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 Forum
June 17, 2024, 04:33:07 AM *
News: Voting for pizza day contest
 
  Home Help Search Login Register More  
  Show Posts
Pages: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 73 »
61  Local / 媒体 / 巴菲特2015午餐时间开拍 史上最贵约346万美元 on: June 02, 2015, 12:46:53 AM
 京华时报讯 (记者敖晓波)一年一度的与亿万富翁投资者、“股神”沃伦·巴菲特共进午餐拍卖会正式开拍。据了解,此次拍卖将于当地时间5月31日到6月5日之间在eBay网站上进行。而此前最贵一顿曾卖出346万美元高价。

  自2000年开始的巴菲特午餐拍卖已经为全球众多投资人士所向往,至今已经延续16届。以往拍卖共计筹集大约1780万美元。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伴随着各路投资人士朝拜心切,午餐拍卖价格也水涨船高。这一数据在2012年创下了纪录,当年一位匿名参与者付出了创纪录的3456789美元。此外,在2011年,买家在拍得2345678美元后仍意犹未尽,在已经夺标的情况下,自愿多付出几十万美元,将午餐价格提高到了2626411美元。2014年午餐会拍出价格为216万美元。

  据了解,巴菲特一年一度举办午餐义卖,所得款项将捐赠给格莱德基金会。格莱德基金会是总部设在美国旧金山的一个为穷人和无家可归者提供食物和医疗帮助的组织,从2000年开始举办午餐义卖活动。最终胜出的竞拍者,将获得与巴菲特共进午餐3小时的机会,并可携带最多7名亲友前往。(京华时报)
62  Local / 媒体 / “二王”出走,搜狐畅游转型愈加艰难? on: June 02, 2015, 12:41:32 AM
在搜狐网来来去去走了不少人之后,搜狐畅游也开始有人陆续离开了。

继去年畅游主要创始人王滔离职后,游戏事业群总裁王一近日也被曝出离职的传闻。王一在5月28日曾经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世界那么大,我只是想出去看看。随后王一对外表示,自己只是“感觉很累,想休息一下,并没有下一步计划”。

看上去,如果没有大的变故,王一离职似乎已经成为定局。按理说,一家上市公司走几个高官正常得很。但对于目前正处于风雨飘摇中的畅游来说,这“二王”都曾经属于搜狐畅游的“顶梁柱”,走了一个还可以勉强接受,走了两个的话,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接替,风险极大。

“二王”的出走与即将出走,其实是搜狐畅游在移动互联网手游为王时代难以适应的结果,是搜狐畅游发展方向不确定的结果,是整个公司政策不明朗的结果。如果王一也走了,“二王”不再,那搜狐畅游甚至整个搜狐必须得直视自己的问题,否则畅游的未来会很微妙,或者说是很危险。

搜狐畅游目前已经与手游市场的“第一军团”渐行渐远了,根据第一手游网2015年4月中国手游曝光度报告显示,4月份百强手游曝光度Top 10中,畅游的主力军《天龙八部3D》仅仅排名第九,曝光度为487万,前八名均在500万以上,前四名则在600万以上,排名第一的《梦幻西游》为972万。

4月份热门手游厂商排行榜Top10中,搜狐畅游排名第五,曝光率711万,远逊于排名前三的腾讯游戏(4329万)、网易游戏(2142万)、完美世界(911万)。而在艾瑞网2015Q1上升最快的游戏Top15中,没有一款搜狐畅游的产品。

发展无力,前景堪忧,搜狐畅游再左右摇摆已经不行了。所以,在笔者看来,走了“二王”的话,搜狐畅游应该直视并且解决这三个问题。

第一,畅游需要一个方向:着重点是做重度游戏还是轻度游戏。

酝酿出走的王一,是重度游戏的拥趸。在今年三月份的GAME+新品发布会上,王一曾经表示,“畅游中重度游戏是畅游的基因,同时也是畅游的优势。通过三界GAME+,核心的理念仍是要做最极致、最专业的游戏产品,把畅游的优势发挥出来。”

但是,市场与效益让王一的战略迷茫。有分析称目前市场上盈利状况较好的是轻度游戏,的确,在7881平台手游交易数据上,刀塔传奇等游戏成交额位居前列。但是,在今后的趋势中,重度游戏却有后来居上之势。

根据艾瑞分析称,“手游在网络游戏市场所占份额越来越大,但作为手游领跑者的卡牌手游却呈现出降温的趋势。与此相反,重度手游开始被寄予厚望。”所以,王一究竟是战略失误还是生不逢时,这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一旦王一走后,搜狐畅游必须要决定是继续重点做重度游戏,还是转向轻度游戏,或者二者兼顾。

第二,畅游需要一个定位:是做渠道,是做内容,还是做代理,亦或是多管齐下。

不管是做端游还是做手游,搜狐畅游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失败者。手游方面唯一一款能提得起来的《天龙八部3D》,还是借助于其在端游的“余威”。分析内容上失败的原因,我想产品质量还是最大的问题,技不如人的话,怎么办都是不行的。

这不得不让我们对搜狐畅游的内容生产能力产生怀疑。从某个角度看,如果做内容实在不行,那么做渠道、做代理也是可以暂时挽回颓势的。但是,游戏行业尤其是手游行业渠道为王的时间已经很久了,渠道一直可以为王吗?腾讯游戏的成功,是因为渠道和内容的双管齐下,网易游戏能够不落伍,是因为它的代理优势和研发优势。

搜狐畅游究竟靠什么立足?是做渠道,是做内容,还是做代理,亦或是多管齐下?得有个定位。

第三,搜狐畅游需要练内功:真正加强研发能力。

搜狐畅游曾经有《天龙八部》的辉煌,甚至至今仍然有吃《天龙八部》老本的嫌疑。可最近几年以来,搜狐畅游的失败案例却是颇多,很值得我们思考。搜狐畅游为什么有那么多失败的游戏呢?高层决策失误、产品抓不住用户的心、产品质量问题都是主要原因。

当年《鹿鼎记》的失败,我们不必再谈,先看看最近一段时间畅游的表现。根据媒体报道说,“自2014年7月以来,畅游对外发布了数十款游戏,只有《蛮荒搜神记》是完全由畅游自己研发的独立版权的游戏,其余都是通过购买版权来联合研发。”

如果说这就是畅游标榜的内容为王的成功,那畅游的研发能力真的堪忧。犹记得,曾经给畅游带来巨大收益的第七大道创始团队在去年离职,搜狐畅游的研发能力现在究竟还有几成呢?难道就一直靠炒天龙八部的冷饭生活不成?

当然,搜狐畅游的乱象也有可能源于其内部的混乱。但不管如何,一旦王一离职,“二王”不再,那搜狐畅游就真的应该直视我说的这三个问题了。

作者:姜伯静 | 来源:iDoNews 专栏
63  Local / 媒体 / Lily无人机一夜爆红,如何避免成为下一个土曼 on: June 02, 2015, 12:40:48 AM
Lily一夜爆红,比起业内顶级的一些无人机,Lily的神奇就在于抛飞、回落操作智能,防水和自动跟拍:起飞时只需要把无人机抛至空中,就可以自己迅速找到平衡,整个航拍过程无需遥控操作,便可以实现自动跟踪拍摄,最后还可以降落到你的手上。

乍一看,Lily是将无人机的所有想像发挥到了极致,但产品是否可以量化成了业内质疑的关键。做不好就会像土曼手表一样,面临不断跳票。

记得2013年腾空出世的土曼手表,在只有设计图,尚未明确产品的工艺可行性与成本控制的情况下,就为了抓住微信圈爆发传播的时间窗口,贸然开始预订,并提前数月预收货款,导致后续的设计、生产全部陷入赶工的被动节奏。

土曼创始人汪伟当时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就列举了自己设计手表的多条“错误”,比如:1.如果做彩屏早交货了,柔性弯曲Eink是为了酷但成本增加7倍;2.加2DTouch是为了客户操控习惯,其他家都是按键,但加工成为大问题……

再到后来由于时间推迟与淘宝平台规则产生冲突,导致失去一部分用户信用度等等。

那么,有土曼的前车之鉴,Lily又会不会重蹈覆辙呢?

业内人士指出,无人机技术的价值核心就在于飞行控制器算法、载重能力和续航时间。

飞控算法现在已经在比较成熟的阶段,例如大疆Inspire1的最大飞行高度能达到4500米,并最大承受10米/秒的风速(相当于风力等级为5级的劲风)。那主要的改进重点就集中在载重能力和续航时间上。

而Lily为了做防水,使机身一体,这样就增加了机身本来的重量,这是个弊端。并且,机身一体也使得电池无法更换,一次充电2小时续航时间却只能维持在20分钟。

一块电池的续航时间难以持久,是因为电池密度,这属于物理层面的问题,目前在攻克这方面难题的团队有特斯拉,可见还是十分棘手的。

另外,根据Lily研发创始人HenryBradlow在2013年底发帖,Lily是利用树莓派外接摄像头通过视频识别的方式实现定位追踪,飞行控制板则采用基于Arduino的Ardupilot。

这种定位追踪并不能像宣传片中那般飞行自如、用户可以为所欲为,反而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此前就有外媒TheGuardian做测试时要顺利启动无人机却十分困难,抛出无人机,飞行几秒后还撞到记者身上并“咬了一口”。同时,躲避树木和滑雪缆车等避障能力也是欠缺。

再者,摄影网站Photoblog指出,Lily的相机并没有外置防抖措施,而是用了类似InstagramHyperlapse的数码修正技术,相机则用了Sony iMX 117模块,可拍摄1200万像素照片或1080P 60 fps影片(H.264codec),而镜头视角为94°。

无人机+GoPro是一种比较经典的搭配方式,虽然说Lily将照相机内置在无人机内部,省掉了云台和照相机支架。但舍弃了机械电子稳像台,利用的是平台稳定和纯数字稳像,这样会带来画质的降低,而且实时性与画质之间是矛盾的。

这一切,就像亿航创始人熊逸放所表示,Lily的概念是极好的,但对是否会“跳票”应该持保留意见。

作者:momo.XO | 来源:iDoNews 专栏
64  Local / 媒体 / 饿了么与美团,会不会把百度外卖打没了 on: June 02, 2015, 12:39:50 AM
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和联合创始人康嘉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创业,彼时的王兴已经是颇有名气的连续创业者;饿了么团队成员大部分为90后,在加入饿了么之前几乎没有工作经验。

相对于美团来说,团购时期既已练就一支“钢铁队伍”,是“团购战争”中的胜出者。 饿了么成立于2009年,优先于美团打拼了6年,而美团外卖2013年年底起步,却已快速成为与饿了么对抗最激烈的竞争对手。

根据多份市场调研报告显示,经过多轮洗牌,具有先发优势的饿了么和坐拥团购资源的美团成为第一梯队仅有的两支队伍。同时也是创始人的最后交锋,到底谁能成为最后的王者?

思想决定团队风格

美团外卖和饿了么的创始人王慧文和张旭豪大学期间就有中断学业创业的念头,之后两人的思想截然不同,这或许也造成了管理风格的不同。

张旭豪认为执行力的重要程度远胜理想,因此媒体对其贴得最多的一个标签,就是“干练”。相比之下,王慧文在大学期间经历了从“学霸”到“学渣”的蜕变。

同宿舍的王兴一样,对专业课不感兴趣,反而对互联网有极大的兴趣。后来,两人一同退学,凭借对互联网的极高兴趣多次创业,对以后创立美团外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饿了么:创始人思想的实现

张旭豪坚信,饿了么的未来,将建立于它对产业链的改造,及其实现的程度。

事实上,两人都提出了以淘宝为模型、但要比淘宝更进一步的平台化目标。饿了么最关心的,是运力的效率问题,在解决过程中,张旭豪为饿了么确定了三条运力线,由重到轻分别是自有物流、第三方物流和社会化物流。

美团外卖:来势汹汹的目标产业

王兴虽然美团以团购起家,但他却将自己定位于服务业。2014年,美团拾起了外卖市场,每一次扩容,都让美团按照王兴指定的增长幅度完成了年度目标。“我们肯定没必要也没办法霸占整个行业,但还是要覆盖到所有的面”,王慧文的轻描淡写预示了要与“敌人”竞争到底的决心。

谁是真正的强敌

美团外卖采用每单贴补得方式销售,更有首单立减,杀价杀到最低。这样更顺了消费者的心意从美团目前的补贴力度就看出来了,在外卖这个事情上,王兴和王慧文会死磕到底;同时在美团的主客户端上是没有美团外卖的入口的,这说明了说明了他们要给美团外卖一个独立的机会,让他自己去闯出一片天下,成败与否全靠努力了。

从目前微博的搜索关键词以及百度指数来看,美团外卖是佼佼者,以至于饿了么的创始人把美团外卖作为了竞争对手,淘点点和百度外卖等产品根本没放在眼里。

用户调查反馈

饿了么和美团外卖面向的群体是大众,而更多的是学生。美团和饿了么对于大学生这个纯消费群体来说,当然是他们竞争的越激烈越好,可坐收“渔翁之利”因为最后受益最多的是消费者。相对于饿了么美团外卖的普及力度要广一点,毕竟人人不是王思聪,省钱还是最主要的。

仅从目前的状况看,以一个学生的身份觉得美团外卖用着更舒服一些,首先进入美团的界面可以直接选择口味优惠什么的,送餐的速度也比较快,范围比较大。

而饿了么需要点击更多才可以,显然不方便查找;其次,美团外卖的强大背景,逛美团的时候可以看到外卖的推荐,可以看到外卖的订单情况;并且美团重金买下“饿了么”关键词,搜索“饿了么”,第一条便是:饿了么,饿了就上美团外卖 。

互联网为外卖行业提供了契机

从产业基因来看,包括餐饮外卖在内的服务业,与互联网将结合得更为紧密,互联网外卖市场的打开,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走进了家家户户。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当前推动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和向第三产业转型的宏观需求。

互联网的时代只有优质的互联网平台与优质餐饮商家的品质经营相结合,才能真正占有市场,这也成为与会者的共识。 究竟互联网量大外卖市场谁会成为最后的赢家?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蒙蒙 | 来源:iDoNews 专栏
65  Local / 媒体 / 央视喊话中概股,创业板好戏刚开始 on: June 02, 2015, 12:38:55 AM
5月30日上午的中央新闻做了半个小时的专题,公开喊话BAT等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回国上市。理由与我在《中美金融暗战,互联网成救命稻草》中的分析如出一辙——在美国上市不赚钱,还受气,中国股市很赚钱。暴风科技果然被拿出来炫耀,说明这种翻了30多倍的互联网神股的确是属于“战略操盘”。由于执行国家意志,下来是不可能的。这同时说明,中美金融战已经趋于白热化。图穷匕现。

谁都知道,互联网就是未来,中国政府果然心疼中国互联网公司去美国上市。中国未来的希望在美国股市里,局面势必要扭转。创业板的飙涨,无疑就属于“筑巢引凤”,第二步就是吸引中概股回归,包括BAT。当然还应该有第三步,就是动用法律大棒——那个什么VIE架构未必合法,国家可能不予承认。敬酒不吃的话就得吃罚酒,今后看中概股们当家人的表现了。估计他们会有一大批回归的。这个事态,还应当密切关注。另外,既然创业板已经成为政府操盘工具,也可以说它至少掉不下来。

美国对此会如何反应呢?或许对阿里巴巴等中概股的官司就不了了之了。总之,别回去上市,这里制度好,长远来说好处大大滴。互联网金融战,就是争夺为了未来。中国政府此举属于釜底抽薪,这些巨无霸不回来,中国也就没有与美国金融市场一较高下的能力。这样来说,哪怕互联网再国际化,最终也难逃国家政治的强力干预。

可以预计未来,自全通教育,中文在线乃至暴风科技后,新上市的互联网企业仍有大概率地被爆炒,幅度至少不会低于暴风科技,好戏还没完。

那么中美金融战是怎么回事?美国一直是靠翦其他国家的羊毛过日子的,比如剪了拉美,剪了东南亚,剪了日本。中国也得是要剪的。先降息,叫流动性泛滥,促进目标国家的经济成长,再加息回抽,迫使其经济走入动荡,股市一落千丈,然后来个回马枪,大肆抢夺便宜股票。赚个盆满钵满。不过临到了中国,事情有了些变化。

美国遇到了金融危机,被迫量化宽松。这个期间中国股市也是一路走低,但在美国量化宽松结束前就已经开始上涨。此时美国一直叫嚣要加息,但时机已经错过了。中国股市已经涨起来了,而且无视了美元资本的大规模外流。眼看羊毛剪不成,现在却成了抢筹模式。不知这算巧合,还是中国方面有刻意安排。或许是中国方面预期到了美国会来这一套,因此股市上涨也算是防御。中国方面喊话中概股回归,这可以谈得上是反击。这场博弈,中国并不落下风。

作者:姜洪智 | 来源:iDoNews 专栏
66  Local / 媒体 / 微信商业化为何不能走QQ的道路 on: June 02, 2015, 12:38:13 AM
微信与QQ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当移动互联网不可阻挡的到来之时,移动QQ还在向渠道付费预装不断的增添各种“功能”,简单直接的满足人们通信沟通需要的微信崛起是理所当然,但商业化道路却走的更加曲折。

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不是工具,也不一定是平台,但他是链接是服务是未来。

QQ的商业化历经了内部推动的richbutton-会员-QQ秀-QQgame四个步骤,逐步成型。而微信的商业化一直就是一个很模糊的事情,淘宝链接的封杀,飞机大战的火爆,公众号整顿,朋友圈品牌推广,每个事件都与外界因素脱不了关系。

QQ当初有流量,但无法得知如何流量变现,因此不断的推动生态系统的营造;现如今开放连接世界的微信,变现的方式有很多种,却担心因为做的过火伤害体验而流失用户。

时过境迁,用户使用网络的习惯已经改变,但有一样并没有变,那就是对内容无止境的需求。

Richbutton对QQ商业化的意义,并不在于广告收入的创收,毕竟所带来的收入远远无法抵消用户快速增长对服务器和带宽的消耗。实际产生的价值在于,用户开始接受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偶尔通过官方管道了解一下有可能需要的信息。

朋友圈品牌推广的出现,却是源于广告主对移动互联网广告资源的如狼似渴的需求,而不是微信需要在朋友圈中增加官方信息曝光的机会。移动互联网,大家为何喜欢APP,是因为只要不喜欢就可以删除。

会员对QQ商业化的作用,是长期锁定了一批有付费意愿的忠诚用户,开通服务时候优先挑选赠送的靓号,享受每月一定数量的手机离线消息,种种服务让会员感受身份的价值。

淘宝链接的封杀,源于阿里对腾讯生态系统的恐惧,但是同时留下了巨大的空间给“代购”“直销”在朋友圈中肆意妄为。层出不穷的“微商”,不管是否有官方的背景,都或多或少的伤害了原本纯洁的社交体验。

QQ秀的存在,从一开始就定位为商业化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当人群有炫耀和攀比的心理的时候,才能触发进一步的消费欲望。

公众号的整顿,却是因为大量微博“运营”团队进入微信,将各种陋习带入后,造成用户活跃度下降之后不得以而为之的事情。

QQgame在成立之初,并没有想过要自己独立开发或者引进大量的游戏,只是基于消费欲望的填充,希望尽快整合游戏行业的合作伙伴,以导航的方式流量变现。当众人都没有意识到QQ流量价值的时候,就自己动手做起来,引发的一个美丽的误会。

朋友圈秀飞机大战排行榜,却是一群游戏厂商盯着微信,还在妄想用白菜价买黄金的情况下,一次被迫的肌肉秀。

无所为才能无所不为,正因为开放的架构,才让一个产品在如此之快的速度下发展。变化才是不变的真理,只要读过《失控》就知道背后的那只手才是结果的最终决定者。

在微信加速商业化的当下,我们无法预知接下来还将会发生什么。但是我们可以相信,无论是内因推动,还是外因推动,腾讯的社交和娱乐基因会是当中的主角。

微信,他正在为我们构筑一个个欢快的分享快乐的场景。

作者:廖峰 | 来源:iDoNews 专栏
67  Local / 媒体 / 互联网慈善,不需要娱乐的催化 on: June 02, 2015, 12:37:16 AM
前几日结束的百度公益一小时活动在一个小时之内“静静地”筹集到了497万给重症孤儿的善款,这是第五届百度公益一小时慈善活动。而这一小时距离2014年几乎地球人都知道的冰桶挑战系列慈善活动的尾声,相隔不到一年的时间。

我们都承认冰桶挑战是全球性的、全球化的一场慈善活动,它将娱乐、慈善、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相比冰冷的百度公益一小时的活动页面更温暖、更丰富、吸引了更多的人。

而当我们将两个活动的因素各自提取出来后进行比较,可以看到的是,百度公益一小时相比冰桶挑战少了最多的元素就是娱乐。那么互联网慈善究竟需不需要娱乐这个催化剂呢?

注意力吸引:慈善性质与娱乐性质的博弈

将一个事件娱乐化,能够给这个事件带来更多的注意力,这是无需置疑的。但是如果是一个慈善事件,那么娱乐化的成果很可能是这个事件慈善属性和娱乐属性的博弈。

博弈的结果,就是并非所有人都将这个事件看成是慈善事件而以一个近乎纯粹的娱乐事件来理解冰桶挑战。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就是,你关注了不同的名人,他们为你呈现出的冰桶挑战的性质也就不同。

有些人呈现出的,是娱乐性质大于慈善性质:比如陈光标的号称可以申请吉尼斯的冰桶挑战;比如绝大多数参与冰桶挑战而并未捐款的普通人,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渐冻人的定义是什么。也有人呈现出的是慈善性质大于娱乐性质的,比如钮承泽在冰桶挑战中为人们解读渐冻人群,比如金城武在视频中呼吁人们真正关注渐冻人群,比如鹿晗在医院为人们展示渐冻人群的状态。

一旦这个慈善事件的娱乐属性超过了慈善属性,那么从这个转变的传播节点以后的所有受传者接受的几乎全都是这个事件的娱乐属性,这给慈善事件造成的更多的是人们选择性的忘却了这个事件本身的初衷,即它所真正人们关注的需要帮助的人群。

但是如果没有娱乐的催化,也许事件并不能获得全球化级别的关注力,但是至少它能够将慈善事件的慈善属性得到最大化的保留,百度公益一小时就是这样的活动。它的页面上始终清晰地标注着这一小时我们会帮助的人群:重症孤儿,没有任何娱乐性质。

光速化的娱乐

移动互联网传播时代的娱乐发展到今天可以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来形容呢?光速传播、光速消费、光速冷却。

举个例子。范冰冰李晨在微博公开恋情后,几乎在第一时间里得到了最大化的传播,而作为第二传播手的段子手、广告公司、品牌公司不放过这个机会进行改造、消费、借势二次传播,于是在一天之内,近乎百万的“我们”微博变体就出现在人们的眼球中,这些变体又进一步催化了“我们”这个事件的消费程度。

而当一夜过后,这个事件就冷却了下来,冷却的速度也超过之前的任何娱乐事件。甚至当我问你:李晨范冰冰几号公开恋情的?你或许一时间想不起来。这就是光速冷却后人们只能将这个事件留下一个模糊的“六月前,李晨范冰冰公开恋爱”印象。造成这个局面的,正是飞速传播的互联网对于任何一个热点的过度消费所造成的透支效应。

那么这种状态下的娱乐如果与慈善活动相结合,也许带给慈善的另一个负面的因素,就是事件的热度陡增后的陡降冷却。

但是慈善本身就是一个冷属性的活动,无论它如何借助各种工具使自身的关注度增加也没法改变这个行为本身就是理性与冷静的结合体。如果人们在娱乐中关注了某一件慈善事件,也很有可能因为这个娱乐话题的急速冷却后对这个慈善事件随即淡忘。这样的结局是对慈善事件很不利的。

所以,互联网慈善不需要娱乐来催化。

最后的话:

笔者认为,无论是一小时,还是冰桶挑战,都无非是互联网慈善发展波动状态的两个不同的节点,即二者都是必然存在的,互相都无法彼此取代。

百度公益一小时是笔者认为目前互联网慈善最正确的一种形式,也许没有之一,因为它简洁、高效,虽然它没法让我产生一种相比冰桶挑战那样浓厚的参与感,但是参与感本身不是慈善的核心需求而是高效且有针对性的收获捐款以尽快对目标人群进行帮助。

不知道今年的冰桶挑战还会不会有,不过依据这个活动的发源地欧美人性格中喜欢从0到1而不喜欢从1到N的特性来看也许与去年完全一致的冰桶挑战不会发生,可能再出现的时候这个活动会换一种新形势出现。到那时可能更多的明星、政客、科技名人会参与其中,我国更不例外。

作者:凯铭 | 来源:iDoNews 专栏
68  Local / 媒体 / 数据危机时代,我们还有信息安全吗 on: June 02, 2015, 12:36:20 AM
5月27日下午,朋友圈里“剁手党”们一片哀嚎,原来是支付宝出现故障无法登陆,28日凌晨,支付宝方面给出解释:“因杭州市政道路建设导致网络光缆被挖断,从而使部分用户今日下午短时间出现了无法正常使用支付宝的情况。

第二天上午又有用户发现携程APP数据出了问题,甚至一度传出携程数据遭“物理删除”的惊恐言论,各路技术大神、爆料大神猜测不断。

其实这样的事情这些年一直在发生,2015年5月10日晚间,@陌陌科技在微博上宣布“由于网络故障,陌陌暂时无法正常使用”,引发无数宅男吐槽。

5月11日晚9点多,网易也宣布其骨干网络受到了攻击,导致其移动应用、游戏无法访问、刷新。

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互联网,而安全问题一直是挥之不去的噩梦。值得注意到是,近期出问题的互联网厂商都是有一定规模,有一定实力的厂商,而更多的互联网企业的规模远不能与这些厂商相比。互联网时代,我们还有安全吗?

一、互联网时代的安全危机

信息安全问题是一直存在的,但是过去网络世界是网络世界,现实世界是现实世界,安全问题并没有那么迫切。其实,以前发生过天涯论坛密码泄露的问题,所牵扯的用户数并不比今天的携程或者陌陌少。但是天涯论坛密码只关系到网络id,不会影响到用户的现实生活,

而如今在O2O流行之后,支付宝里面有用户的巨额资金,携程直接关系到用户的外出行程,他们出点问题,用户被影响的不仅仅是网络,而是现实。

同样,我们现在很多互联网应用,很多APP都在收集用户的信息,你的手机号码、通讯录名单、QQ好友,甚至是支付宝账号、银行账号都在被收集之列。

这些东西无论从哪里泄露出去,都有给个人造成巨额损失的可能。

我们在媒体看到,某人139xxxx8888的吉祥号被他人挂失出售,某人的银行卡存款神秘消失,就是因为个人信息泄露,信息被完全掌握。而互联网企业往往掌握了千万用户的信息。

另外,随着云储存系统的发展,很多个人的信息和一些隐私也被个人储存在云端,云端的服务器一旦被攻破,那么千万用户的隐私就毫无遮掩的出现在大众面前。

当年陈冠希的艳照门是因为修电脑,而后来的苹果艳照门,大明星们在豪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看了个通透。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形势其实是非常严峻的。

二、互联网的危机需要用互联网的思路来解决

理论上,每个提供云服务,每个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公司,都应该招聘一流的安全专家,甚至知名黑客作为信息安全负责人,都应该布置强大的防御系统,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

理论很丰满,而现实很骨感,百度曾经对国内近3万中文网站安全状况进行扫描过,结果是部署了基本安全策略的网站比例非常低,即便采取安全措施,防御规则也大部分过时,很久没有更新规则。从黑客的角度看,就是大多数互联网企业的网站不堪一击。

企业的云安全意识非常低。所以互联网经常出现脱库、用户信息泄漏、DDoS攻击、服务不稳定等问题。

其实,这和早年个人PC是一样的,互联网早期,很多接入互联网的PC连杀毒软件都没有,跟不用说什么木马防护,HIPS防入侵,结果用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当年还没有淘宝,也没有网银,丢的只是QQ号、游戏账号。如今的形势要严重的多。

当年PC的问题给了360崛起的机会,做3721的周鸿祎摇身一变变成安全专家,取得了PC端的入口,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智能手机,变成了360帝国。

而如今互联网糟糕的安全形势也提供了机会,这几年世界黑客大赛上,排名最高的中国团队是安全宝——蓝莲花,拿过世界第五,而安全宝的主业是给互联网企业提供安全保障。

顶级黑客同时也是安全专家,很有点周鸿祎从3721转360的意思。不过,在互联网大鳄横行的时代,有钱途的企业会被巨头盯上,BAT里面的百度出手,收购安全宝纳入了自己的体系。

然后,百度卖入口,提供一个有高水平防御的入口给互联网企业,你自己搞不好防御没有问题,用我的入口,我来给搞防御,用顶级黑客对付黑客,你们做服务,给我交钱就可以了,安全也可以外包。

其实,类似的思路国内的金融保险企业早就用了,在这些重要行业,信息安全是由保密局、密码管理局为代表的国家力量所保障的。

互联网企业目前还没有到那么高的层次,安全外包给一流实力,有顶级人才的大佬,花钱买安全算是不错的选择。

三、个人应该做些什么?

对个人来说,只要你要使用互联网,个人隐私就不可避免的泄露,我们能做的只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泄露。

如果你的手机装了百度手机卫士或者360、安全管家一类的东西,就会发现,很多APP都会收集你的隐私,一个手电筒软件都要你的通讯录,短信列表。而这些隐私是完全没有必要泄露的。

所以,手机安装百度手机卫士这类软件,尽可能的减少手机APP的权限,只给手机APP必要的信息,可以保护你的个人隐私。

此外,很多网站上登记的注册信息,个人简历,登记信息,在用完了以后要尽可能的删除修改,尽可能的减少个人信息留在网络上的痕迹。

在云端,不要储存和个人隐私有关的信息,传送过保存过的,在不用的时候要尽量删除。

在服务上,同类服务尽可能选择比较大的公司,因为大公司的保障相对会好一点,出了问题也能担负责任。

支付宝、携程的事情只是冰山一角,保护我们的信息安全,需要我们个人和互联网企业一起努力。

作者:maomaobear | 来源:iDoNews 专栏
69  Local / 离题万里 / Re: 外卖O2O这么热 ,图的究竟是什么 on: June 02, 2015, 12:35:13 AM
国内外外卖O2O平台的差异性:

外卖O2O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最早发源于欧美,且运作相当成熟。欧美外卖平台和中式的外卖平台比起来,有很大差异,目前在欧美,已经有多家上市公司产生,包括Yelp、Just Eat、GrubHub等:

Yelp Platform:美国版的大众点评网,是集点评、社交、移动为一体的产品。用户在平台上可以针对商家进行点评打分,从2013年开始, Yelp推Platform平台,涉足订餐业务。商业模式包括本地广告等,目前已经上市,市值超过30亿美金。

Just Eat:2001年创办于丹麦,2006年拓展到英国。在英国在线订餐网站处于领先地位,商业模式是向餐馆收取上架费和订单分成,同时还向那些不提供外卖服务的餐馆开放平台,并计划通过收购的方式进行扩张。其平台仅在2013年就处理了4000万份订单。2014年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Just Eat的估值达到14.7亿英镑(约合24亿美元)。

GrubHub:美国外卖巨头 GrubHub的服务模式是用户通过电脑或手机,查看自己附近或者目的地有哪些饭店。查看各家饭店提供的菜单后,可以直接下单。合作商家接到订单后,再自行负责送餐。它的商业模式是用户免费使用服务,收入来自同合作商家的收入分成。2013年8月正式完成Seamless合并后,成功IPO。目前市值37亿美金。

由于国外的餐饮企业很多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经历多次的兴衰周期和各种模式冲击,在包括外卖在内的各种服务上接受程度会更高。但是,由于经济发展阶段、文化背景等不同,中式外卖O2O公司与国际化的O2O公司在模式有三个明显的区别:

1、第三方自建配送团队

由于国外消费者多年的使用习惯,外卖发达,但是人力成本昂贵,地广人稀。包括Yelp Platform和GrubHub等巨头在内,基本都不建立属于自己的配送队伍。第三方只提供订购平台,但不负责配送,由商家各自负责配送;

中国人口密集,人力成本相对较低,商业发展相对不够完善,中国的外卖平台更倾向于自建配送团队和渠道,以饿了么为例,配送团队预计覆盖20个城市,超过1500人的配送队伍,并结合自研的“帕拉丁”调度系统和“风行者”订单管理APP,提升自配送速度。

百度外卖现在最大的竞争优势之一就是百度骑士自配送团队。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服务更加下沉,更加便捷,更好的服务消费者,但是成本相应也会更高。但一旦建立门槛,竞争对手将很难超越。京东的自建物流渠道,是它能在阿里的强压之下依然能够快速成长的关键点之一。

2、国际化与本土化

由于欧美共同的拉丁文化的大背景下,欧美的互联网公司很容易实现跨地域的合作,国际化是欧美外卖公司最主要的战略之一。Just Eat创办于丹麦,2006年到英国,并在英国上市。Yelp的国际化扩张更迅速。2012年,Yelp收购了其在欧洲的Qype。2013年,Yelp的新西兰分站、捷克等站点上线。

截止到2014年,Yelp覆盖的市场数量上升至106个,其中国际市场达到50个,逐渐和美国本土市场持平。国内的外卖公司更多是专注国内一二线市场,并朝三四线市场下沉。但由于文化的差异,国际化需要付出比本土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3、稳打稳扎与快速扩张

欧美餐饮等产业成熟,商业连锁店已经发展得比较稳定,同时互联网普及程度高,商家和用户对于餐饮外卖比较容易接受,所以GrubHub在没有任何投资的情况下,坚持了近4年的运营。但是在中国,这种模式显然不适合。

中国的在线订餐业务与外国市场相比,差异很大:国外用户通常预订汉堡、披萨等快餐类标准化食品,中国送餐服务标准化和操作度都比西餐高,看似门槛很低的在线订餐,需要在运营、执行建立高标准。对于外卖领域的团队来说,既要有优秀的线上产品能力,高效的线下运营团队支撑,还要有充足的资本进行支持。所以客观环境要求中式必须高举高打,快速融资快速扩张,迅速建立市场第一的地位。

相比英美成熟的用户的操作习惯,互联网的发展程度,国内市场还处于一个参差不齐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移动端的发展,支付习惯等,都需要先行者通过红包、补贴、推广的前期的培育,以饿了么为例,通过多轮融资,如今已经扩张到了260多个城市,覆盖20万商家,日高峰200万的订单量。快速的建立了行业领导地位。2014年1月正式上线外卖服务的美团网,增长也很迅速,目前覆盖城市已经超过250个。这样的速度在欧美是无法想象的。

姚劲波说:“在互联网行业,天生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天生赢家通吃,而且不断地有颠覆。”他的58同城刚刚并购了位居第二的赶集网,同样,在外卖行业,也不会脱离这个规律。

http://www.donews.com/idonews/article/6390.shtm
70  Local / 离题万里 / Re: 外卖O2O这么热 ,图的究竟是什么 on: June 02, 2015, 12:34:39 AM
国内外卖市场的格局和概况

国内外卖市场发展到现在,基本形成了以饿了么和美团居于第一阵营,淘点点和百度外卖第二阵营,其它外卖项目垫底的市场格局。以第一第二阵营的公司来分析,目前各有优劣:

饿了么:根据易观国际数据,以30.58%市场占有率占据外卖市场的老大的饿了么,它拥有其他外卖公司不具备的先发优势,这个先发不仅仅是进入行业的时间节点,而是用户心中先入为主的形象,成了外卖行业的代名词。正如新浪微博带热了微博潮,滴滴打车带热了打车潮,淘宝带热了网络购物的电商热潮,他们都不是行业内最早也不是唯一的公司,但是他们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行业,成了行业的代名词。

饿了么在外卖领域也正建立这样的角色和形象。饿了么在外卖领域培育用户习惯网络订餐,让用户和商家都养成线上下单的习惯。从而进一步培育在线餐饮市场,形成一个庞大的在线餐饮市场。在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先发的获胜者会把握到行业主导权。

同时,饿了么和大众点评之间的深度合作,大众点评优质的商家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黄金资源。作为O2O平台,饿了么的自身定位是连接“跟吃有关的一切”。除了现有的餐饮配送业务,目前饿了么已经将触角延伸至商超配送等其他领域。相比美团,饿了么的团队相对比较年轻,在商业化经验上可能不足够强大,但是从扩张速度来看,团队成长惊人。

美团:美团的王兴作为连续创业者,身经百战,团队的地推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同时团购已经占领了国内团购老大的地位。团购积累下来的商家资源也可以给外卖输送大量的资源。但是它有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就是业务线较长,目前美团已经涵盖了外卖、电影、团购、酒店、旅游,在每一个单一领域,都是强敌环绕,虎视眈眈,还不断有新的参与者加入游戏。

外卖有先发优势的饿了么,淘点点,电影有专注于网络电影票的格瓦拉、潜力巨大还未真正发力的微信电影、淘宝电影,团购有大众点评,酒店和旅游有刚刚收购艺龙股份的携程、已经上市的去哪儿。每一条线都需要和垂直细分的创业公司、甚至巨头竞争,也需要和巨头竞争,从长期来看,未来变数很大。

淘点点:和其它平台比起来,淘点点的优势有两个,一是阿里系,背靠大树好乘凉,有足够的资金储备和流量支持。二是有建设服务大平台的经验。但是,他们的劣势也很明显。淘点点产品负责人王磊说:“淘宝最擅长的就是线上的流量。

我们现在的问题不在流量上,而在于线下的拓展上。”淘宝做本地生活已经不是新鲜的事了,从早期收购的口碑网开始,包括团购、信息分类,都有涉及,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业务最终坚持做下来,无疾而终。淘宝擅长的不是地推和铺点,从易观国际的公开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开拓的城市仅在20个左右,远远少于饿了么和美团200多个城市的规模;他们更善于打造服务性的平台。

淘点点野心很大,他们想复制淘宝的经验,想做的是移动餐饮的生活服务平台,再造一个餐饮界的淘宝。但是在饿了么和美团强敌在前,同时整个外卖市场没有完全成熟,没有足够的队伍去推广的前提下,建立平台的这个美好的愿望可能是水中花镜中月。

百度外卖:根据易观分析资料,百度外卖虽然进入外卖市场较晚,但扩张迅速,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84个大中城市。最关键的一点是,百度外卖还建立了自己的物流团队“百度骑士”,以保证送餐速度,提升用户体验。在搜索技术和流量上,百度占据绝对的领先优势,百度外卖依托百度搜索、百度地图、百度糯米的支持,具备了更多的流量来源。

但从量级上看,目前还不足以和饿了么、美团平起平坐。按照大公司布局垂直领域的经验,后面的更大的可能性是投资或者收购某个外卖项目,而不是自建团队。正如之前百度收购糯米一样。
71  Local / 离题万里 / 外卖O2O这么热 ,图的究竟是什么 on: June 02, 2015, 12:34:12 AM
处在创业风口的O2O概念,近两年受到了资本和市场的热捧,在这其中,租车和外卖又是风口中的风口,成为最受关注的领域。以外卖市场为例,2014饿了么融资3.5亿美金,估值过10亿美金;美团融资7亿美元,估值70亿美元。

其它外卖项目也获得了数千万到上亿人民币的投资。外卖公司为何能得到天价估值?外卖O2O的想象空间究竟是在哪?国内外的市场有何不同?

外卖只是入口 连接才是未来

2014年,国过餐饮业收入计27000多亿元,同比增长9.7%。据艾瑞预测,如按照外卖占餐饮收入30%的比例计算,未来餐饮外卖市场将达到万亿以上规模。这还仅仅是目前可以预估的数据,随着用户消费习惯的改变和外卖周边产业的衍化,未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使外卖O2O自然成了各个新兴创业公司和巨头们必争的细分领域。

美国的罗伯特·斯考博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里提出一个“新城市人”的概念:“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且经济富足,他们接触的更多是移动设备。他们代表了一种加速新场景时代转型的重要趋势。”“在未来数年,移动设备对于新都市主义者如何工作、购物等都将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信息化的80、90年代出生的用户成为消费主力,这一代的人工作节奏更快,更加追求自我,更加会享受生活,与此相应的就产生了一种经济现象——懒人经济,这成了创业公司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腾讯企鹅智库做的数万人的抽样调查中,高达76%的人承认自己是懒人,不愿意花时间做家务或者相关的事情。有高达70%以上的人愿意尝试外卖和生鲜食材配送。

强需求自然就催发了外卖市场的发展。但是,尽管外卖兴起和发展已经有数年,在帮助和发掘用户需求方面,外卖O2O公司其实才刚刚起步。用户们需要的是不仅仅是完成一个点餐的过程,希望即使是在网上点餐或消费,也像走进同一条街道的老店子一样。老主顾一走进来,服务员不用问他们想要吃什么,直接搭配好常用的饭菜,还可以适当推荐些新品。

在消费时,还适时可以互动下。玛丽贝尔·洛佩兹提出了“适时体验”的概念,指的是“在客户有所需求”时传达恰当的信息。这比粗糙的“在当当网站上购买此书的人还购买了以下书籍”好得多,目前更多的是人与机器的单向互动操作,用户需要的是人性化互动。然而,要达到这种完美的体验需要很多摸索和尝试。

在全球化的O2O创业公司里,UBER已经成了一个标杆性的企业。据说在即将启动的新一轮融资中,预计估值高达500亿美金。Uber之所以成长这么快,赢得资本市场的疯狂追捧,正是它构建的未来的场景和蓝图。

UBER建立了一个与其系统观察你的行为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知道你所习惯的叫车时间和地点。车辆会在你所需要的那一刻出现在你眼前,或许在你发信息前就已经到达。在未来,用户不需要再开车,甚至不需要再去其它电商平台购物,一切通过UBER都可以实现快速配送和服务。

同样,基于外卖用户的海量数据的分析后计算出的精准营销,也可以走得更远。系统计算用户点餐的时间、规律、口味,根据长期的数据得出计算结果,在用户最需要的那个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送达。同时对于商家来说,也可以借助数据分析提高服务和水准。

现在城市的外来人口越来越多,每个区域人群的口味情况越来越复杂,甚至连商家自身都会被弄糊涂,无所适中。饿了么可以根据搜集到的区域数据,经过计算和分析,建议商家卖什么样的合适的菜品。从而提高商家的销售额度和盈利能力。

如果仅仅把外卖看成一个送餐的平台,他们其实并不是特别大,但是如果在送餐之外,还有朋友聚会、家庭的日常用品消费等,他的格局就会更大些。但是如果是包括各个商家、消费者、公司、家庭、日常生活用品、生鲜、商超等全部由它来供应和连接的话,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了。

外卖O2O在未来可以变成一个平台、商家、公司、家庭、消费者的连接器,而且满足的是高频次的需求,这个想象空间就很巨大了, Analysys易观智库分析认为:“建立类淘宝—天猫的产业层级扩展战略是互联网餐饮平台发展趋势。通过差异化服务,不仅满足了用户需求,还进一步提升了平台盈利空间,有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上百亿美金甚至千亿美金的公司指日可待。
72  Local / 媒体 / [20150602]比特币经济与传统经济并非完全不同 on: June 02, 2015, 12:28:43 AM
    据newsbtc报道 随着比特币逐渐成为主流经济的一部分,为什么它还与传统经济有所不同呢?不过,这就像我们在比特币社区所看到的情景。众所周知,全世界50%的经济是由1%的人口控制的,与之类似,99%的比特币由1%的比特币社区控制。
 
    传统经济与比特币经济的唯一区别在于,传统经济中,法币通常用于彰显一个人的身价,富裕及知名程度。然而,在比特币经济中,由于“匿名性”,很难弄清楚谁拥有多少比特币,但是我们可以知道钱包中有多少比特币。
 
    粗略假设神秘的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拥有接近100万个比特币。我们知道,中本聪提出,比特币的总数量将不超过2100万个,并且据估计目前1400万个比特币已经诞生。比特币社区拥有约92%总量比特币。此外,温克莱沃斯兄弟据说持有1%的比特币,也就是14万个比特币,随其后是FBI,从丝绸之路缴获13万个比特币,后来拍卖售出,这些比特币购买者是位比特币行业的人士。
 
    我们只知道少数人持有大量比特币,更多人则无法得知。此外,人们并不将他们所有的比特币储存在一个钱包里,因此我们也无法清楚某人到底拥有的确切比特币数量。我们可以从比特币财富排行榜上看到,前100个比特币钱包包含了20%总量比特币,并且超过99%的比特币钱包是空的。

    http://www.btc798.com/article-7716-1.html
 
73  Local / 山寨币 / 3分钟了解BTS的新伙伴PLS和NOTE on: June 02, 2015, 12:22:43 AM
BTS作为数字币行业的“烧脑”之作,到现在真正能明白其价值机理的,还是那些坚定的少数派,BTS是否真正具有价值,曾让币圈吵翻了天,坚决不看好bts的圈内人士甚至赋予了“天坑”的雅号,而这个时候突然又冒出两个与BTS系出同门的PLAY和NOTE,几乎又要再一次挑战“业内精英”们的理解力,如何介绍这两个品种才能少挨骂,似乎已经是比如何介绍更科学成为更重要的问题:)

再者,如何介绍这两个品种,是个两难的选择:能够理解的人,自己看白皮书和相关资料就能明白了,而那些不看资料的人,有可能根本就不屑于看,或者,看这篇也还是看不懂,所以,写了也可能是白写。于是我想到一个有可能讨巧些的解释方法,用类比的方式来解释这两个品种,虽然@李笑来 老师说过,类比其实并不能解释事物的本质(大意),但类比对于一个只希望简单了解基本原理的人,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首先,我们先把BTS理解成一个去中心化的交易所,核心的流动媒介是bts,bts随着市场价格波动,每个人都可以用抵押bts的方式发行资产,发行的资产是可以用于中心化或去中心化应用的,bts的核心价值点是可以用3倍(倍数会根据市场状况调节)的市场价值抵押来锚定相对稳定的法币资产,锚定资产与bts的波动无关,可以作为BTS交易所与外界法币资产的1:1交换媒介,巧妙的解决了与法币世界的无缝对接问题(该结论会引来无数吐槽)。

以上只是铺垫,这是因为对BTS系统的模式能理解的话,理解PLAY和NOTE就会稍微容易些,脑力够的朋友可以继续往下看。

PLAY可以理解成一个去中心化的游戏平台。用户流量、数字游戏资产的分发、使用和交易,当然还有公平安全的多种类型的游戏本身构成了这个平台的主要价值。游戏公司在这个平台可以获得用户流量,并很轻松地发行自己的游戏代币。独立游戏开发者还可以开发链上游戏(游戏逻辑完全存储并运行于区块链之上的确保公正的游戏)来获利。普通用户可以用PLS来购买这些游戏代币,也可以通过市场将游戏代币兑换成PLS。由于PLS的总量是固定的,用于购买游戏币的PLS越多,以及使用PLAY系统时冻结,销毁的PLS越多,PLS的价格就越高。所以,长线来看,PLS的价格是有增长空间的,当然其空间取决于接入的游戏商家和链上游戏的数量,也取决于使用PLAY系统的用户规模。如果有大量游戏接入PLAY,大量的链上游戏,大量的玩家用户,那么PLS的价格将会因稀缺而有爆发性的增长。

这个系统的价值在于用公开透明的方式构建了一个游戏行业相关的数字资产。但一个系统的价值认可,是需要平台的各个使用方达成共识的,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个系统是有很明显的价值的,你的游戏资产可以确保安全的存储,不会有人擅自没收你的资产,而且你还可以自由交易你的游戏资产,当你玩链上游戏时你可以绝对信任游戏结果的公正性。

对于游戏开发商来说,这个系统的价值在哪里呢?就目前我的理解能力,这个系统对游戏商家来说,可能以下几点会有吸引力:

游戏用户流量入口;
游戏用户登录的便捷方式;
统一的游戏资产平台;
最便捷的链上游戏发布平台。
对于前面3点,我们可以假设这个平台里地游戏种类多到超过腾讯游戏的种类,玩家去玩游戏可能就不需要一个一个网站去打开了,PLAY成了一个巨大流量的游戏入口,而用户只要登录PLAY系统,玩所有的游戏就不再需要另行登录,而PLAY的代币PLS也将可以便利的用来玩各种游戏,甚至玩家之间可以很便利的交易游戏道具,商家集成游戏资产的功能会变得非常简单,最后一点是给了一些独立游戏开发者一个很好的获利机会,如果开发了一款链上游戏,连服务器都不需要,放在PLAY系统里面,完全不用管,只要有人来玩这个游戏,就能按照一定比例或许收益,这将会让大量游戏开发者来参与开发游戏,使PLAY的生态系统日趋丰富。

由于整个PLAY系统目前还在紧张的开发中,我们得到的资料十分有限,如果乐观的话,你可以将PLAY看成一个未来的QQ游戏平台,只是它是去中心化的,不会出现类似于前两天支付宝和携程这样的宕机状态。

下面再介绍一下NOTE这个品种。

相对以上品种而言,关于NOTE的资料更少,因为NOTE开发的本意与数字货币很少关联,所有的对外结算,都是用的信用卡,而平台的代币NOTE只是用于系统的结算需求。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这个网站 ,你如果是个音乐家,你可以尝试注册一下。

在这个网站注册后,你可以用信用卡购买发行自己的代币的权利,而你的代币,可以直接用来众筹和卖给你的粉丝,你可以让持有这些代币的粉丝消耗一定数量代币来在线听你的最新单曲或者作品集,当然粉丝购买这些代币也是用的信用卡,你甚至可以让持有一定数量以上代币的粉丝有机会来参加你的现场见面会,如果你的作品大卖,你所发行的代币可能会供不应求而涨价,你的粉丝将成为受益者。

每个音乐家发行自己的代币都会消耗NOTE,而使用信用卡购买代币,其实是需要用NOTE抵押锚定出bitusd来完成系统内的交易,抵押和消耗的NOTE越多,NOTE就(有可能)会因为稀缺而增值。

这个项目所涉及的数字货币技术,都是隐藏在简单明了的应用之下的,解决的是艺术家与粉丝之间低成本互动和共同发展的关系,如果项目成功,可能大批传统的唱片公司会成为历史,而参与这个系统的建设者,会在全新的互联网时代崛起。这相当于是一个去中心化的youtube项目,也许将改变未来的音乐、电影的出版方式。

现在的NOTE是预流通的代币,暂时以BTS内的资产形式出现,在MUSIC系统完成后,所有的NOTE将可以按照1:1的比例换成MUSIC的标注资产。

最后,肯定有人会问关于这两个新币是否值得投(tou)资(ji),以下纯属个人观点:每个币种花点不影响生活的零花钱屯一点,100块也好,1000块也好,反正现在都不到一分钱一个,然后就忘记它,过几年来看看,也许会有足够的惊喜了!另外,新币没有任何套牢盘,什么时候出点奇迹也不一定。


云币老猫
云币网 COO 数字货币理想主义推广者!
Bts:laomao
Btc:123456cY7JYhLDNDsrKakmNrqF45gTDPA4
74  Local / 媒体 / Re: [20150602]从爱迪生败北看比特币之死 on: June 02, 2015, 12:19:19 AM
比特币加密系统崩溃

被一个卓越的技术替代并不是唯一可能摧毁比特币的因素。也许比特币的密码学基础的灾难性故障也能引发系统的崩溃,至少是人们的信心。因为我主要兴趣在密码学,一直对椭圆曲线加密法(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 ,ECC)很感兴趣。我觉得这会是个有趣的猜测。同样有趣的是比特币维基上并未就此话题进行讨论,只是提供了简短的一句话提供辩护:

SHA-256和ECDSA当前被认为非常健壮,但他们可能在将来被攻破。
比特币采用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lliptic Curve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 ,ECDSA)来构建“钱包”。在比特币中,每个“钱包”都有一个ECDSA 密钥对,私钥用于转移资金,公钥用于提供一个收取地址。钱包之间转移资金时将使用ECDSA签署。这会发布给矿工,最终插入比特币的区块链中。

ECDSA已受到像Dan Bernstein这样的加密学家的严厉批评,被认为脆弱且容易出错,ECDSA的糟糕实现会在实践中泄漏比特币私钥。正因如此,比特币客户端作者应该实施确定性签名方案如RFC 6979中描述的方案。而且除非这样做,否则钱包密钥仍面临无意间泄漏的危险。

不幸的是,有一个“可爱”但不好察觉的后门攻击可能,存在于实现RFC 6979时所要做的secp256k1 实现工作(这也是Matt Green在上述推文中所引用的)。

在用于从K值派生R值的乘法中存在随机比特反转,因为扭曲secp256k1是一个平滑区域,解决离散对数问题(DLP)相对容易,乘法中单个比特反转可以得到一个R值,并在251 尝试中恢复出K值。
即使在使用RFC6979确定性签名,尝试防范重用或者偏离随机数(又称“R值”),泄漏密钥的后门所需的仅仅是在乘法函数中的单个比特反转( a single bit flip)。

secp256k1的实现容易受到旁道攻击,同一硬件上运行的恶意软件可能通过观察缓存命中/未命中来恢复出比特币私钥。“Just A Little Bit”和“Just A Little Bit More”攻击使用刷新缓存+重载的旁道攻击方式从OpenSSL使用的ECDSA实现中恢复密钥。

在比特币的Github中的secp256k1 C类库在理论上不会受到这些攻击影响,但是他们现在避开攻击的方法依赖于手工验证C编译器生成的汇编文件,这是一种脆弱的方法。

比特币如何能够永久性避免这类攻击?

EdDSA是由包括Dan Bernstein 和 Tanja Lange在内的团队开发的下一代数字签名算法。它采用了新型的椭圆曲线——扭曲爱德华兹曲线(twisted Edwards curve),也就是Ed25519。这是一种用于签名的日益流行的Curve25519的对应曲线。刚被互联网研究专业工作组(IRTF)的加密论坛讨论小组(CFRG)选择用在TLS中的下一代椭圆曲线。Ed25519已被OpenSSH和GPG支持。

这些是否足矣让加密货币崩溃?没有,至少现在还没有。但是比特币所使用的数字签名算法和椭圆曲线并不足以激发信心。在我看来给难以察觉的后门留下太多余地,使之可能插入到流行的客户端中。

结论
比特币证明了加密货币的可能性。然而比特币提供的解决方案“简单粗暴”,并不能优雅的容忍网络分区。这种方法也使得比特币保持简单,易于推想它是什么,也使得比特币成为大概唯一没有正式进行正确性证明的分布式共识算法,却被广泛使用。

但是比特币达成共识很缓慢,极其低效,在发生长时间网络分区时会丢失数据。这些分区会有多种形式,例如网络掉线或者软件版本不兼容等。

比特币作为一个加密货币来说,是一个有趣的尝试,但是现在很多围绕比特币的兴奋(或贬低,炒作)似乎是围绕并延伸加密货币领域到了去中心化数据库和共识系统。有人说可以转移几乎任何你可以想到的事物:数字身份,DNS,即时通讯,甚至整个政府,进入到区块中。一个初创公司看到大量莫名其妙的投资想要将矿机植入到每一个设备甚至是烤面包机中,认为比特币是“与CPU,带宽,硬盘和内存等同的基础系统资源。”

我认为比特币不是用来实践各种各样想法的理想技术。我理解并强烈同情转移到分布式系统以及计划最终在此领域开展工作的渴望。但是由于比特币的效率问题和较差的网络分区容忍,我认为并不适合成为人们所希望的方式——一个通用的全球去中心化数据库。

下一代去中心化共识协议看起来更适合这个任务。而引用 Fred Brooks的话说,问题

“不在于创建一个试验系统并放弃掉。你一定会那么做。…因此要为放弃做好打算,无论如何你一定会。”
原文连接:http://tonyarcieri.com/the-death-of-bitcoin
作者:TONY ARCIERI
译者:老翅
BTC地址:1KBJMJh4V9tgkvY8P2Bx53ic3gFErKPMbc
编辑:Miner
稿源:http://www.8btc.com/the-death-of-bitcoin
75  Local / 媒体 / Re: [20150602]从爱迪生败北看比特币之死 on: June 02, 2015, 12:18:23 AM
技术革新:爱迪生直流电气系统与特斯拉的多相交流系统

爱迪生被认为是白炽灯泡的发明者,实际上赞誉大部分应给予刘易斯·拉蒂默( Lewis Latimer),他致力于可持久工作的碳丝,没有它爱迪生灯泡将不具备可实用的使用寿命(这也是另外一个增量改进提供巨大作用力的例证)。基于电气设备能够替代危险的煤气灯,爱迪生开始电气化世界的征程。

只是有一个问题:爱迪生的系统基于直流电(direct current),不能很好地扩展。直流电气系统无法较长距离传输电力,而且要大规模应用直流电产品,似乎需要在这些设施和用电设备间铺设架设大量高度分布式发电设施。

再来看看尼古拉·特斯拉的多项交流系统。多相系统是另外一个增量改进的例子,特斯拉并没有发现或者发明交流电(alternating current),但是通过使用多相,确实构思和设计了比爱迪生的直流系统更加高效的设备。以下是历史:交流电具备直流电所没有的扩展性,多相交流电气系统依然是长距离传输电力的主要手段。爱迪生虽然有着先发优势,依然在“电流之战”中败北,因为他的系统在技术上逊色不少。多相交流系统是真正意义上“世界级”系统,现在也间接的,几乎渗入到地球上的每个人的生活之中。

建立一个更快,更高效的加密货币

您可能注意到我给出这一系列例子所要阐述的主题:效率。技术之间承袭并取代的一大诱因就是新技术远比现有技术更加高效。

很多看到这张如此大规模的比特币矿场照片的人都不禁会有一个疑问。成千上万台电脑用来挖矿的场景引发许多人疑问:这些资源能否以某种方式应用到一些有益的方面:比如利用这些CPU资源(现在是ASIC)来寻找治疗癌症的方法。鉴于我是在密码学方面有着广泛背景的技术专家,我不认为一个带有挖矿属性的加密货币能够治愈癌症。但是我也怀疑是否有方法完全不需要挖矿,而且如果消除挖矿而不牺牲系统安全性,能否造就一个更加实用的加密货币。

比特币使用加密学的工作量证明来解决一些问题,例如所谓的女巫攻击(Sybil attack),其中攻击者可以利用在网络中创建特定的角色以获得网络的控制权。还有就是利用“彩票共识”(consensus-by-lottery)机制,可以随机有效的选择那些用于接收和重发布已完成事务的节点,所以如果网络中有足够多互相排斥的参与者,没有一组节点可以决定哪些事务是否可以验证(译注:即达不成共识)。

比特币可以调整这些工作因素,例如网络大约10分钟产生新的区块。这适合替代异步汇款诸如现在银行间资金流动所使用的自动化票据交换所(Automated Clearing House,ACH)系统,但是不适合零售支付,零售商希望客户在离开之前支付已被验证。如果零售商在支付得到验证之前就让客户离开,这使得他们更容易遭遇欺诈,比特币问题也更严重,因为它缺乏传统的“扣费”机制来处理欺诈追溯(注:来自比特币社区的通常建议好像是允许客户离开,如有欺诈就认了。我猜他们认为欺诈不可能存在?)。

10分钟间隔并没有什么特别神奇之处。只是恰好中本聪选择了它。这也是许多替代币试图加速的地方。如果有着步调一致的努力,我相信非常有可能推进比特币本身实现更快的区块创建速度,这样也反过来帮助缓解单个比特币区块的体积膨胀——比特币核心开发者正计划提高每个区块的大小到20M。

然而,如果完全不需要挖矿,系统将不仅仅是更加高效(如消除硬件和电力消耗的挖矿费用的形式),同样也可以更快达成共识。不同于10分钟的时间窗(或许更长,取决于获胜的矿工是否接纳你的交易到区块中),无需挖矿的加密货币其达成共识和处理事务的速度可以与现有信用卡系统相媲美。这将释放加密货币在零售业场景中使用的潜力,因为商户需要迅速得知支付是否被成功接受。

有许多潜在的“比特币杀手”技术正在尝试解决这类无需挖矿的分布式共识问题。我不确定其中有谁已准备好取代比特币。但是至少在我看来,这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而“女巫攻击”系统和蓄意的拒绝服务攻击依然存在,并需要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幸运的是,人们开始尝试这类解决方案。

现在至少有三个我觉得引人注目的系统正在研究此类课题:

恒星共识协议 SCP:不止是加密货币,恒星还是一个互联网级别的分布式共识协议(成为恒星共识协议或者SCP),运用形式化方法开发以及拥有正确性证明(proof-of-correctness)。分布式系统是有名的难题。而除了一个显著的例外比特币,分布式系统(例如Paxos,Raft)通常运用形式化方法开发以及拥有类似的证明。恒星共识协议依赖于节点配置一个信任列表来抵御女巫攻击。实际工作状况有待观察。
Hyperledger 是一个分布式交易分类账,基于实用拜占庭容错(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 ,PBFT)算法——已正式证明其正确性。Hyperledger 特意提及这个观点:它不是加密货币,而是一个共识协议,用于保存去中心化事务分类账,并可以你选择的货币计值。
Tendermint 是一个分布式事务分类账,基于经过正式验证的DLS算法(然后Tendermint自身不拥有类似形式的证明)。为了抵御女巫攻击,Tendermint使用了“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新验证者需要“买入”网络并参与诚实度察看期,否则将失去买入的债券。Tendermint作为分布式系统能否可靠以及权益证明能够在实践中抵御女巫攻击,仍有待观察。
不胜枚举。还有NXT,以太坊的剑手(Slasher)协议,以及点点币的权益证明协议及其它。

我并不是说恒星,Hyperledger,Tendermint等等是“比特币杀手”。这还有待观察。然而他们演示了加密货币普遍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案:他们不仅快速和高效,而且运用形式化方法开发,而且拥有正确可证性。这些技术符合我的口味,因为作为密码学和分布式系统的双料爱好者,我个人从中希望看到下一代加密货币。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恒星的恒星共识协议,Hyperledger采用的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Tendermint基于的DLS算法,比特币并没有一个正式的正确性证明。与之相反,已被证明比特币可以出问题,因为在理论上不能解决拜占庭协议问题,在实际上也被演示过(这至少在专家圈中是已知的)比特币发生了网络分区或者用比特币术语来说“区块链分叉”。在分叉时,两个分支一赢一输,输者上的事务完全丢失。

丢失接受的写入动作(比特币“事务”)在分布式系统中上是 一个普遍不能接受的属性。通常分布式系统通过牺牲一致性尝试高可用性或者牺牲可用性来维持一致性(CAP定理中AP或CP,三者不可兼得)。在长时间的网络分区事件中,比特币区块链分叉,当分区恢复正常时,失败分叉中的所有事务丢失。

我认为这对数字货币来说行不通。商品可能已经被交换。如果已经付费,在网络分区问题被解决后,商家会突然发现收到的比特币凭空消失了。

76  Local / 媒体 / [20150602]从爱迪生败北看比特币之死 on: June 02, 2015, 12:16:24 AM
创新之路总是由过时技术的遗体铺就。纵览历史,有着无数这样的例子——某项技术貌似有可能成为“划时代”的事物并开始流行,却依然悲哀的发现冒出了新技术,与之相比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长江后浪推前浪,自己随之过时了。

比特币是否也会如此?我不知道。不幸的是我没有水晶球可以告诉我。不过我认为进行猜测比较有趣。比特币被爱好者们描述成可能要比互联网本身还要伟大的事物(这是一个我不太理解的断言,因为比特币是基于互联网的技术),但是如果相反的情形发生,比特币在如同受欢迎的Betamax磁带或者Napster浏览器般如日中天时突然清盘如何?

我并不想如标题所述的那样残忍。这也不打算成为“比特币垂死”似的负面文字。实际上我认为比特币现在表现很好(尽管炒作有些过火)。在这里我认为比特币存在问题,希望我能在即将到来的加密货币2.0代替比特币之前,就开发者如何尽力改进给出建设性意见。

在讨论比特币之前,我想带您介绍一些历史上的实例,例中整个技术开发演进路径都被彻底抛弃,并给出关于迂回路径创新的一般性结论。在此背景下再讨论比特币。

增量优化:纽可门蒸汽机和瓦特蒸汽机

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如果让你说出蒸汽机相关的人名,你可能会脱口而出——詹姆斯·瓦特。然而在瓦特蒸汽机出现五十年之前,已有上百个蒸汽机被用于英国矿井的排水工作上了。它们被称之为纽可门蒸汽机(Newcomen Steam Engine)。

瓦特蒸汽机的问世得益于詹姆斯·瓦特在修理纽可门蒸汽机时得到的启示:纽可门蒸汽机非常低效,因为汽缸必须被重复加热和冷却,这很浪费能源。瓦特的创新在于为纽可门的现有设计增加了一个单独的冷凝室。这将蒸汽机的效率提升一倍,同时无须再加热冷却汽缸,使得它们能够运行的更快。不是局限于抽水,它们被更多的用于驱动工厂和机车。

这可以拿来比喻现有的“替代币”的发展。很多开发者复制比特币的源码,试图改进其设计:或是通过试验不同的工作量证明方式,提高区块计算的速率,或是增加全新特性例如Zerocoin中的零知识证明(我当然不希望它出问题)。还有其它诸如闪电网络(the Lightning Network)致力于将区块链本身去中心化。

迄今为止,这些改进没有一个可被称之惹人注目的(也许增加了可爱的吉祥物可以算),比特币的采用程度仍超过所有替代币总和的好几个数量级。尽管如此,一些比特币协议以外的重要特性是否蕴涵可以被更广泛采用的关键因素,仍有待观察。
77  Local / 中文 (Chinese) / Re: BTT最近难上啊,怎么回事?大神进来指点下? on: June 01, 2015, 03:24:40 AM
又换Ip了,现在的IP地址似乎应该是:198.251.81.170

这个好,简单方便,不用翻墙。
78  Local / 媒体 / [20150530]丝路网站创始人被判终生监禁 不得假释 on: May 30, 2015, 08:46:28 AM
BI中文站 5月30日报道
《今日美国(USA Today)》最近的消息称,全球最大的非法药品和毒品网站“丝路”网站的创始人兼幕后操纵者罗斯·乌尔布里切特(Ross Ulbricht)被美国一家联邦法院判处终生监禁,且不得假释。
此联邦法院的法官还责令罗斯交纳1.84亿美元的罚金。据称,丝路网站在2013年被勒令关闭之前已经赚取了1.87亿美元。另外,相关政府机构还预计,丝路网站上已经进行了约12亿美元的非法药品和毒品交易。
法官称,丝路网站还一直要求“扩大运营”,并称罗斯的做法是经过缜密思考的,而不是一个偶然的经济尝试。这位法官还表示,罗斯经常称这是他的终生工作,而且还将丝路网站称为是全球性的犯罪企业。
“丝路计划创建市场需求,然后再来满足这些需求。然而你与这个犯罪人物并不匹配——暗指罗斯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你就是一个罪犯。”这位法官还称,“我不知道你会感觉非常后悔,我不认为你明白你已经伤害了很多人。”
据《连线》网络版的消息,罗斯的辩护团队称,他们将对上述判决进行上诉。罗斯的代理律师称,判处罗斯终生监禁“不合理、不公正、不公平”。
上周,罗斯及其97位亲朋好友共同上书,致信美国法官卡特琳娜·弗雷斯特(Katherine Forrest),恳求法院给予最轻的处罚——判处20年有期徒刑。由于罗斯决定不在审判中出庭作证,因此,他自己的信函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罗斯在致卡特琳娜的信函中,首次因自己的行为而向公众展示了忏悔之心,这也是他在自此案于今年1月初开始审理以来首次表达这样的态度。
罗斯在信函中写道:“现在,我知道我犯下了一个可怕的错误。我拥有自己的青春,但我知道,你一定会让我丧失了青春,但是我还是要请求你不要再让我失去老年的自由。请给我留下一点希望,请求能让我未来获得稳定和更好的时光,给我一个重新获得自由的机会,让我在离世之前再享受自由世界的机会。”
对检方而言,此案最大的挑战就是要证明罗斯就是真正流传中的那位“恐怖海盗罗伯茨 (Dread Pirate Roberts)”——即运营黑市电商网站丝路的人。尽管罗斯的辩护律师乔苏阿·德拉特尔(Joshua Dratel)从未否认罗斯创建了丝路网站这一事实,但这位律师却辩称罗斯在丝路发展到高峰状态时已经离开这家网站很长一段时间了,只是在被捕之前才又加入了这一网站。乔苏阿多次称,在丝路发展成为大规模的非法药品和毒品网站之后,其他人就接管了这一网站。
最为震惊的是,检方还一度指控罗斯雇用了一些助理人员来谋杀六位威胁丝路网站存在的人士。不过后来又否认罗斯存在这样的行为,因此检方最终放弃了这一指控,但目前仍不清楚检方最终放弃这一指控的真正原因。业界认为,检方放弃这一指控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证据不足。
当然,乔苏阿坚持认为,有关罗斯雇凶杀人的指控是子虚乌有的,并声称任何药品相关的致人死亡事件与丝路网站并无任何关联。乔苏阿还称,丝路网站只是提供了一个买卖药品和毒品的交易平台,而且这一平台要比大街上传统的药品商店安全得多。
罗斯在致法官的恳求信中提及了他创建丝路网站的动机,称创建此网站主要是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而不是基于盈利目的。罗斯在信函中称,“我创建丝路网站,因为我认为人们有权买卖他们想买卖的东西,只要他们不会伤害其他人。”
控方表示,罗斯的一些个人特性并不是判刑的主要依据。控方认为,罗斯“非常清楚他销售的产品所包含的危险”,而且在多年运营丝路网站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他人性更加黑暗的一面”。
此次审判也是个人因创建网站而被起诉和审判的首批案件之一。罗斯的许多支持者担心,此案的审判将为网站创建者开启一个“承担刑事责任”的大门,而网站创建者及其创建的网站空间应当是受美国1996年通过的《传播净化法案》保护的。

http://tech.qq.com/a/20150530/015751.htm
79  Local / 媒体 / 5年后,谁将取代美元地位 on: May 30, 2015, 08:42:46 AM
人民币正在加速国际化。今年以来,有关人民币将在年内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的呼声越来越高。本周二(5月26日),IMF第一副总裁大卫-利普顿(David Lipton)更在北京表示,人民币加入SDR只是时间问题。

所谓SDR,即对于一篮子货币的特别提款权。持有者可以向IMF成员国兑换取得SDR中所包括的货币种类,或是由IMF一方成员国向另一成员国以本币收购其SDR。目前的SDR基本由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组成,每5年检讨一次一篮子货币的组成结构。

人民币是否能被纳入SDR货币篮子,在今年下半年将见分晓。对此,曾在2007年预测全球金融危机的荷兰金融家米卫凌(Willem Middelkoop)对腾讯财经表示,若人民币被纳入SDR,则人民币的地位将达到与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同样的高度。

“这是中国政府所喜闻乐见的,却是美国政府所极力阻止的。”米卫凌解释,一方面如果人民币被纳入SDR,则意味着人民币将与美元、日元、欧元、英镑的国际地位同等重要。

另一方面,由于SDR具有超主权储备货币的特征和潜力,它的扩大发行有利于IMF克服在经费、话语权和代表权改革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因此,IMF有意愿激励拓宽SDR的使用范围,以及进一步扩大SDR的发行。米卫凌判断,在2020年之前,SDR很可能取代美元,成为全球货币体系的主导。一旦这种猜想成真,美元将丧失全球唯一储备货币的地位,影响力必将大幅减弱。

因此,米卫凌表示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实现这一格局。他还将这一全球货币格局的变化,称为“大洗牌”,并在2013年出版了Big Reset(中译名:《大洗牌》)一书。

米卫凌对腾讯财经表示,他之所以认为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全球货币体系大洗牌,其中一个迹象是,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声明倡议创建“一种与个别国家脱钩同时能在长期维持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而“超主权储备货币”SDR正好提供了解决方案。

此外,米卫凌表示,自2013年起中国政府加速推进亚投行、金砖银行等一系列多边国际机构,也是为了对美国主导的IMF和世界银行构成挑战,从而撼动美元的地位。

米卫凌坦言,人民币短期内很难像SDR一样,有望取代美元地位。要实现这一愿景,米卫凌认为中国的经济、金融和军事实力都必须有飞跃式地发展。

不过,米卫凌也对腾讯财经强调,美国政府势必极尽所能阻止“大洗牌”的发生。他提出,美元目前仍然是全球首要的储备货币。无论在各国外汇储备,还是在全球贸易结算当中,都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相比之下,SDR只是一项储备资产而非储备货币,仅为IMF作为会计单位。因此,若要提升SDR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则SDR必须被各国政府和机构所大量持有,并且在商品贸易等领域成为结算的主要货币。

“美国政府完全可以使用它在IMF当中的一票否决权,来阻挠大洗牌的发生。”但米卫凌也表示,即便是美国加以阻拦,这仍然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这一点,美国政府自己也知道。”

作者:杨玚,腾讯财经记者,关注金融改革。http://finance.qq.com/a/20150530/007373.htm
80  Local / 离题万里 / 宋清辉:八年后再忆5·30 六幕情景难以忘怀 on: May 30, 2015, 08:41:31 AM
时隔八年,A股迫不及待提前两天“复盘”了2007年5月30日的行情(编者注:2007年5月30日,A股上证指数暴跌281.81,跌幅6.5%;深成指跌829.45,跌幅6.16。股市历史称之为“股市5·30事件”),2015年的“我爱发”变成了“我爱爸”,因为“爸”和“爹”一个意思而“爹”和“跌”一个音。也许数年之后,当日期再度逼近5月28日时市场也会因此胆战心惊,但“530”给人们留下的阴影,难以抹平。

第一幕:“530”前,辟谣不提税

2007年的互联网和信息传播还没有那么发达,不过当年5月中旬左右就有人在网上传播股票交易印花税将要提高的消息,不过行情似乎并没有被这所谓的谣言吓住。

谣言总是会产生些不良影响,终归是需要被终结,《上海证券报》5月23日发表报道称财政部、国税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未听说近期将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有时候,辟谣的效果也挺好的,在当时人人参与、财政部澄清的局面下,股市自然发挥出更好的表现,并创下了当时的历史新高。

在当时的证券营业部当中,不少新增股民都在乐呵呵的排队开户。在这大好形势下,大妈、白领、学生们都成为了股神,什么股评家、分析师、研究报告、经济学家,都被普通大众比了下去。

对股民而言,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第二幕:“530”晨,官方“半夜鸡叫”

由于当时还没有智能手机,更没有微信朋友圈什么的,99%的股民都没有在网上刷新闻的习惯。在集合竞价时间开始的那一刻,很多的眼睛都感觉到特别的舒服,那一片满屏绿油油看似能够缓解视觉疲劳,但下坏了很多人的心脏。

两市当日860只个股跌停,要知道当时两市只有1400多只个股。至于股市下跌的原因,那就是因为之前被辟谣的谣言,最终成为了现实——“证券交易印花税上调至3‰”被正式宣布。

更让人郁闷之极的是,这个消息是在5月30日凌晨公布的,这个时候很多人都在股票上涨以及涨停的美梦中,这说明梦往往都是反的。

官方至今都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先辟谣再提价到底几个意思?是希望将疯牛变成慢牛,还是希望能够多在证券市场中多赚几个亿?提价为什么没有个预热期?为什么选择在大多数人们都睡着的时刻才实施?

半夜鸡叫,这也是中国证券历史上一大奇葩了。

对股民而言,还有什么能够放心的?

第三幕:“530”时,股民已疯狂

“530”当日,有大妈当天少买了两斤牛肉,有白领当天非常努力工作,有学生当天吃了两顿馒头。财富缩水不可怕,可怕是跌停的股票没有办法把钱取出来。奇迹会出现,但不是所有个股都会出现奇迹。只要是利空消息铁板钉钉,苦苦盯盘一天的结果依然会和开盘一样,都是一字跌停。

千金难买牛回头,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可谓股市的真谛。股民有郁闷的也有疯狂的,当天的证券营业部里面人口攒动,不少人排队开户就是为了在这久涨不跌的股市中买个牛回头,“投资有风险,投资寻谨慎”这句显眼的警示语已经被疯狂的股民们选择性无视。

对投资而言,这比什么都揪心。

第四幕:“530”次日,暖意的市场

2007年5月31日A股止跌回升,有害怕深跌的股民趁着跌停打开将股票变现,也有股民大胆涌入。

当天A股先抑后扬略微回暖,一惊一乍的市场又让投资者有了信心,也让股民感到遗憾——“不就是个调整么,干嘛那么着急割肉”。也有解读认为“530”的大跌将利空充分释放,所以大盘将继续走牛。

好一个利空充分释放,又燃烧起股民的激情。因为5月31日沪指上午下跌4.7%后强力反弹,最终由绿强势转红。

对股民而言,这自然会很动心。四个字,继续砸钱。

第五幕:“530”后,熊市来了吗

2007年儿童节,A股的继续的下调也许会让股民觉得这是牛市的基本特征,而6月4日这一敏感时节超过8%的下跌,短期内击破了大多数股民的发财梦。6月4日的大跌远强于5月30日的大跌,跌停个股再超800多只,两市上涨的非ST股只有24只。

所谓的利空释放哪里去了?所谓的牛市行情哪里去了?大妈、白领、学生们都成为了在短短的几天里从股神演变成为了路人甲乙丙,本以为牛回头,结果像是熊来了。

对股民而言,这非常闹心。

第六幕:“530”续,朝向6124

2007年6月5日开始,A股开始出现回暖。指数随后又上升到“530”前的高点,然后又跌落至530后的低点。再次见底后的A股再次反弹,随后慢慢走高并提升至6124点。

在“530”后A股来回反弹的时间中,股民在短期内体会到了牛熊的转换,有赚钱的也有赔钱的,有心灰意冷的也有大胆介入的。大涨大跌在牛市中的确是常态,但对股民而言赚钱没问题,赔钱就太难受了。

但无论如何,“530”再过了四个多月,A股达到历史最高的6124点,随后是一轮轰轰烈烈的下跌。现在也无法判定“530”的行情是否为牛熊的转换奠定了基础,如果行情真的会被复制,“528”是否会影响到当前的行情也说不准。

对股民而言,股市又能开心又能伤心,就看该如何用心了。

http://finance.qq.com/a/20150530/007167.htm
Pages: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 73 »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9 | SMF © 2006-2009,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