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 Forum
May 27, 2024, 05:06:08 AM *
News: Latest Bitcoin Core release: 27.0 [Torrent]
 
   Home   Help Search Login Register More  
Pages: [1]
  Print  
Author Topic: “互联网+”时代的门槛在哪里  (Read 286 times)
jsgayo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476
Merit: 250


View Profile
April 30, 2015, 08:50:52 AM
 #1

随着互联网财富神话的不断涌现,很多人鼓吹占住风口,猪也能被吹上天的时代。不过,在“互联网+”的时代,当互联网深入改造传统行业、连接人与机器、连接线上与线下的同时,也意味着,对于新进入者而言,他面对的是一个残酷竞争的红海市场。

在这片红海市场中,先进入者已具备很大的优势:他们往往有现成的客户,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链,更多的资金实力,对行业更深入的理解,所以,即使后来的创新者行动敏捷,占住了风口,而已先进入者姗姗来迟,行动缓慢,但他们体量庞大,很可能轻而易举就把后入的创新者挤出风口。

因此,很多时候,新进入者的成功,与其说与自身努力相关,不如说与后入者的体量相关。比如在餐饮领域的O2O创新尝试,传统餐饮业,本身就分散、体量小,所以,很容易被互联网创新者所颠覆,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是,BAT作为互联网公司巨头,体量庞大,所以,很多创业者与投资者都要问这样一个问题:BAT做不做,或者BAT收不收?

那么,某种程度上,对创新者而言,比发现风口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占住风口,即使占不住,如何才能在收购中获取更大的谈判能力?

幸运的是,创新者的优势,已进入者很难模仿,这往往意味着需要破坏他们自身的结构,而这种对自身的破坏很大程度地阻碍创新,例如,柯达公司在胶片领域的利益使他们错失了数码时代。

最近在房地产中介行业冒出的“爱屋吉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爱屋吉屋”打造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虚拟城市。他们的数据库能精确地反映小区、楼宇、单元、出租与出售的情况。在这个数据库的基础上,爱屋吉屋颠覆了原有的中介模式。

在大城市中,人们的租房需求是顺着交通沿线扩展的,多坐几站地铁,多坐几站公交,时间上差异并不大,还能带来租金的便宜。但是,现有房屋租赁中介模式,却是以地域划分的,每个中介以自身店面为圆心,覆盖周边房源。于是,人们从每一个地铁站出来,从每一辆公交上下来,都得重新面对一个新的中介。爱屋吉屋颠覆了这个模式,客户在APP上提交有租赁意向的房屋后,爱屋吉屋的中介人员就会跟随客户沿着交通沿线看房。这样的核心优势在于,一个业务员就可以满足客户的整个看房需求,业务覆盖分布与客户的需求完全匹配,高效率地完成服务,降低了客户的沟通成本。除了核心优势,由于业务员上门服务,不再需要店面,节约了中介门店成本,在管理上也可以采取更扁平化的方式进行,从而提升管理质量,带来更好的客户体验。

这种颠覆性革新引来了同行的指责。“我爱我家”在其官方微信上指责爱屋吉屋半价租房,是在扰乱市场,并要求58同城、赶集网等下架“爱屋吉屋”的房源付费推广广告。但是,对于传统中介而言,爱屋吉屋的核心优势他们却很难模仿。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传统中介要模仿这种优势,就必须破除门店模式,对已有的模式进行破坏性创新,这个时候,已经存在的门店、门店经理层级就会成为改革的极大阻力。

这也就是说,先进入者不能模仿的优势,不能实行破坏性创新的困境,正好是后进入者占据风口的优势。

对创新者而言,利用已进入者自身的困境,可以看做消极地寻找门槛的话,那么,知识产权则可以看作创新者积极地创造门槛。

第一轮互联网是信息的整合。不管是web1.0还是web2.0,搜索、社交,要么是人之间的互联,要么是信息之间的整合、互联。实际上,人之间的互联,也是人的信息的互联,本质上还是信息的互联。在信息互联时代,一切都是信息,因而一切都是软件。根据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专利保护法规,软件的专利保护是极其困难的。不过,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局面或许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其实,这种变化早已出现在从PC向移动互联转变的趋势中。

从PC端到移动端,最大的不同,在于“最后一米”人机界面的不同。鼠标与键盘不可能随身携带,当需要脱离PC,在移动中把人的信息连接起来的时候,就需要另一种方式来传递信息。多点触摸技术,是移动端实现高效输入的方式,在苹果之前,多点触摸在体验上仍存在问题,所以,虽然PDA个人数字助理甚至智能手机都早已出现,但往往带有键盘,而键盘的存在,占用了宝贵的面积,极大地阻碍了输出的效率。所以,当技术不能再进行“最后一步”的推进时,体验上存在问题,就阻碍了移动端的发展。这也就是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并不是受制于观念,而是因为技术还未能推向最后的极致,没有更深入、更方便的方式来实现“最后一米”的信息传递。

苹果把已经成熟的技术,在体验导向下,不断推向极致,然后以人性化的方式把输入、屏幕、操作系统、软件组合在一起,带来极高的体验。所以,某种程度上,最后一米的人机界面的改善带来了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再如GPS技术早已非常成熟,但直到LBS的出现,打车、外卖等应用才能兴起。这里的启示是,技术早已存在,但只有推向极致,跨过体验的门槛,才能够真正变为成熟的应用。

“互联网+”时代,是人与机器的连接,是机器与机器之间的连接,是线下与线上的连接,需要连接的场景丰富多变,需要连接的对象千变万化,他们或它们呈现信息的能力,肯定受制于已有的技术。与移动互联时代一样,场景的变化,对象的变化,就必然会需要一种新的“最后一米”来传递信息。所以,当新型硬件能够改善不同场景、不同对象的信息输出与接收能力的时候,它们的连接才能成为体验上的可能,进而变为商业上的可能。

本质上讲,智能硬件,正是这样一种中介性硬件。智能可穿戴设备探知物与人的内涵型信息,然后,把信息转变为需求。当下热门的手环,其本质正是如此。在手环的帮助下,心跳、呼吸、步行距离这些信息,从很难被探知变为了自动呈现。在此信息基础之上,则会衍生出无数应用。再如NFC技术,改变了近场信息的传递方式与便捷性,这种“最后一米”的改变,也会产生出无数新的应用,比如,相机向手机传照片,只需轻碰。

中介性独特硬件的作用在于,首先,它肯定会带来人与机器连接的最后一米的改善,在此基础之上,或有效地降低成本,或带来新的体验。其次,在商业上,中介性独特硬件能够很方便地——相对于软件而言——构成专利门槛。

在一次关于打车软件的讨论会上,针对当时社会对打车软件安全性的强烈质疑,一位打车软件的负责人表示:已开发了一款硬件产品,能帮助司机更方便、更安全地操作打车软件。如果当时对打车软件安全性的质疑最终变为政策性禁令,那么,这样的硬件就可以帮助软件生存下来。

构成的专利门槛还可产生排他性竞争门槛效果。在汪峰的求婚仪式上,大疆飞行器名噪一时。对于建立在移动互联的物流、人与机器的连接的基础上的商业模式,如果这样的飞行器有专利门槛,那就是其他人不可逾越的障碍。

也许很多人认为,在中国,专利几乎是无用的,但是,互联网的玩法是大资金投资、赢家通吃,甚至IPO,这些先决条件决定了,在“互联网+”的时代,专利的法律风险,不可能像浙江义乌生产工艺品的小厂那样被忽略。退一步讲,能在谈判中产生更强的谈判能力,甚至仅仅只能产生时间上或法律上的阻碍作用,影响投资人对竞争者的估价,对创新者而言,这也是极其有价值的。

刘远举
http://www.donews.com/idonews/article/6215.shtm

Pages: [1]
  Print  
 
Jump to: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9 | SMF © 2006-2009,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