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 Forum
June 19, 2024, 10:12:03 AM *
News: Voting for pizza day contest
 
   Home   Help Search Login Register More  
Pages: [1]
  Print  
Author Topic: 马蔚华:区块链等科技的应用将比互联网金融更有想象力  (Read 134 times)
goodyang (OP)
Hero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588
Merit: 500



View Profile
March 26, 2017, 02:59:50 AM
 #1

“科技金融本质上是提高效率的。我们未来的科技金融是有丰富想象力的。我们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一直到区块链,给我们这个信息社会,在底层建筑带来一个金融的质的改变。”3月23日,中国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在2017博鳌亚洲论坛“金融科技(FinTech):科技,还是金融?”分会场作出上述表示。
马蔚华称,从互联网金融到科技金融,形式上是效能的提高,本质上是深刻的技术变革。这个技术变革是循序渐进的、有层次的。首先是大数据的应用,可以让我们进行储存计算分析、语境分析、情感分析,甚至是预测分析。其次,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可以运用到金融中,进行智能测谎、信用评定等。此外,将来区块链技术可能给我们带来颠覆的变化。

“我觉得这一些根本上是技术的提升,把这些技术运用到金融领域,那会带来比互联网金融更有想象力的变化。”
谈到科技发展给普惠金融、实体经济起码带来的变化时,马蔚华概括了四个变化,首先,改变了互联网移动支付,改变了人们接触金融的方式;其次,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概括,找到规律,对于过去贷款高的小企业,才能有更好的管理办法;第三个是节省成本;第四个是优化资源的配置和资本的流通。

在金融监管方面,马蔚华认为,监管应该是公平的、透明的、包容的,或者应该是稳定的。

第二,监管应该优胜劣汰,鼓励真正的金融科技公司,淘汰冒牌的套钱的公司。“像易租宝这样的公司,天生应该淘汰。P2P不是天生的坏蛋,有人利用它,就变成了坏蛋了。应该要淘汰这些人。”

此外,制度层面应该因施而变,现在金融科技金融的发展,已经完全突破了过去分业管一的制度约束和制度设计。“现在我觉得修改商业银行法是势在必行的,监管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

以下为马蔚华发言实录:

马蔚华:我是从传统金融走过来的,但是也经历了互联网的冲击,互联网对于我来说,有喜有忧,我是中国商业银行最先拥抱互联网的,正是因为这样,在今天金融业调整金融业遇到挑战的时候,我们银行应该分享当初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收益。我的忧虑是我们经历了互联网的野蛮生产阶段。我并不是觉得互联网对于传统银行的颠覆,当然有很多颠覆没有完成。互联网对于传统金融也有很多启发的地方,比如开放的平台。但是我也觉得野蛮成长的过程当中,也给我们金融生态带来很多负面的东西,这是我们应该汲取的。现在我们进入了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的时代。我发现忽如一夜春风来,我发现很多的互联网公司都挂上了科技金融的公司。我认为互联网应该解决渠道、客户体验。解决让我们能够关注零星的碎片的普惠的。但是科技金融我觉得本质上是提高效率的。我们未来的科技金融是有丰富想象力的。我们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一直到区块链,这是能够给我们这个信息社会,在底层建筑带来一个金融的质的改变的。我觉得这一点,我们今天一定要清楚。否则我们会重新进入一个叫做科技金融的野蛮生产时代,我们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马蔚华:我接着刚才的话题说,我讲的从互联网金融到科技金融,形式上效能的提高,本质上我觉得是深刻的技术变革。这个技术变革是循序渐进的是有层次的。我觉得首先是大数据,大数据的应用,现在应该不仅仅是我们存储计算分析,有的人说现在包括语境分析、感情分析都OUT了,现在进入了预测分析的阶段,可以判断客户未来想要什么,要多少,什么时候要。所以大数据的今天能够运用,它根本上就是数字计算的成本降低。没有成本降低,可能就用不起这个事。然后就是我们过去,比如说分析风险,我们有很大的商业银行,用很大的精力,做尽职调查,可能得到的结果不一定准确的。但是现在数据分析会很精确。另外云计算,成本更是降低。我们不仅硬件可以助力,软件可以助力,人工管理、维护,都可以助力。

然后就是人工智能,用云计算、大数据之后,人工智能也是源于计算法则的优化,我们大家都知道,比如说搜索引擎,定量交易,包括人工智能测谎、信用评定等等,这些我觉得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发展,模拟人的思维,这一些都可以在我们金融中应用。区块链那是另外一种颠覆性的技术,它和以往我们过去的制度、层次,和底层都不一样,它去中间化了。我觉得将来区块链可能给我们带来颠覆的变化,我们过去交易都有交易中心,银行都是中心。将来区块链就没有这个中心,它是分布之的,而且不可篡改的,将来首先在交易方面,在票据、交易所,在支付领域,可能会有质的改变。我觉得这一些根本上是技术的提升,把这些技术运用到金融领域,那会带来比互联网金融更有想象力的变化。

马蔚华:金融发展的历史来看,金融是离不开科技的发展,IT的发展,最早我们离不开计算机。历史上每一次通讯的变革,都会对于银行带来革命化的变革。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他想既然银行可以搞IT,干脆搞IT的可以取代银行,做支付。他当时对于银行说,你们不改变,可能你们就是21世纪快灭亡的恐龙,后来银行用了IT,效率大大提高。IT又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进入互联网时代,可以使银行的覆盖面大大扩展,过去传统银行忽视的这一些碎片的零星的普惠,互联网金融完全解决了。所以我认为互联网金融和过去传统的金融,应该是相互合作的。并不是相互抵制的。他们之间的合作使金融的覆盖面越来越大。

现在我们又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叫做金融的技术。科技时代。这个时代也是由于技术的发展,可能会给过去支撑金融的这些底层的这些东西,发生质的变化,刚刚我说的那一些,从计算机,互联网云计算,一直到区块链,它可能带来过去我们想象不到的传统的变化,金融效率,可能不是由过去很多的东西阻挡你的效率了。

最早东融(音)是人民银行的。那时候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有一块钱,数以千亿,我们没有办法起名,叫大其他,实际上是无偿占用客户的资金。后来有了互联网,这一块就没有了。客户的钱要迅速到位。现在人是上网在线,我们将来可以随时人和物的一些关键。对于金融的安全,更有革命性的意义。我就简单说这一些。

就是金融,历史上金融的发展是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升的,金融是离不开技术离不开科技的。

马蔚华:我总结一下,概括一下,科技发展给普惠金融实体经济起码带来这样几个变化。第一个改变了互联网移动支付,改变了人们接触金融的方式。过去我们办业务到银行去。现在在手机上就可以。变得更方便了。

第二个大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数据概括,我们找到规律,对于小企业,过去贷款高的小企业,才能有更好的管理办法。这个富国银行这几年是做得比较好的。

第三个是节省成本,云计算和大数据是1比10。

第四个是资源的配置。互联网金融是跨行业跨人群跨国界跨地区。老计做的就是事。有钱的人和没钱的人通过互联网来配置。上海、北京、深圳有钱,二三线城市没有钱,通过互联网也可以配置。资源配置这是非常大的。另外资本的流通,我觉得起码这方面,新的科学技术,对普惠金融为代表的实体,是有很好的意义的。

马蔚华:我补充两句,P2P本身没有问题,但是过去这两年,可能差不多一半的P2P都出问题了。就是给我们一种启发,当一种新的东西成为潮流的时候,很多人会趋之若鹜,这种情况下有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情况,有可能有一些人在这种情况下头脑缺少思维,跟着跑,上当了。

况且我刚刚说的一系列的新的技术,它没有尽善尽美,比如大数据,首先现在数据是不是充分?第二数据质量是不是到位。这种情况下得出的结论也不一定非常准确。我们需要探索。所以我刚才说的未来的这方面,它会给金融带来什么。而眼前,我们特别要注意风险。特别是在监管,没有实践的情况下,很难有一个到位的监管政策。所以这时候我们关注风险是非常有必要的。

问: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包括技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运用到金融体系之中,我想问一下金融科技对于未来的金融体系会有怎样的影响,以及对于现在金融尽管体系,会有哪一些挑战?谢谢。

马蔚华:东荣实际上已经全部回答了,我再补充两句。

我觉得监管应该是公平的透明的包容的,或者应该是稳定的。监管互联网金融出现这些问题,我觉得尽管当局,也不能说因噎废食,还是要有包容的。包括科技金融这些新的东西是我们监管过去没有见过的。我当过老鼠也当过猫,监管是在总结商业银行实践的基础上,提炼监管制度的,不可能先设计一个制度在那里,等你发展我约束你。所以监管是落后于实践的,如果你不让实践发展,监管也不能提升。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监管应该优胜劣汰,鼓励真正的金融科技公司,应该淘汰冒牌的套钱的,像易租宝这样的公司,天生应该淘汰。P2P不是天生的坏蛋,有人利用它,就变成了坏蛋了。应该要淘汰这些人。

还有一个是制度,制度层面应该因施而变,现在金融科技金融的发展,已经完全突破了过去分业管一的制度约束,制度的设计。现在我觉得修改商业银行法是势在必行的,监管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

马蔚华:将来可能是,我们过去是1.0,现在金融科技2.0,3.0、4.0。我们不可能想象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但是有一点,金融无论怎么和科技结合,都更有利与实体经济,更有利与客户的需求,否则它不是真正的科技金融。

来源:财经网
Pages: [1]
  Print  
 
Jump to: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9 | SMF © 2006-2009,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