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 Forum
June 18, 2024, 09:37:59 AM *
News: Voting for pizza day contest
 
   Home   Help Search Login Register More  
Pages: [1]
  Print  
Author Topic: 互联网的精神未必是免费  (Read 299 times)
jsgayo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476
Merit: 250


View Profile
May 12, 2015, 06:55:22 AM
 #1

当360的周教主大谈他的互联网免费营销时,认为互联网的精神就是免费。然而他的软件免费了,而后的骚扰却不断。这不是个安安静静的杀毒软件了。而金山毒霸也被迫效仿360,实行免费策略。但其推出的各种增殖服务让人不胜其扰。互联网的精神真的就是免费么?不见得。免费并不总是给人以良好的用户体验。

只要是免费的,总是要来“搜刮”的。这里不赚钱,那里也要赚。而事先它并不通知你会从哪里赚钱。公司与用户之间显然地存在信息不对称。

如果金山和360的免费,开诚布公地公布自己会出那些幺蛾子,那么民众大概也就不会用他的免费软件了。有人假装自己是善人,搞免费,你用了,他就开始耍流氓了。流氓行为不能一开始就耍,而是先来一丁点,然后慢慢加大剂量,叫人慢慢适应。似乎用户的体验阈值会随着它的软磨硬泡而逐渐降低的。这是种温水煮青蛙的策略。或许只有用户开始用另一家公司的软件时,才会陡然感觉,原来可以用得这样爽。那么原来的那个软件,就会被抛弃掉。

民众真的会一直青睐免费么?这也未必。想想周教主引领的免费风潮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就360杀毒而言,是2008年,一个很遥远的时代。当时还是一个网购系统不甚完善的时代,如淘宝网络诈骗还盛行。人们还不太习惯网购,更不习惯网络付费。那个时代要免费圈用户,是可以得到大把粉丝的。人们都爱占便宜。但到了这个网购高度发达的时代,就不一样了。

免费究竟如何?用了才会知晓。不胜其扰的用户就转移阵地了。而这些甘愿为软件付费的用户,往往也是优质用户。免费与体验,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除非谷歌这类的巨头,靠免费打广告。舍免费而取体验者,这才是有价值的目标群体。

时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免费不可一概而论,而互联网的软件,如若要求高端,那么还是需要收费。那些免费或低价的弄潮儿,如小米,乐视,似乎非常活跃。但它叫卖,却不赚钱。反而是苹果,亚马逊这样的巨头,可以通过收费获得巨额收益。他们也不屑于免费,自贬身价。

互联网很复杂,其精神绝不是一句口号可以描述的。但其精神的一部分,必然是差异化。免费只是低端竞争策略,活得不容易的不得以而为之。如若圈高端用户,还是不要免费。他们需要明码实价的实实在在的交易。若非要圈傻瓜,那么也还是收费,标天价,总是有钱多得花不了的人试一试这东西这么贵究竟是怎么回事。

作者:姜洪智 | 来源:iDoNews专栏
http://www.donews.com/idonews/article/6282.shtm

Pages: [1]
  Print  
 
Jump to: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9 | SMF © 2006-2009,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