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 Forum
December 16, 2024, 12:20:24 AM *
News: Latest Bitcoin Core release: 28.0 [Torrent]
 
   Home   Help Search Login Register More  
Pages: [1]
  Print  
Author Topic: 比特币新争议:对于AsicBoost指控的说明  (Read 158 times)
10000usdperbtc (OP)
Legendary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980
Merit: 1000



View Profile
April 11, 2017, 01:30:13 PM
 #1

暴走时评:前几日,比特币邮件列表中的一则新帖引爆了整个比特币社区,使比特币再次陷入议论纷纷的新争议之中。帖子称一些矿工正利用AsicBoost谋取利益,有失公允,甚至有损于整个网络。而这一指控直指中国的业界最大挖矿硬件制造商比特大陆,对此比特大陆的负责人也作出了回应。这一指控激化了比特币社区的扩容争议,AsicBoost与隔离见证两方各执一词,孰是孰非,尚难定论。

Bitcoin Core开发人员兼Blockstream首席技术官Greg Maxwell最近发布了一则新帖,引爆整个社区,并使比特币再次陷入了议论纷纷的新争议之中。他在帖子中声称一些矿工正在从事可能会有损于网络的不公平实践。

该事项于昨晚发布到比特币邮件列表中,并声称,一家挖矿硬件制造商正私下利用此前发现的比特币工作量证明算法漏洞,将其挖矿速度较竞争对手来说提升了约20%。

这一指控表明该活动正在进行当中,并且已经通过对挖矿芯片进行的分析得到了证明。

这场智力竞赛正始于此。

而值得注意的是,正在使用的技术已经由开发人员Timo Hanke和Sergio Demian Lerner在称为“AsicBoost”的方案中取得了专利权,并且该专利于2014年11月提交。

Maxwell认为有人发现了他所谓挖矿芯片中所使用技术的“隐藏”版本。他并未说明是谁进行的分析,由他自己还是另外的独立方不得而知。

进一步推测,该帖子得出的结论是,由Bitcoin Core团队开发并提出的扩容解决方案隔离见证将使AsicBoost发现的隐藏版本被淘汰,从而会损害任何使用这一工作区矿工的底线利益。

因此,该声明激化了比特币酝酿已久的扩容争议,因为被指控参与这一实践的挖矿公司是位于中国的比特大陆——业界最大的挖矿设备供应商之一。(比特大陆在中国拥有独立的AsicBoost技术专利)。、

该论断认为比特大陆不仅阻止了核心开发人员(通过其支持替代开发团队)青睐的技术解决方案,而其如此做的原因还在于这会以牺牲用户为代价来提高其盈利能力。

比特大陆联合创始人吴忌寒在一份声明中强烈否认了该公司正在比特币区块链上使用AsicBoost解决方案。

吴忌寒对CoinDesk说道:“隔离见证与AsicBoost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比特大陆周四发布声明补充到他们只是在测试网中测试了AsicBoost,而从未将其投入主网进行挖矿。并进一步表示他们过去也曾在香港协议的协议书上签字支持隔离见证。

而且,即使是参与到这场争论中的人也承认,鉴于目前的情况,仍然难以证明这些指控是否真实。

比特币挖矿公司BTCC的前首席运营官Samson Mow告诉CoinDesk,该帖子证实了广为流传了一段时间的谣言,但是他在访谈中没有提供任何新的证据。
 

Samson Mow

Mow告诉CoinDesk:

“这件事情上你是不会得到可靠证明的,但这也确实存在一些确凿证据。所有的科学知识都指向了操纵的事实。”

什么是AsicBoost?

首先,了解处于这一指控中心的具体挖矿技术可能会有所帮助。

简而言之,形容AsicBoost最好的词语可能是“数学技巧”。矿工们不用进行大量的计算,并且可以使用这一技巧逐渐减少潜在hash的选择,从而使他们能够解决难题,并且领取比特币奖励。

这些数学技巧可以通过提高关键的挖矿硬件获利能力比率来提高挖矿盈利状况。

例如,挖矿盈利状况的主要测量方式是以每秒gigahash(GH / s)赚取的金额。这通常以每Gh / s的美元来计量。

硬件获利能力的另一衡量标准是确定能耗,通常以焦耳为单位测量,并将其除以hash速度。这通常表现为焦耳每Gh / s。

这项技术的创始人声称有了AsicBoost,这些关键比率提高了约20%。

而据挖矿公司代表称,这项技术被大家所知已有一段时间了,尽管它结合专利保护及行业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不被任何机构或组织执行而不再使用。

但这并不是AsicBoost?

回到Maxwell的原始帖,有人推测据称是比特币大陆的处于议论之中的公司并没有使用AsicBoost。

相反,据说其中的挖矿芯片实现了其在硬件中实施的另一个版本的想法。此外,有人认为隔离见证作为其代码的副产品将会使此项具体技术被淘汰。

如果这种推测是正确的,而且挖矿芯片制造商正在广泛实施这个芯片,那么他们可能会通过封锁软件而获得商业利益。

对于大规模生产挖矿芯片的挖矿企业来说,技术革新的速度使得硬件在几个月内就会被淘汰。有人认为,这种召回可能会具有潜在的破坏性,并为扩容争论增加了压力。

开发利用或效率?

问题的核心在于,使用具体技术是否代表了趋向获得竞争优势的本能欲望,以及如果没有规则阻止他们从事这种活动,矿工是否就可以“对抗网络”来进行工作。

例如,目前没有规则来阻止使用AsicBoost计划,这就意味着矿工之间依靠心照不宣的约定,来避免在其对网络“有害”的基础上使用这项技术。

世界上最大挖矿公司之一的管理者希望在论及隐私的时候能够提及商业利害,而且诚如他所解释的那样,这种做法是众所周知的,对其业务几乎没有影响。

他表示:

“他们的运作方式不同,但我认为这是正常的。吴忌寒说这是协议所赋予的自由,所以他们是可以这么操作的。”
Mow指出,这种技术在矿工中并不“合适”,因为它本质上使他们能够尝试解决比特币的难题,而无需执行任何有用的工作,例如处理交易。

尤其是其他人并不认为“攻击”或“缺陷”是描述这一现象的正确术语,他们认为这只是矿工更有效挖矿的一种方式。

例如,IC3联合总监Emin Gün Sirer就在一篇博文中坚称,没有足够的公开证据来证实Maxwell的主张。

Merkle grinding?

所谓“攻击”的细节是相当具有技术性的,但在其最为基础的形式中,它涉及到矿工如何找到区块。

简要回顾挖矿过程,矿工们使用专门设计的设备来反复地hash比特币区块数据(或将其变成固定长度的字母和数字的爬行字符串),直到它们达到解锁比特币挖矿奖励的特定解决方案。

有一些数据是矿工在计算hash之前不应得知的,所以矿工们都必须经历相同的计算过程,从而均衡竞争环境。

开发人员声称的问题在于哈希算法,矿工们可以通过几种方式利用这种算法。一方面,Maxwell帖子的主题是开发人员称之为“merkle grinding”的技术。但是,Maxwell声称一些矿工发现了一个巧妙的方式来更多地了解他们想要提前找到的数据。

在每个区块标头信息中存在一个“merkle root”,你可以将其认为是捆绑于区块之中的交易一览。矿工能够在默克尔树中对交易数据进行排序,这样他们就仅需要计算较少的数据。
 

Greg Maxwell

Maxwell写道:“如果矿工发现多个候选根值,并且最终具有相同的32位,那么它们便可以进行攻击。”

这加速了这个过程。基本上,如果按计划进行的话,这意味着偶尔会跳过一步。

此外,一些开发人员认为,证明使用了这种技术的一个迹象就是一些矿工一直在没有交易的情况下挖掘区块,因此可以更容易地在默克尔树中对交易重新排序。(具体来说,已经得知比特大陆偶尔会挖掘空白区块)。

各执一词?

AsicBoost共同发明人以及前Cointerra首席技术官Timo Hanke便指出过分夸大了AsicBoost抑制隔离见证的作用。

尽管他通过推特承认AsicBoost可能会被用于有损网络的用途中,但是他表示不会支持任何使用该技术来破坏比特币网络的比特币改进提案(BIP)。

AsicBoost联合创始人Sergio Lerner在推特上指出,新提出的隔离见证2MB是隔离见证的替代方案,同时也将阻止矿工继续利用这一漏洞。

尽管如此,最令人担心的仍是这种技术会被用来进一步集中在比特币网络中进行挖矿,这是开发人员长期以来所一直关注的问题——因为使用速度更快的挖矿技术的矿工可能比不使用这种技术的矿工更具优势。

Blockstream首席执行官Adam Back表示:“赋予其巨大优势的专利是比特币的一个问题。

此外,攻击也具有经济优势。Maxwell指出,一个包含50%比特币挖矿权的矿池利用这一缺陷每年能够节省高达1亿美元的资金。

其他人也持续对此建立理论,由于隔离见证以某种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矿工可能会出于经济原因而不支持这个解决方案。

开发人员Alphonse Pace表示:“如果你有个1亿美元的摇钱树,但是它却会被一个功能所摧毁,那么你一定会不惜一切来阻止这种情况。”

Maxwell补充说这也正是他开始研究这个问题的原因,并说道:

“这种不相容性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解释挖矿生态系统中其他方的某些更为令人费解的行为。”
Pages: [1]
  Print  
 
Jump to: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9 | SMF © 2006-2009,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