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 Forum
June 17, 2024, 11:33:58 PM *
News: Latest Bitcoin Core release: 27.0 [Torrent]
 
   Home   Help Search Login Register More  
Pages: [1]
  Print  
Author Topic: 更名“蹭热点” 超半数公司业绩增长不可持续  (Read 136 times)
Antnaone (OP)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98
Merit: 10


View Profile
May 20, 2017, 09:14:02 AM
 #1

上市公司名称是公司的脸面,更是公司品牌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整个A股市场投机风盛行的大环境下,不少别有用心的公司常跟随市场热点声言转型,紧接着给自己取个和热点接近的新名字。这个举动常常会引来资金的追捧、股价的蹿升。这种“转型是假,炒作是真”的情况甚至在一家公司多次发生。
这种怪现状在最近几年有愈演愈烈之势,统计显示,2010年至2013年,主动改名的公司在50家以内,2014年达到了90家,2015年达到了135家,2016年达到139家。
2016年9月,上交所发布了《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业务指引》,来规范公司改名行为。该指引的出台,初步遏制了上市公司主动改名的热情,但弹性的监管能否遏制任性更名,仍有争议。
改名本身没什么错。如果是真实的资产重组、产业升级,最终形成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真实业绩,这种改名是正能量的。但如果改名是为了炒作,甚至玩财务造假、内幕交易,那就应该被监管,甚至法律制裁。
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市场正向价值投资转变,与其把公司改名与否当回事,还不如从公司的内在价值、获利能力、成长性等方面着手,趋利避害。
在A股市场里,总有很多不可思议的神奇逻辑和奇葩表现,像公司的名字影响股价走势这种事也会发生甚至频繁上演:奥巴马连任美国总统时,澳柯玛涨停;情人节到来,海南橡胶大涨;文章出轨,伊利股份大跌;传白百何出轨,红墙股份来个大涨……既然市场对公司名称无比“看重”,那么上市公司也就难免“投其所好”。
数据显示,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掀起了一波“更名潮”。自2013年开始,变更证券简称的上市公司逐年增多,2015年以来上市公司主动更名的数量更是达到了每年百余家,原因不外乎是主营业务变更、重大资产重组等,但其中也有不少上市公司试图通过变更证券简称“蹭热点”,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即炒作自家股票。
A股市场掀起“更名潮”
传媒板块成“更名聚居地”
Wind资讯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6年,沪深两市变更证券简称的上市公司由148家攀升至248家,与此同时主动变更证券简称的上市公司数量随之增多,主动变更证券简称的公司家数占更名总家数的比重也呈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10年,沪深两市主动变更证券简称的上市公司仅有28家;2011年至2013年,这一数字稳定在30至50家;到了2014年,主动更名的上市公司数量翻番,达到了90家;2015年,更名公司数量“破百”,达到135家之多;2016年,这一数字又进一步增长至139家。
Pages: [1]
  Print  
 
Jump to: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9 | SMF © 2006-2009,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