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德意志报》以"面对中资收购 别再袖手旁观"为题刊发社论。文章指出,中资企业收购了一个又一个德国高科技公司,政界、工会、经济学界都在担心这会损害德国经济的长期竞争力。作者列举了库卡、欧司朗等多个实例,并且注意到德国经济部长加布里尔(Sigmar Gabriel)曾考虑立法来限制中国官方资本收购德国企业。文章认为,经济部长的这种想法并非深思熟虑,而只是某种条件反射。
"对来自中国的投资抱有怀疑,当然是恰当的做法。同德国一样,中国也在致力于工业数字化,即'中国制造2025'战略。但是中国并非一个公平的贸易合作伙伴。中资企业可以在德国自由运作,而德国企业却无法在中国施展拳脚。德企想要在华生产,就必须要同当地企业合资。一方面,这会让德企在华经营受限,另一方面,这也让中方合资伙伴有了可乘之机,为窃取德方科技打开方便之门。"
作者随后又注意到了一个怪现象:面对这样的不公平待遇,德国经济界本应当向柏林或者布鲁塞尔求助,但是现在德国经济界甚至都不愿意表示一下抗议:被收购的库卡自己就对中国资本表示欢迎;而原本持有欧司朗的西门子集团,也早已对旗下的这一照明技术厂商失去了兴趣。作者问道:"既然经济界自己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那德国政府又为什么需要担心高科技被转卖给中国呢?"
"还有一个问题:德国政府面对这种局面,究竟还能做些什么?如果德国政府为了应对中国的工业战略,也采取干预经济的做法,那就大错特错了。邻居法国就是一个例子:巴黎中央政府出于政治考虑干预经济已经成为传统,而这种做法的结果绝对无法说服我们。德国经济体系中,基本不存在政府制订战略引导工业发展的现象;在全球市场中,德国也因此比邻居法国更有竞争力。"
随后,作者笔锋一转,接着指出:"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德国政府依然需要找到正确的应对方法。但是这不应该只是高筑壁垒阻挡不受欢迎的投资者。德国政府应当为(德中企业)机会均等而努力。欧盟方面也应当参与其中。面对中国,只有欧盟才有着足够的地缘政治分量,能够在这一事关欧洲经济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作出一些改变。"
在文章末尾,作者还认为,相比贸易壁垒,更重要的议题应当是本国经济的创新能力。"要是经济部长加布里尔能够像构筑对华贸易壁垒一样,为促进德国的创新能力而卖力,那就更好了。在将来的国际竞争中,创新是最有效的手段。至于听起来不错的贸易壁垒,其实是有害经济的。"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http://www.dw.com/zh/%E5%BE%B7%E8%AF%AD%E5%AA%92%E4%BD%93%E6%B8%94%E7%BF%81%E5%BE%97%E5%88%A9/a-36082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