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 Forum
June 18, 2024, 02:08:57 AM *
News: Voting for pizza day contest
 
   Home   Help Search Login Register More  
Pages: [1]
  Print  
Author Topic: 互联网医疗在政策夹缝中该如何生存?  (Read 338 times)
Zhan21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420
Merit: 250



View Profile
May 04, 2015, 06:30:14 AM
 #1

随着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制定的“健康服务业”、“人口健康信息化”等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及社会大众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快速发展,医疗类APP呈井喷状态,从2015年初至今已有100多家APP上线,其热门服务基本上集中于线上咨询、预约挂号、掌上药店三大块。然而在多方资本涌入互联网医疗市场的背后,医疗类APP也面临着种种尴尬问题。

只“咨询”不“问诊”?

近年来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快速问医生等主攻在线医生咨询类的APP劲头十足,在2013年8月刚完成5000万美金融资的春雨医生号称汇集4000专业医师,拥有3000万用户,其主打的“自查+问诊”模式颇受消费者青睐。

然而日前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对网络问诊提出明确表态:“除了医疗机构提供的远程医疗外,其他涉及医学诊断的工作不允许在互联网上开展。”此言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互联网医疗的极大关注,给予了各主打在线咨询的医疗类APP不少打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少公司选择了在宣传中避免“问诊”等字眼,而改用“健康咨询服务”代替,以规避违规风险。

钱从何来?

虽然各大供应商处于在塑造品牌和积攒用户的战场上酣战不已,医疗类APP如何盈利的现实问题却尚未解决。

欧美发达国家的医疗类APP如Zocdoc等,多实行“向患者免费,对医生收费”,可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地理位置、保险状态推荐家庭医生并完成预约,但这一商业模式显然不符合我国以公立医院为主的现行政策。

据了解,目前春雨医生的付费用户仅占5%左右,且在线咨询的费用将全部交给医生,而免费问答的部分则一直是公司倒贴钱来支付医生的报酬,其收益主要来自于母婴用品等寻求目标用户的企业。而快速问医生则是用该公司旗下的有问必答网的收益运营APP。

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医疗类APP若想在不跨越政策“红线”的同时实现盈利,则必须与公立医院合作,根据传统医疗中心的长处与不足,依托其巨大的医疗资源发挥自己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积极运用互联网引用可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优势,打破当前医疗市场上“三甲医院门庭如市,社区医院门可罗雀”的倒金字塔畸形。

目前仍小心谨慎地在医疗活动外“摸着石头过河”的各家医疗类APP中,谁先能形成规避违规风险并可盈利商业模式,谁便能在“互联网医疗之春”中博得头筹。

作者:Dr.know | 来源:iDoNews 专栏
Pages: [1]
  Print  
 
Jump to: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9 | SMF © 2006-2009,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