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 Forum
June 18, 2024, 05:59:24 AM *
News: Voting for pizza day contest
 
   Home   Help Search Login Register More  
Pages: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All
  Print  
Author Topic: blockchain.hk---区块链最新资讯首发网站  (Read 28067 times)
xzhybbs
Hero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756
Merit: 50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08, 2016, 04:24:58 PM
 #61

新闻不错,以后每天都来看新闻。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08, 2016, 04:36:15 PM
 #62

网站不错,坚持下去,一定会做的很好。
新闻挺好的,不错。看着可以了解很多内容和学习到很多知识。
看了下版面还行
好网站。
新闻不错,以后每天都来看新闻。
这新闻看着挺新的

谢谢,以后我们会再接再厉。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08, 2016, 04:38:41 PM
 #63



香港央行测试区块链技术

香港事实上的中央银行即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计划发起了一个创新中心来测试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解决方案。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昨天宣布它们已经和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ASTRI)一起发起了一个创新中心项目,这个由政府成立的创新中心旨在提高香港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在声明中,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说道它将该创新中心看做是金融科技最终发布之前的中立性测试基地。

该声明发布之时,正好香港金融管理局KHMA的首席执行官Norman Chan也发布了正式评论,他在财政部市场2016峰会发表演讲来消除误解,即香港自治区行动的不够快因此无法接受金融科技创新的这种误解。

Chan说道:

“大家通常都认为金融科技在香港金融服务领域的发展一直很慢。我不同意这种观点,至少银行业不是这样的。”
该创新中心有望进行的其它活动包括需要有足够多算力解决方案的测试;监管者、现有企业主和初创企业之间的讨论;获得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应用的解决方案的测试。

会优先为该创新中心分配所需的资源,有关该项目的更多信息有望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发布。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hong-kongs-central-bank-test-blockchain/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08, 2016, 04:41:18 PM
 #64



四大会计所之一的德勤目前正在运营着第一台比特币ATM机

四大会计所之一的德勤Deloitte目前正在运营着他们自己的第一台比特币ATM机。

昨天德勤Deloitte的Rubix区块链分部在多伦多市中心的办公室宣布比特币交易机器BTM已经准备好用数字货币来兑换加拿大元。

Rubix区块链的创始人将德勤架设比特币ATM机的行为看做是该公司从根源上教育员工和本地区其它人有关区块链知识的一种方式。



德勤Rubix的战略主管Iliana Oris Valiente说道:

“我们将此看做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这是改善可用性和实践性学习的举动,也是向更多区块链获得应用迈出的第一步。”
该BTM是由位于渥太华的企业Bitaccess制造的,它能够接受最高1000加元的多种货币。



Rubix是德勤会计事务所的区块链科技中心,位于加拿大,专门致力于企业级区块链在全球范围的应用。

二次机会

从2014年就出现的比特币ATM机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应用,根据 CoinATMRadar.com报道,目前全球只有775台比特币ATM机在运行。

但是四大会计所与Bitaccess合作的象征性力量表明比特币ATM机可能会在教育工具和教育资源中获得二次新生。

Bitaccess的联合创始人Moe Adham在声明中说道:

“这将进一步推动我们商业化区块链技术的使命。”






文章摘自: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08, 2016, 04:42:33 PM
 #65



巴克莱完成了全球首笔区块链贸易金融交易

一家大型银行的贸易金融区块链测试已经有了结果。

巴克莱银行Barclays今天发布报告称两家合作伙伴(农业合作企业Ornua 和食品经销商Seychelles 贸易公司)已经能够成功通过其加速器Wave所创建的区块链平台来发送贸易单证。

这家以色列的初创企业去年毕业于TechStars FinTech加速器,它使用定制的区块链技术来促进贸易单证的转移。

在声明中,巴克莱的贸易和营运资金负责人Baihas Baghdadi说道该项目将多个参与方加入到一个分布式账本系统中,以消除全球贸易中最大的问题,即用于跟踪和验证交易真实性的纸质文档的转移发送问题。

Baghdadi说道: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非常积极与Wave合作来使用区块链技术的原因,它能够为我们的客户节省时间和费用,而且有潜力变革全球贸易金融。”
在该公告发布之前,就有很多大型银行在测试区块链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应用。

在8月份,银行联盟R3CEV透露其15个成员已经参与了贸易金融测试,同时美国银行和汇丰银行也进行了类似的测试工作。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barclays-completes-blockchain-trade-finance-transaction/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08, 2016, 04:46:11 PM
 #66



法国巴黎银行开设金融科技实验室以推动区块链的日常应用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已经在其纽约总部开设了一家新的金融科技实验室来创建基于区块链的员工问题解决方案。



这家5000平方英尺的创新实验室位于法国巴黎银行BNP办公大楼的第30层,该办公大楼有2500名员工。最终,将会有6个工作小组,他们还将研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

法国巴黎银行商业投资银行的首席运营管Bruno d-Illiers解释了该项目的愿景以及为什么该实验室不仅仅对密码学家和传统的领导开放,而且对所有员工都开放的原因。

D-Illiers说道:

“我们认为创新不仅仅只是针对高层领导。我们想要让每一个员工都参与其中。”

开幕式黑客马拉松

今天该实验室举办了它的开幕式黑客马拉松项目,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中将有5个工作小组来创建区块链概念原型。

最终在9月8号选出的获胜者将会获得法国巴黎银行的额外支持。

“目的是为了激发更多,宣传什么是区块链,”d-Illier说道,他已经在该银行工作了15年。

为了能帮助连接这些听众,行业的一些领导聚集在一起讨论区块链对金融行业的影响,以及社区学习在银行发展中的作用。

他继续说道:

“很多人理解区块链,但是他们不理解区块链对我们商业模式的影响。”
区块链断层

在d-Illier进行了简短的介绍后,微软区块链商业战略主管Yorke Rhodes III拉开了讨论的序幕,讨论的重点是早期创建的这些概念原型的薄弱点,以及以后如何避免这些问题。

Rhodes告诉参与者,存在的问题是用户界面常常与现实世界中的表单和其它数据来源没有太多关联,而恰恰是这些数据源能更好地展示分布式账本如何能实现意想不到的效率。

Rhodes与微软的客户一起研究在Bletchley项目上创建他们的工具。

Rhodes继续说道,他的客户和法国巴黎银行BNP的技术专家们都需要证明区块链技术是可以工作的,并且需要创建实际的用户界面。

“终端用户不需要知道他们正在使用区块链,”Rhodes说道。“当你考虑它时,不要考虑技术层面,要考虑我所做的难点是什么,以及如何用分布式账本来让它更好?”

给参赛黑客的建议

紧接着,法国巴黎银行BNP的美国商品期货主管Catherine Flax主持了行业专家座谈会,他也是区块链初创企业Digital Asset Holdings (DAH)的董事会成员。

参与座谈会的还有DAH的首席市场官Dan O’Prey、R3CEV的联合创始人Todd McDonald以及区块链投资者Pascal Bouvier,Pascal Bouvier还发表了区块链商业应用的演讲,最后为参赛的黑客们提供了建议。

参与座谈会的专家们都建议开发者不要被区块链科技能够做什么而分心,要关注在日常工作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上。

“提出问题,不要与区块链能够做什么混淆。列出你所遇到的不同问题,然后就从这里开始着手,”R3CEV的首席运营官McDonald说道。

而且所有参与座谈会的专家都对参赛黑客提出了建议,之前任职于法国巴黎银行BNP的投资者Pascal Bouvier还特别讲到了他所感兴趣的投资方向。

他说道:

“发现并开发一个服务开通身份解决方案,无论它是一个个人身份还是企业身份。我知道至少有一个投资者会感兴趣。”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bnp-paribas-unveils-in-house-lab-to-build-blockchain-into-day-to-day-operation/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08, 2016, 04:48:47 PM
 #67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与探讨专题: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2009年,比特币横空出世,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匿名虚拟货币,吸引了众多目光。比特币之前,已经有过游戏币一类的虚拟货币,它们在特定的领域内,受到特定人群的追捧。而在游戏币之前,也已经有了许多电子货币,如银行卡、电子票据等,它们是法币的数字化。近年来,数字货币的快速发展,对经济金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引发了关于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的深层次思考。

虚拟货币、电子货币和数字货币

在研究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之前,我们先比较几个重要的概念——虚拟货币、电子货币和数字货币。与电子货币一样,虚拟货币也是无形的,两者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发行者的不同。电子货币是法币的电子化,包括我们常见的银行卡、网银、电子现金等;还有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第三方支付,如支付宝、财付通等。这些电子货币无论其形态如何、通过哪些机构流通,其最初的源头都是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币。但虚拟货币是非法币的电子化,其最初的发行者并不是央行。比如,腾讯Q币以及其他的游戏币等,这类虚拟货币主要限于特定的虚拟环境里流通;之后出现的比特币,通过区块链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去中心化、去信任的问题,实现了全球流通,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追捧。电子货币与虚拟货币,统称为数字货币(见表1)。由于性质不同,不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电子货币是法币的电子化,包括非现金支付方式,如票据支付、银行卡支付、预付卡支付等。最初,电子支付主要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来完成;后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非金融支付机构也进入支付体系,被称为第三方支付,如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加入,使支付变得更加便利,比如提供更加友好的支付界面、拓展特约商户范围、收集整理信息提供增值服务等,但最终的支付清算仍然主要通过银行体系来完成。随着规模的快速扩张,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也日益显现。

电子货币导致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下降。在选择持有货币还是持有其他金融资产时,经济主体不仅要考虑收益,还要考虑交易成本,包括购买金融产品的佣金、出售金融产品到银行取现所花费的时间等。电子货币便利了货币和金融产品的转换,降低了交易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经济主体对利率的敏感度提高,利率的微小变化有可能引起经济主体频繁改变货币和金融资产的持有量,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下降。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应总量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一方面,非现金支付中的票据贴现和信用卡涉及信用创造,会增加货币供应量;另一方面,一些非金融支付机构开始提供信用服务,从而减少企业和个人对金融机构信贷的需求,相应减少货币创造和货币供应量。从对货币供给结构的影响看,随着电子货币的广泛应用,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之间以及货币与金融资产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和可控性下降。

电子货币的发展导致数量型调控的有效性降低,但有助于提高价格型工具的有效性。在数量型调控中,中央银行主要通过调控基础货币的数量来调节货币供应量,最终影响产出、通胀等经济变量。电子货币的发展导致了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和可控性下降、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也存在不确定性。这侵蚀了数量型调控的基础,削弱了数量型调控的有效性。但电子货币便利了现金与其他生息资产的转换,企业和个人更容易持有生息资产,企业和个人将不付息的现金转化为生息资产,生息资产比例上升,企业和个人对利率的敏感度上升,有助于利率等价格型工具发挥作用。

虚拟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具有不少优点,所以很快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追捧。区块链、加密等技术的进步使得制约虚拟货币发展的安全问题和信任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交易双方无需相互信任就可以完成交易。比特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现实世界中或多或少存在的货币兑换限制和支付的寡头垄断,且成本很低,满足了公众低成本进行跨国界支付和交易的需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一些央行采取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招致了滥发货币的质疑。比特币不由任何单一机构发行,而是由“矿工挖矿”产生,其发行速度和规模由技术规则预先设定,并设有一个上限,消除了使用者对货币滥发的担心。此外,比特币的匿名特征,也迎合了信息时代一些人对于个人隐私保护的需要。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虚拟货币没有风险。一是缺乏透明度。对于大多数使用者来说,复杂的技术难以理解,使得使用者易于遭受欺诈。二是缺乏法律认可和监管,因欺诈、被盗、实体破产所遭受的损失也缺乏赔偿机制。三是存在技术安全问题。尽管破坏像比特币这样的区块链系统难度较高,需要攻击51%以上的节点,但攻击者可能转而攻击使用的个人或攻击相关平台。四是解决问题的代价可能很高。比如,因遭受黑客攻击而产生可疑交易时,由于区块链不可篡改、不可逆转的性质,这些交易不能轻易地撤销,而要发动整个社区的“矿工”或者控制多数算力,这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例如,2016年6月17日,The DAO遭受黑客攻击,导致价值6000万美元的以太币被劫持,后续解决方案在成本、合法性等方面引起了广泛争论。

按与真实货币的转换能力,虚拟货币可以分为封闭型虚拟货币、单向流入的虚拟货币和双向兑换的虚拟货币。封闭或单向流入型虚拟货币只在封闭的特定领域内承担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对货币政策和实体经济的影响非常有限。由于游戏币这样的虚拟货币通常只能单向兑换,仅在某些游戏中充当购买虚拟商品的货币,且不能兑换回法币,因此它们更类似于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格更类似于单个商品的价格。游戏币购买力波动的影响,只限于该款游戏玩家范围,而货币政策关注的是价格总水平的稳定。

双向兑换型虚拟货币较大程度的具备了货币的特征,但其不是央行或公共当局发行的货币,流通也不经过传统的商业银行体系,如果达到一定规模,对中央银行的调控会产生较大影响。一是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央行调控的前提条件是垄断货币发行权充当最后贷款人,通过投放或回收基础货币,调控银行体系流动性,影响短期利率,从而影响实体经济的储蓄和投资等经济行为。当虚拟货币达到一定规模,在经济中充当货币职能,其数量和价格均会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而央行缺乏调控这些虚拟货币数量、价格的能力,只能通过调控法币流动性和价格来施加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被削弱。二是影响铸币税收入。虚拟货币的发行流通将弱化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的垄断,造成中央银行铸币税损失。三是降低货币指标的准确性。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虚拟货币的支付网络有可能对以央行和商业银行为主体的既有支付体系形成替代和冲击,从而削弱央行通过支付体系监测资金流动、收集信息的能力。

一些因素制约了双向兑换型虚拟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一是目前虚拟货币使用率较低。二是去中心化的虚拟货币有固定发行上限,容易引致通缩和囤积,甚至成为投资炒作的对象,从而导致价格大幅波动。三是中心化的虚拟货币,其发行人承担了对该种货币的兑付承诺和币值调节职能,有可能引致系统性风险,可通过法律予以规范和约束。由于目前数字货币的广泛使用还存在一定障碍,其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仍在可控范围之内。

有关中央银行发行数字货币的讨论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一些国家已经开始探索货币当局在数字货币发展中应该扮演的角色,但各国态度存在差异。英格兰银行的态度比较积极,提出通过“分布式账簿”技术,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有可能向更多的金融机构开放,甚至向非金融机构乃至家庭和个人开放。

如果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仅仅只是替代纸钞和铸币,那么它实际上就是一种电子现金,对货币政策和商业银行的影响都不大。在传统的货币发行中,流通中现金其实也是央行对公众的直接负债,只是由于技术限制和成本方面的考虑,央行通过商业银行来发行现金。随着技术的进步,央行通过数字货币形式直接将货币发行至个人和企业账户成为可能。电子现金流转仍然通过央行和金融机构再至企业和个人,在货币创造渠道、流转环节、功能上与纸币完全相同,没有脱离传统货币政策调控的范围。电子现金的主要功能在于便利交易支付。考虑到近年来第三方支付等非现金支付方式的发展已经极大地便利了交易支付,电子现金对货币交易需求的影响有限,对货币政策的总体影响不显著。电子现金在多大程度上被公众接受,取决于其使用的便捷性、安全性。

如果央行数字货币不仅仅替代了现金,同时也与商业银行存款竞争的话,央行数字货币会对经济产生更多实质性的影响。正如英格兰银行副行长本•布劳德本特在其题为“中央银行与数字货币”的演讲中所提到的,如果央行负债表扩大至企业和家庭,中央银行数字货币账户与银行存款账户越相似,所产生的银行存款流失的问题就会变得越严重。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发行数字货币就不仅仅关乎货币交易安全性和成本问题,而将涉及宏观审慎,有可能对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础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尽管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冲击,但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职能是期限转换,即借短放长。与之相联系的是商业银行提供了信用风险甄别、定价、风险管理等服务,在这些领域,商业银行提供的专业金融服务仍然不可或缺。

作者:温信祥 张蓓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温信祥系副司长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impact-of-digital-currency-on-monetary-policy/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08, 2016, 04:51:28 PM
 #68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与探讨专题: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初步方案

目前票据业务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票据的真实性,市场中存在假票、克隆票、刑事票等伪造假冒票据;二是划款的即时性,即票据到期后承兑人未及时将相关款项划入持票人账户;三是违规交易,即票据交易主体或者中介机构,存在一票多卖、清单交易、过桥销规模、出租账户等违规行为。与此相对应,区块链用于票据场景也主要有三种。首先,可以解决链上数据真实性问题。从票据发行即对全网所有业务参与方广播,当检验数字票据信息是否被转让或者篡改时,区块链可以提供无可争议的一致性证明。其次,采用区块链的分布式结构,可以消除信息不对称,实现票据价值传递的去中介化,进而消除目前票据市场中介乱象。最后,每张数字票据都是运行在区块链上、拥有独立的生命周期、通过智能合约编程的方式来实现的一段业务逻辑代码,利用此技术可以提高票据交易的效率,降低监管成本。如果在票据链中引入数字货币,便可实现自动实时的DVP券款对付、监控资金流向等功能;而通过构造托管于智能合约的现金池,还可以创造出实时融资等新的业务场景。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据交易平台设计思路

数字票据交易所应该是全国统一的“互联网+数字票据交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涵盖票据业务从发行到兑付的全流程,并与纸票电子化、ECDS电票票据交易共同构成统一票据市场,成为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票据交易所将成为国内票据领域的业务交易中心、支付清算中心、风险防控中心、数据采集中心、研究评级中心等。基于区块链设计的数字票据交易所服务平台与传统的基于中心服务器的电子交易服务平台设计思路不同,其设计思路主要包含四个方面。

第一,票据交易平台采取相对平权的联盟链。票据交易所、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可以联合组网,各家处于相对平权(相比传统中心化的模式)的位置。在平台中,记账节点(高信用背书特征)共同维护联盟链,普通节点经认证可以同步联盟链的数据并使用这些数据,交易对手和交易过程被完整记录在联盟链上,不可篡改;平台会员以及平台上流转的资产一旦上链,就转化为可信状态且为所有会员可见,避免了不同会员间重复KYC流程,大幅降低交易成本;而智能合约进一步提高了交易的灵活性,降低了确认、清算和结算的成本。

第二,设立一个身份管理机构,负责参与方身份识别,设立了数字票据交易平台的参与方门槛,解决了传统交易平台上中介横行的困境。这个用户身份的管理机构,主要提供参与方身份的证书颁发、存储、验证、授权以及丢失恢复的服务。参与方在票据交易平台中进行登录、交易、查询等业务操作时使用私钥进行认证与数据加密。

第三,使用区块链承载数字票据的完整生命周期,并采用智能合约优化票据交易与结算流程,提高交易效率并可以创造出很多全新的业务场景。数字票据业务系统包含开票、企业间流转、贴现、转贴现、再贴现、回购等一系列业务类型,这些业务类型以及交易中的要求和限制,都可以通过智能合约编程的方式来实现,并可根据业务需求变化灵活变更升级。票据交易智能合约可以自动完成资金转移、保证金锁定、手续费扣除、所有权的变更等票据交易动作。

第四,利用区块链大数据与智能合约,实现票据交易的事中监管,降低监管成本。得益于区块链的技术特性,监管方随时可以对分布式账本的交易记录进行审计,而不需要依赖于票据交易平台所提供的接口。监管机构可以根据监管要求,设计开发用于监管的智能合约,并发布到数字货币区块链上,由票据交易智能合约执行时作为前置合约进行调用,可以直接中止不符合监管要求的交易。每个交易的监管执行结果也会记录在区块链账本上。

一个完整的区块链服务平台应该包括底层交易账本组件、公共服务组件、以智能合约为基础的产品工厂组件和外部接口组件这四个设计层次。其中,底层记账组件将对交易类型、协议规范(交易协议)、共识协议、文件库(格式化/非格式化文件)、合约解释(文本说明)、节点授权(权限说明)进行统一设计与管理;公共服务组件对会员机构、账户、票据属性、交易方式等进行统一设计与管理;业务层智能合约组件将对票据发行(数字化、上链)、市场交易(挂牌、上下架、撮合等市场手段)、清结算、风控等关键要素做整体设计;最上层的接口组件将提供身份管理业务的API、区块链票据管理平台API、票据钱包SDK、区块查询SDK等。

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具体方案

借助区块链构建数字票据本质上是替代现有电子票据的构建方式,实现价值的点对点传递。若在区块链构建的数字票据中,依旧采用线下实物货币资金方式清算,那么其基于区块链能够产生的优势将大幅缩水;如果在联盟链中使用数字货币,其可编程性本身对数字票据就有可替代性,可以把数字票据看做有承兑行、出票人、到期日、金额等要素的数字货币。因此我们针对是否引入数字货币在链上进行直接清算,设计了两种实施方案。

数字票据平台链外清算方案

基本设计思路是:数字票据系统采用联盟链技术,央行、数字票据交易所、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参与机构以联盟链节点的形式经许可后接入数字票据网络;不同的节点在接入时可以根据角色不同和业务需求授予不同的链上操作权限,包括投票权限、记账权限和只读权限等;数字票据发行后以智能合约的形式登记在联盟链上,并在链上进行交易撮合;结算则通过数字票据交易所连接联盟链之外现有的基于账户的支付平台完成;数字票据交易所的主要角色是充当交易结算过程中的信任中介;交易撮合主要由商业银行和参与机构等各参与方,基于联盟链的共享数据自行完成。

以转贴现交易为例,链外结算模式下数字票据的交易流程包括四个步骤。

第一步:商业银行A就所持有的数字票据SDD-1发起转贴现交易申请,改写SDD-1智能合约中的交易状态为转贴现待交易,并写入转贴现的种类及期望的转贴现利率;此后,银行A不能再对该票做其他操作(此步骤发生在链上)。第二步:商业银行B在链上发现符合它期望的转贴现待交易状态的数字票据SDD-1(此步骤发生在链上)。第三步:商业银行B向数字票据交易所发起转贴现签收交易。数字票据交易所扣除商业银行B在交易所所开保证金账户上的本次交易金额(转贴现金额扣除利息);将转贴现金额扣除利息和手续费后划入商业银行A在交易所开立的保证金账户;手续费部分划入交易所自身账户(此步骤发生在链下)。第四步:数字票据交易所,完成并关闭数字票据SDD-1的转贴现签收交易,票据持有人被让渡给商业银行B(此步骤发生在链上)。

通过以上交易流程的分析可以发现,因为支付结算仍然采用的基于现有保证金账户体系的模式,其结算在链下异步完成,所以无法真正做到DVP券款对付。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在整个交易结算过程中,充当的是信任中介的角色。

数字票据平台链上直接清算方案

为了实现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合二为一,简化交易流程,达到DVP券款对付的目的,我们还设计了链上直接清算的方案:引入央行数字货币,发挥数字货币的支付结算功能。具体做法是:在数字票据的联盟链中,设置一个央行的数字货币发行节点,由该节点负责数字货币的发行和兑付;借鉴现行电子票据模式中线上清算与备付金账户相挂钩的方式,实现数字票据的网络节点与存有实物货币账户绑定的方式,通过这个发行节点1∶1兑换成央行数字货币,在区块链中流通;银行等业务参与方在本系统中除了持有票据等,还会持有一定量的央行数字货币;在交易中,参与方是通过向交易对手方发送央行数字货币的方式来完成支付操作。

仍然以转贴现交易为例进行典型交易分析,此时交易的全部过程全部在区块链上完成,不涉及任何的链下步骤。

第一步:商业银行A就所持有的数字票据SDD-1发起转贴现交易申请,改写SDD-1智能合约中的交易状态为转贴现待交易,并写入转贴现的种类及期望的转贴现利率(和上一个方案的差异在于,这张票据无需被冻结,也无需向第三方让渡智能合约的控制权)。第二步:商业银行B在链上发现符合它期望的转贴现待交易状态的数字票据SDD-1。第三步:商业银行B向数字票据SDD-1发起转贴现签收交易,并直接向该数字票据SDD-1的智能合约地址发送足额的央行数字货币;数字票据SDD-1的智能合约收到央行数字货币后,会把央行数字货币转账给商业银行A;与此同时,该数字票据SDD-1会把自己的当前控制人(持有人)由商业银行A改为商业银行B。交易至此完成,交易的原子性和完整性由央行数字货币区块链保证。

央行数字货币的引入大幅简化了票据交易流程。对于简单交易来说,交易双方可以点对点直接交易,无需第三方的信用担保,不用担心交割问题,没有交易对手方的风险。缺点则是,因为交易中是全额清算,对参与方的资金占用较多,需要一定的措施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具体方案实施可以考虑设计银行间拆借资金池进行资金使用权的市场化调节。

票据交易所的职能分析

传统的交易所模式中,交易所主要提供两种服务:信息中介和信用中介。在以区块链和智能合约为基础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上,因为基本所有的信息都是留存在区块链上的,交易所信息中介的角色会弱化,而区块链本身就擅长解决信任问题,因此交易所在区块链的业务系统中,更多是提供交易场所、支持服务,并引导交易发生。同时,在隐私数据的交换过程中,交易所可以承担信息中转的角色。票据交易所也是一个交易规则的制定者,负责参与方的线下身份认证,监控链上的交易行为,更新发布票据的智能合约模板等。对于复杂交易来说,交易所可以辅助分析交易条件,提供定制智能合约等服务。此外,票据交易所还是整个票据业务平台的建设者和维护者。

作者:徐忠  姚前    作者分别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巡视员兼票据交易平台筹备组组长、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兼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筹备组组长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digital-bill-exchange-draft/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08, 2016, 04:53:25 PM
 #69



英国金融科技初创企业DLT发布密码学货币指数基金

根据雅虎金融的报道,伦敦初创企业DLT金融将会发布一个排名前10的密码学货币指数基金,当然其中之一就是比特币。

DLT金融:密码学货币指数基金

近期由Tramonex重命名而成的DLT金融科技初创企业宣布为投资者提供密码学货币资产类别的投资。

该企业已经收到了英国政府25万英镑的支持来开发他们所提议的指数工作原型。该基金会跟踪多个不同的密码学货币,包括比特币、以太币和Ripple。

DLT金融的联合创始人Dave Askey和Tramonex的CTO在声明中说道:

“我们希望能在现有的区块链技术与传统的金融投资领域之间建立连接。”
Askey说道,目前如果没有很深刻的管理和购买密码学货币的技术知识,就很难投资这些产品。“我们希望将密码学货币带入更广泛的人群中,”Askey解释道,这也正是DLT金融的使命。希望能为投资领域提供了一个世界级的密码学货币指数。

DLT金融还说他们公司将会使用最好的安全措施来确保用户的资金安全。因为香港比特币交易所Bitfinex被盗事件使得很多投资者都担心密码学货币投资。DLT金融说道他们公司的解决方案将是深度冷存储。投资者无需担心黑客攻击风险,也不会有密码学货币丢失,因为DLT将会把这些投资品冷存储在离线设备中。

指数基金在股票市场很流行,但是在密码学货币领域很少见

9月份的时候,密码学货币交易所Poloniex创建了一个类似于道琼斯指数的Coinoindex密码学货币指数。该指数基金允许投资者投资排名前20的密码学货币,是通过Poloniex的交易引擎来计算的。然而这项服务已经停止了,因为密码学货币指数投资平台真的太少了。

DLT金融服务将会填充密码学货币指数投资领域的空白。该初创企业也希望能提供与道琼斯指数或标准普尔指数类似的服务。随着密码学货币信托、交易所交易基金和指数基金逐渐取得进展,该平台应该能够吸引传统的投资者来交易、对冲、投资和投机这些新型的科技。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dlt-financial-cryptocurrency-index/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08, 2016, 04:55:07 PM
 #70



苹果iMessage将在更新版中整合Circle比特币钱包

比特币的支持者听到苹果将在iOS10发布时在iMessage中支持Circle比特币钱包的新闻可能很高兴,本次更新将与iPhone7一起在10月份发布。

数百万的iMessage用户将能够直接使用Circle的比特币支付系统

iOS10的更新将会包含全新设计的iMessage服务,将允许开发者将第三方的应用引入该平台。测试版的iMessage App显示很多应用都增加了文本服务,以及音乐和GIF分享功能。增加的第三方平台包括Square Cash, Lyft 和Circle支付。

Circle财务总监Jeremy Allaire说道在iMessage中添加比特币支付服务将会使用户受益。“无需安装App就能向朋友和其他人进行支付,”Allaire说道。“在iMessage应用中进行这些操作要容易的多。”

从发布以来Circle就一直在为自己的比特币钱包创建更广泛的应用。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经与欧洲监管部门一起合作来扩展欧洲地区的业务,而且近期也在中国获得了巨额的投资。今天夏天,该公司获得了中国知名投资者6000万美金的战略投资。

Circle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App。“我们希望能将使用美元、英镑、欧元和人民币的用户连接起来,”该公司的领导在博客中写道,“正如互联网、电子邮件和其它协议将全球用户连接起来一样。”

苹果正在向比特币示好?

在2014年1月份,苹果禁止了iOS平台上所有的比特币钱包。包括移除Blockchain.info, Coinbase 和 Coinjar的Apps。

当苹果从其应用商店中移除这些比特币应用时,激怒了比特币的支持者。就在2014年7月份,苹果又允许一部分比特币钱包上架其应用商店,对此比特币的爱好者非常高兴。

但是苹果公司对于上架其应用商店的应用也是非常挑剔的。今年夏天,该公司就拒绝以太坊钱包上架应用商店,但是之后又允许少了量的应用上架。

就在最近苹果已经要求Jaxx的开发者在其钱包应用中移除了达世币。

随着在更新版的iMessage中整合Circle支付,苹果似乎对比特币越来越友好,尽管它依旧对以太坊和达世币持观望态度,向数百万iMessage的用户推广Circle的比特币支付服务将会极大地推动比特币的应用。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imessage-feature-circles-bitcoin-wallet/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09, 2016, 10:57:34 AM
 #71



英格兰银行寻求加速区块链应用的方法

英国最近开设的金融科技加速器正在寻求其它的途径来探索区块链科技。

在本周伦敦的一次会议上,英格兰银行的首席出纳Victoria Cleland讨论了中央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所做的努力,包括资助研究金融应用的初创企业加速器。

也正是从这时候,英格兰银行开始研究分布式账本概念,但是该组织正试图在已经发布的项目基础上再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Cleland说道:

“分布式账本科技仍然处在早期阶段,有大量的问题需要探索。该银行英使用区块链创建了一个概念原型,我们正在通过金融科技加速器来寻找更多的新机遇。”
在本月早些时候,英国上议院的一位委员收到了来自区块链科技研究小组成员的来信,作为其调研该科技的一部分。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bank-of-england-fintech-accelerator-eyeing-more-blockchain-projects/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09, 2016, 02:36:24 PM
 #72



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算力网络Golem

Golem是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算力网络,用户可以通过该网络该买卖算力,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在其他人的计算机上完成需要算力的工作,或者将自己空闲的算力出售给需要的人。

Golem是由运行Golem应用的所有节点组成的,以完全点对点的方式运行,可以用于模拟股票市场、大数据分析、医学研究甚至是密码学货币挖矿,这将会重构云挖矿商业,而这个云挖矿行业一直以骗子居多而臭名昭著。

分布式算力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因为它早就在云存储、托管服务等出现过,区别就是Golem项目没有使用像谷歌或亚马逊那样的中心化服务器,而且允许你使用别人的算力,这就创建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的云算力将会更加便宜和高效。

Golem将会自动将用户的算力需求与供应者进行匹配,而且它还提供了一个基于以太坊的概率统计微支付方法,用于奖励那些分享他们算力资源的用户。

用户设定好算力任务后,Golem将会自动向网络节点分配任务,用户可以选择他们能够提供多少RAM、磁盘容量和CPU核数目。算力任务运行在虚拟机上以确保不会对节点的计算机造成破坏,无论算力任务是什么。

Golem最初的想法是与DAO一样运行,其中用户可以在ICO阶段获得代币,这些代币还有投票权。但是由于DAO被攻击,Golem团队决定通过正常的ICO来进行众筹。

在本次ICO中,82%的Golem网络代币(GNT)将会出售,18%的代币由团队预留。持有代币的投资者将会获得Golem网络中的手续费。ICO将于9月份开始,同时白皮书也将在期间发布。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golem-ethereum-based-distributed-computation-network/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09, 2016, 02:41:52 PM
 #73



万达金融加入Linux区块链项目HyperLedger,加快互联网金融布局

9月8日,万达金融集团正式宣布加入Linux基金会的超级账本(Hyperledger)项目,成为该项目第一个来自中国的核心董事会成员,这也标志着中国的金融科技企业已经全面加快区块链领域的布局。

超级账本项目由Linux基金会发起并管理,该项目的愿景是借助项目成员和开源社区的通力协作,共同制定并建立一个开放、跨产业、跨国界的区块链技术开源标准。

现在看来,万达的金融版图已经日渐完善,就在8月25日,万达集团推出了万达财富APP。至此,万达已经完成了在支付、信贷、征信、保险区块链等领域的布局,整个金融闭环大体已经完成。

此前整理的一些万达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布局: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wanda-joined-linux-hyperledger-blockchain/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09, 2016, 02:43:26 PM
 #74



世界交易所联盟(WFE)呼吁为分布式账本技术建立监管沙盒机制

世界交易所联盟(WFE)正呼吁为分布式账本技术建立监管沙盒机制,以帮助行业内部探索并理解资本市场中区块链的影响。为了回应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争辩市场参与方吸收分布式账本技术的讨论,世界交易所联盟(WFE)呼吁监管机构和行业合作,开发新的机制,让后续政策的意外后果降到最小。

该行业组织由全球200多家交易所和中央对手方(CCPs)组成,它表示:“新的机制可以让监管者理解该技术,以及未来潜在的行业模型是什么——及其对金融市场的后续影响——还有它会如何最有效地履行监管职能。监管沙盒在各种不同的司法辖区对于更广泛的FinTech行业来说都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因此WFE建议应该把其监管职能扩展到分布式总账技术(DLT),以确保行业和监管者之间能够适当地合作并交流信息。”

尽管WFE表示支持欧洲对于DLT的方案,但也指出资本市场的全球性,以及需要跨越各国司法权达成以一定国际指导方针和原则为基础的一致性。

就这一点而言,WFE是鼓励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和其他国际监管组织(如,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和G20)共同协作,来保证该领域内政策的制定是互补的,而非鼓励监管套利。

24位WFE成员最新公布的一个投票显示,84%被调查的交易所和清算对手方不是正在研究该技术,就是在积极推进分布式账本技术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

“总体而言,我们是支持金融科技领域创新的,特别是DLT应该首先由行业来推动,而不是被监管干预阻碍。监管机构应当也要确保DLT的技术或者监管标准和其他相关规则保持一致,如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
WFE的法务事务主管Gavin Hill补充道:“市场是动态的,而且在持续革新的。该领域内发展应该继续由市场主导,而不是受到不必要的阻碍。但是,如果利益相关者继续努力,WFE将会争取促成监管者及其成员之间就该技术的发展、信息共享和最佳实践,进行一次公开对话。”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world-exchanges-call-for-regulation-sandbox-for-blockchain/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09, 2016, 02:44:38 PM
 #75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与探讨专题:非法定数字货币的界定与监管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智能卡、移动支付、数字现金为代表的新型支付工具层出不穷,它们改变了传统支付方式的面貌,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经济生活。近年来,数字货币作为新型支付方式的组成部分得到了较快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加紧了对于数字货币的研究与实践:英国和荷兰央行相继发布了有关数字货币的白皮书,日本国会已批准有关加密电子货币的新法案,加拿大央行正着手推出电子版加元,美联储在新的货币发行系统中计划增加对数字货币的考量。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数字货币研讨会,宣布正在研发并争取早日推出数字人民币。

实际上,“币”的称谓并不仅限于货币当局所发行的数字货币,在法定数字货币尚处于探索之际,以比特币、Q币、克拉币为代表的各种数字形态的“币”已经纷纷走进现实生活,在此我们姑且将上述各类“币”统称为“非法定数字货币”。目前围绕非法定数字货币的定性争议不断,现实的热炒掩盖了真实的内涵,隐藏了某些固有的风险,甚至埋下了危机的隐患。本质上,非法定数字货币并不是货币,它与货币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非法定数字货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根据经典的定义,法定数字货币应该是“国家依法发行的、具备所有货币属性的虚拟价值符号”。凡与上述定义不符的所谓“币”,都属于非法定数字货币,它们之所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除了缺少央行的背书,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陷。

首先,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不属于货币。虚拟货币价格始终处于剧烈波动中,这一特点使其不具备价值尺度职能。虚拟货币具有总量固定的特点,容易导致投机性囤积,进而丧失流通手段职能。此外,虚拟货币具有匿名性,潜存信用风险,限制其支付手段职能。可见,虚拟货币的货币属性缺失。

其次,以克拉币为代表的以“币”为名义从事诈骗、传销、集资等违法活动的工具不属于货币。该类“币”大多承诺未来有较高回报,其价格只涨不跌,不宜充当价值尺度职能。在传销等违法活动中,此类“币”的持有人都是某些组织的内部人员,持有人不能向组织外部人员转移该“币”,所以该类“币”不具备流通手段职能。可见,此类非法定数字货币的货币属性并不存在。

最后,纯粹在网络中封闭流通、只可由法币购买却不能兑换回法币的“币”,比如Q币、林登币等不属于货币。现实经济社会的商品既包括虚拟商品也包括实物商品,而此类“币”只能用于虚拟商品的交易,因此其并不能执行货币属性与相关职能。

非法定数字货币与法定数字货币的主要区别

信用货币是当前货币的主流形式,通过信用货币的视角可以对法定与非法定数字进行准确区分。是否构成信用货币需要考察三个关键要素:发行主体与目的;担保依据;流通范围与对象。

一是发行方面存在区别。法定数字货币的作用主要是替代实物现金,央行在设计数字货币时,会基于货币政策调控、货币的供给和创造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进行综合考虑,发行渠道与现有的实物货币类似,实施同样的管理原则,法定数字货币参与商品流通与定价的特征比较明显,并不是去中心化的发行设计。目前非法定数字货币都是由私人部门发行的,大部分非法定数字货币的目的不是为了便利商品流通或降低交易成本,与商品流通没有必然关系,非法定数字货币发行通常依靠一定的交易平台,以发展会员为渠道进行交易,并且多采用去中心化的发行设计。

二是使用方面存在区别。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和交易,都遵循与传统货币一体化的思路。通常情况下,法定数字货币的使用者是不特定的多数人。以人民币为例,它既可以在中国国内流通,也可以在那些对人民币已经具备信任基础的国家或地区使用。而非法定数字货币的使用者则是特定的人群:相当种类的非法定数字货币数量有限,如比特币被技术限定为只有2100万个;持有非法定数字货币群体相对固定,根据Coindesk近期对世界各国4000名比特币持有者的调查,发现比特币持有者91.8%为男性、72.5%为白种人、65.8%为技术人员;非法定数字货币的持有者大多数以投资为目的。

三是担保方面存在区别。纸币发行初期,都与贵金属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后来发展到以本国信用担保发行。无论是与贵金属挂钩还是以国家信用担保,法定货币的价值通常比较稳定。只要国家这一社会组织形态不发生根本性变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货币体系就将始终具备法偿能力。与此相反,非法定数字货币既没有国家信用作担保,也不与任何贵金属挂钩,缺乏“货币锚”,并且没有兑换兜底机制,持有人极易遭受无可挽回的损失。

非法定数字货币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各类非法定数字货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价格波动频繁、缺乏透明度、监管程度低等缺陷,具有较高的投机风险、信任风险,极易被不法分子或组织用于从事违法活动。此外,非法定数字货币的无序流通还有可能对国家货币政策实施造成潜在风险。

一是投机风险。非法定数字货币交易市场实行24小时连续开放,没有涨跌限制,价格容易被投机者操纵,产生剧烈波动,风险极大。普通投资者盲目跟风容易遭受重大损失。同时,由于其相关交易市场处于自发状态,可能存在交易对手方风险、资金安全风险和清算结算环节的风险等,投资者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二是法律风险。目前,国际上已经出现了利用非法定数字货币进行洗钱、贩毒、枪支交易等犯罪活动。同时,各种非法定数字货币交易网站的资质参差不齐,一些网站没有经过合法注册,涉嫌非法经营;一些网站安全防范和抗风险能力差,容易发生黑客攻击或网站经营者卷款潜逃等事件。

三是制度风险。目前尚未有专门的法律制度来明确非法定数字货币交易参与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由于去中心化的非法定数字货币具有交易不可逆的特点,当发生诈骗、盗窃、造假等事件时,难以确定各方责任,参与者权益得不到保障。

四是金融稳定风险。目前,非法定数字货币的市场价值和交易量均较小,并不能对金融稳定造成系统性威胁。但随着其使用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非法定数字货币与传统金融体系、各种非法定数字货币彼此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强,单个非法定数字货币体系风险可能演变系统性金融风险,对金融稳定形成冲击。

五是货币政策风险。非法定数字货币无序发展及其风险,将有可能扰乱银行体系承担的储蓄和支付功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将受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可能受到削弱。

对非法定数字货币的监管措施

完善针对非法定数字货币的监管立法,不仅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迫切需求,也是确保法定数字货币顺利推出和运行的重要条件。应尽快着手专门立法,明确非法定数字货币的法律适用性问题,同时研究完善相关监管框架体系,明确非法定数字货币监管的主体和责任。

要针对不同类别的非法定数字货币采取差别监管。首先,对于以“币”为名义的从事诈骗、传销和集资等违法活动,应由公安等部门依据相关法律对其予以严厉打击。其次,对于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应密切关注其交易风险,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以虚拟货币为产品或服务定价;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买卖虚拟货币,不得承保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保险业务或将虚拟货币纳入保险责任范围,不得直接或间接为客户提供其他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任何金融服务。最后,对于纯粹在网络中封闭流通或可由法币购买却不能兑换回法币的各种所谓的“币”,应保持对其持续监控,防止其脱离虚拟环境流入实体经济,进而导致金融风险。总之,要充分借鉴具有实用价值的非法定数字货币的技术,积极探索央行数字货币的各项机制,加速推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

作者:熊俊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副局长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regulation-for-non-statutory-digital-currency/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09, 2016, 02:47:37 PM
 #76



2016中国科技金融创新大会暨区块链技术与人工智能大会

会议名称:2016中国科技金融创新大会暨区块链技术与人工智能大会
会议时间:2016年10月26日 ~ 2016年10月28日
会议地点:上海·中国
主办方:亚洲数字资产协会DACA
协办单位:区块宝
会议详情:http://www.fintech-china.com/
会议议程



会议嘉宾: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2016-china-fintech-summit/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09, 2016, 02:48:42 PM
 #77



民生银行黄剑辉:区块链等新兴科技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空间

共享财经消息:9月7日-8日,由共享财经和华夏时报联合举办的2016年中国(上海)首届区块链新金融高峰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光先生受邀发表了主题为“坚定创新驱动,区块链新兴科技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空间”的演讲。

黄剑辉在论坛上分享了四个比较重要的观点:第一,创新是全球和中国实现转型的必由之路;第二,区块链等新兴科技现状与趋势;第三,全面引入新兴科技,不光是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方面都要全面引入,来打造一个新版的商业银行;第四,未来竞争中会留下来的三种的新版银行。

黄剑辉认为,金融科技引发了金融业首次由外而内的身份变革,为银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我们应坚定科技创新,引入科技其实也是应对新型金融的竞争,要抱着欢迎的态度面对竞争。

在谈到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时,黄剑辉表示,从现状来看,我们也同意社科院杨涛博士的观点,确实是属于初期的阶段。未来会革新整个银行业传统的基本架构,这里边我们做了相关的分析。基本的特点有去中心化,基于技术来建立关系,过去是开很多纸制的东西,现在区块链新兴科技的引入,就是说引入新兴的认证技术。上周在北大讨论的时候提到这个问题,因为谈区块链技术没有多少人懂,如果把它表述成智能的认证,智能协议,其实就是依托互联网技术,电子化的一种认证系统和协议的签订,就好理解的多。有高安全性、高智能化的特点。

以下为黄剑辉先生的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中国(上海)首届区块链新金融高峰论坛。前面提到传统金融和新金融着装方面就有所不同,我们还是用传统金融的着装,比较正式的出席。主要是表明并不是说传统金融或者说非常有底蕴的原来的金融机构就不能很好的进行创新,着装不是主要的标志。

中国民生银行作为中国主要的民营银行,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不久前宏组长(音)带了董事会的主要成员考察了美国的硅谷和主要的机构,几个月前也指示了民生银行主要的智库研究五到十年以后的银行到底是什么样子。我基本上归纳成两句话“触手可及,无处不在”,未来的银行应该是拿出手机触手可及,无论是走到喜马拉雅还是走到非洲的南部、北部都可以享受到金融服务。用触手可及,无处不在来形容上面写的标题,要全面引入新兴科技,全力打造新版银行,新版银行的标准就是触手可及,无处不在。到目前为止民生银行就是手机银行的用户2200万户,直销银行的用户是400万户,我们准备几年内直销银行的客户达到4000万户。就是未来广大的公众过去要接受金融服务的时候都要去银行排很长的队,填很多纸制的单子,未来只要拿出智能手机,不需要填任何的单子,引入新兴科技以后就能够像我们在超市里边享受一般的产品一样购买金融产品,享受金融各方面的服务。

谈四个方面:第一,刚才谈到G20,提出来从全球的角度把创新放到了首要的位置。所以创新是全球和中国实现转型的必由之路;第二,对区块链等新兴科技的现状作出趋势研判;第三,全面引入新兴科技,不光是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方面都要全面引入,来打造一个新版的商业银行。

为什么创新驱动是必由之路?中国未来五到十五年我们研判了基本的趋势,基本的趋势已经进入到了转型升级,内生驱动,全球布局的新的战略期,跟过去的三十多年有本质的不同。从全球来看杭州的G20峰会很重要的观点就是要加大结构性改革。我们国家近百年来第一次在宏观政策,经济理论方面,在全球起到了引领作用,不仅引领,还是是全球从资本面、劳动力和劳动生产力都存在结构性的问题。

这些结构性问题的破解必须要靠结构性的改革,结构性改革如何来很好的实施?从经济增长源泉的角度可以分成斯密增长、熊彼特增长、奥尔森增长。可以看到科技在这里边起到很核心的作用,中国北上广深都进入到了人均GDP1万7以上,到了必须要靠创新才能够实现发展的阶段。从过去三十多年来看主要是靠制度的改革和开放推动新的发展。

从未来的角度我们也提出了“新三架马车”的概念:改革开放、创新创造、生态民生,没有创新和创造就不会有生态的改善和民生新的发展。从宏观政策的角度也是需要把改革开放创新放到财政货币政策之前,因为财政货币政策是治标的。这样一个框架在这次杭州G20峰会得到了全面的引入。改革的重点,A就是要创新创造、创新升级来进行实现,其他方面也很重要。

从供给侧改革入手,我们提出来了三组供求关系,第二组就是金融供给主体入手,和实体经济的需求有效匹配。这种匹配靠人力肯定不足以解决,引入新的科技以后,用新版的金融服务供给才能很好的破解这一问题,来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的发展。

下面分析一下区块链新兴科技现状如何,有什么趋势?从现状来看我们也同意刚才社科院杨涛博士的观点,确实是属于初期的阶段。未来会革新整个银行业传统的基本架构,这里边我们做了相关的分析。基本的特点有去中心化,基于技术来建立关系,过去是开很多纸制的东西,现在区块链新兴科技的引入,就是说引入新兴的认证技术。上周在北大讨论的时候提到这个问题,因为谈区块链技术没有多少人懂,如果把它表述成智能的认证,智能协议,其实就是依托互联网技术,电子化的一种认证系统和协议的签订,就好理解的多。有高安全性、高智能化的特点。

如何理解,我们用这一页展示了一下,目前从金融交易的发起、验证、一直到交易完成,传统的银行是什么情况?过去填一张表交到会员的手里边,合同签订必须要现场。未来有了区块链新兴科技以后,过去这些流程占用很多的时间、效率很低、安全不是很好的局面这些痛点都从需要人工干预转化成智能化合约的形成,而且交易的记录不是纸制的东西,是一个可以交叉,互相认证的协议和系统。这一页我觉得很好的阐述了传统金融的流程,交易的流程跟引入了新兴科技以后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也不是说的神乎其神。金融行业要积极的尝试,但是短期内还是以实验探索为主。我们展示了一下欧美的其他银行其实也在积极探索这方面的技术跟应用。

从云计算和大数据方面的技术正在趋于成熟,推动银行业变革中后台的运营模式。我们分析了一下大数据在银行业中的多个领域,分控有什么样的应用。引入物联网以后整个产业的生态也会初步的形成,来开拓金融发展新的空间。架构方面,从应用、网络、感知,依托法律、政策和治理体系支撑新的应用,从人工智能方面,现在人民银行几个网点也引入了人工机器人,人工智能。从逐渐的商用阶段,从三个阶段逐渐的应用,包括计算的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核心的价值可以辅助员工来改善工作,改善客户的体验,从而推动金融服务由传统执行式的服务向交互式的服务转变。

总体我们认为金融科技引发了金融业首次由外而内的身份变革,为银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我们用这个矩阵展示了一下成熟度的由低到高和对银行业影响程度的高低。不是光谈区块链技术,而是把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如何应用进行了全面的展示。

怎么样引入呢?这一页我们展示了一下区块链到虚拟现实(VR技术)如何影响银行的逻辑架构,对银行渠道的整合,商业模式的改变,风险管控流程的改变,管理的创新和企业文化的重组都会有相当的影响。还会颠复银行的运行逻辑,倒逼银行调整相关的战略。传统银行利用原来的体系,通过技术的引入以后,未来银行转型的各个方向,从服务的界面、业务分控还有整个IT的技术都会发生全面的变化。

同时我们引入科技其实也是应对新型金融的竞争,我们是抱着很欢迎的态度,其实越有竞争,为传统金融倒是逼下来的改革,不是说不改革,应该积极的拥抱新的科技,才能够为客户、民众、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从银行自身来说可以革新我们的管控的流程,帮助银行降低运营成本。在管理的架构方面也会有相当的变化。传统银行的文化跟互联网文化的对比需要加快相关的融合。

在打造新版的商业银行方面,目前银行业逐渐的发力互联网业务创新取得了很多的成效,直销银行目前有400万户,几年内准备达到4000万户,有10倍的增长。在打造特色业务方面构建新的公司金融的生态圈,从公司金融的角度如何面向产业链,面向价值链,面向生态链,面向供应链都会有比较实质性的场景应用。互联网金融创新获得认可以后,整个竞争的格局会有新的变化。我们用这一页展示了一下五到十年后银行业基本格局的研判,预计随着传统商业银行、新兴金融,最后能够生存下来的会殊途同归。

传统的商业银行如果能够很好的创新就可以形成城市化的行业新的结构和崭新的经营生态,更好的满足市场和客户日益升级的需求。因为我们国家一方面总体的经济实力已经进入到全球“做二忘一”的阶段,2025年研判应该会超过美国,北上广深消费升级以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哪家银行能够早日抓住这一轮新兴科技带来革命的影响,积极的加快自身的改造。有一本书说过“没有银行的世界”,比尔盖茨说过“银行是21世纪的恐龙”,传统的银行如果是原来的方式必须要到现场去,去了以后要等候很久,办一个金融业务中午至少要一个多小时,填很多的表格,这样的银行肯定是没有再去的。

所以未来的新版银行会留下来的会有三种,一种是全功能的、智能化的银行。第二种是最顶层的就是跨界融合智慧化全能银行的生态圈。第二类智能化专业银行。第三类如果能够勉强生存,但是在能力方面比较弱,就会变成快捷、低廉的、基础性的银行,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只是提供托管业务,自己没有多少金融产品,只是一个平台,这种就是快捷、低廉的基础性银行。

时间关系我就向大家分享那么多。谢谢各位!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blockchain-provide-sustainable-development-space-for-commercial-banks/
polocoin
Newbie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1
Merit: 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09, 2016, 05:26:00 PM
 #78

加油,看好你们,别让我们失望
vgyfh
Newbie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41
Merit: 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09, 2016, 07:14:54 PM
 #79

btc12.com也不错,还有巴比特
blockchain.hk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39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September 10, 2016, 12:16:24 PM
 #80



ICANN之死:自由互联网是区块链的机遇吗

ICANN独裁终结?

“非盈利性”互联网企业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机构负责分配和协调全球唯一的身份识别符,例如IP地址,以创建一个独立连接的互联网。它负责DNS根、IP地址和其它互联网协议资源的全球协调。ICANN并不直接控制内容(除非通过应用拒绝),但它能控制访问和流量。目前它是由美国商务部的一个机构来监控的:国家信息管理局(NTIA)。

ICANN的互联网垄断来自与美国的一个合约,也正是通过该合约它成为了政府的工具,而且不受反垄断法的监管。

该合约将在9月30号结束,似乎奥巴马政府也没有想要续约,这意味着ICANN将不再享受特有的反垄断法豁免,除非它与其它能够提供类似特权的政府合作。

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ICANN也没有提供任何信息。也没有管理过渡的详细蓝图。只宣布了有两位ICANN的委员将会处理交接。大家都在预测以后谁来控制ICANN。

华尔街日报题为“赠与联合国的互联网”写道,“当奥巴马政府宣布计划放弃美国对互联网的保护后,并未许诺联合国将会接管。但是联合国接管是极有可能的。”华尔街日报的假设是基于管理层缺乏继续让ICANN享受反垄断法豁免计划。文章写道,“管理层已经提议让ICANN成为联合国的一部分,从而使其更容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授权。”



独立报的文章“外国政府、企业和个人用户将能够决定域名和互联网协议(IPs)如何朝着去中心化的方向进行”。其中援引了ICANN CEO说法,“变化实际上很小。重要的象征意义是美国依旧是互联网的管理员,但是对于日常的责任,它的作用是很小的。”前CEO Fadi Chehadé补充道,“现在的状况无法持续……互联网的流行已经很难让ICANN持续在某一个组织的控制下来继续运行,无论这个组织是谁,无论它是一个政府还是一个企业。”

今日美国声称ICANN将会被中国、俄罗斯和其它与美国不友好的组织篡夺,需要认真对待此事。这种臆测并不新奇。2014年大西洋杂志的头条新闻就曾问道,“当美国后退时,俄罗斯和中国会控制互联网吗?”CEO认为这不可能。但是华尔街日报的文章说道,“ICANN已经在向威权政府示好了。”这种推断来自于2015年Chehadé‘s决定担任中国世界互联网大会顾问委员会联合主席。



没人知道会发生什么,或者是否ICANN将继续留在加利福尼亚,那里是它的发源地。还有传言说它将会搬至瑞士或新加坡。

各种因素使得国家信息管理局NTIA的过渡过程复杂化。

在2015年与商务部的合约就进行了延续。目的就是为了能有一个平缓的过渡。因为至今仍然没有清晰的蓝图,有可能会继续续约一年。

国会会阻止这种转移。Breitbart的报道写道,“Sen. Ted Cruz (R-TX) 和Rep. Sean Duffy (R-WI)已经介绍了保护互联网自由的行为,如果没有国会的批准,ICANN的转移将无法进行。”

如果ICANN继续保持垄断,即使是在短期内它也会将互联网作为私人银行……甚至比现在还要过分。在第一段中的“非盈利性”上加引号的意思是因为ICANN从域名上赚了很多钱。例如,亚马逊在ICANN的公开拍卖中花费了4588888美金才得到.buy的域名权;谷歌支付了2500万美金才获得了.app域名。

没有监督,掠夺可能飙升。

使用区块链技术来使互联网民主化

解决垄断的最佳策略就是保持竞争。防止ICANN垄断的最佳策略就是加速发展替代根服务器。值得庆幸的是,已经有一些真实的想法在瓦解ICANN的垄断权利了。例如NamePros就推荐使用Namecoin密码学货币:

“Namecoin域名币与比特币类似,事实上其机理和过程是完全一样的。与比特币一样,域名币也有一个称之为区块链的密码学交易日志记录。.BIT域名实际上是域名币的一部分,并存储在区块链中。.BIT域名不受任何单个个体的控制,也无法被政府所查封。只能通过其所有者来进行转移或没收。交易和域名注册是不可逆的;一旦写入区块链,它们就是事实。”
竞争对手将会面临着来自ICANN本身先发优势的剧烈挑战,而且可能还会犯错。但是时候瓦解垄断独裁了。





文章摘自:http://news.blockchain.hk/death-icann-blockchain-internet/
Pages: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All
  Print  
 
Jump to: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9 | SMF © 2006-2009,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