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把马克思理论放在前面,同时误解了我的想法,所以后面的理论我都跳过了。
实际上,我也不是来谈价值理论和价值定义的,即无意义也无法得出共识。
理论和定义只是用来阐述现实,而不能改变现实。
我所提到的内容,指出了一个很简单也很现实的现状:
实物货币、贵金属货币的交易实质是价值交换,债务货币的交易实质是债权债务转移,买进行为并没有导致资产消失。
而人们购买比特币,实质上却是给比特币填补转账费不足所带来的运营成本,以及为早期购买者发“红利”,这会带来资产风险。
如果人们因为一些原因不再使用比特币了,没有人能够为购买者返还原先的资产,因为这些资产都作为电费、折旧费以及“红利”花掉了。
同时,投机带来的大幅价格波动也因为同样的问题本质而难以被抑制。
这一段先按下不表,因为运营成本的事情还没讨论清楚。不过,从你这些发言来看,我觉得你是商科出身的人。
原文中将比特币网络耗费的电量与一个城市相比,这是我引用别的文章里的说法。
当然,私下里我也简单计算了一下,不过方法没有你使用的那么复杂。
以一个小城的人口状况,乘以一般人一个月的用电量(小城多数没有发达的工业和商业),就可以得出大体的用电水平。
比特币一个月的产币量大约10万,乘以其价格,即得出矿工的成本和利润总数。
顺便说一句,如果是我的话,不会用PC作为参考,同时也不会认为云计算仅指计算。
你比较的是一个月的城市居民生活用电量(除去工商业),和一个月产出/挖矿获得比特币的总价。
那么参考你OP中的发言:
目前比特币的转账量不过十分钟数百次,但其耗费的电量已经可以和一个城市相比了。
这里比的是“转账”的耗电量,与一个城市的生活用电量。
这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你到底要比较哪一个?前者是实际上是用的是挖矿耗电量(或者说是生产耗电量),后者是转账耗电量。
OP里,你写的是转账耗电量,但我觉得你指的是总耗电量(生产+转账)或生产耗电量,因为这样才具有可得性。于是我觉得你把转账和挖矿(生产)混为一谈了。
但你后面的回复又说你把这两部分分开了,那么我给出一个计算说明:仅考虑转账耗电量是不具可比性的。
然后现在,根据你的计算方法,实际上还是在拿总耗电量(或者生产耗电量)来比。
总结起来,你在OP时写的是“转账”,但比的是“总量”或“生产”。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你没把转账和生产(挖矿)的耗电量分清,至少在你写OP那句话的时候没有分清。
另外,不知你所说的“别的文章”出处为何。
节点目录服务器这个词汇,我想你可能还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所以以为是特指。
我所谓的节点目录服务器,是指登记和提供P2P网络节点信息的服务器。我的发言中应该已经明确了这点。
P2P软件初始运行时,如果没有连接这类服务器(或者带有这类服务器功能的节点),那么它就没有其他节点的信息,包括IP在内,所以也就无法运作。
你文中提到:“peers.dat 会存储客户端启动以来,见到的全部可能的节点”,但如果它初始启动时都不知道其他节点在哪,如何还见到和存储其他节点的信息?
节点停止运作退出P2P网络,然后换个IP再重新运行,在节点目录服务器上重新注册,当然是换了IP,可是性质上是不是可以视为新节点并且可以通过封固定IP的方式封锁?
当我提到P2P网络的节点目录服务器,我想说的问题本质是,只要让P2P软件初始运行时无法获知有效的节点IP,即可封锁P2P网络。
当我提到P2P网络的节点IP固定和公开,我想说的问题本质是,只要针对P2P节点发起IP封锁和攻击,即可封锁和对付P2P网络。
这两个问题有否解决呢?
比特币网络中,与你想说的最为接近的概念是 DNS-seed 。不知道为什么你始终不用这个直接又不会引起误会的词,而要绕那么一大圈扯所谓的“节点目录”。
不过,在比特币网络中,DNS-seed 和你所说的那个服务器还是有区别的:它不会要求比特币节点要在它上面注册,它也不会接受节点的注册请求。
所以,“在节点目录服务器上重新注册”这一过程在 DNS-seed 中不存在,也不存在于其他节点发现方法中。也就是说,比特币网络中,没有“重新注册”这一过程。
如果你还是觉得有,那么我还是那句话:请提供参考资料吧。
然后,我上次回复的第5点我已经承认:如果在P2P网络启动之初就实施封锁,是有可能成功封锁的。但是现在GFW面对的是一个已经建立起来的P2P网络,封锁难度相当于关掉整个P2P网络。
“P2P软件初始运行时无法获知有效节点”等价于“封锁DNS-seed”,那么obfs和meezy可有效绕过封锁访问到DNS-seed;另一方面,有些DNS-seed是放在amazon/ms的云服务平台上,封锁这些平台会影响一些正常流量,比如合法公司的通信,总之弊大于利(至少现在还没见封这些平台)。
“当我提到P2P网络的节点IP固定和公开” 按你所说,问题本质是 “视为新节点并且可以通过封固定IP的方式封锁” 。你涉及到了P2P的一个核心特性:动态性。不断地封锁新节点,会有这两个问题:遇到新节点之后,封还是不封?(比如节点在云服务平台上时,封不封?)如果封,那么封多久?(永久封的话,那过不了多久,整个网络就全封锁了。)
很高兴你认为通过讨论使自身获得了提高,但我们的分歧如今似乎有相当一部分体现在词汇和语句理解方面,希望这方面的分歧能有所消除。
有些地方我也不理解你的具体意思和思维重点,所以我也无法做出回复。
“有些地方”是哪些地方,你可以明确指出,这样我也才能有所反馈。
你这样没有特指的说“有些地方”,会让人误会你不想继续讨论,不想讨论的可能原因:不屑,心虚。如果是不屑于讨论,那你应该一直无视我才对;如果是心虚,那你应该不会有这么多自信的回复才对。所以这让我很困惑。
根据我和你的交流,我还是坚持我对你最初的印象:我认为你可能是商科出身的,在“红利”“折旧费”这类话题上讨论,我不是你的对手;但恕我直言,我不觉得你是技术出身的,或者说我不觉得你在技术方面比我高出多少,因为整个讨论过程中,我看得出来你只是罗列一些P2P网络常识,没有针对性。其实很多词汇和理解上的误会,直接用专用名词或者引参考资料就能完全消除,还能省很多文字,但你始终在周围绕圈子,用现象的描述来解释本质。具体例子就是那个“节点目录服务器”,而且你描述的现象和DNS-seed又不能完全对上,让人很困惑。此外,我上一次回复向你讨要了你的参考资料来源,但你始终没有明确给出,再结合你P2P网络知识的常识性,我有点怀疑你的知识来源是那些过期的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