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 Forum
June 17, 2024, 11:26:04 PM *
News: Voting for pizza day contest
 
   Home   Help Search Login Register More  
Pages: [1]
  Print  
Author Topic: 泼点冷水, 致”杭州是中国硅谷”说法  (Read 331 times)
jsgayo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476
Merit: 250


View Profile
May 29, 2015, 09:40:14 AM
 #1

以下本人将试着扒一扒杭州这座“创业新都”的 7 年之痒,时间跨度为 2008 年至 2015 年 5 月,分析维度则从“阿里系”、“浙大系”、“风险投资”和“创业环境”这四个角度解析。

最近看到好几篇文章,谈国内创业地标,有赞赏,也有批判,其中几篇都提到杭州,却无不充盈溢美之词,但杭州是否真能盛名之下其实相副?作为久居杭州十多年,求学、工作、创业都在此的新杭州人,因为之前工作关系,曾较深度介入“创业杭州”中各方面人和事,希望下面文章可以提供一个剖面,给大家一些启发。

“阿里系”的功与过

作为 BAT 三巨头之一,阿里系之于杭州互联网的创业影响,意义深远。可以说,阿里系凭借一己之力,把杭州这座城市,拉到了中国创业四极之一地位。迄今为止,百度、腾讯都已在杭州设立分支机构,再加上早就被吸引而来的网易等泛互联网公司,已是明证。

但凡事都有两面,阿里在杭州多年独大,也使得早些年杭州互联网的产业气氛,略显“寄生”。在流量为王的前 PC 时代,很多杭州产业公司,寄生于阿里巴巴庞大体系下,虽相安无事,却也没整出太大作为。

这里我先说个有趣往事,相对百度和腾讯,对离职员工或隐或现的“宽容帮带”,阿里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待见“叛将”。这一点让人费解,也许唯一可解释的,是阿里强势文化价值观所必有的一个姿态,早些年,唯一一个个案只有“口碑网”,还落得那样下场。

口碑网由李治国创办,差不多与大众点评同期成立,后被阿里收购以弥补阿里短板。前期阿里确实也很重视,做过不少推广,后来完全放弃,错失 O2O 时代入场券,现在再已淘点点之类杀入,一个轮回已变天。

口碑网失策,有其战略战术多方面原因。阿里选择收购,是看到生活服务前景,但收购后战略上一直摇摆不定,曾划归很多部门,也曾和当时中国雅虎合在一块做本地生活服务,但相比广告模式,口碑网工作实在脏累活太多,较之阿里其它快速增长的业务,增速明显偏慢。

之后摇摆几年,李治国再次离开,其后阿里几次推广执行完全失策,本希望通过抢食推广快速和大众点评拉开差距,但实际上是稀释了早期优质用户的点评,终于回天无力。李本人后来也在多个非正式场合说过后悔被收购,对标现在的大众估值,口碑的并购结局并不好。

如果说,“口碑网”算是阿里不得已的反面教材,那么它之后,阿里对“蘑菇街”的一些反对,又引起业界不少非议。

蘑菇街收入最早来源于淘宝客,以此为基础逐步做大,之后阿里想收购,奈何蘑菇街不卖。阿里应对略显简单粗暴,通过下调淘宝客佣金比率,再加上一些甩手腕的变现条件,本想逼其就范,却反逼迫蘑菇街上了另一条路。业内人士当时评价:阿里店大欺主,本就是培养生态,却选择那么对待蘑菇街(对“美丽说”也如此),实在有违开放之本意。

这一状况的改变,源于近几年去中心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打了它一个措手不及,微信一出,更让阿里手足无措大半年。但阿里在美国上市前,一系列堪称教科书般经典投资并购手法,也许让他们得以更好地看到朋友与敌人,阵营与势力范围的边界。

而一些阿里高层离职后,对阿里系离职员工的投资支持,成功案例也不断涌现,比如滴滴打车、盈盈理财等,都获得投资界和用户层面的良好反馈,也让阿里反思良多。采取招安而非绞杀手段,无疑变成一种更合理而正确的做法,随着“阿里生态系统说”被提升到公关部重要指标之一,阿里蜕变后的王者气度,终于给杭州互联网新的发展机会。

到今年 5 月,很多阿里高管股票将解套,很多人离职二次创业,已是必然(虽然阿里股票缩水厉害,不过红包还是可观的)。各大风投公司,一直看好阿里离职员工(据说一般只需 M4 或 P8 级别以上)再创业,几百上千万的天使投资都是很简单的事。

堵既然堵不住,那不如顺势而为,据说阿里最近正在牵头成立不同于原阿里资本架构的新投资公司,操作方式会有很多迥异于阿里以往做派的事。此外,这次主导的阿里高管,级别也非同一般。

但阿里系创业也有些通病,这里只简单聊几句。如果类比仙童半导体对硅谷的影响,阿里之于杭州,价值也当仁不让,但二者在本质上有不同,仙童“叛将”对硅谷的创新演进,为递进式:半导体-集成电路-个人电脑-软件-互联网,而阿里系出淘的干将,至少目前看,大都基于电商思路的横向品类突破,至今尚无原创颠覆式爆款出现。这一点,阿里尚不如网易。

阿里在三巨头里,最被推崇的是其运营能力,而很多人,似乎早已忘记当年阿里草创之时,无比强悍的地推团队,只记得现在淘小二们,精细化的互联网端运营。而老阿里的这点优势,在目前 O2O 风口会开出怎样的繁花呢?

也许 2015 年可以有更多期待的,是在这方面,当阿里离职员工走出阿里阴影,成就一家独特公司时,也将是阿里真正伟大之时。希望这样的公司会诞生在杭州。

VC:节操与远见一样重要

杭州据说是“天使之城”,其实只是说明“钱多可来”而已。这一年多,我接触了不少创业同行,也和一些本地创投机构投资经理,非正式性聊过不少,大家几乎一致觉得:杭州的风险投资机构,大部分风格偏保守,自视太高,远见不足,看重近利,少谋未来。偶然,有几位天使个人不在其列,也不能拉高杭州创投机构的总体评分。

参考数据显示:杭州这几年,不少好项目大都是外地 VC 机构主投的天使或 A 轮。到 5 月为止,中国前十大知名风投,已有一半在杭州成立办公室,而这就发生在短短 1 年半时间。外地大佬都到家门口抢食了,也在一个侧面反映:杭州本土风投机构,实在不够给力,根本无法满足杭州火热的创业团队们。

已经遇到好几个朋友和我吐槽:杭州本土 VC 一些做法,比如出钱投资或收购一个技术团队,让这个技术团队,把投资公司老大的“想法”做出来(往往这些都是所谓“风口”项目,比如恋爱社交,比如医疗,互联网金融概念是上半年主旋律)。开发出 APP 后,再拿去已谈妥的投资机构那,融资或被并购;有些甚至是早就想好了套现或退出方案,再去收购一些技术团队做出来,比起那些“我有一个想法,就缺一个程序员”的做派,无疑更“深谋远虑”。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在这里,对这个做法不做评论,但我要批判的是:很多所谓天使,利用大学生的不成熟,通过压榨大学生劳动力,去实现自己创收目的,这就有点太不厚道了。

我遇到过好几个浙大学生团队,才大三大四,就被一些所谓投资人,裹挟着去做这样的事,试问这样的团队,可以打造出伟大产品吗?只会是赚了小利,却害了学生,希望这些投资人敬请高抬贵手,至少保留一些职业底线。

要不,你就真心投资一个学生团队休学创业;要不,就让他们安心读完书再创业。此前,遇到过好几个学生时代就创业的人,因为忙于创业,顾不了享受当年最美好的大学生活,毕业多年后后悔不已,希望这样的故事不要再重演。

创业环境:非政府力量崛起

我从 2008 年开始关注杭州大学生创业,当年的创业热情丝毫不亚于近二年。但 08 年那拨公司,最后出来了几个?没人做过调研,只听闻过那些年创业者的叹息。

如果以杭州创业地域分,2008 年那拨创业支持,以西湖区独占鳌头,那年我一家公司,也注册在西湖区。而这两年,这一风头明显被“地广人稀”的余杭区盖过,我看过余杭区规划方案,不可谓不国际范十足。

我一直信奉“市场归市场,计划归计划”,硅谷也不是加州政府成就,中国也不可能计划出一个硅谷,人们常说:大学除要有大楼,也得有真正的大师,这是为说明大学软硬件两手都要硬,政府搭建良好创业环境,是否也可以参考下?

目前国内很多创业园区,都在提供大楼房租优惠或全免+创业大赛奖金支持,以此作为吸引全国创业者前来的奖励,杭州除“千人计划”等高大上项目确有成功案例外,其他众说纷纭此处不表。

但我这里要举个例子,杭州某区内有家电商园区,完全私人市场化运作,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主要是:政府根本没投入一分钱,给的只是政策扶持。这样的做法可以复制吗?绝对可以,去年我认识的人里面,就有 3 个公司正在这么做。

政府有支持创业的良好初心即可,真的完全没必要全部去大包大揽,有些事可以借助财政、税收杠杆作用,让市场自由去匹配协调各方需求。硅谷成功企业,当年大都从自家车库创业开始,创业者最需要的,从来不是窗明几净的办公室,而是可以让他们完全不必操心其他与创业工作无关的琐碎行政事务。

公司注册成立,行政事务绿色通道建设上,杭州这两年比 08 年时做得好了太多,绝对要点个赞,但在创业配套服务建设上,杭州仍可有很多东西去优化,以一些创新思路,打造杭州作为创业新都的差异化特色,有可为。

而这里就不得不说说,这两年杭州创业环境中“非政府力量”的崛起了。杭州无 YC,几家所谓的“创业咖啡”,此前也还没搞出多大动静,就同北京几家先锋前辈一样,过不多久,就沉默了。创业服务链条很长,各环节都存在很多细分机会,比如创业技能辅导,专业媒体推广,投融资顾问服务,人才招聘猎头服务,商务法律支持等。去年开始,杭州逐渐冒出一些市场化专业运作的创业服务机构,个人接触过几家还靠谱的,这个算是星星之火,也标志着,杭州的创业氛围真的变得越来越好。

当年,硅谷创业园区的起源虽有其他因素,但最主要还是“斯坦福大学”高层领导对硅谷整个创业环境的推动。因为工作关系,我曾和斯坦福原副校长兼教务长 William.F.Miller 教授有过多次接触与交流,他现在近 90 岁高龄,依然精力旺盛地创业、传道,在看过他那本著作《硅谷优势——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后,我对硅谷何以成为硅谷,有了更深刻体会。

现在,国内创业气氛那么浓烈,但好的创业园区依然凤毛麟角,我觉得最主要原因:这些园区,在引导层面欠缺远见,和相应的实践经验积累。

非常推荐他们看看这本书。推而广之,其实每个创业者,投资人,还有政府人士,都该好好读下这本书,我在此强力推荐。话说那年我本想送这本书,给时任杭州市市长蔡奇同志,当时他非常支持杭州大学生创业工作,可惜不久调任,于是就没送出。

我对浙大系:爱之深,责之切

作为杭州创业界双子星之一,浙大系创业,在杭州一直久负盛名(比如某些地产公司,一些制造型公司),直到前几年,被“阿里系”遮蔽荣光。幸好这几年,凭借多位浙大人创业成功卷土重来,加上浙大杭州校友会在其中撮合引导表现可圈可点,但这样的根由,似乎又与浙大母体没什么直接瓜葛。

很多人,包括浙大自己,也老把自己类比斯坦福,但目前,浙大似乎只做到学术上的“东方剑桥”,远不够格于创业上的“东方斯坦福”。我在浙大学习、工作多年,对浙大感情很深,却又怒其不争,浙大远离政治中心,学术成就排名也已超越北青多年,但气度格局,依然不及人家。在杭州逐步成长为“中国硅谷”时,错失很多良机,并没太深度介入,实在可惜。

浙大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等浙大王牌学院,在创业杭州大潮中各自为营,虽各自表现突出,却始终因为缺乏更高层面的“顶层设计”,浙大创业配套资源并没得到强力整合。这几年,先后成立的所谓产学研基地,创新机构,都因为缺少这一步的打通,而流于形式,作为有限。

当年,浙大曾有某院级领导建言学校,整合浙大多方资源,开拓综合高校创业示范区(从人才培养,创业实践,学术跟踪等等,绝不是那些所谓大学创业园区那套东西)。可浙大高层,也许是出于均势平衡影响,考虑良久,未予通过。任由浙大五大校区那么多教室,办公室,空置多年积满灰尘,也不愿,或说无魄力,去拿出 2~3 层楼做个试点,哪怕一年半载都不愿尝试,遑论其他。

这是 5 年前的事,在此回顾并不针对任何人事,当年局限性谁都难免,谁都无法保证:那个方案如果真的做了,是否会成为全国高校一个成功典范,还是又一个笑柄。我之所以写出来,只是感叹:当年斯坦福能做出那样伟大实践第一步,确实不易,有些事只有亲历者遇挫,才能真正体会。

浙大在骨子里就不是一所“创业型大学”,当然,全中国大陆各大高校这些年几乎就不曾有过(香港前几年出现过,深圳前几年曾有一所,可惜昙花一现)。创业者初心,应当是种执念,是追求卓越与超越的内在精神,浙大校训“求是”,本就包含“创新求索真理”内涵,对个人犹可为,对组织却确实很难。

记得有一年,哈佛商学院派出 20 多位创业方面资深教授(几乎是全院师资倾巢而出),调研中国创业公司,杭州是仅有二站之一(另一站北京),浙大作为接待方全程安排。其中,有一场企业家对话,按出场企业名单,已堪称当时杭州乃至江浙顶配级公司(阿里巴巴是单独参观园区+马云亲自演讲对话)。

就我现场感受,美国教授对在场二家公司,表现了极大热情:一家,现在中国人都知道的公司,是因为它独有的混合制经济所有制吸引(这是美国那样的国度不可能出现的);另一家,是因为其产品文化属性,让各位美国教授对中国是否有机会产出奢侈品品牌,反馈全世界备感兴趣。当然,事后私聊,好几位哈佛教授,也不忘吐槽下北京之行的行程和对话,相比杭州实在太多正式客套以致枯燥无趣。在杭州,他们遇到了全中国最活跃和最有激情的创业者。

在这次紧凑行程中,全球最顶尖创业研究者 VS 中国最活跃的浙商。我个人对学界如何反哺商界,有了全新看法:原来商学院的学术,从不只是写论文发 Paper,讲课讨论,而更该是门“知行合一”的手艺活。一所大学,可以影响一座城市气质,而浙大对创业杭州的影响力,其实我们可以苛求更多。

最后:再泼点冷水

杭州创业氛围已走在全国前列,但高房价对产业人才的吸引,是条硬门槛,而创业者及投资机构的远见,则步步是坑:浸润电商红利太久,快钱太好赚,却容易失掉向前看的坚持。

幸而有一批杭州创业者正在破局,人工智能,脑电波,这些高精尖创业项目由浙大系领衔。O2O,互联网金融,这些互联网+的接地气项目,由阿里系主导。这是一股蕴含了无限变革潜力的力量,我们不妨有个猜想,也许“阿里系”与“浙大系”创业者的互补联动,将是杭州之福,也足以成就一家伟大公司的发轫。

另外未来创业之态势,地理意义上的硅谷,是否还有重复建设必要?硅谷发展模式外,是否也可以有些新模式创新?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写过一部有名小说《基地》,借鉴“第一基地”和“第二基地”设定,新型硅谷根本不必拘泥固定实体场所而存在,基于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搭建的第二硅谷,完全可以创建于云端,毕竟一个认知盈余的人人分享时代即将到来。

点到为止,欢迎各位吐槽。我的微信号 zhangsunny2014

Pages: [1]
  Print  
 
Jump to: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9 | SMF © 2006-2009,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