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 Forum
September 01, 2024, 11:23:52 AM *
News: Latest Bitcoin Core release: 27.1 [Torrent]
 
   Home   Help Search Login Register More  
Pages: [1]
  Print  
Author Topic: FBTC的理念与技术原理深度解读:高性能带来更多的可能  (Read 90 times)
shenxirrwya1582 (OP)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406
Merit: 250



View Profile
December 28, 2017, 10:33:04 AM
 #1

快速比特币FBTC除去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与处理能力,提供秒级交易确认,解决当前比特币系统面临的网络拥堵、交易费高涨等问题,还着重增加了FBTC的安全性能与扩展性能,零知识证明、重放保护、唯一地址功能提升了其可靠性,是保证FBTC价值的基础;而智能合约系统平台则带来的链上交易等特性,为FBTC带来更多的可能。
自从2008年中本聪提出并建立比特币以来,其去中心化思想颠覆了传统货币理念,从中诞生出来的区块链技术为互联网带来一场崭新的革命,而比特币本身在8年多的时间里价值也数百万倍的增长,已经不能简简单单用成功两个字去形容。

但是,中本聪在建立比特币网络之后功成身退,比特币也交由其他开发团队维护,运行多年的比特币一直较为保守,技术上踟蹰不前,面对不断增大的交易量,比特币的可扩展性、交易处理能力都受到了制约,与中本聪创立比特币的初衷逐渐背离。

FBTC的理念与技术原理深度解读:高性能带来更多的可能

在此情况下,比特币扩容方案不断被提出,并基于不同的理念出现了许多比特币硬分叉情况。Fast Bitcoin(FBTC)快速比特币就是在此环境下诞生的,旨在改进比特币发展到目前为止存在的各种问题,让比特币系统不但回归中本聪设计之初的思路,同时融入区块链发展至今整个社区拓展的新技术。

在FBTC之外,目前世界范围内已有许多其他优秀的区块链技术项目,其中比较知名的有以太坊技术、QTUM技术、元界技术、信链技术、STORJ 技术等等,它们的特点是在比特币区块链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与进步,功能与扩展性都得到了提升,使之不仅仅是一种数字货币技术,更是一个平台生态,允许在上面创建各种应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太坊中的智能合约系统。而FBTC的一大进步,也正是BTC的基础上引入了智能合约系统。

FBTC 致力于打造高性能企业级区块链平台,开发企业级区块链业务系统。FBTC 智能合约系统可以通过在区块链上发行某种代币或者积分来实现具有价值转移或者价值传递的业务,同时可以构建完整的技术方案解决企业实际应用的问题。

区块链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开始构建真正可以信任的互联网。FBTC 智能交易系统的问世能够在网络中建立点对点之间可靠的信任,使得价值传递过程去除了中介环节,既公开信息又保护隐私,既共同决策又保护个体权益,这种机制提高了价值交换的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FBTC 于比特币区块高度 501225 进行分叉的,保存了比特币原有的理念,发行总量为2100 万,不会增发,原持有比特币的地址将按 1:1 比例继承 FBTC,最大限度保持了中本聪的最初思路。相较于比特币,快速比特币FBTC还具有以下3大优势:

一、高性能优势
FBTC具有秒级交易确认,提供海量数据存储,具备每秒万级的快速处理能力。具体实现上主要通过区块扩容、区块产生机制调整、采用新的账户模型取代UTXO、闪电网络支持等方式,让FBTC具有更强的性能。

FBTC的理念与技术原理深度解读:高性能带来更多的可能

基本上,所有分叉币都会采取扩容的方式来增强交易能力,FBTC也不例外,但FBTC却也不仅仅是简单的扩容。FBTC的区块最小为1M,与BTC相同,但最大却可以生产10M的大区块。其中区块的大小交给矿工投票决定,在挖块时矿工对每个区块进行投票,在难度调整的同时也将对区块容量大小进行限制。这样,当在交易量很少的时候生产1M的小区块,可以减轻节点存储与网络压力。而在交易量大增时,又可以记录大区块来提升FBTC的交易处理能力。

此外,FBTC还调整了出块的时间,据白皮书资料数据,FBTC的出块时间仅为3s,间隔为10秒,相较于BTC,FBTC的交易吞吐量大大提升。

交易效率上,FBTC采用账户模型取代UTXO,因为UTXO模型具有以下的缺点:

1. 交易变得细碎化,需要很多个 vin 才能构建出一笔转账。

2. 有些场景下无法根据交易精准的确定入账方和出账方。

3. 除了转账外,其它类型的数据扩展性极差。

4. UTXO 账户资产统计困难。

为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FBTC 团队开创性的将 UTXO 变更为账户模型,实现方式上采用硬分叉方式实现,一次性解决问题。

在FBTC系统里,每一个客户端是都是一个本地钱包。用户在自己的本地钱包中创建一个或多个账户,并且进行相关的账户操作。每一个账户都有唯一的私钥并对应唯一的地址。账户分为普通账户、注册账户、代理账户、出块账户、合约账户,这样的设置有助于降低UXTO带来的交易细碎化问题。

此外,在FBTC的规划中还将加入闪电网络支持,闪电网络是一种可以缩短交易时间,提高交易效率的技术,其中包含2大核心技术:RSMC(Recoverable Sequence Maturity Contract)和 HTLC(Hashed Timelock Contract)。

RSMC(可撤销的顺序成熟度合同)简单来说,就是在双方交易时,会将部分资金存在一个“资金池”里,交易后需共同确认资金分配的方案,并将之前的版本签字确认作废,若是需要提现,只需要将最终的结果卸载区块链网络中即可。整个交易流程只有在提现的时候才会用到区块链网络,这样就将交易过程的繁琐程度将大大降低,让交易更加便捷。

而HTLC(哈希的带时钟的合约)则解决了支付通道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限时转账的功能,通俗的解释就是双方在转账时,转账人将一笔钱冻结,提供一个哈希值,在一定的时间内,有人拿着这个字符让就可以实现体现。并且HTLC的机制还可以扩展到多个人共同使用,极大的提高了交易的效率。

RSMC交易更简单直接的再链下完成,而HTLC则让转账更加便捷,整个过程中,区块链则在最终交易结果时确认即可,这将大大提升FBTC的交易效率。

FBTC的理念与技术原理深度解读:高性能带来更多的可能

综上,基于多方面的技术与创新,FBTC的交易处理能力将得到大大,据白皮书数据,FBTC普通交易处理能力可达到1000TPS,而智能合约交易则可以达到100TPS,实现交易支持秒级确认。

二、安全特性
FBTC提供丰富的权限策略、安全的密钥管理体系和用户隐私保密方案,保障数据安全。

除去采用BTC经历8年多验证的安全可靠的安全的密钥管理体系外,FBTC还引入了零知识证明支持。零知识证明简单的理解是,证明者能够在不向验证者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的情况下,使验证者相信某个论断是正确的。

零知识证明实质上是一种涉及两方或更多方的协议,即两方或更多方完成一项任务所需采取的一系列步骤。证明者向验证者证明并使其相信自己知道或拥有某一消息,但证明过程不能向验证者泄漏任何关于被证明消息的信息。

对FBTC而言,零知识证明可以让交易者不必提供隐私数据,就可以通过FBTC网络的验证,从而达到保护交易者隐私的目的。

此外,FBTC还支持重放保护与唯一地址功能。我们知道分叉币会继承原币主链上所有的交易记录,并且原币链条上多少资产,理论上分叉后也会得到相应比例的分叉币资产,钱包地址也可能是相同的。所以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如果没有采取保护措施则很可能会发生双花攻击,也就是分叉币上的交易会也在原币的链条上重现,反之亦然。这会造成交易混乱,造成投资者与交易所的资产损失。所以,FBTC加入重放保护与唯一地址功能,确保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分叉后不会对投资者的数字资产安全带来隐患。

三、多资产
FBTC采用智能合约系统平台,该平台建立在DPOS 共识机制基础上,综合运用了hash算法、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密钥协商算法,支持链上多资产,并可以进行快速交易。

区块链上一般都只能定义自己的某一种或几种资产,而智能交易系统可支持任意种类的数字资产。跟智能合约实现的多资产不同,这些资产之间在区块链上可以直接进行交易,性能和自由兑换是其主要的优势。

在 FBTC 智能交易系统中,将交易挂单设计为一个特殊的交易并通过共识记录在区块链上。同时资产的创建,发行和销毁等操作也都在区块链上通过特殊交易进行记录,所有节点都可以验证这些交易的正确性。

小结
综上,快速比特币FBTC除去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与处理能力,提供秒级交易确认,解决当前比特币系统面临的网络拥堵、交易费高涨等问题,还着重增加了FBTC的安全性能与扩展性能,零知识证明、重放保护、唯一地址功能提升了其可靠性,是保证FBTC价值的基础;而智能合约系统平台则带来的链上交易等特性,为FBTC带来更多的可能。
qmadridh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203
Merit: 10


View Profile
December 28, 2017, 01:22:34 PM
 #2

这个记得看过啊,又来推销
Pages: [1]
  Print  
 
Jump to: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9 | SMF © 2006-2009,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