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 Forum
June 18, 2024, 08:28:31 AM *
News: Latest Bitcoin Core release: 27.0 [Torrent]
 
   Home   Help Search Login Register More  
Pages: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All
  Print  
Author Topic: blockchain.hk---区块链最新资讯首发网站  (Read 28067 times)
skyred_flyyang
Full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126
Merit: 10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26, 2016, 09:13:09 AM
 #181



如此尴尬的众筹局面

想到这个话题之前,我就在思考这篇文章的名字,该取一个什么名字比较合适呢。思来想去,还是等写完文章再取名字吧。

ICO层出不穷,投资者面临想投而又不敢投的尴尬局面。

自今年三月份以来,全世界的ICO项目是一个接着一个,一个盖着一个,流水一样的层出不穷。可以说,每天都有新的众筹的帖子从bitcointalk.org上面发布,刚开始的时候,有些项目还是赚钱的。但是自从DAO和WAVES交易破发以来,直接使ICO从高潮跌到谷底,可以说DAO和WAVES是广大投资者非常看好的项目,很不幸,一个已经被宣布死亡,另一个还在研发,不过价格一直处于破发状态。这两个项目直接叫醒了还在睡着赚钱的投资者们,导致现在的项目信心不足,望而不及的状态。可以说,目前的ICO已经出现了泡沫,ICO时的资金已经融合了市场的全部资金,所以,开始交易之后面对大量投机者和少量投资者套现,会致使价格低于ICO价格。

目前来讲,对于赚快钱的投机者们是一个考验,要一遍又一遍的审核一个项目的背景。而对于投资者们,则是看重的是项目本身的前景。

现在的众筹无非这么五大类,支付,游戏,去中心化的交易所,赌博彩票类的,还出现了音乐之类的项目。总得说来,如此多的项目大量出现还是因为现在的项目发布无需任何门槛,而且没有任何第三方进行审核调查,以及认证。而且项目的发起人基本上无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基本的情况就是:拿着投资者的钱,可以做项目,可以做别的,即使最后项目失败,也是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所以好的 坏的项目会大量出现,无法分辨和认知。

因此,大家在投资项目之前一定要看项目,看团队,说白了就是看人品和前景。

最后讲个笑话:比特币就是一个组织的盈利工具,而所有的ico项目都是由这个组织的成员发布负责,最后筹集到的比特币就是这个组织的,

然后组织可以搞这些个小项目,坐庄,赚取比特币,复制这个过程,大量的比特币就会源源不断的进入到这个组织的口袋,然后这个组织坐庄比特币。最后换成了法币。当比特币的筹码全部兑换成了法币,然后再发布项目,搞众筹,周而复始。

基本上获取的比特币都是不需要成本的,或者成本是忽略不计的。他们是永远的受益者,而投资者仅会有少部分人获益。

以上纯属笑话,请勿当真。

最后忠告: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embarrassing-situation-for-blockchain-ico/
说的太对了,ICO风险越来越高了
xzhybbs
Hero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756
Merit: 50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27, 2016, 06:22:36 AM
 #182

网站不错,看好这个网站。
xzhybbs
Hero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756
Merit: 50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27, 2016, 06:24:25 AM
 #183



如此尴尬的众筹局面

想到这个话题之前,我就在思考这篇文章的名字,该取一个什么名字比较合适呢。思来想去,还是等写完文章再取名字吧。

ICO层出不穷,投资者面临想投而又不敢投的尴尬局面。

自今年三月份以来,全世界的ICO项目是一个接着一个,一个盖着一个,流水一样的层出不穷。可以说,每天都有新的众筹的帖子从bitcointalk.org上面发布,刚开始的时候,有些项目还是赚钱的。但是自从DAO和WAVES交易破发以来,直接使ICO从高潮跌到谷底,可以说DAO和WAVES是广大投资者非常看好的项目,很不幸,一个已经被宣布死亡,另一个还在研发,不过价格一直处于破发状态。这两个项目直接叫醒了还在睡着赚钱的投资者们,导致现在的项目信心不足,望而不及的状态。可以说,目前的ICO已经出现了泡沫,ICO时的资金已经融合了市场的全部资金,所以,开始交易之后面对大量投机者和少量投资者套现,会致使价格低于ICO价格。

目前来讲,对于赚快钱的投机者们是一个考验,要一遍又一遍的审核一个项目的背景。而对于投资者们,则是看重的是项目本身的前景。

现在的众筹无非这么五大类,支付,游戏,去中心化的交易所,赌博彩票类的,还出现了音乐之类的项目。总得说来,如此多的项目大量出现还是因为现在的项目发布无需任何门槛,而且没有任何第三方进行审核调查,以及认证。而且项目的发起人基本上无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基本的情况就是:拿着投资者的钱,可以做项目,可以做别的,即使最后项目失败,也是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所以好的 坏的项目会大量出现,无法分辨和认知。

因此,大家在投资项目之前一定要看项目,看团队,说白了就是看人品和前景。

最后讲个笑话:比特币就是一个组织的盈利工具,而所有的ico项目都是由这个组织的成员发布负责,最后筹集到的比特币就是这个组织的,

然后组织可以搞这些个小项目,坐庄,赚取比特币,复制这个过程,大量的比特币就会源源不断的进入到这个组织的口袋,然后这个组织坐庄比特币。最后换成了法币。当比特币的筹码全部兑换成了法币,然后再发布项目,搞众筹,周而复始。

基本上获取的比特币都是不需要成本的,或者成本是忽略不计的。他们是永远的受益者,而投资者仅会有少部分人获益。

以上纯属笑话,请勿当真。

最后忠告: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embarrassing-situation-for-blockchain-ico/
说的太对了,ICO风险越来越高了
文章写的不错。符合现在的币圈现状
xzhybbs
Hero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756
Merit: 50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27, 2016, 06:25:30 AM
 #184



分叉以太坊网络麻烦不断,正遭受DDoS攻击

近两天,因The Dao事件而紧急硬分叉出来的以太坊(ETH)网络麻烦不断,前有Geth客户端高危漏洞曝光,造成运行客户端的节点崩溃,紧接着,因为EXTCODESIZE 操作码的问题,ETH网络又遭受了DDoS攻击。

据以太坊开发者兼联合创始人Jeffrey Wilcke表示:

以太坊(ETH)网络目前正遭受攻击,这次攻击属于DDoS。也就是说,矿工和节点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20-60秒)来处理一些区块。造成这次攻击的原因是一个EXTCODESIZE 操作码。

以太坊开发者兼联合创始人Jeffrey Wilcke表示:

以太坊(ETH)网络目前正遭受攻击,这次攻击属于DDoS。也就是说,矿工和节点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20-60秒)来处理一些区块。造成这次攻击的原因是一个EXTCODESIZE 操作码,它具有相当低的gas价格,需要节点从磁盘中读取状态信息。攻击交易调用此操作码的频率大约是50000次每区块。这样的后果是,网络已大大放缓了,但没有共识故障或内存超载发生。目前,我们已经确定了几个可持续的中期修复路线,并已有开发者正在实施。

建议大家切换至Parity客户端进行挖矿,并使用以下配置:

–cache-size-db 1024 –gas-floor-target 1000000 –gasprice 50000000000Parity挖矿指南: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j3v8bKjXQcMNNdx5Juwo3PRRCcHy8XcA6R9-0W7NCso/edithttps://github.com/ethcore/parity/wiki/Mining如果你继续使用 geth客户端,可以使用以下设置:

–cache 1024 –targetgaslimit 1000000 –gasprice 50000000000与Jeffrey Wilcke给出的方案稍有不同,以太坊创始人–cache 1024 –targetgaslimit 1500000 –gasprice 20000000000Parity客户端的设置则为:

–cache-size-db 1024 –gas-floor-target 1500000 –gasprice 20000000000 –gas-cap 1500000据Vitalik表示,eth开发者团队正在积极修复Go 客户端,以提供更稳定的解决方案,减轻类似攻击的威胁。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ethereum-blockchain-ddos-attacked/
自从我知道以太以来,就没太平过。 Grin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27, 2016, 06:37:02 AM
 #185



在日本的人们很快就可以用比特币来支付水电费了,中国的发展如何?

日本比特币服务企业Coincheck 今天宣布一项服务Coincheck Denki,允许用户使用比特币来支付水电费。

而且,比特币用户实际上可以节省很多钱 -对于重度用户来说 最高可达4%-6%。即使是轻度用户,也能实现节省,Coincheck说道。用户也能够将他们节省的比特币收集起来,存放在Coincheck的钱包中。

早些时候,Coincheck的母公司ResuPress Inc.与Mitsuwa industry Co. Ltd.达成了初步合作关系。为了能够促进比特币支付,Coincheck将与Mitsuwa的子公司E-net Systems Co, Ltd.进行合作。

比特币的重大里程碑

Coincheck的业务发展主管Kaga Kawabata说道他的公司已经实现了比特币的重大里程碑。用户将能够从11月份开始使用比特币。

这项服务在日本是第一个这种类型的服务,因为比特币在日常的生活消费中还是比较新奇的事物。然而大量的东京和大阪的企业都开始接受比特币,大部分的日本人更喜欢将其看做是投机工具。

不仅如此,能够在水电费这一类的日常生活消费中使用比特币确实也是一大盛事。

消费者使用比特币支付账单,通常都是通过第三方账单处理商,例如Living Room of Satoshi。水电费公共事业部门的用户通常都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支付的。

Coincheck已经展示了与公共事业公司的合作所能实现的内容。在日本,这样的商业交易是通过大企业与他们的子公司之间复杂的联盟网络和合作关系来实现的。

谁可以使用比特币来支付水电费账单?

Coincheck Denki的电力网络系统与Marubeni电力零售企业有合作关系,后者在日本的17个地区有电厂。而且该企业在超过22个其它国家有电力业务经验。

Coincheck说道服务地区将会在以后进行扩展。尽管初始只能进行电费支付,以后该服务会覆盖到燃气、水费、甚至是移动电话账单的缴纳。

比特币及区块链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比特币在全球的逐渐升温也导致了中国玩家以及商家对比特币的青睐。

尽管央行等五部委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明确规定了比特币并不属于货币,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因此比特币在商家领域的应用几乎为零。但这并没有妨碍比特币和区块链企业对比特币以及潜在的分布式账本科技的研究。

火币在之前进行调研并发布了一份详细的比特币全球报告,主要介绍了比特币在全球的发展状况、比特币的产业链、比特币的原理、交易、潜在的区块链技术等等。这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报告为比特币以及区块链的普及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同时,火币还推出了《区块链-定义未来金融与经济新格局》一书,进一步详细阐述了比特币潜在的区块链技术。

还有近一年来成立的多家区块链联盟、大型金融机构区块链初创企业的投资、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加入全球主要的区块链联盟等等,都表明中国正在加入这场创建互联网2.0标准的竞赛,而且试图引领这场标准之战。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japanese-pay-utility-bills-bitcoin-what-about-china/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27, 2016, 06:38:34 AM
 #186



R3CEV的8家银行成员测试因特尔的区块链平台模拟美国国债交易

R3CEV的8家银行成员已经成功测试了一个区块链原型,模拟了美国国债的交易过程。

intel-750x420尽管这是一次对熟悉的使用案例的模拟,但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测试使用了因特尔在今年早期开发的技术。该平台称之为‘锯齿波湖’,展示了安全的硬件在分布式账本架构中所起的作用。

因特尔的副总裁Jerry Bautista在声明中说道:

“我们相信共同合作探索区块链应用是这项新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R3根据R3CEV的说法,本次测试使用了亚洲、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的非云端节点,这些节点是由银行、R3CEV和英特尔所运行的。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荷兰商业银行、汇丰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法国兴业银行、道富银行、瑞士联合银行和联合信贷银行也参与了本次测试。

尽管这是一个看似很小的细节,但该声明暗示着R3CEV对于它的项目架构的思考,以及对金融机构试图在云端架设区块链网络的内在问题的思考。

该声明是由R3CEV的首席研究者Tim Swanson在上周的上海区块链峰会上发布的,随后他警告到云或许可以理解为别人的计算机。

“神奇的互联网链,神奇的互联网币,无论是什么样的术语用词,无论你如何精减这些系统,它们就是存在在云端的密码学数据,”他告诉听众。“如果你要依靠外部的参与方,那么你仍然要依靠这些组织来处理正常运行和维护。没有这样的蓝图。”

这样的评论是在包括IBM和微软在内的云服务提供商对区块链技术越来越感兴趣后发表的。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8-r3cev-banks-test-intel-blockchain-platform/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27, 2016, 06:39:39 AM
 #187



Wings DAO聚会

会议名称:Wings DAO,创造新科技
会议时间:2016年9月27日 周二晚上19:00点到21:00点
会议地点:上海· 上海商城 1376号南京西路 大台区 CAMUS 酒吧楼下后面 (老位置)
主办方:Wings.ai
会议详情:http://shmeetup.com/
会议简介
秋季快乐!炎热的夏季终于结束了,天气也开始凉爽起来。但是区块链、DAO和比特币却从未降温。

近期在上海将有不少重要的活动开展,当然也包括我们的上海区块链聚会!这个月我们邀请了一个特别的区块链项目团队:Wings,他们将来谈谈Wings在DAO方面的下一个大动作。

Wings是一个基于奖励预测的社交平台项目,该平台是新DAO方案的启动台,它允许任何人都能轻松地创建新的DAO方案,或是在已有的DAO项目中进行活动。

Wings将成为第一个运行智能合约的RootStock基础应用,也是仅有的允许创建新DAO的平台,并且能够被比特币的区块链所接受和运行。

DAO是一个新的概念,由于其复杂性,目前只有真正理解DAO的技术人员能够创建和管理它。

而Wings将让每个人都能够简单地创造和使用DAO,通过在普通聊天工具里的简单用户界面,比如像slack和telegram,你就能够使用AND去管理你的DAO,就像你发送信息给朋友一样简单。

Wings运用了一个叫做集群智能的科学概念,并依赖于预测市场,预测一个DAO方案的成功潜力。

你不需要一个一个地去控制你的DAO,使用Wings的新科技,你所有的DAO项目都能够通过你最爱的聊天工具去控制。

预测,发送代币,获取升级,甚至根据预设条件自动运作你的支持偏好,这些是wings.ai将带给你的未来。

快来加入我们吧,就在9月27日,你将能看到Wings的首次公开演示,还有更多惊喜等着你来发现。

Wings——一个创建、加入和管理DAO的去中心化平台。

在Wings平台上创建、管理和加入新的DAO,这是一个DAO独角兽诞生的地方。

另外,Wings主办方在还将在聚会中有一个特殊代码环节活动,参与者可以申领888个EGGS。请务必在 https://bounty.wings.ai 进行注册,并在会议之后进行申领。奖励人数为前50位参与者。

免费活动!还有免费的红酒,水果,沙拉,礼品!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wings-dao-meet-up-shanghai/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27, 2016, 06:40:57 AM
 #188



Cosmos:区块链的互联网

Cosmos是一个旨在解决很多密码学货币问题的网络,例如缺乏可扩展性、互操作性。Cosmos希望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区块链的互联网。通过使用Cosmos网络,用户能够通过内部区块链通信(inter-blockchain communication IBC)包来将代币从一条区块链转移至另外的区块链上。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Cosmos网络是由各种区块链组成的,这些区块链称之为区(zones)。每一个区都是包含一个像Tendermint这样的拜占庭容错(Byzantine fault-tolerant BFT)共识机制。Tendermint是一个权益证明协议,解决了第一代POS币中存在的问题,例如NXT。

Cosmos中的第一条区块链将是Cosmos hub,这是一个多资产的区块链,用作中心Hub。  Hubs与区(zones)是有区别的,因为它们可以赶上所有的区,而区则只能赶上对应的Hub,因此,一般来说,Cosmos hub就是所有指所有的区块链。Cosmos hub通过一个持续的区块链委托来跟上这些区。当代币从一个区转账至其它区时,hub负责在接收链上发布证明,以表明发送链也发布了那个特定的IBC包。

该系统允许多个区块链根据他们的交易量来进行扩展,通过向hub附加更多的区,当原始的那条链上的交易膨胀时,就将部分用户转移到这些新的区中。升级也是这样子,在Cosmos中可以部署为不同的Hubs,允许用于随时转移资金,而且无需担心分叉。

区可以充当现有密码学货币的锚定,允许用户在链之间进行代币交易,而且无需中心化的服务器或原子化跨链交易。

“例如,从Bitcoind、Go-Ethereum、CryptoNote、Zcash或其它任何区块链系统衍生出来的区都可以插入到Cosmos的Hub中。这些区允许Cosmos无限扩展来满足全球交易需求。”
Cosmos Hub区块链中的原生代币是Atom(COS),允许用户接受股份奖励和交易费。初始的供应量是2000万个代币,其中75%将会通过ICO出售。ICO将会在今年进行,持续大约1个月。剩余的25%将由团队预留,分发给早期的投资者。为了能过滤掉短期的投机者,并不是所有的Atom代币都能在前连年中进行转账。在这个时间段中,这些代币将处于冻结状态。冻结的代币无法进行转账,但是区块奖励和验证者收到的费用是可以立即转移的,因为它们并不是冻结的。

Cosmos网络的ICO时间尚未确定,投资者可以关注其开发蓝图来了解更相信的信息以及测试版本的发布情况。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cosmos-internet-of-blockchains/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27, 2016, 06:42:30 AM
 #189



微软介绍Bletchley区块链项目,解决方案诚意满满

日前,微软商业发展和战略主管马利•格雷(Marley Gray)向全球区块链开发者、企业家详细介绍了微软的区块链平台——Bletchley。

Microsoft于6月15日公布了由自家云计算平台Azure驱动的开放式区块链平台,致力于帮助企业财团建设区块链生态系统体系结构。

在这里,从业者可以获得微软提供的开源基础架构,搭建可以通过区块链实现个人跟个人,以及组织跟组织之间的点到点交易体系,以及开发Dapp(去中心化应用)的接口。

除此之外,Microsoft所提供的一些特性包括:

身份、密钥管理、隐私、安全、运营管理和互操作性等特性实现集成。
性能、规模、支持、稳定性,这些均至关重要。
财团(Consortium)区块链采用邀请制度,理想情况下仅获得许可的财团网络成员可以执行合约。
Marley Gray透露,Bletchley V1版本中加入了Cryptlets和Oracle这两个主要概念,其中前者主要为智能合约共识机制协议,后者是接入外部数据源的通道,是连接区块链主合约和外部世界的桥梁。通过Oracle和数据馈送,可以把真实世界的数据,代入到一个区块链。

具体的应用特性,可见以下Marley Gray演讲全文:

首先我要跟大家介绍的是Middleware它是什么,去年在以太坊的第一届大会上发布了我们的BAAS,就是区块链作为服务这样的一个平台,然后我们也是非常兴奋的跟大家宣布了我们的Dapp的一些特色。我们用户的反馈,这里有非常多技术的细节,他们希望可以尝试。所以我希望最终帮助大家来更好的应用我们的平台。如果说你不尝试的话,你就没有办法进行创新。当然如果说你不创新的话,在这样的一个行业你是没有办法继续生存或者谋求长远的发展。

我觉得作为我们的这个行业,事实上它非常的不错,因为我们有非常开源的基础架构,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区块链实现个人跟个人,以及组织跟组织之间这种点到点的交易。当然我们知道区块链它本身也是有一些缺失的部分,如果说我们仅仅通过区块链这个平台来解决这些问题显然是不够的。比如说我们说数据库,作为数据库而言,事实上它有许多的一些功能。所以就跟我们的客户进行了了解,然后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觉得区块链缺失在那里,当然他们给我们列出来了他们的一些想法,虽然说不是很全面。

首先,比如说他们需要安全的身份认证,无论是对于自己的身份认证,还是对我所持有物品的身份认证。我们知道事实上这些都是非常难以来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对我们的密钥来进行一个适当的存储,而且我们要确保我们密钥全生命周期安全的管理。事实上作为我们微软而言,我们也是有这样的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希望可以对于我们创建代码的方法进行完善和创新,这样方便我们来写出更加安全、更加有效的代码。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以说在我们实现承诺的过程中,我们也是需要一些工具以及数据的服务。

在这里跟大家非常高兴的宣布,我们这个BletchleyV1的第一个版本,大家看到事实上这个Bletchley,它是一个工人的名字,当然这个工人起这个名字,也是起到非常重要密码学的人物。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在这个表上我列出来了关于Bletchley一些相关的内容。我们说在这样一个平台上,我们希望它是我们区块链一个核心的内容。因为刚刚来自超级账本的发言人也提到了,事实上没有唯一的区块链,事实上我们所有的这些链都应该共同来协作,使得区块链的协作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来建立他们不同的区块链。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进行自由的创新,这就是我们跟我们的合作伙伴,目前正在做的事情。

在此之上,我们还有一个团队,他们也是非常的帮,他们跟我们创建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事实上跟区块链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无论是任何的区块链它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运作。当然还有我们的一些解决方案,所以Bletchley的第一版本,事实上就是我们讲以太坊联盟链的区块网络。如果说你把你的代码放到网络上的话,你如何确保你代码的安全呢?因为我们知道代码还有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我们看到有些时候可能有一些信息是需要进行保密的,在这里我们会问8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在5到8分钟进行提问。这个问题会问到网络的4到100个节点,问题的询问是以非常严肃的方式来提问的。

事实上,这里我列出来右下角的网络,它是一个非常隐私或者私有的以太坊的联盟链。我们知道现在可以跟几百个交点进行交互,来看一下他们的联盟链应该如何来执行。

另外一点就是讲的Flebic这个云,事实上希望可以帮助区块链来创立一些信息。在前两天的会议上我也提到了Cryptlet,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会有智能合约来帮助我们实现功能,而且我们也会有一个间断的时间,比如说每15分钟。所有的这些都是我们讲的外部的市场信息,当然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内部的系统,比如说CRM这样的一个系统,来对于我们客户的数据进行分析或者收集。

当然,我们刚刚提到的就是可信的这样一些数据,当然我们是否也需要这样的一些可信任的执行呢?当然我们说是需要的,因为可信的执行对于各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个也是可以通过隔离或者通过其他对于应用程序的操纵来实现安全的执行。所以我们希望可以保护我们区块链上面应用的一个知识产权。同时也希望对于我们的交易可以在所有的节点上进行运行。这也就意味着说,我们需要对于我们的算法进行扩展,来实现最大的性能。还有我们需要进行比较复杂的一些互动,我们将会有一些分布式的应用,你可以在多重的区块链上对这个应用进行嵌入,你希望你的交易通过一个提交在所有的区块链上来实现,这是非常复杂的一个事情。事实上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是进行了很久。当然我们也希望可以提高现有的这些企业使用区块链的一个性能以及他们的规模。

接下来来看一下Cryptlet它是如何来工作,在这里我们有企业联盟链的网络,上面有一些区块链。没一次当市场停滞的时候,如果说今天市场开放的时候,我们就会开启智能合约。比如说我们需要获得黄金的价格,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介入Cryptlet。如果说我们要让3个交易对手都同意的话,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Oracle。

在这里,假如说这个银行是Oracle,对冲基金他们有一些问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人们来相信说,我们的这个协议是一个安全的协议,或者说我们的主机是一个安全的主机。同时我们也希望这个Oracle是可以测试以及验证的,最终我们让所有的交易方都相信系统是可以安全运行的。

所以这里大家看到,事实上这里有一个经验证的主机,它是在我们的Oracle的平台上进行运行的。这里可以简单的对比一下Cryptlet跟Oracle的区别,事实上Cryptlet它是非常标准的基础设施,我们可以进行非常清楚的界定,而且它可以作为开发者的一个平台来创建他们所需要的数据库或者是程序库。比如说,我们需要对这个市场创建一些新的程序应用,也是可以通过Cryptlet来实现的。

这张可能比较技术一点,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有区块链的一个节点,它是通过Cryptlet来实现的。我们看到Cryptlet做了信任的信封,所以这个可以在你的台式电脑上运行,也可以在你的笔记本等不同的设备上来进行运行。这个是我们讲的一个Bletchley Cryptlet的Fabric,我们看到如果是现有的供应链的话,因为我们事实上也是支持以太坊,当然我们也会支持其他类型的区块链。所以这里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可以分解你们不同的忧虑,我们可以把你的Mist在不同的数据之间进行转移。通过Fabric可以实现这些能力,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一致的方式来实现所有的这些操作。

讲到企业的规模,就是跟我们讲的企业联盟链相关。这里我们有一个WW超级规模的云,就是我们讲的Azure这样的云,大家可以看一下,事实上我们现在已经在全世界的30多个地区部署了这样的一个Azure的云,每年云的分布也是在不断的增长。执行非常快,同时有很多的选择,而且你还可以提升数据库在区块链网络上的一个弹性,能够扩展到其他的一些地理的位置。比如说,我们这里有数据中心,是由20亿Net来托管的,我们有客户的数据,交易的数据,可能必须在中国。但是如果你有全球区块链的话,你仍然还是可以交付。我们有很多这样的数据中心,这些都只是一些位置,我们大约是有100多个数据中心在全世界,大多数都是非常大规模的,高冗余的数据中心,你可能要亲身来看一下,才有可能知道数据中心到底有多大,我们区块链的结构是覆盖了全球。

一些关键的观点,对于区块链、对于开发者和企业的生态系统意味着什么呢?如果企业想要拥有一个可靠的区块链网络意味着什么呢?首先是可以进行按需的,安全的执行。我们可以保证它的安全性,以及保证它的弹性和高性能,而且是一个安全数据的提供商,你可以获得市场的数据,还可以公布自己市场的数据。你可以创建以及消耗一些数据,所以你可以实时的比较价格。

扩展性和灵活性,就是在代码执行的时候可以实现扩展性和灵活性。我们有一个Scale的架构,使你可以把担心的问题隔离开来。你还可以对于你的解决方案实行一定的架构来实现扩展性。同时我们是一个开发者友好的生态系统,我们支持所有的区块链,我们会支持他们喜欢的工具,让这些资源是可以扩展的,你可以创建自己的库公布它,这样其他人也可以找到你的库,你也可以发现现有的库。如果你需要一些应用功能的话,你在代码当中可以找到参考的代码,你就不需要担心Cryptlet在哪里,是否是安全,是否能够获得我所需要的这样一种高性能。还有一个标准的方式来发布以及获取外部的资源,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儿。

最后我想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微软的一个路线图,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或者说在秋天的时候,我们发布了通用的这样一个区块链基于服务的,以及Dev Test Labs,不仅基于企业、开发者,它主要是基于联盟所以地可以创建Dev Test Labs,然后可以安全的创建,现在我们宣布了BeletchleyV1,我们和以太坊的社区可以一起向开放市场公布,同时提升安全性,同时也可以提升代码的生命周期,之后我们会有Bletchley的V1,谢谢大家邀请我们,希望大家今天过的愉快,谢谢!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microsoft-blockchain-platform-bletchley/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27, 2016, 06:43:36 AM
 #190



Waves区块链发布一周更新及视频节目

开发更新

本周早期发布了新版的全节点测试客户端。之后,Waves社区一直在忙于测试以及寻找网络中的可能存在的漏洞来确保正式版客户端发布时的可靠和安全。

测试黑客马拉松进行的很好,很多社区的成员都进行了压力测试。已经发现了一些漏洞,包括一个严重漏洞。这些漏洞都在第一时间进行了修复,而且也发布了修复后的新版本测试客户端。如果你也在参与测试,请确保更新至最新客户端。

Waves测试节点的安装教程参考这里,而且也可以加入Slack论坛的#testnet-maintainers 频道或论坛来提供帮助和建议。

黑客马拉松奖励

根据发现的漏洞危害程度不同,奖励也分为了几个级别。所有发现的漏洞都必须是可重现的。你可以在这里提交发现的漏洞:https://github.com/wavesplatform/Waves/issues

关键漏洞:测试网络瘫痪;指定的节点瘫痪(非IP DDoS);双重花费攻击。用大量的交易进行简单的DDoS攻击不算真实有效的攻击。
最少5000WAVES或等值BTC奖励,如果发现极其严重的漏洞,奖励提高至10000 – 15000 WAVES。

严重漏洞:不影响整个网络运行,但是严重阻碍了网络的功能,例如区块广播、增加本地节点的资源消耗,等等。
1000 WAVES或等值BTC的奖励。

轻微漏洞:配置文件修改导致的非预期的行为,在特定的硬件配置下出现的非预期的节点行为等。
最高1000 WAVES奖励。

非常感谢Waves社区的辛勤工作!

Waves一周视频节目概要

在第一期的视频试播节目成功发布后,这周我们也发布了新的视频节目。内容包括市场综合消息、技术更新,以及Rob Wilson的对Incent项目的简介。如有任何建议,请向我们反馈,我们将持续完善这些概念来向广泛参与的Waves支持者和整个密码学货币社区提供更好的视频节目。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zNzU4MDM0NA==.html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waves-weekly-update-10/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27, 2016, 09:51:45 AM
 #191



背叛区块链属性?埃森哲已获可更改区块链模型专利

据《金融时报》报道,咨询服务业巨头埃森哲(Accenture)已在欧美获得可编辑区块链模型专利。此种区块链允许在已授权的区块链系统中,由中央管理员修改及删除储存信息。埃森哲于本周二展示了其与史蒂文斯理工学院(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教授Giuseppe Ateniese共同研究出的区块链模型。

此种原型可快速修正区块链上的错误。而现有区块链模型是无法实现快速修正的。这是由现有区块链的不可更改特性造成的: 若需编辑现有区块链,只可通过恢复上一条记录并删除需更改记录来完成。这将花费大量时间。而在金融机构中,需要大量的交易,并随时可能出现人工错误。所以埃森哲的区块链模型可大大提高区块链在金融机构中的可用性。

此举在金融科技社区引来大量争议。有些人认为这是对区块链初衷的背叛:

“一个可更改的区块链只能视为一个数据库。区块链的整个意义就在于它的不可更改性,这简直是逆道而行。”Dislytics(著名区块链咨询公司)的创始人Gary Nuttall如是说。因为无需授权系统(permissionless system)是去中心化的,交易记录不可篡改是其中心属性。

这其实并不和埃森哲的新区块链模型相悖,因为埃森哲所做的模型是基于授权系统的(permissioned system)。授权系统将由中央管理员根据约定规则管理。这和现有区块链的开拓者们(如比特币)所用的无需授权系统不同。埃森哲指出不可编辑性在授权系统中并非必要属性,因为此系统由单一机构控制。不可篡改这一属性阻碍了金融机构使用区块链的应用。

埃森哲曾在去年发表过一篇关于区块链科技在投资银行中的影响及潜力。此后相关科技的投资成指数级增长。据Coindesk统计,截止至2016年9月7日,关于比特币的风险投资总额已高达12亿美金。埃森哲实验室预测区块链将于2025年进入成熟期,成为资本市场生态系统中的主流工具。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accenture-patents-editable-blockchain/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27, 2016, 09:52:44 AM
 #192



超级账本再添5名新成员 33复杂美、保全网及PDX位列其中

区块链联盟超级账本HyperLedger今天公布有5名新成员加入该跨行业平台。该消息在瑞士Sibos银行会议上宣布,新的公司来自不同的国家和行业。

超级账本新成员有使用人工智能进行金融交易所涉及算法的风险审计的Aesthetic Integration、韩国企业区块链平台BLOCKO Inc.、致力于区块链底层研究的33复杂美、数据存贮的保全网以及去中心化平台提供商PDX Technologies。

超级账本执行理事Brian Behlendorf表示:“很高兴看到超级账本背后的的支持力量继续增强,区块链潜力深远,而且未来会渗透到各个企业、政府机构,甚至公共部门。我们最新加入的成员给真个社区带来了独特的价值;我期待会有先进的公开区块链标准诞生,也会跟他们一起推动开发工作。”

33复杂美2008年开始研发交易所技术,在2013年开始研究区块链技术,目前区块链交易所相对成熟,撮合交易每秒并发可达200笔,并能升级到每秒数万笔,公司计划推广的区块链业务主要有,大宗商品交易所、票据交易所、产权交易所、股权债权交易所、供应链金融、集团清算或钱包系统。

对于此次加入超级账本,33复杂美创始人吴思进也表示,“复杂美在区块链行业已经沉浸了三年,有大量的技术积累,在区块链交易所方面的技术有较大的优势,而Hyperledger是有竞争力的区块链体系,我们希望能够将Hyperledger介绍给更多的用户,也能使其他区块链和Hyperledger进行融合,让中国的企业更快更好的享受区块链带来的益处。复杂美力图深刻理解用户业务流程,帮助用户优化业务流程,在注重用户体验的同时解决用户的痛点,帮助用户平稳过渡到区块链世界。 ”

保全网联合创始人俞学劢表示:“保全网是全球第一个加入超级账本的数据保全平台,我们很高兴能够成为超级账本项目的贡献者。保全网加入超级账本之后,将积极参加超级账本的社区活动,借鉴经验共享成果,助力超级账本在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保全网将积极拓展国际业务,并与此前加入超级账本的onchain、BitSE等中国区块链创业明星企业一起加快区块链应用在国内落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中国区块链在国际的影响力。”

超级账本项目始于2015年12月,由Linux基金会发起并管理。其成员目前已经达到了85名。该项目的愿景是借助项目成员和开源社区的合力,制定一个开放的、跨行业、跨国界的区块链技术开源标准,打造可以跨行业的区块链解决方案。在此之前全球大多数区块链项目都要从底层开始摸索,在没有执行标准的情况下,缺乏行业间的通力协作。超级账本项目的目标是发展一个跨行业的开放式标准以及开源代码开发库,允许企业创建自定义的分布式账本解决方案,以促进区块链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

超级账本的项目成员可谓金融科技领域的梦之队。既有如IBM、埃森哲、Intel、思科这样的科技巨头,也有JP摩根、富国银行、芝商所这样的金融大鳄;既有DTCC、SWIFT这样的金融行业性组织,也有R3、DAH、Blockstream这样的区块链初创公司。国内方面,区块链初创公司 Onchain、Belink、BitSE已经陆续宣布正式加入超级账本。截至目前,超级账本已经汇聚全球超过80家金融、科技和区块链技术公司,这些公司都是其各自领域的行业领导者。超级账本的成员阵容远超现有的其他技术联盟,其推进速度也很惊人。

附超级账本中国成员名单:

万达飞凡科技、布比区块链公司、能源区块链实验室、云象区块链、三一重工、北京众享比特科技有限公司、太一云科技、联动优势、梧桐树、橙魔方、33复杂美、浙江保全网、北京全息互信数据科技有限公司(PDX)、小蚁(Onchain)。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5-new-members-joined-hyperledger/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27, 2016, 09:54:20 AM
 #193



恒生电子章乐焱:区块链技术在国内金融领域内应用的探讨

引言:

银弹(英文:Silver Bullet),指由纯银质或镀银的子弹。在欧洲民间传说及19世纪以来哥特小说风潮的影响下,银色子弹往往被描绘成具有驱魔功效的武器,是针对狼人等超自然怪物的特效武器。后来也被比喻为具有极端有效性的解决方法,作为杀手锏、最强杀招、王牌等的代称。

在前两期的《恒生世界》里,给大家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在业界的主要动态以及三种主要的区块链实现:bitcoin、bitshares、ethereum。区块链技术也不是银弹,本文主要探讨区块链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在金融行业它适用哪类场景。

在区块链技术相关信息刷爆朋友圈的时代,已经有太多的文章对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进行畅想,包括:跨境支付、存在性证明、数字资产存管、交易转让等,甚至发展到颠覆当前人类社会运作模式的程度。确实区块链技术诞生之初就是与金融应用相关,大多数人知道区块链技术始创于比特币,关于比特币的正式论述源于2008年中本聪的一篇名为《比特币: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所以今天区块链最熟悉的应用还是在支付领域,特别是跨境支付,它的低费用、快捷性吸引了众多使用者,当然比特币作为一种依赖加密技术实现的虚拟货币固有的一些问题也限制了它的使用,比如:货币主权、监管问题、性能问题、币值波动太大、流动性等问题,包括它目前仅有的400亿人民币左右的总市值。

在IT高度发达并且从严监管的金融领域,当一种新技术需要被引入到金融应用中时,我们的IT架构师都会对这种技术进行验证评估,以确认是否适用这种技术的应用场景。在评估分析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区块链技术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

一个由参与者共同维护的公开账本

最常见的关于区块链的说法是一个由参与者共同维护的公开账本,账本上记载所有交易记录,所有参与者都可以拥有一份账本的拷贝,并可以对里面的记录进行校验,确保其正确性。在IT架构师眼里,这个显然就是一种类似高可用数据存储系统的解决方案,所以它绕不过所谓的分布式系统CAP理论。

CAP理论对分布式系统中的三个特性进行了如下归纳:
● 一致性(C):在分布式系统中的所有数据备份,在同一时刻是否具有同样的值。(等同于所有节点访问同一份最新的数据副本)

可用性(A):在集群中一部分节点出现故障后,集群整体是否还能响应客户端的读写请求。(对数据更新具备高可用性)
分区容错性(P):以实际效果而言,分区相当于对通信的时限要求。系统如果不能在时限内达成数据一致性,就意味着发生了分区的情况,必须就当前操作在C和A之间做出选择。
CAP理论就是说在分布式存储系统中,最多只能实现上面的两点。由于当前的网络条件,特别是基于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块链部署,肯定会出现延迟丢包等问题,所以分区容错性是我们必须需要实现的,区块链技术在一致性和可用性之间选择了可用性,即区块链上的数据是做到最终一致性。说人话:往区块链上写入交易数据,在等待足够长的时间情况下,各个节点上的历史账本数据才能达到一致。

以比特币区块链举例:全世界比特币区块链上的参与者,主要通过互联相互连接,同步账本数据,每个参与者随时可以加入也随时可以退出这个网络;数据同步采用的技术与网上流行的下载高清电影的BT、电驴类似,是一种P2P通信机制,只是下载一部电影是固定大小,而区块链上的账本数据是一页接一页不停在增长的,和电影一样,前面的历史数据不会被更改,所以只要不停地同步新增加的账页(区块)就行,区块之间的顺序及区块中记录的交易数据,会通过算法进行校验合法性,从而达到不可篡改性。比特币上线7年以来,历史数据已达60多G,一般通过互联网同步一下需要2天左右,当然也可以从别人那边拷一份历史数据,然后在线同步后续产生的区块数据;当一个人发起一笔比特币转账交易时,他的交易请求同样通过P2P网络进行全网广播,传说中的矿工(记账员)会把收到的交易放入一个内存队列,如果它抢到下一个区块的记账权,它会把待入账的交易尽可能地写入到一个区块里,同时把这个区块的信息也广播出去,供全网同步校验,校验通过的会被参与者作为一个新区块同步记到本地存储里。互联网通信条件具有复杂性,当年比特币区块链把每个区块的产生间隔设定为10分钟左右,同时把一个区块的大小设定在1M,这就限制了每10分钟能被记录和同步的交易笔数(大约支持7笔/秒的交易量);如果要提升性能,必须要让所有参与者的软件进行更新,最近比特币区块扩容之争即来源于此;很多所谓的山寨币,就是通过修改这类参数来提升性能,吸引参与者,当然更高的性能依赖于更好的网络条件。

一个完全开放、自由参与的P2P网络,随时可能分裂成多个不连通的小网络,或者因为网络条件差异有些交易数据不能在一次记账间隔时间里被传递到全网,所以从分区容错性的角度,基于P2P网络进行记账权争抢和数据同步,必然是会导致不同节点上出现一定概率的账本数据不一致;根据区块链的设计,账本数据(新区块)只在尾部添加,历史数据不作修改,所以数据不一致情况时,区块链即在尾部发生分叉,并且分叉的子链长度(区块链术语叫高度)相同时,这种分叉状态将保持,直到某个子链长度大于其他子链,短子链将被抛弃,其中的交易记录被重新释放出来,未被记录到长子链的交易会重新排队,等待记录。显然区块链的这种最终一致性特性,会给它在金融应用使用中带来很多障碍。




摘自《精通比特币》

 

神来之笔-区块链中的经济激励机制

如果仅仅把区块链当作是一个公开的账本,或者当作一种带一定高可用特性的去中心数据库,显然是不够的。区块链技术脱胎于比特币这类“加密货币”技术,即便如今区块链技术相对于“加密货币”更受关注,但相应“代币”的概念一直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同时在保障区块链的正常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公共区块链上,“代币”是维系生态发展的主要因素。矿工作为记账员为什么愿意去争抢记账权,为什么愿意投入资源去校验账本,是因为有“代币”的经济激励;在一些不采用矿工挖矿这种以消耗计算资源作为共识基础的区块链实现上,“代币”也会作为投票权的象征;在支持智能合约的区块链系统中,“代币”作为合约程序运行的“燃料”,是防止出现死循环或者低效代码过多消耗计算资源的重要手段;某种程度上,因为向区块链上发送的每笔交易都需要用“代币”支付交易费用,提高了通过网络发起恶意攻击的成本。“代币”的引入,使得那些公共的区块链系统带有更多的金融色彩,容易带来一些金融监管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代币”与法币的兑换环节,往往成为监管与网络黑客关注的重点,“代币”价格的大幅波动也会给基于区块链的应用带来困扰。当然如果基于区块链的系统是部署在私有或者专有网络,不对外开放,这类问题的影响会小很多。既然“代币”这么重要,不同的区块链实现上,“代币”的发行机制也是应用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要注意,驱动区块链运行的“代币”,与在区块链上为提升金融结算效率而发行的“代币”是需要区别对待的,后一种代币往往是由集中承兑机构从业务需要发行的,在现实世界是也很从常见,比如各类代金券。

第二代区块链平台的智能合约虚拟机

如果说以比特币区块链为代表的第一代区块链技术,是一个去中心的数据库,并利用其中有限的交易脚本实现上层应用的扩展。真正引发大家无限创意的是以太坊为代表的引入虚拟机技术的第二代区块链技术,即所谓具有图灵完备性的虚拟机,技术人员可以像写普通代码一样,将各种业务规则和相关数据封装在一个智能合约中,发布到区块链平台上,使用者如同发起一笔转账交易一样要求执行指定合约的相关业务规则,从而使得区块链技术演变成一个去中心的计算平台。不同区块链上,智能合约对业务规则的表达能力,受限于虚拟机支持的能力,区块链应用的设计开发人员不但要掌握区块链技术原先的特性,还要充分了解相应智能合约虚拟机的功能,比如在以太坊区块链上就要掌握Solidity或者一种类似python的编程语言Serpent来定义一个智能合约。也有人把8051虚拟机集成到区块链里,用开发单片机的C语言来定义智能合约。如果普通转账交易,智能合约的某段业务规则代码实际上是在矿工(记账者)的计算机上被调用者以交易的形式触发执行,所以合约所依赖的外部信息也需要设计成由外部通过交易来输入,比如:一些合约的执行所依赖的外部价格信息(汇率、股票行情),从这个角度讲智能合约并不那么“去中心”、“去信任”,它还得依赖于可信任的一方提供一些外部信息或者从外部来驱动合约执行。另一方面,开发一个“智能合约”实际上讲还是在开发一个运营在特定场景下的一个软件,“智能合约”也有所谓的不可篡改性,但是大家知道是软件总难免会有bug,需要升级维护,所以“智能合约”也要对它的升级维护、异常处理做出约定,近期震惊业界的以太坊The DAO合约漏洞,导致合约里近亿人民币市值的以太币被黑客转走,事情发生时因为合约本身缺少相应的缺限修正机制,事情处理时很是被动。如果智能合约应用于金融场景,这些问题都是合约开发者必须去面对的。

算法、算法

按说评估区块链技术,算法特别是加密算法应该是一个重点,它们是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去信任、防篡改、匿名性等特性的基础,包括传说中矿工通过挖矿来争抢记账权也依赖于算法,不同的区块链实现确实也经常变换其所依赖的算法。但从上层应用适用的角度,笔者并不觉得算法是重点,因为区块链技术基础上采用的是常见成熟算法,比如SHA2安全散列算法、ECC椭圆曲线算法,对算法的应用也是相当常规的用法。也许正是因为采用了常见算法而不是去创造发明一个什么特别的算法,区块链技术才更容易被大家理解和接受。如果一定要说在区块链在金融应用中对算法部分需要注意什么,用“国密”算法来替代,可能会是一些金融监管机构的要求。

什么样的场景适用区块链技术

综上所述,在金融行业什么样的场景可能适用区块链技术?笔者认为:

1、基于性能考虑,相对低频、小数据量的业务更为适合;这种场景也往往存在大量手工业务操作,容易导致人员信任风险;长远来讲规避性能问题也有多种解决方案,比如侧链、分片,但这也会使系统变得复杂。

2、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连接特性考虑,那些业已建成的大量分立系统,同时存在互连需求的场景,用区块链可以一定程度会比建集中互连系统更容易实施;

3、从部署角度,公有链应用于金融相对来说存在的困难较大,所以联盟链的形式更容易被金融机构接受;而私有链形式,则往往很难在与传统架构的分布式系统PK中体现优势。

4、从用户体验角度,区块链交易的异步和不确定特性不容易被小白用户理解,这可能也是现有区块链应用往往在特定圈子里被使用的原因之一。

区块链技术不是银弹,但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金融应用确实可能带来一些比较显著的特性,比如:

——降低信任风险:所有人工操作环节记录区块链之后不可篡改、可公开审计;

——提升系统可用性:无中心集群,区块链天然保证了达到“多地多中心”的高可用等级;

——降低运营成本:新成员引入方便,有一台设备入网同步账本即完成接入,由于接口相对标准、简单,使成员拥入其IT系统对接的充分自主权;通过智能合约,可很方便满足个性化业务需求;

——提高支付、交易、结算效率:可以引入DVP交收、7*24小时业务连续;

——通过智能合约满足监管和审计要求:公开性、匿名性、权限可个性化编程。

也许大家觉得怎么不提区块链“去中心”、“去信任”的好处,这里笔者想说的,在金融领域内应用区块链,所谓的“去中心”、“去信任”仅仅是针对区块链这个公共账本的维护工作是“去中心”、“去信任”的,并不是整个应用彻底“去中心”、“去信任”,金融应用必定会跟链外的现实世界打交道,链上链下的对接仍然需要可信任的金融机构来驱动,包括满足法律上的一些要求。

最后,借用比特币官网上的一句话:它正探索以往从未被尝试过的理念,因此,没有人可以预测它的未来。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27, 2016, 09:55:21 AM
 #194



恒生电子章乐焱:区块链技术在国内金融领域内应用的探讨

引言:

银弹(英文:Silver Bullet),指由纯银质或镀银的子弹。在欧洲民间传说及19世纪以来哥特小说风潮的影响下,银色子弹往往被描绘成具有驱魔功效的武器,是针对狼人等超自然怪物的特效武器。后来也被比喻为具有极端有效性的解决方法,作为杀手锏、最强杀招、王牌等的代称。

在前两期的《恒生世界》里,给大家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在业界的主要动态以及三种主要的区块链实现:bitcoin、bitshares、ethereum。区块链技术也不是银弹,本文主要探讨区块链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在金融行业它适用哪类场景。

在区块链技术相关信息刷爆朋友圈的时代,已经有太多的文章对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进行畅想,包括:跨境支付、存在性证明、数字资产存管、交易转让等,甚至发展到颠覆当前人类社会运作模式的程度。确实区块链技术诞生之初就是与金融应用相关,大多数人知道区块链技术始创于比特币,关于比特币的正式论述源于2008年中本聪的一篇名为《比特币: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所以今天区块链最熟悉的应用还是在支付领域,特别是跨境支付,它的低费用、快捷性吸引了众多使用者,当然比特币作为一种依赖加密技术实现的虚拟货币固有的一些问题也限制了它的使用,比如:货币主权、监管问题、性能问题、币值波动太大、流动性等问题,包括它目前仅有的400亿人民币左右的总市值。

在IT高度发达并且从严监管的金融领域,当一种新技术需要被引入到金融应用中时,我们的IT架构师都会对这种技术进行验证评估,以确认是否适用这种技术的应用场景。在评估分析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区块链技术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

一个由参与者共同维护的公开账本

最常见的关于区块链的说法是一个由参与者共同维护的公开账本,账本上记载所有交易记录,所有参与者都可以拥有一份账本的拷贝,并可以对里面的记录进行校验,确保其正确性。在IT架构师眼里,这个显然就是一种类似高可用数据存储系统的解决方案,所以它绕不过所谓的分布式系统CAP理论。

CAP理论对分布式系统中的三个特性进行了如下归纳:
● 一致性(C):在分布式系统中的所有数据备份,在同一时刻是否具有同样的值。(等同于所有节点访问同一份最新的数据副本)

可用性(A):在集群中一部分节点出现故障后,集群整体是否还能响应客户端的读写请求。(对数据更新具备高可用性)
分区容错性(P):以实际效果而言,分区相当于对通信的时限要求。系统如果不能在时限内达成数据一致性,就意味着发生了分区的情况,必须就当前操作在C和A之间做出选择。
CAP理论就是说在分布式存储系统中,最多只能实现上面的两点。由于当前的网络条件,特别是基于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块链部署,肯定会出现延迟丢包等问题,所以分区容错性是我们必须需要实现的,区块链技术在一致性和可用性之间选择了可用性,即区块链上的数据是做到最终一致性。说人话:往区块链上写入交易数据,在等待足够长的时间情况下,各个节点上的历史账本数据才能达到一致。

以比特币区块链举例:全世界比特币区块链上的参与者,主要通过互联相互连接,同步账本数据,每个参与者随时可以加入也随时可以退出这个网络;数据同步采用的技术与网上流行的下载高清电影的BT、电驴类似,是一种P2P通信机制,只是下载一部电影是固定大小,而区块链上的账本数据是一页接一页不停在增长的,和电影一样,前面的历史数据不会被更改,所以只要不停地同步新增加的账页(区块)就行,区块之间的顺序及区块中记录的交易数据,会通过算法进行校验合法性,从而达到不可篡改性。比特币上线7年以来,历史数据已达60多G,一般通过互联网同步一下需要2天左右,当然也可以从别人那边拷一份历史数据,然后在线同步后续产生的区块数据;当一个人发起一笔比特币转账交易时,他的交易请求同样通过P2P网络进行全网广播,传说中的矿工(记账员)会把收到的交易放入一个内存队列,如果它抢到下一个区块的记账权,它会把待入账的交易尽可能地写入到一个区块里,同时把这个区块的信息也广播出去,供全网同步校验,校验通过的会被参与者作为一个新区块同步记到本地存储里。互联网通信条件具有复杂性,当年比特币区块链把每个区块的产生间隔设定为10分钟左右,同时把一个区块的大小设定在1M,这就限制了每10分钟能被记录和同步的交易笔数(大约支持7笔/秒的交易量);如果要提升性能,必须要让所有参与者的软件进行更新,最近比特币区块扩容之争即来源于此;很多所谓的山寨币,就是通过修改这类参数来提升性能,吸引参与者,当然更高的性能依赖于更好的网络条件。

一个完全开放、自由参与的P2P网络,随时可能分裂成多个不连通的小网络,或者因为网络条件差异有些交易数据不能在一次记账间隔时间里被传递到全网,所以从分区容错性的角度,基于P2P网络进行记账权争抢和数据同步,必然是会导致不同节点上出现一定概率的账本数据不一致;根据区块链的设计,账本数据(新区块)只在尾部添加,历史数据不作修改,所以数据不一致情况时,区块链即在尾部发生分叉,并且分叉的子链长度(区块链术语叫高度)相同时,这种分叉状态将保持,直到某个子链长度大于其他子链,短子链将被抛弃,其中的交易记录被重新释放出来,未被记录到长子链的交易会重新排队,等待记录。显然区块链的这种最终一致性特性,会给它在金融应用使用中带来很多障碍。




摘自《精通比特币》

 

神来之笔-区块链中的经济激励机制

如果仅仅把区块链当作是一个公开的账本,或者当作一种带一定高可用特性的去中心数据库,显然是不够的。区块链技术脱胎于比特币这类“加密货币”技术,即便如今区块链技术相对于“加密货币”更受关注,但相应“代币”的概念一直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同时在保障区块链的正常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公共区块链上,“代币”是维系生态发展的主要因素。矿工作为记账员为什么愿意去争抢记账权,为什么愿意投入资源去校验账本,是因为有“代币”的经济激励;在一些不采用矿工挖矿这种以消耗计算资源作为共识基础的区块链实现上,“代币”也会作为投票权的象征;在支持智能合约的区块链系统中,“代币”作为合约程序运行的“燃料”,是防止出现死循环或者低效代码过多消耗计算资源的重要手段;某种程度上,因为向区块链上发送的每笔交易都需要用“代币”支付交易费用,提高了通过网络发起恶意攻击的成本。“代币”的引入,使得那些公共的区块链系统带有更多的金融色彩,容易带来一些金融监管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代币”与法币的兑换环节,往往成为监管与网络黑客关注的重点,“代币”价格的大幅波动也会给基于区块链的应用带来困扰。当然如果基于区块链的系统是部署在私有或者专有网络,不对外开放,这类问题的影响会小很多。既然“代币”这么重要,不同的区块链实现上,“代币”的发行机制也是应用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要注意,驱动区块链运行的“代币”,与在区块链上为提升金融结算效率而发行的“代币”是需要区别对待的,后一种代币往往是由集中承兑机构从业务需要发行的,在现实世界是也很从常见,比如各类代金券。

第二代区块链平台的智能合约虚拟机

如果说以比特币区块链为代表的第一代区块链技术,是一个去中心的数据库,并利用其中有限的交易脚本实现上层应用的扩展。真正引发大家无限创意的是以太坊为代表的引入虚拟机技术的第二代区块链技术,即所谓具有图灵完备性的虚拟机,技术人员可以像写普通代码一样,将各种业务规则和相关数据封装在一个智能合约中,发布到区块链平台上,使用者如同发起一笔转账交易一样要求执行指定合约的相关业务规则,从而使得区块链技术演变成一个去中心的计算平台。不同区块链上,智能合约对业务规则的表达能力,受限于虚拟机支持的能力,区块链应用的设计开发人员不但要掌握区块链技术原先的特性,还要充分了解相应智能合约虚拟机的功能,比如在以太坊区块链上就要掌握Solidity或者一种类似python的编程语言Serpent来定义一个智能合约。也有人把8051虚拟机集成到区块链里,用开发单片机的C语言来定义智能合约。如果普通转账交易,智能合约的某段业务规则代码实际上是在矿工(记账者)的计算机上被调用者以交易的形式触发执行,所以合约所依赖的外部信息也需要设计成由外部通过交易来输入,比如:一些合约的执行所依赖的外部价格信息(汇率、股票行情),从这个角度讲智能合约并不那么“去中心”、“去信任”,它还得依赖于可信任的一方提供一些外部信息或者从外部来驱动合约执行。另一方面,开发一个“智能合约”实际上讲还是在开发一个运营在特定场景下的一个软件,“智能合约”也有所谓的不可篡改性,但是大家知道是软件总难免会有bug,需要升级维护,所以“智能合约”也要对它的升级维护、异常处理做出约定,近期震惊业界的以太坊The DAO合约漏洞,导致合约里近亿人民币市值的以太币被黑客转走,事情发生时因为合约本身缺少相应的缺限修正机制,事情处理时很是被动。如果智能合约应用于金融场景,这些问题都是合约开发者必须去面对的。

算法、算法

按说评估区块链技术,算法特别是加密算法应该是一个重点,它们是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去信任、防篡改、匿名性等特性的基础,包括传说中矿工通过挖矿来争抢记账权也依赖于算法,不同的区块链实现确实也经常变换其所依赖的算法。但从上层应用适用的角度,笔者并不觉得算法是重点,因为区块链技术基础上采用的是常见成熟算法,比如SHA2安全散列算法、ECC椭圆曲线算法,对算法的应用也是相当常规的用法。也许正是因为采用了常见算法而不是去创造发明一个什么特别的算法,区块链技术才更容易被大家理解和接受。如果一定要说在区块链在金融应用中对算法部分需要注意什么,用“国密”算法来替代,可能会是一些金融监管机构的要求。

什么样的场景适用区块链技术

综上所述,在金融行业什么样的场景可能适用区块链技术?笔者认为:

1、基于性能考虑,相对低频、小数据量的业务更为适合;这种场景也往往存在大量手工业务操作,容易导致人员信任风险;长远来讲规避性能问题也有多种解决方案,比如侧链、分片,但这也会使系统变得复杂。

2、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连接特性考虑,那些业已建成的大量分立系统,同时存在互连需求的场景,用区块链可以一定程度会比建集中互连系统更容易实施;

3、从部署角度,公有链应用于金融相对来说存在的困难较大,所以联盟链的形式更容易被金融机构接受;而私有链形式,则往往很难在与传统架构的分布式系统PK中体现优势。

4、从用户体验角度,区块链交易的异步和不确定特性不容易被小白用户理解,这可能也是现有区块链应用往往在特定圈子里被使用的原因之一。

区块链技术不是银弹,但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金融应用确实可能带来一些比较显著的特性,比如:

——降低信任风险:所有人工操作环节记录区块链之后不可篡改、可公开审计;

——提升系统可用性:无中心集群,区块链天然保证了达到“多地多中心”的高可用等级;

——降低运营成本:新成员引入方便,有一台设备入网同步账本即完成接入,由于接口相对标准、简单,使成员拥入其IT系统对接的充分自主权;通过智能合约,可很方便满足个性化业务需求;

——提高支付、交易、结算效率:可以引入DVP交收、7*24小时业务连续;

——通过智能合约满足监管和审计要求:公开性、匿名性、权限可个性化编程。

也许大家觉得怎么不提区块链“去中心”、“去信任”的好处,这里笔者想说的,在金融领域内应用区块链,所谓的“去中心”、“去信任”仅仅是针对区块链这个公共账本的维护工作是“去中心”、“去信任”的,并不是整个应用彻底“去中心”、“去信任”,金融应用必定会跟链外的现实世界打交道,链上链下的对接仍然需要可信任的金融机构来驱动,包括满足法律上的一些要求。

最后,借用比特币官网上的一句话:它正探索以往从未被尝试过的理念,因此,没有人可以预测它的未来。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blockchain-applications-in-china-financial-industry/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27, 2016, 09:56:17 AM
 #195



日本最大的财产保险公司在巨灾保险领域测试区块链技术

日本最大的财产保险公司之一正在联合开发用于保险衍生品的区块链原型系统。

Sompo Japan Nipponkoa Holdings今天宣布它们正在与一家名为Soramitsu公司合作来开发一种购买和交易与自然灾害以及其它灾害事件相关保险的方式。

该公司在什么中说道:

“该衍生品系统使用了区块链技术,Sompo Holdings和Soramitsu 开始联合开发创建一个服务,可以实时在区块链上分享数据,例如合同信息,从而快速地在保险过程中完成每一步操作,从衍生产品风险管理到是否要支付索赔以及进行补偿。”
Sompo并不是唯一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灾害金融保险领域的企业。

去年,法国保险公司Allianz就宣布正在开发用于交易自然灾害债券的原型平台。该公司也认为基于区块链的系统能够增加这些交易的可信度、可控性和速度。

就在上周,区块链初创企业Symbiont在纽约为保险公司和金融企业举办了一次演示会议,演示了一个用于交易巨灾互换的全新系统。

根据Sompo的说法,本次与Soramitsu的实验将会远远超过巨灾保险平台的范围。

这些新产品的真实样子还有带观察,但是Sompo表示任何的开发成果都是以我们客户的安全和健康为出发点。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pc-insurer-trials-blockchain-catastrophe-coverage/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28, 2016, 02:21:39 PM
 #196



美国银行和微软合作测试贸易金融领域的区块链应用

美国银行和微软已经宣布共同来在贸易金融领域创建和测试区块链应用。

作为合作的一部分,美国银行将直接与微软财政部(该部门负责管理与企业资金交易活动和战略业务投资和收购相关的交易)一起来创建一个区块链系统,来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易。

在声明中,微软执行副总裁和CFO Amy Hood表示此举可以有望降低财政风险。

Hood说道:

“全球的企业 – 包括微软 – 都在经历数字变革来成长、竞争、更加敏捷,我们也认为区块链有推动这种变革的巨大潜力。”
该企业表示他们正在测试该区块链平台如何促进信用证的过程,将会于本周在日内瓦举行的银行也研讨会上发布演示产品。

该公告发布之时,很多主要的金融机构也开始用区块链来更好地促进贸易金融和供应链过程,而且R3CEV银行联盟也在近期进行了重要的测试。

因为这样的交易涉及到多方参与,很多参与方将会使用表单和纸质过程,该使用案例也一直被视为是区块链技术获得应用的理想领域。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bank-america-microsoft-partner-blockchain-trade-finance/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28, 2016, 02:24:48 PM
 #197



两家中央证券托管系统合作展开分布式账本应用研究

两家中央证券托管系统(CSDs)已经同意合作展开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应用研究,这样的合作协议在全球尚属首例。

南非和俄罗斯国家证券托管机构(NSD)今天宣布已经达成协议共同合作来使用区块链技术开发新的解决方案,首先致力于将国家证券托管机构的过去探索研究扩展到代理投票。

作为合作的一部分,国家证券托管机构说道他们将会分享与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相关的标准化和监管信息。

在声明中,NSD的执行董事会主席Eddie Astanin广泛的发表了他对分布式账本科技如何影响证券清算和保管的见解。

Astanin说道:

“我认为后交易可能会成为分布式账本科技与区块链技术从理论转向实践的开始点。”
就在4月份,NSD发布声明称它将开始在代理投票中测试区块链原型产品,此举也使得该公司被认为是全球范围内在区块链技术方面比较进取的公司之一。

目前为止,美国的DTCC和韩国证券托管系统也宣布了类似的测试动向。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csds-strate-nsd-distributed-ledger-collaboration/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28, 2016, 02:27:53 PM
 #198



R3CEV银行联盟和初创企业在银团贷款领域测试区块链技术

R3CEV和多家银行正在银团贷款交易中测试使用区块链技术。

该消息是于本周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金融科技研讨会上宣布的,据悉,两家初创企业、金融数据供应商Ipreo和瑞士金融服务企业瑞士信贷(组织了本次测试)完成了银团贷款项目的第一阶段。

参与本次测试的并不仅限于这几家企业。R3CEV的成员西班牙对外银行、丹麦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法国兴业银行、道富银行、美国银行、富国银行、联博投信AllianceBernstein、Eaton Vance、KKR和奥克希尔顾问公司也参与了本次测试。

本次测试也是R3CEV区块链联盟在近几周宣布的其中一次测试。在过去的1个半月中,该小组成功测试了长期国债和贸易金融的交易。

在声明中,参与方都将本次测试看做是区块链技术有潜力削减成本和改善操作效率的信号。

瑞士信贷区块链部门的主管Emmanuel Aidoo在声明中说道:

“本次演示和测试为我们展示了提高效率和削减成本方面的方法,这有利于银行和客户。通过区块链技术将代理银行连接形成一个网络,我们能够在贷款领域实现更快速和更确定的清算。”
本次测试有望在年底结束。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r3cev-banks-startups-test-blockchain-system-syndicated-loans/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28, 2016, 02:30:08 PM
 #199



美国证监会计划在11月份举办论坛讨论区块链科技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计划在11月中旬举办一次公开论坛,来讨论区块链技术和其它金融科技。

讨论的焦点是现有的监管环境和数字货币技术的影响。近几年该机构也一直在调研使用区块链技术,根据该机构的说法,本次论坛目的就是希望能让监管者、企业和其它行业的利益相关者展开讨论。

证监会说道:

“金融科技创新能够变革我们国家金融市场的方方面面。本次研讨会讨论的问题包括区块链技术、自动化投资建议或智能投资顾问、在线借贷和众筹市场,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投资者。”
有关本次讨论会议的具体日程和参会人员尚未发布。本次会议将于11月14号在华盛顿的证监会总部举行。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sec-to-discuss-blockchain-at-november-forum/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28, 2016, 02:32:32 PM
 #200



欧洲央行:现阶段不会考虑在市场基础设施中使用区块链

基于分布式账本的应用程序的研究与开发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是,如果要普及使用,就必须要让银行承认这些应用的可靠性,至少在欧洲是这样。日内瓦的欧洲央行代表(European Central Bank,ECB)就在今晨传递了这样的消息。

虽然,ECB的董事会代表Yves Mersch出席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一年一度国际银行研讨会Sibos,但他表达了草率将区块链技术融入交易和银行部门的做法的担忧。

他说:

“现阶段,欧元体系还不能考虑将DLT(分布式账本技术)应用于市场基础设施中。”
Mersch认为分布式账本技术还处于发展初期,未经过法律、监管和运营作业等测试就存在了。所有的金融和监管系统都建立在传统经济体系之上,但是分布式账本技术本身有极大的颠覆性,因此可能会促使运营和监管之间产生冲突。

现在,市面上还没有统一的基于区块链的可行解决方案。在银行和市场缺乏对各种不同的分布式账本技术解决方案进行标准化和随机测试的情况下,贸然采用可能只会导致市场四分五裂,而不是统一。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european-trading-blockchain-technology/
Pages: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All
  Print  
 
Jump to: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9 | SMF © 2006-2009,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