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 Forum
June 18, 2024, 04:24:50 PM *
News: Voting for pizza day contest
 
   Home   Help Search Login Register More  
Pages: [1]
  Print  
Author Topic: 总有人刚做过体检就查出癌症 是不是做了"假体检"  (Read 131 times)
Deniselly (OP)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154
Merit: 10


View Profile
April 23, 2017, 07:52:39 AM
 #1

“有时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假体检 ?”白领小朱满怀疑惑地说,“公司的同事前段时间都接受了一年一度的公司体检福利,胸片和B超检查也都做了,当时说各项指标没有啥异常。结果没过多久,就有位同事被扣上了 癌 的 帽子 ,竟然还是中晚期!”周围同事唏嘘的同时心生疑问:“难道我们做了 假体检 ?究竟选择哪些体检项目,才能揪出癌症早期病变的 蛛丝马迹 ?”

 
体检项目不可能“一招鲜”

肿瘤是身体中一种极易发生与存活的基因变异,它可发生在除头发之外的身体任何部位。同时,它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当的隐匿性,有些恶性肿瘤可能发展很快,扩散和转移,危及人们的生命。

正是癌症“广发生、隐匿性”的特点,致使我们即便接受年度一般性的常规体检,也难免会发生漏诊、误诊等情况。

事实上,血液检查、影像检查、体格检查都有自身的优势和“盲区”,即便是全身影像检查(PET-CT),也不可能查出身体内隐藏的所有“癌症信号”,对于那些葡萄糖代谢并不旺盛的肿瘤,诸如肾透明细胞癌、黏液性肿瘤、肺泡细胞癌等,PET-CT同样也会“失灵”。

我们不能因为身边发生的漏诊个案来质疑体检的价值,事实上体检对于捕捉身体异常信号、及时治疗干预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体检项目不可能“一招鲜”,仅仅依靠一个或几个体检项目便能轻易发现“癌信号”也是过于理想化。

纵观现在市面上的诸多体检“菜单”,体检项目更多针对一些常见病的普筛,针对癌症体检的项目具有面广、项目多、收费贵等特点,作为普通民众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癌症早筛的效率。

体检项目要做些“加减法”

肿瘤的发生具有遗传的内因和外界的诱因两部分组成。这也就给我们普通人选择“癌体检”项目提供了向导和思路。如今的体检“菜单”可根据个人需求做一些“加减法”,这道体检“数学题”,普通民众应该怎么去做?其实,大家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把握破解这道题的“精髓”。
Pages: [1]
  Print  
 
Jump to: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9 | SMF © 2006-2009,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