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 Forum
June 22, 2024, 03:27:41 AM *
News: Latest Bitcoin Core release: 27.0 [Torrent]
 
   Home   Help Search Login Register More  
Pages: [1]
  Print  
Author Topic: 所有科技公司都要经历被低估 百度也不例外  (Read 322 times)
jsgayo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476
Merit: 250


View Profile
April 30, 2015, 08:54:58 AM
 #1

资本市场的表现首先是基于业绩的。百度在搜索领域的功力深厚众所周知;去哪儿上市,爱奇艺整合PPS也无需多言;在移动领域,百度19亿美金收购91无线,成为第一大移动应用分发平台,发布直达号,移动端获得了连接人与服务的能力;通过收购糯米网挑战美团与大众点评;投资UBER进行战略合作,在智能出行方面进行贴身肉搏;发布百度钱包,打通连接人与服务中的支付问题,闭环形成。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2015年Q1百度移动营收占比达50%,成为营收核心驱动力。这些业务数据必然引起资本市场的反应。

不过,资本市场也并非完全基于业绩,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百度连续的研发投入增长的反应。参与创造出道氏理论的威廉彼得汉密尔顿说过这样一句话:“无论自觉还是不自觉,市场价格的变化不仅反映过去,还反映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投下它们的影子,照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因此,潜在的、未来的,从来都是影响资本市场表现的重要因素。

然而,市场对公司研发投入的估值预期,也是复杂的。对公司研发的预期,本质上是对技术的预期,但是,人对技术的预期却是多变而有趣的。

十九世纪末,绝大多数物理学家们认为,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峻工,在赞叹之余,他们对将来的无所作为感到遗憾。英国物理学家W•汤姆逊在二十世纪第一天的《元旦献辞》中说:“后辈物理学家只能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他们不知道的是,量子物理与相对论,已在不远的前方了。这种判断不但影响了经典物理学家,更令人惊讶的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近代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马克思•波恩,在几十年后,也就是1928年也说到:“物理学,会在六个月之内走到尽头。”

基础科学的发展依靠理论的突破性进展,低估其发展速度或许是可以理解的,奇怪而有趣的是,对于身边的技术,人们也会低估。20世纪前夕,美国专利局专员查尔斯.迪尤尔认为:“能发明的东西都发明了”,所以他要求总统撤销该局。

这种低估并不因为前人的蒙昧,100年前的人们,是经历了巨大技术变革的一代,明白科学与技术的威力。实际上,历史重复而有趣,类似的故事不断在发生着。

1943年,IT时代的黎明,IBM董事长托马斯•沃森表示,会出现一个“差不多由五台计算机构成的全球市场。”1977年,多媒体时代的黎明,intel的8086芯片已经出现,而数字设备公司创始人肯•奥尔森却称:“人们没有理由产生在家里摆一台计算机的想法。”如今,每一个人身上都可能有几台计算机。

就在奥尔森的预测的3年之后,1980年,微软公司在开发DOS的时候表示:“DOS只能管理1MB的空间,因为我们无法想象还有什么应用软件会需要更多的内存。”今天,硬盘容量飞速增加,每一次老电脑都因为无法识别大硬盘而不得不被淘汰。可见,类似的故事不断重复,人们对于技术的估计始终赶不上技术本身的发展与对经济与生活的影响。

对于技术类型公司而言,技术的价值,是公司价值的根本。资本市场对技术未来的估值,决定了当下的股价。人们对技术前景的低估,会直接带来资本市场的低估。这就造成了资本市场的“兴奋——低估——价值重现”的过程。

在中国的BAT三家互联网巨头中,百度是最具技术基因的企业,以百度大数据、百度大脑、Deep image计算机视觉系统、百度语音识别技术、多轮对话技术、超链分析技术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首先是应用层面的技术,更长远的看,某种程度上而言,它是未来IT技术发展的底层技术,是IT时代的重工业。与传统工业一样,相比光鲜亮丽的橱窗,重工业总显得粗笨。百度云在山西阳泉投资的计算中心,数据存储量超过4000PB,相当于20多万个国家图书馆;CPU总量高达70万颗、内核总数超过300万个。当产品经理、创新者口若悬河的向投资人宣称自己提升了多少体验、导航规划更智能、运营效率更高、物流成本更低的时候,默默工作在后面的,就是这些普通消费者不知道的巨大投入与创新——“有些大家表面看上去很苦逼的活儿,背后也是有很多很高超的技术”。

百度2014年全年研发投入达69.81亿元,较2013年增长70%。2015年第一季度百度研发支出为人民币22.86亿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79.1%。对于任何一家公司而言,研发与利润,就如一个跷跷板的两头,此消彼长。任何数据都是依靠人来解读的,都会被主观化,而市场的问题就在于,往往高估橱窗中的东西,而低估橱窗后面的东西。正因为如此,一款热门领域的O2O生活服务类的APP会得到投资者的热捧,当资本市场对技术的前景估计不足的时候,长期的研发投入,造成了财报利润不如预期反而会有资本市场的负面影响,这个时候,财报上的利润不及预期就会高高的翘起,引人瞩目。

这是所有技术领先者的困扰。

2013年5月,盖茨被问及如何看待苹果股价连续下跌 40%,他说到:“作为科技界的领先者,总是被置疑是不可避免的。外界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声音传出: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吗。更多的时候,人们都只是在过分担心。”盖茨认为,股价下跌并不代表末日的到来,科技领先者需要忽视外界各种各样的末日言论。盖茨这番惺惺相惜,或许源于微软公司在互联网泡沫之后,其技术价值被低估。现在回头看,盖茨的判断是正确的。Facebook也有同样的遭遇,2012年时,占其收入的绝大部分的广告营收仅11%来自移动,但到了2014年初,这一比例提高到45%,市场的反应则是,市值在半年内增加了2倍。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深入生活,每一个行业跟互联网的结合都会有创新出来,都会有很多机会。但是,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去做一款新颖的APP,那些粗笨的,短期内没有回报,甚至会拉低财报的事情,还得有人去做,哪怕付出股票下降30个点的代价。

技术对社会的动态互动,超越了人们的理解,在过去如此,在将来或许仍然如此。不过,人性如此,过去犯下的错误,现在仍然会有人犯,过去的睿见与洞察,现在仍然会有人会具有。

对企业家而言,不同于做一个app赚钱,忍耐技术价值低估,就是企业家才能中对于长远的深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享受到随着技术积累导致的价值重现所带来的财富。百度十年前上市时市值8亿美金,现在接近800亿美金,10年100倍的回报。技术的威力如此之大,对投资者来说——这让我想起一部电影——在梅格瑞恩与汤姆汉克斯演的《电子情书》反映了人们初识网络社会的种种趣事,其中一个与本文相关的细节是,当梅格瑞恩的小书店开不下去了的时候,她的雇员兼朋友,据说当过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的情人的一位老太太告诉梅格瑞恩:“你有困难找我,我十年前买了一些Intel的股票”——相信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的深刻的正面影响,或许是前后一两百年的一个基本世界观。

作者:刘远举 | 来源:iDoNews专栏
http://www.donews.com/idonews/article/6217.shtm

Pages: [1]
  Print  
 
Jump to: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9 | SMF © 2006-2009,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