纳米制程会使其领先于其他竞争者。

台积电定于4月16日公布第一季度财报。公司在财报发布时会提供对下一季度的业绩预测。

台积电在一月时曾表示,公司预计今年的资本开支在115亿新台币到120亿新台币之间,较去年的95亿新台币高21%到26%,甚至超过2013年创下的97亿新台币的最高纪录。(亚比)

蒋慧华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347  Local / 媒体 / [20150421]美国警官被指控收受赃物 on: April 21, 2015, 11:54:42 PM
一位新泽西的警务人员已经被逮捕,360截图20150421222915878并且被指控收受赃物,涉嫌出售失窃的比特币采矿设备。

根据萨默塞特郡检察官Geoffrey D Soriano所说,新泽西州32岁的Vincent Saggese两次会见了萨默塞特郡检察官办公室的卧底侦探,并且协商出售失窃的KNC Miner公司的海王星设备。

Saggese曾在普兰菲尔德警察局工作10年,在涉嫌收受卧底侦探的250美元并同意获取汽车牌照所有者的地址和照片之后,他被指控违反专业操守。

被告于4月17日在萨默维尔被捕,同时在他的口袋里发现了卧底侦探写给他的车牌号码。

然后探员缴获了卧底侦探购买比特币采矿设备所使用的货币,以及获取车牌信息的250美元。

Saggese已经被指控二级滥用职权罪以及3级收受赃物罪。

坏警察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警务人员被指控和失窃的比特币或比特币采矿设备有关的罪行。

上个月,效力于美国政府的两位联邦特工参与了网上的黑市丝绸之路,因涉嫌滥用比特币资金,被指控犯有欺诈行为。

美国司法部(DOJ)声称美国特勤局特工Shaun Bridges未经授权,以他的个人账户“转移”了超过价值八十万美元的比特币。

此外,美国司法部还指控缉毒署特工Carl Mark Force IV“征求并接受”数字货币作为其丝绸之路调查的一部分,使用虚假的网上身份从政府和调查对象那里盗取数字货币。

Bridges和Force均被指控犯有洗钱和欺诈罪,Force还被指控盗窃政府财产。

网址:

http://www.coindesk.com/nj-cop-charged-with-receiving-stolen-bitcoin-miners/

作者:Emily Spaven

编译:Joanna@比特币中文网   http://www.bitecoin.com/online/2015/04/13160.html
348  Local / 媒体 / [20150421]调查:你是哪种类型的比特币用户? on: April 21, 2015, 11:52:34 PM
人们普遍认为,人们使用比特币是因为它匿名的特性。因此,考虑到媒体大片的抹黑运动和不看好的言论,大家一提起“比特币”这个词语,就会联想到恐怖分子,恋童癖,计算机呆子,网络犯罪或者古怪的“比特币传道者”的形象。

Julian Assange说,“因为比特币的存在,而催生了许多解密高手。”同时,著名恶搞节目主持人Stephen Colbert称比特币是“书呆子的黄金”,比特币暴力斗争慈善总会的博客称,比特币“使得我们的兄弟们能在ardh Dawlatul-Islam之外躲避政府税收和不受法律制约的秘密基金圣战者。”

但是,如何准确的定义这些印象呢?现在,你可以了解一下。

所以,你会不会从一个防护不严的比特币钱包里,顺手牵羊带走一些比特币?通过暴力斗争在全世界传播你的理想?在Dark Market暗黑市场浏览他们的最新产品?

完成本次调查,看看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比特币用户吧。

调查链接:http://cointelegraph.com/projects

作者:Allen Scott

编译:cici@比特币中文网

网址:http://cointelegraph.com/news/114013/what-kind-of-bitcoin-user-are-you
349  Local / 媒体 / [20150421]智利比特币交易所获得政府资助 on: April 21, 2015, 11:51:08 PM
一家总部位于智利的比特币交易所SurBTC,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和信任,筹集了资金优化运营管理模式。智利靠近阿根廷,过去这段时间,阿根廷这个国家已经处理了若干经济和货币危机。正因为如此,这些国家对替代货币和金融体系的思想更加开放,也成就了比特币交易所蓬勃发展的好机会。

在其早期,SurBTC面临了很多银行的拒绝,因为这些机构大多数对加密货币不信任。但最终,这家公司在智利找到了合作银行,然后铺平道路成功推出了比特币交易所。

智利政府决定拨款给4万美元表示对交易所的支持。SurBTC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Guillermo Torrealba,认为这是对自己的公司是一个极大肯定。而且这笔资金也是作为国家初创计划的一部分。

“我们必须承担起提供一个透明且安全的交易所的责任,与其他企业家一起开发自己的解决方案,”Torrealba,“这是让人们忘记比特币骗局的唯一办法。”

通过这些举措,SurBTC不仅提升了自己,还能够扩大并增强其服务。这家比特币交易所已经寻找方法吸纳更多的交易者,很快就会增加美元平台。除此之外,SurBTC也希望将业务扩展到整个拉丁美洲,成为该地区的主要交易所。

作者:Sarah Jenn

编译:cici@比特币中文网

网址:http://www.newsbtc.com/2015/04/21/bitcoin-exchange-in-chile-gets-funding-from-government/
350  Local / 媒体 / 别再迷信头脑风暴了,实验证明那都是骗人的! on: April 21, 2015, 07:54:26 AM
头脑风暴想当年是由广告经理Alex Osborn在1939年给发明的,并且在1942年第一次出现在他的书籍《如何发明创造》中。

来自MindTools公司的CEO和创始人James Manktelow对此有一个经典的说法:公司使用头脑风暴来作为一个“为商业问题挖掘创造性解决方案”的方法。

头脑风暴经常被用在一个商业环境中,用来鼓励团队成员提出一些原创性的想法。这是一个随心所欲的会议风格,在会议的过程中主持人会抛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与会人员然后就会围绕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一个解决方案可以基于别人的解决方案之上。

头脑风暴会议有一个严格的规则就是任何人都不能对别人提出的点子进行批判——就算这个点子是多么的稀奇古怪或者天马行空。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可以放飞自己的思想来探索各种可能的创造性点子,并打破已有的思维模式,同时也会给既定的问题提供一些重大的解决方案,所以头脑风暴是一个可以带来很多欢乐的事情。

Osborn声称这个技术是一个重大的发明。他举了一个证明头脑风暴非常有效的例子,他说来自国家财政部门的一班员工曾经使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在40分钟内想到了103个不同的销售储蓄国债的方法。

很快,如Dupont,IBM以及政府部门等企业和政府机关就都开始一窝蜂的采纳头脑风暴这个方法。在20世纪末,头脑风暴已经成为了一个企业进行创造发明的必要方式,并且头脑风暴作为一个名字和动字成为了商业界的术语。

所以现在基本没有人会质疑头脑风暴是否真的有效。人人都在头脑风暴;头脑风暴一级棒。但,你真的有仔细研究过它是否真的如此神奇吗?

宣称头脑风暴非常成功的例子其实都是基于一些非常简单的可以测试验证的假设的。其中一个假设就是说一班人在一起和一班人分开来会产生更多的点子。

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班研究员就专门针对这个假设做了一次实验,他们找到了来自 3M公司的一班科学家和广告经理来作为实验对象,其中一半人组成4人一队进行头脑风暴;另一半人各自独立思考,最后将各自想到的点子加在一起。

每次的测试结果都是独立思考那班人的点子加起来的数量比头脑风暴的那一半人多出了30到40个百分比,且独立思考的那班人产生的点子的质量会更高:独立的评审员在最后评审的时候宣布说,独立思考比头脑风暴能产生更好的点子。

紧跟着该研究员们对是否团队越大头脑风暴越有效的这种假设进行了实验验证。期间将168人分成不同大小的团队进行实验,或5人一组的情况,或7人一组的情况,或9人一组的情况,或单兵作战的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单兵作战的情况依然是最高产的,且,这次实验还披露了这么一个事实:参与头脑风暴的团队成员数量和点子产量成反比关系。结果就是:“团队的头脑风暴中,团队规模的增大不仅不能让产生伟大点子这个事情变得更容易,反而会妨碍伟大点子的产生。

“ 因为团队一旦变大了,尽管头脑风暴规定不能对其他人的点子进行批判,但毕竟面对的还是一大班人,大家还是会在参与的过程中感觉到拘谨和放不开,所以大家就会越加倾向于围绕着一个不会让自己看上去很无知的点子进行思考。

头脑风暴的另外一个假设是说延迟评判比在点子出现时立刻进行评判更好。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州的研究员们针对这个假设也做了对应的实验来进行验证。

他们找来一班学生分成两半来给3个不同的产品起商标名,规定其中一半学生在有点子出来的时候不能立刻进行批判,只能留到头脑风暴结束后在大家一起对这些点子进行批判;另外一半学生可以在有点子出来的时候立刻进行批判。

然后测试结果再次是由独立的评审员对每个产生的点子进行评定。结果表明,那一半可以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对点子进行批判的学生提出了更多的点子,另外一半只能在后期进行点子批判的学生提出了更多的很糟糕的点子,但这两个团队提出来的高质量点子的数目是相等的。研究员们紧跟着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更加巩固了这个观点。

到此为止,对头脑风暴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结论了:独立思考是创新的最好方法,且一旦有创意出来的时候应该立刻对其进行批判。

在一个大团队中进行头脑风暴并且对产生的点子进行延迟批判是进行创新的最差的选择。作为Steve Job在苹果的合伙人以及苹果第一台电脑的发明者,Steve Wozniak给我们的建议也是如出一辙的:

“独立思考。设计出革命性的产品和功能的最大可能是在你独自工作的过程中,不是在一个委员会中,也不是在一个团队中。

头脑风暴之所以是一个失败的事物是因为它公然违反了常人的思维方式 - 头脑风暴出来的点子都是跳跃性的没有推导步骤的——同时也是因为它把想到一个点子等同于发明创造的这种秘而不宣却又众所周知的设想。

所以某种程度上造成的后果就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过程不重要,有点子则为王”。根据小说家Stephen King的说法,作家在出新书开促销时为读者签名的时候经常被问道的,而又常常是最难回答的问题就是,“你是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

点子就好像我们的种子一样:一抓一大把,但它们大部分都长不成一棵大树。同时,点子也很少是独创性的。不信你去找几个团队出来,问他们同样的问题,然后叫他们去头脑风暴一下,结果你很有可能得到的都是相同的点子。

其实这也不是头脑风暴的问题了,这是所有创新的一个事实。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要有步骤的一步一个脚印的生成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突然就蹦出来出现在你眼前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东西的发明都是在不同的地方几乎同时发生的 - 当不同的人天各一方的沿着同一条路进行探索的时候,相同的发明就会出现了。

比如,1611年4个人发现了太阳黑子;1802年到1807年期间5个人在不同的地方发明了轮船;1835到1850年期间6个人有了电轨的想法;1957年两个人同年发明了硅片。

当政治学者William Ogburn和Dorothy Thomas研究这个现象的时候,它们发现共有148个伟大的创意是同时被多人发现的,且他们总结说,如果他们做足够多的研究的话,将会发现远远不止这个数目。

最后,点子并不代表发明创造,别像头脑风暴一样把它们等量齐观。创造是需要付诸执行的,并不是天马行空的一个闪电劈中你脑袋就能产生一个发明的。很多人都有点子,但没有多少人把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

编译:天地会珠海分舵 | 来源:iDoNews 专栏   http://www.donews.com/idonews/article/6148.shtm
351  Local / 媒体 / 未来属于消费决策型产品 on: April 21, 2015, 07:49:39 AM
最近跟很多创业者和投资人有交流,什么样的产品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其实听到的有意思的产品和方向很多,什么OTA仓储、影视娱乐众包、FS服务等等,听起来就觉得好像无数个行业将要被颠覆被洗牌被崛起,有一种我要有个几十亿我也给你们这也投点儿那也投点儿的感觉,但是绝大多数遇见的他们完全没有得到融资,投资人们都在等他们先验证好了最小模式。

原因很简单,这些都不是可见范围内有清晰构想和验证的模式。

所以这里要说一类消费决策性产品。

虽然中国社会传统男女关系和社会关系在女权意识的崛起中逐渐瓦解,但是女性是消费主力这件事情仿佛却是根植在基因当中的,并没有因为社会关系变化而变化。可见的未来当中,讨好女性消费依然是互联网产品设计当中重要且广泛的标准。

虽然各种电商平台消费平台已然非常成熟,但是消费者决策型产品依然有非常大的市场,尤其是细分到某些垂直领域这种需求更甚。选择垂直领域消费者决策类产品而不是垂直领域电商,是因为已有大平台的存在导致想要做大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各大企业各种“内部创业”搞得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现在市场上各种美妆社区、蘑菇街们还有什么值得买都是做的这个事情,然而很明显女人们的消费决策是散布在各种地方的,消费心理切入点也各有千秋,所以机会和产品形态可以有很多种。但是这类产品有一个难点是自身规模化需求与决策标准之间的平衡或者说博弈,也就是说做了一段时间小而美赚钱太慢啊,那要做大还能那么美么。

前两天遇见两个有点意思的产品。一个是把买手店搬到线上,主要卖的是服装搭配师的专业服务。还有一个是做O2O决策的,以calendar形式呈现。具体不细说,但是尤其是后面一个,其实是非常有可能做好的,而且产品思维非常懂90后。

产品方向很重要,有不把它做死的能力更重要。

所谓创业不就是把一个一个可能性,用最小的成本验证出结果,再不断调整和推广出去嘛。

http://www.donews.com/idonews/article/6156.shtm
352  Local / 媒体 / 互联网对电影产业是灾难吗? on: April 21, 2015, 07:47:57 AM
“互联网可能会对传统电影业带来巨大灾难,从天使变成魔鬼。”在北京电影节的一个论坛上,珠江电影集团副总经理赵军如是说。

因为有互联网电商对传统零售业杀伤性打击的“前车之鉴”,也难怪某些电影人会发出这样的慨叹,这种恐惧心理情有可原。但是,互联网真的是电影产业的灾难吗?反正我不这样认为。

第一,在笔者看来,互联网工商的有序价格竞争不会扰乱电影业的传统定价体系,反而会拉低这个定价体系的标准,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得起电影。

互联网公司扰乱电影业的传统定价体系,是传统电影从业者对互联网担忧的主要理由。的确,当无序的竞争对传统定价体系发生冲击时,负面作用是很明显的。但是,如果是有序的冲击和改变呢?

如果是有序竞争,不但不会扰乱电影业的传统定价体系,反而会拉低这个定价体系的标准,让更多的人看得起电影、想看电影,把电影票房的整体拉高。

近年来,国内电影票房节节升高,尤其是到了2015年,截至4月18日,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已经达到118亿,荧幕数量达到2700块。如果真的是互联网扰乱了电影业的传统定价体系,那还会有这么高的票房?

依我看,不赔钱的前提下,50元一张的电影票卖1万张,是不如40元的电影票卖2万张的,您说呢?

第二,在笔者看来,互联网为更多不能进入院线的电影导演和作品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拯救了很多作品和导演的生命。

互联网视频网站的火爆,为更多的电影人提供了机会。许多因为不同原因无法进入院线的作品,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大众传播,这给许多电影人提供了机会,尤其是锻炼的机会。连“烂片”都可以磨练演技,更何况是挑剔的互联网呢?而更有很多在互联网火爆后的作品,被改编成了大电影,比如《筷子兄弟之猛龙过江》、《十万个冷笑话》等等,比如正在运作中的《屌丝男士》等等。

记得几年之前,在希捷硬盘事件的时候,笔者曾经和一位因希捷硬盘事件受到损失的年轻导演交流过,那时他的作品还无法进入影院,而几年后,他的作品得以在某视频网站的一个青年导演计划中亮相。这,难道不是互联网的功劳?

第三,在笔者看来,有序版权规则之下,互联网会延长电影作品的生命活力,增加它的衍生价值。

诚然,盗版会害死电影产业,多年之前的“要盘不”让人心有余悸;而互联网视频行业资本原始积累时代的版权纷争,也让人记忆犹新。但是,如果法规健全、惩治有力、公平有序,那互联网应该会大大延长电影作品的生命活力,增加它的衍生价值。

一些经典电影,在上映后很难会重新上演,除非有特殊的几年活动;而自己喜欢的某类电影,也不大可能会重新上演。

这样一来,除了去买碟片,互联网就成了让人们重温经典、重温记忆的最好摇篮。这样看的话,电影的生命力不是因此而更加长久了吗?而不管是付费还是依靠广告的免费,只要视频网站有完备的版权法规可以依据,那电影的价值链显然就被拉伸了许多。

第四,在笔者看来,互联网是一面镜子,可以让导演、作品露出真实的自我,对电影事业的发展是个促进。

电影是一种口碑产品,单靠人与人之间的口口相传难度很大。如果没有互联网,我们很难在去看电影之前知道这部电影究竟如何。但是有了互联网,一切就不同了。如今,我们几乎成了习惯,去影院之前先看看豆瓣的评分,然后再去看。

或者,看完后,去某个网站吐吐槽,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或贬或褒。尽管,有时候会有虚假的东西,但是总体而言互联网是一面镜子,可以让导演、作品露出真实的自我,这对电影事业的发展是个不晓得促进。

我想,有的电影人害怕互联网,根本原因大概就是互联网是面照妖镜、会让人和妖无所遁形吧!

第五,在笔者看来,互联网营销方式让电影宣传和营销更加多样化。

几年之前,电影的宣传无非是海报、电视广告,或者是发布会。但现在,电影的互联网营销越发火爆,像《泰囧》、《北京遇上西雅图》、《第101次求婚》、《致青春》等电影的成功,均是互联网营销的典范。

尽管这里面会有些许缺憾,但这种营销方式无疑给电影宣传和营销增添了新的元素,让这个市场更加多元化,否则死气沉沉有什么意义?而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尽管在内容上颇受争议,但你不得不佩服它的粉丝营销方式。

既然《小时代》系列可以,那别的作品为何不可以?粉丝的力量,应该是无处不在吧?我希望我们在批评《小时代》系列的同时,更要学习它的成功之处。

所以,互联网并非吞噬传统电影业的恶魔,反而是推进传统电影行业不断前行、不断强壮健康发展的健身教练,您说呢?另外,我还想提醒某些电影人,不要拍不出好作品就怪互联网嘛!

作者:姜伯静 | 来源:iDoNews 专栏  http://www.donews.com/idonews/article/6155.shtm
353  Local / 媒体 / iOS与安卓,谁是未来的王者? on: April 21, 2015, 07:46:10 AM
伴随着iPhone和iPad在全球创造的庞大应用市场,iOS下的开发人员成了抢手的资源,被越来越多的开发公司所争抢,一度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

那么对于从事iOS平台的开发者而言,未来的前景又如何呢?在这条路上可以走多久呢?首先我们来看看目前iOS在开发方面的现状。

一、在AppStore上的竞争如何激烈我已经不需要多说了,软件的收入随着激烈的竞争而下滑已经是很多开发人员无法避免的,而这种过度竞争带来的广告成本也日益变得无法控制。

二、随着iOS8.3的推出,已经使用了几年的引擎被彻底改变,要继续开发就必须重新授权和学习。

三、苹果每过几年就推出新的编程语言,开发者依然需要重新学习。

笔者认为,如果看前景而言,iOS是不如安卓的,除去上面讲的激烈竞争因素,重新授权学习新的引擎和开发语言对于广大在iOS上搞开发的低收入者而言是不划算的。

其次,iOS毕竟是苹果公司自己的系统,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不是说在开发方面的封闭,而是在使用角度看是封闭的。可以说,苹果公司现在走的正是诺基亚当年走过的老路。以前的塞班也是诺基亚引以为傲的系统,独一无二,但当年正是因为这种封闭,导致了诺基亚今天的结局。

反观安卓,每一家手机企业都是在安卓的基础上开发自己的系统,这种用户基础和个性化定制就保障了安卓系统不会消亡。

诚然,现在的苹果也不是当年的诺基亚,不仅商业体系更加成熟,产品的影响力也更广泛,然而诺基亚从辉煌走向没落也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

总体而言,笔者的建议是如果是短期内想赚钱或者创业,那么选择iOS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你想选择一份事业,建议选择安卓。从市场角度看,iOS是不会开放自己的封闭环境的,而谷歌也不会改变安卓的开放环境,安卓最具有竞争力的是来自于谷歌的创新能力、搜索和地图等其他关键性业务。得益于开源和硬件厂商的竞争,谷歌的创新能力会引导着安卓走向一条扩张之路。长远看起来,谷歌的前景比iOS要更加光明。

已经逐渐走向“街机”行列的苹果越来越让用户感觉到了平庸,当购买苹果手机的用户无法感觉到以前拥有苹果产品的那份特殊时,就会有更多的人做出其他的选择,例如现在已经有更多的中高端用户开始选择诸如三星之类的产品了。

如果整个智能手机领域没有决定性的大变革,那么在可以预计的十年内,谷歌的市场份额会逐渐扩大,而iOS则会走向平庸。在未来,苹果就算不会如诺基亚那样的没落,也不会再成为市场的主导。


作者:云起 | 来源:iDoNews专栏  http://www.donews.com/idonews/article/6144.shtm
354  Local / 媒体 / 高通不应剥离芯片业务 on: April 21, 2015, 07:43:54 AM
对于一家成熟的高科技企业来说,交易中的难点往往在于放弃什么以及什么时候放弃。30年前成立的高通(Qualcomm)曾做出一些明智的放弃决定。比如,1999年该公司出售了手机业务,并在同一年出售了基建业务。那么,该公司现在退出芯片业务是否正当其时呢?

高通过去曾公开表示考虑过这一想法,而最近投资者同样也开始大声呼吁这么做。分析师认为,高通最有价值的业务是其许可证业务,智能手机的3G和4G无线技术使用的大多数知识产权都是由该部门提供的。这些许可证带来的版权费只占高通营收的四分之一,却占了其利润的三分之二。与此同时,高通的芯片业务为其带来了大部分营收,带来的盈利却不到一半。在引入新的无线通信标准时,这两种业务之间是能够相互补充的。比如,对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这样的新技术标准,高通可以研发其幕后的种种专利技术,并同步开发植入LTE技术的芯片,以证明这种技术的有效性。然而,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指出,在如今这样的时代,高通已经在为全球绝大部分手机发放许可证,这种协同效应已不那么重要了。

拆分一家企业的合理原因,要么是由于该企业的某一业务限制了其他业务的发展,要么是由于不同业务拥有不同的增长轨迹。但就高通而言,芯片业务和许可证业务都面临着类似的不利局面。在过去12个月里,这种不利局面令其股价下跌了17%。高通的许可证业务遭遇了营收及利润的下滑,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智能手机的价格正在下跌(高通的版权费是以手机价格的一定比例收取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版权费的抽成比例降低(比如中国最近的和解案)。与此同时,高通芯片业务也出现了增长放缓的现象,而且来自联发科技(Mediatek)等企业的竞争,使其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不过,芯片业务目前仍是高通唯一的盈利增长来源。

当然,如果出现愿以合理价格收购芯片业务的买家(瑞士信贷估计该业务的企业价值为430亿美元),高通也许会想要考虑卖掉该业务。高通股价目前看起来确实很便宜,其企业价值只有2014年自由现金流的15倍,接近5年来的最低点。不过,拆分高通不会帮助芯片业务或许可证业务解决所面临的挑战,也无助于修复它们的估值。在面临考验的时期,事实上高通各业务部门在一起可能更好一些。

译者:简易 | 来源:FT中文网
355  Local / 媒体 / 铁塔公司为何步履蹒跚? on: April 21, 2015, 07:42:04 AM
铁塔人正处在疯狂的加班状态。根据铁塔官方数据,截至3月底,建成交付2.2万个铁塔,全国铁塔及相关资产存量清查完成了90%。

这对一个全国只有8000人、一个地市只有几个人的铁塔公司来说,已经实属不易。然而,目前的状况已经暴露了铁塔步履蹒跚的事实,仅就新建来说,距离三大运营商的新建需求就有近58万个缺口,这可不是多雇几个工程队就能搞好的事儿。

从根本上来看,铁塔受限于本身的运营基础,两件事是命门:一是收购存量资产,这个最重要,二是新建能力。铁塔挂牌到现在,也确实是围绕这两件事玩命干的。

但是,先来看收购存量,按照计划,8月完成铁塔存量资产清查和接收,接收后折算成三家运营商股本,但要保持股份比例不变,所以铁塔还会出钱购买土豪动相当一部分铁塔资源。

虽说现在完成清查90%,但离真正收购还有一段距离,真正的状态是:移动的进度是:做好材料等铁塔过来清点;联通是:反正我钥匙都给你,进度取决于你自己的清点。最奇葩的反而是电信,之前一直喊要共享移动的,反而他们最慢~~

有地方铁塔抱怨:只一个与原业主的租金关系转移就要搞死人了……

从存量资产上看,铁塔这个东西由于历史原因,能够完全理顺的可能性基本接近于无,铁塔资产良莠不齐,有效性也存在较大风险。

在铁塔资源上,现在其实电信、联通的差距并不明显。所谓移动站址多,其实是由于移动的用户多,需要更多基站去做小蜂窝,分流话务与数据。但电信、联通无论是频段还是用户数,都暂时没有那么迫切的要求。

这也是为何看上去对铁塔有更迫切需求的电信联通,反而在存量移交上没那么积极的原因……

收购不顺,铁塔能不能靠新建立招牌?这其实又是另一大瓶颈,关键就是人见人烦的站址获取。

铁塔目前全国只有不到万人队伍,每个地市只有几个人,在如今寸土寸金的时代,获取一个站址可能就要耗尽这几个人的力量。

普遍的场景是这样的:某地市电信规划了新建4G铁塔需求60多个,然后铁塔把手头存量一翻,很痛苦地发现,能够在现有站址上解决的最多只有40个,还有20个必须新建。而当地铁塔只有能力启动2个。

铁塔很大的精力也放在这个上面。目前正在积极充实地市和县公司,计划扩充到2万人,到6月底,区域经理、助理、驻县业务经理全部正式到位。而在县公司不设正式岗位,主要招收退休老干部,帮助选址。

铁塔也几乎是在全员找站址,发动一切力量,不惜下重金悬赏,这里插播一条免费广告,如果你有资源,铁塔欢迎你~~~

但是正在拼杀4G的三大运营商压根不会等,自建仍旧是今年的主旋律,这样,铁塔的收入也会相应减少。

说到盈利,如果新建跟不上,存量就是铁塔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收入来源。

据说铁塔已经初步与三大运营商完成了商务定价,设定单站毛利在5%,在这么小的利润空间里的回旋余地就是共享率了。

在新建铁塔上,共享率已经能够达到68.9%,但在存量铁塔,尤其是城区站上的共享率完全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大。

一是城区站多平台的可能性比较低,二是由于频段与制式,网络规划有很大不同,如果电信联通硬要挂,后期优化就头疼了。移动站间距是按300-500米做的,全挂上,就会形成多重覆盖,少挂点,又会形成盲点。

现在共享率高的,只能是农村基站,但这部分数量相对来说较少,目前电信联通的注意力也不在这儿。

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即使铁塔拥有大量存量资源,但随着4G、5G的发展,高频段的使用会越来越多,比如说现在对5G的研究,有一个共识,就是频段的使用,要启用3.5G5G的高频段,这样未来的基站建设形式,将会是大量的微基站、超微基站、变形基站的形式为多。

放眼各大设备供应商,都在积极的推出诸如“敏捷基站”这样的解决方案,利用墙面、电线杆等站址的小基站形态越来越多。

换句话说,铁塔这种形态,在基础网络建设中的作用正在衰减。虽然贵为资源垄断型企业,铁塔也需要积极主动向广电、专网拓展,选址和销售将是铁塔未来最重要的两个部门。

铁塔作用力的消退,除了技术原因,根本原因还在于目前电信市场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基础网络规模,网络建设矛盾也不是站址,三个运营商的网络都已经成型,更多制约运营商的,是运营成本空间。租金、电费是基站日常运营费用高占比项,站址获取投入占比高峰已经过去。据说铁塔有高层曾感叹:铁塔公司是晚成立了十年……

那么,铁塔公司的未来,或是说政策设计的方向会是什么?

基础设施的社会化,尤其是站址资源的社会化,从长远上看,确实是好事,铁塔公司或者说类似资源公司,从长远来看,应该是会鼓励社会化资本进入,出现大量区域化、专业化的资源公司。

今后运营商或其他类型的网络运营商需要的站址资源,更多的是室内、墙边、现有建筑物附属设施等形式。这种站址资源,更加有利的,是物业开发商。而这种站址,是铁塔公司自己的弱项。

从政策层面,应该未来会鼓励多种形式的站址资源提供者。甚至将来会出现区域的专业化基站分包商,即他们提供从站址到天馈面的完全形式,运营商只需要接入信源即可运营。这种专业化分包商的出现,就会带动另外一项产业政策的调整,即出现本地化的电信运营商。这样也才能够真正实现促进市场竞争的局面。

作为先行者,铁塔计划2017年上市、全员持股的梦想能否顺利完成,也将关系到下一步政策的走向。

林紫玉  http://www.donews.com/idonews/article/6153.shtm
356  Local / 媒体 / 马云批O2O是伪命题:我从来没见过一个老虎有翅膀的 on: April 21, 2015, 07:21:29 AM
“2015中国绿公司年会”于4月20日在沈阳举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打造商业新价值”分论坛演讲时表示,O2O是一个伪命题。所谓O2O,是传统经济自己想象说有一天,如虎添翼,可以飞到天上去。但他“从来没见过一个老虎有翅膀的”。
  马云表示,他一直认为企业家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科学家,很多人把科学家看的很重,把企业家看的很轻,觉得企业家就是赚钱买进卖出的倒爷。“我以前当老师,我把老师看的很神圣,但是今天我把老师看的还是很神圣,我做了企业家以后,我为自己做商人感到骄傲,因为我们参与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我特别同意刚才周教授讲的,我们也需要参与制度、法制的建设,因为不去考虑,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中国经济就像过山车,一会儿好,一会儿不好,我们需要参与制度的建设,用制度和法制,来保证这个国家、这个社会经济持久健康的发展。”
  马云表示,企业家在考虑自己企业的时候,要考虑社会,考虑到整个的建设,法制的建设。“我发现很多企业家参与了法制的建设,我觉得这很了不起,有在人大,有在政协的,但是除了一腔热血以外,要增加这样的能力,有时候我看一些代表的提案,也是啼笑皆非,不是参加了法制建设,而是添乱。所以我们自己的能力,也需要提升。”
  马云表示,只有思考未来,只有关注年轻人,只有清定世界,你才能把握未来。“阿里巴巴不是这两年做成的,是十五年以前我们的思考,坚持了十五年,才走到了今天,今天的你实际上是十年以前的思考,你十年前的思考和十年的行动,铸就了今天的你。同样十年以后的你,也是你今天的思考和今天的行动,铸就了十年以后的你。企业如人,所以一个人的成长和一个企业的成长,其实是相向的,大家把这些问题想明白了,就是今天你想什么,今天你坚持什么,今天你放弃什么,将会铸造十年以后的你和你的企业将会怎么样。”
  马云称,人类有三次巨大的技术革命。“第一次是英国的工业革命,从蒸汽机起来。其实蒸汽机的核心,是人类开始希望突破体能,让自己更强大,而英国把握了这次机会,成为了最早期、最了不起的国家。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我们关注的能源革命,是人类希望自己强大以后,能够跑到更远,能够更持久,所以这是继续的从电和能源起来,美国把握了这次机会,成为了最大的国家。
  而这次技术革命,实际上作为信息革命也好、数据革命也好、互联网革命也好,这个我们各有说法,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这次革命是放在人的脑袋,让人的智慧起来,是让世界变得更加指挥,所以这是一次完全不同的技术的革命,他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影响是超越大家想象的。”
  马云表示,第一次技术革命,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之大,超出大家的想象。但是工业革命造成的社会影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能源造成的巨大影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这次世界发生巨大的变化,以前是各国之间为了更强、更远、更多的资源,而这次人类社会已经从巨头的对垒,抢夺顶尖的人、顶尖的资源,变成了国内内部的矛盾,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环境的建设。
  所以社会因为这次技术革命,将会变成社会走向更加的智慧。今天的冲击,跟一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战来讲,还是相对来讲很幸运的。
  今天我们最大的变革,不是外部的变革,最大的变革是内部的变革,也就是说我们昨天由于第一次革命和第二次技术革命,所建立的大量的规章制度和思考的体系,由于人类智慧的开发,将会受到巨大的冲击。我们要思考的是变革自己,而不是去改变别人。
  “这次技术革命,诞生一个什么样的经济,什么样的经济组织方式,我希望在座要去思考,因为这个组织方式,将成为十年、二十年以后,这个世界主要的经济的主要形式,我认为是平台型企业。而平台型企业,今天担当的不仅仅是原来从工厂,只负责生产,到了能源时代,需要有公司是贸易为主,而这一次是加强了,由于智慧出来以后,要加强服务,加强你的制造能力,加上你的服务能力,所以整个的商业结构,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政府体系,社会环境,依旧以当年的整个管理传统的工厂,和公司的思考面对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我相信双方会矛盾越多,痛苦越多。”
  “其实我最近听了很多企业家在讲“互联网+”,但是我认为他们是完全,很多人还是站在彻底昨天工业的思考,在思考未来。但是这需要一个国家,这确实需要一个过程,今天来讲,我们再想另外一个问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概花了五十年时间,才真正变成一场巨大的人类的一个技术的革命。第二次能源革命,也将近花了五十年,而互联网刚刚过去了二十年,未来三十年,才是互联网经济发挥巨大作用的,而未来三十年的机会在哪里,今天我们所有人在思考,互联网冲击了你的行业,对你的公司、你的行业、你的城市,有巨大的冲击,但是刚才马行长讲,拥抱变化,你应该是改变自己,去适应这个未来。所以我觉得,未来的机会在于,有人称之为“互联网+”,那是对互联网公司,我们大家现在讲的很多“互联网+”,“互联网+”是互联网公司说我应该思考加什么,但是更多的应该思考传统经济加,应该加上互联网,也就是说互联网加上传统经济,才等于我们未来巨大的机会所在,不仅仅是未来。
  我刚才听了王总讲的O2O,O2O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它原来思考从线下往线上走。有人讲如虎添翼,我从来没见过一个老虎有翅膀的,那是想象力。坦克装上翅膀未必是飞机,坦克就是坦克,只有飞机和坦克的完全的结合,才能有未来。所以所谓O2O,是传统经济自己想象说有一天,我可以飞到天上去。只有双方之间的配合,步、坦、空、客、导(音)联合,没有一家互联网公司可以活过三年,活好三年,这三年是非常艰辛的。
  大家觉得互联网公司你们真能挣钱,但是他们没有想过,15年来,像我们这样的企业,腾讯这样的企业、谷歌这样的企业,所付出的巨大的代价和错误是没人想象的。我见过很多工厂,晚上10点钟除了机器在转,没有人在转。而互联网公司,过了12点,都是人在挑灯夜战。
  术业有专攻,刚才万达王总讲的这一切,我们充满惊讶,但是我们花了十五年时间,在互联网里面,其实互联网并不仅仅就是上一个网那么简单,所以我觉得未来的机会,是我们共同的合作,共同的打造未来,互联网经济不是虚拟经济,互联网经济是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联合在一起,才是赢家。
  所以经常说虚拟经济会赢,还是实体经济会赢,好像现在实体经济批评虚拟经济觉得很骄傲,虚拟经济说你们实体经济太土。其实真正的互联网经济是实体经济,加上虚拟经济结合起来,才称之为真正的虚拟经济。只有这两个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赢。所以未来的制造业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未来的机器会思考,未来的机器会讲话,未来的机器会交流,未来的机器会想象,这是我们在未来三十年,这个世界会面临巨大的变化。
  所以互联网企业要想活得久、活得好,必须把自己变成一个真正普惠的技术,因为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普惠的技术,所以这是我们在这个情况下,在座所有的企业,如果有一天,你真正希望做到配合和协同作战,真正希望变成十年以后依旧能够生存、成长和健康发展的企业,要从组织思考、人才思考和文化思考上面,彻底的改变自己。
  所以我刚才说,任何的转型不是每家企业都是需要转型的,但是每家企业都是要升级的,而真正的升级,就在于人才的升级,思想的升级,文化的升级。”

http://cfi.cn/p20150421004269.html
357  Local / 媒体 / 证券从业者炒股解禁 股民:怕是玩不过他们 on: April 21, 2015, 07:19:58 AM
证券从业人员炒股这道口子将放开相关内容已经列入“证券法修订草案”
  证券从业人员以后可以合法炒股了!近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证券法(修订草案)提出,证券经营机构、证券交易场所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从业人员、证监会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证券从业人员,应事先申报本人及配偶证券账户,并在买卖证券完成后三日内申报买卖情况。
  而根据目前的证券法规定,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从业人员、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参与股票交易的其他人员,在任期或者法定限期内,不得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也不得收受他人赠送的股票。
  从业人员:一人入行全家禁股
  面对这样的政策松绑,不少证券从业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支持。
  “我在入职之前,被要求把自己、配偶、父母、子女的所有证券账户注销,真是一人交易所,全家不炒股”,一位交易所职员告诉记者。据了解,目前交易所、证监会对于员工炒股规定最为严格,除了本人外,员工的父母、配偶、子女都不能炒股。至于证券行业的企业机构,虽然监管没有那么严格,但同样限制多多。以基金公司为例,除了基金公司员工本人不能炒股外,从业人员直系亲属的身份证信息都必须上报,他们父母、配偶、子女等直系亲属的股票账户虽然不像交易所那样需要注销,但同样都须报备。此外,基金托管银行从事基金托管业务人员的亲属股票投资账户也须报备。
  沪上一位基金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司应要求员工亲属只能在公司指定的券商开户,并向公司申报账户交易信息。另外,基金公司要求员工亲属在买卖股票前必须申报,经公司审查后方可在批准日当天进行买卖。“我们公司甚至规定我们亲属账户不能买卖公司的重仓品种。”一位基金公司从业人员说。
  旧有政策:对多数从业者不公平
  “要是这个制度早点出台该多好啊,我就不会错过这波行情了”,证券从业人员小辛万分懊悔地告诉记者。小辛以前并不从事证券行业,而且还是个资深股民。但由于此前的单位不景气,去年9月恰好某证券企业招人,他经过应聘就成为了其中一员。而成为了证券从业人员,随之而来的就是不得炒股的限制。遵纪守法的小辛天天看着股市大涨,天天看着以前看好的股票猛烈地上升,却因为遵纪守法而只能做壁上观。
  对于此前从业人员不能炒股的政策限制,不少证券从业人员表示并不公平。部分认为自己从事的岗位其实并不可能接触到内幕消息,却因此丧失了炒股的资格;也有部分人认为,他们希望进行的证券交易,可能与公司接触到的敏感信息完全无关,但目前同样也是禁止的。“这个行当,真正不守规矩的,都会借用他人账户操作,禁止从业人员炒股并不能禁止内部交易,但反而使得老老实实的从业人员无缘证券市场,这个貌似不太公平,守法者反而吃亏了”,一位证券从业人员如此表示。
  政策松绑:对市场将是重大利好
  在记者的调查采访中发现,尽管证券、基金公司等机构,有着严格的买卖股票申报制度,但部分基层工作岗位的员工告诉记者,他们会避开本人炒股的嫌疑,转由亲戚朋友账户的操作。而且,目前证监会对于证券机构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定期抽查,所以目前的股票申报制度有些形同虚设。
  对于证券从业人员的炒股,之前大家都是心照不宣。而证券法修订后,放开了证券从业人员合法炒股的这道口子,无疑受到业内的普遍支持。对此,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假设新法允许证券从业人员买卖股票可以落地,那么对市场而言必将是重大利好消息。过去,证券从业人员买卖股票行为都是以一种“地下”形式客观存在,本次通过修法让这种投资行为阳光化,公开监管相较以往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在国外的成熟市场,从业人员合规合法的持有股票是正常的市场行为。
  普通股民:怕是玩不过他们
  证券从业人员可以炒股消息一出,在从业人员既喜且忧的同时,一般投资者不乐意了:“知情人士也来炒股,若不加限制,我们更弱势了。谁都知道A股是个消息市,作为从业人员很多信息先知先觉,像上周末扩大融券范围等,很多内容16日会议上已经传达。更高的监管部门早已开始布局,等新闻正式发布,也许相关人员已逢高减磅,普通百姓只有搏傻了。”
  一位资深股民提出异议:“现在禁止证券从业人员炒股,我们要面对产业资本和大小非的减持,还有庄家的做市等。那些盲目入市的普通小散,在这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已经处于不利地位。今后若从业人员利用承销、重组等信息优势提前介入,一般老百姓(603883)更加没戏了,怎么玩?”因此,业内呼吁要有制约机制,如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金手铐”一样,在杜绝老鼠仓、释放市场活力的同时,也能让整个市场得益,维持股市的“三公。”


http://cfi.cn/p20150421004274.html
358  Local / 媒体 / 新华社力挺 人民日报: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端 on: April 21, 2015, 07:17:24 AM
昨天股市收盘后,新华社撰文指出虽然降准并没能提振A股,但本轮牛市的格局并未因阶段性调整而改变。中国经济转型需要牛市支持,在乐观看待A股后市的同时,投资者仍需提防"非理性泡沫"。这已是新华社本月第七次发文护市。
  人民日报今日再发文称,4月20日,沪深两市合计成交达18025亿元,创历史新高。上交所更是因为成交超过万亿,导致系统爆表,创出全球交易所有史以来成交最高值。伴随市场热情的飙升,各种观点争相交锋。如何看待这一轮牛市?为什么中国经济在告别高速增长,但股市却创下交易新高?牛市背后是泡沫吗?甚至有观点称,是因为实体经济不景气,生产资金和银行信贷涌入资本市场才促成的牛市。对此,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这轮牛市有别于2007年的市场行情,背后的原因是中国发展战略的宏观支撑以及经济改革的内在动力。
  从时间节点上看,中央在2013年9月提出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随后资本市场长达七年的熊市宣告终结。"一带一路"将提速蓝筹公司全球化进程,进而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金融业的全球化。这轮牛市的启动,就是以银行等蓝筹股的发力作为重要标志。如果只看到银行股自牛市启动以来已经涨了1倍多,那么股价无疑是高的。但是如果你把人民币想象成美元,把中国的银行看作是美国的银行,那么目前中国银行的市盈率仍然偏低,价值仍然被低估。可以预见,伴随人民币国际化和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深入,国内银行迈向世界并不遥远。从市盈率看,中国银行业向美国银行业靠拢的时间表也就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时间表。
  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端。
  资本市场往往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国家经济的微妙变化。2007年,中国A股创下6124点新高,那一年日本GDP总量是5万多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二。2014年,中国以10万亿的GDP总量位列世界第二,几乎是当时日本的两倍,而2014年的中国尚在崛起的前夜,未来的潜力有目共睹。当前国内资本市场的火热,也是市场对于上述变化的正常反应和判断。
  有境外媒体的观点认为中国应该准备迎接A股超级泡沫的破灭,对此笔者难以苟同。从历史上看,中国并没有像有的西方国家那样具备制造泡沫的"传统"和"动力"。
  什么是泡沫?像郁金香、比特币之类的东西才是泡沫。一个年GDP总量10万亿美元的国家,其政治稳定、社会安全、经济稳健、目标明确;这样经济体中的蓝筹公司难道不应该修复其在资本市场的合理估值吗?如果这都算泡沫,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资产才不算泡沫?
  当然,中国实体经济面临升级转型阵痛的事实不可否认。然而经济周期的调整是正常现象客观规律,任何一个经济体都难以避免。调整会带来痛苦,同时也创造机会。相比其他国家,中国实体经济的升级转型不仅有"一带一路"建议所提供的外部市场空间,还有改革所能激发的内在活力。
  同时也应该看到,虽然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端,但投资风险依然不能忽视。长期看,"中国梦"会在资本市场有真实的反映--这并不是说,投资者就能够把资本市场当作赌场,只注重短期投机,不遵循投资规律和投资逻辑。
  如果将A股看作"中国梦"的载体,那么其蕴藏的投资机会是巨大的。但是,如果把A股市场当作赌场,那么世界上任何一个赌场都是危险的。

     http://cfi.cn/newspage.aspx?id=20150421003782&p=2
359  Local / 媒体 / [20150421]SatoshiTango计划在阿根廷扩展比特币业务 on: April 21, 2015, 07:10:10 AM
比特币之家讯   4月21日newsbtc消息 一家阿根廷的比特币交易所SatoshiTango计划扩大在该国的服务范围。虽然阿根廷的货币危机已经延续了好多年,但这家比特币交易所却在阿根廷获得了蓬勃的发展。

SatoshiTango首席执行官Matνas Bari对比特币的兴趣始于2013年,当时对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加密货币的概念,随后他决定创建一家比特币交易所。在克服了一些技术难题和质疑之后,Bari创建的SatoshiTango顺利上线,这是一个功能健全、安全的比特币交易平台。

比特币交易所的扩展

SatoshiTango的Clients在汇款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这允许客户通过Coinnect进行国际汇款,这是一个使用比特币区块链进行资金转移的支付网络。这样一来,普通的百姓都可以以较低的费用、快捷的方式进行国际汇款,而不需要去了解比特币的技术。

除此之外,SatoshiTango还给消费者提供比特币充值卡,以同等的价格在线赎回。SatoshiTango支持多种付款方式,其中包括PagoFacil,RapiPago和BaproPagos。

消费者可以利用这些支付方式在该平台使用比索自由的买卖比特币。现在,在阿根廷国内开展相关的比特币业务还没有明确的监管法规,但这种情况可能会很快被改变。Bari希望阿根廷金融官员能够以一种开放的心态看待比特币交易和比特币交易所。

阿根廷比特币交易所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消费者对金融体系固有的不信任,这对于Bari来说可能是福也可能是祸。目前,SatoshiTango是阿根廷一家交易量靠前的比特币交易所,Bari计划开发出更多主流的功能,让比特币在阿根廷被更多的人接受。

编译:比特币之家/刘友   http://www.btc798.com/article-7557-1.html
360  Local / 媒体 / [20150421]东莞小伙炒卖他人比特币亏空被指诈骗 on: April 21, 2015, 07:06:46 AM
在网上炒卖红火的虚拟货币比特币,因无法认定价格,之前国内多地出现交易纠纷都无法立案。
 
但这一问题却在东莞发生了改变,因为有了东莞价格认证中心一纸认定,一起发生两个青年网友之间的比特币纠纷成功立案。因为亏掉一网友托管在其网络平台上的近200个比特币(认定价格60万元以上),山西90后小伙裴思源被东莞公安部门以涉嫌诈骗刑事拘留。
 
那么,问题来了,在国内没有“法定身份”的比特币能否被定价?出现虚拟货币纠纷是否也要面临刑罚?裴思源的家属认为物价部门对比特币进行人民币评估,有悖于央行银监会对比特币“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的认定。而东莞价格认证中心则于4月20日回应称,网络游戏虚拟财产(如虚拟货币、装备等)同样有价,价格认定有法可依。
 
事件
 
90后托管比特币亏空
 
4月20日,裴国杰从山西运城赶到东莞,因为虚拟货币比特币的一起纠纷,他的儿子或面临牢狱之灾。原来,90后裴思源热衷于虚拟货币比特币的炒卖,并自己在淘宝上开了网店,提供比特币增值管理。同样酷爱比特币,陕西一朱姓青年通过网络结识了裴思源,2014年8月份,把自己手上的近200个比特币托管在裴的网站上做增值,赚取更多比特币。但由于裴操作不善,在比特币炒卖中一亏而空,朱姓青年的比特币无法如期取回。
 
为此,朱姓青年在莞打工的姐姐把裴思源告至东莞市东城分局立新派出所。而随后该派出所在拿到东莞市物价局价格认证中心(现归属于东莞市发改局)对比特币做出的评估报告后,以涉嫌诈骗将裴思源刑事拘留。
 
“孩子今年才21岁,我们也是警察来了才知道他玩比特币的”,裴国杰说,对于儿子炒卖虚拟货币并造成亏损也是很无奈,但其不解,在各地纷呈的比特币纠纷都因无法认定价格而无法成功立案,“怎么东莞就给我儿子来了个国内“比特币”第一案呢。”对裴国杰的说法,记者检索相关资料及报道发现,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立案确实少见,基本没有相关案例见诸报端。
 
争议
 
给比特币定价合规否?
 
“对比特币进行人民币评估,是严重违犯国家金融政策”,看到了东莞市物价局价格认证中心的比特币评估报告,裴国杰表示不认可,便要求对该行政行为进行复议。在裴国杰看来,比特币只是网络上产生的一串数码,是不受国家文化部和商业部监管的一种特殊的虚拟货币,而政府部门给其定价,无疑让其儿子这起纠纷的案值大幅飙升。
 
裴国杰告诉记者,朱姓青年先后在其儿子的网上托管了193个比特币,根据托管增值管理,这些托管的比特币会有所增加。“2014年高峰期的时候一个能卖到3700-3800元,但现在也就1000多元”,在其看来,比特币这种虚拟货币的交易,早就不受国内监管部门的认可,其价值的认定也存在问题。
 
事实上,这种通过特定计算机程序计算出来的“比特币”(Bitcoin)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内也有一些机构和个人借机炒作比特币及相关的产品,其价格波动较大。为防范风险,2013年年底包括央行、银监部门等五部委曾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明确指出,虽然比特币被称为“货币”,但由于其不是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同时规定,国内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以比特币为产品或服务定价,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买卖比特币,不得承保与比特币相关的保险业务或将比特币纳入保险责任范围,不得直接或间接为客户提供其他与比特币相关的服务。
 
回应
 
虚拟货币定价合法
 
而对于家属对比特币价格认定的质疑,东莞价格认证中心4月20日公开回应称,网上虚拟财产同样有价,价格认定有法可依。认证中心指出,该中心于去年8月19日受理东城分局立新派出所申请,要求对朱某被诈骗案中涉及被诈骗的230个比特币价格进行核定。对此,中心根据原东莞市物价局《关于印发〈刑事案件中涉及网络犯罪物品价格认定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中第四款“盗窃他人网络游戏虚拟财产(如虚拟货币、装备等)的,以游戏充值卡面值计算,或者以近期(3个月内)该虚拟财产官方网站交易价格计算(官方网交易价格即网络游戏营运商在官方网公示的价格)”规定,在对比最专业比特币交易平台中国站、火币网行情和比特币交易网三个国内比特币交易网站在2014年8月10日的实际成交价格后,核定每个比特币价格为2810-2860元,总价格为人民币646300-657800元。
 
  而对于央行关于比特币的风险防控,东莞市价格认证中心也发布了看法。其指出,该《通知》虽否定了比特币的货币属性,但明确比特币交易作为一种互联网上的商品买卖行为,普通民众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拥有参与的自由。目前,国内已有数十家公开网站实时交易比特币。发改局价格认定中心认为,该案件从受理到出具价格核定结论完全符合国家、省和东莞市涉案财产价格认定相关程序,依法合规。
 
比特币之家  http://www.btc798.com/article-7558-1.html
Pages: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 89 »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9 | SMF © 2006-2009,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