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 Forum
June 16, 2024, 04:47:05 PM *
News: Latest Bitcoin Core release: 27.0 [Torrent]
 
   Home   Help Search Login Register More  
Pages: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All
  Print  
Author Topic: 香港示威贴无故被封,继续发。不是你死就是我死,老子和你拼了  (Read 32448 times)
msc_de (OP)
Hero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770
Merit: 500



View Profile
October 15, 2014, 12:09:14 PM
 #121

为前往香港者积极募捐呼吁书——两岸三地声援占中网络组声明四
请看博讯热点:占领中环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10月15日 首发 -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目前,参与香港“雨伞革命”的占中义士们(学生和市民)正在进行艰苦的搏战,他们与港府、反占中黑恶势力的拉锯战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10月14日晚香港占中民众进占通往特首办的重要通道龙和道,这表明占中义士们开始采取更主动和激烈的措施应对当局拖而决之战术,这给雨伞革命带来了更大的希望和动力。我们表示强烈支持。
   
     在此胶着拉锯战时刻,两岸三地和海外人士对香港雨伞革命的支持尤显重要,尤其是亲身前往抗争现场不仅会激励香港义士们,更会形成两岸三地和海外的联动。所以,我们两岸三地声援占中网络组特发起募捐活动,为中国大陆人士、两岸三地及海外人士前往香港进行路费筹款活动,希望全球各地关注香港、热爱香港、支持占中人士能够积极募捐,支持正义事业。现公布捐款账号、监管人及注意事项:


   
    捐款银行名称、银行编号:
    Bank Name: Navada State Bank #122400779
   
    账号名称、账号编号:
    Account Name: China Citizens Sociel Network #905204178
   
    监管人:
    成斌麟(欧洲)、电话: 0047 47079304
    郭宝胜(美国)、电话:01 2282355736
    李一平(加拿大)电话:1-7782293637
   
    捐款注意事项
    1.捐款邮箱 shyuanzhanzhong2014@gmail.com 请在汇款后将汇款人姓名、地址、电话、汇款金额和日期发到此邮箱,要求匿名的请说明。
   
    2.此捐款账号为免税账号,我们会根据捐款人提供的姓名、地址,邮寄捐款免税收据。
   
    3.捐款方式为捐款人到当地银行,从自己账号划拨捐款到捐款账号;也可直接从自己的网络银行划拨捐款到捐款账号。
   
    4.捐款金额和使用情况定期公布,捐款人信息一般不对外公开。对使用情况和其他事项有问题的,可直接联系监管人或发捐款邮箱。
   
    5.本捐款主要资助中国大陆人士前往香港声援占中运动的人士,台湾和海外人士前往香港的,酌情资助。申请捐款可将个人简介、计划和个人账户等发到捐款邮箱。
   
    6.资助方式一般采取受款人先行垫付,事后报销的方式。如机票、火车票先行购买,事后再凭票向两岸三地声援占中网络组申请。
   
    7.其他问题我们会随时发布信息与各方人士沟通。
   
    两岸三地声援占中网络组
   
    网址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808341132517693
    联络人:成斌麟(欧洲)、郭宝胜(美国)、袁红冰(台湾)、李一平(加拿大)
    联络邮箱:xiaoquanzi2012@gmail.com
    捐款联络邮箱 shyuanzhanzhong2014@gmail.com
    公元2014年10月14日 发布 [博讯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msc_de (OP)
Hero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770
Merit: 500



View Profile
October 15, 2014, 12:13:25 PM
 #122

香港爆发“占中”以来最严重的冲突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10月15日 转载)
    来源:法广 
   
   
香港爆发“占中”以来最严重的冲突

    10月14日晚入夜后,香港警察在已经被清除路障的铜锣湾的主要干道上一字排开,摆出阵势,防止占中人士再占领马路。法新社
   
    香港金钟靠近特首办公室的示威者,14日晚上再度冲出马路,警方一度向示威者施放胡椒喷雾,但否认使用催泪弹。近午夜时示威者与警方对峙后,警方撤退。法新社目睹说,这是占中行动以来严重的一次冲突。
   
    据联合网报道,香港特首梁振英14日在部落格发文表示,香港警方连续两天在旺角、中环、铜锣湾及金钟移除部分路障,会根据实际情况,“继续致力全面恢复正常交通”。 《人民日报》也将再发评论员文章“坚决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支持港府对占中的处置作法。
   
    14日晚九时许,部分在特首办外留守的市民声称因不满学联、学民思潮和占中三子的立场,搬出铁马阻住西行道路;另一批示威者反对,并劝止他们保持冷静,之后大部分人退回路边。
   
    其后,数十名戴口罩人士带领示威者跨出近香港立法会对面的龙和道,警方筑起人墙对峙,并曾施放胡椒喷雾,又举起黄色横幅“封锁线不得越过”。但其后示威者中传有人被警方带走,并试图堵截。
   
    大批佩带头盔的警察手持盾牌和警棍,在龙和道隧道内一字排开,与堵塞龙和道的数十名戴口罩示威者对峙。由于金钟占领地集会讲台上有人说警方已发射催泪弹,促使大批示威者涌往龙和道声援。警方则澄清没有使用催泪弹。
   
    至子夜时分,大批配备盾牌、警棍及头盔的防暴装备警员赶到增援,在龙和道隧道近立法会出口处,与约八百名手持雨伞的示威者对峙。其后警员获令退回特首办,示威者占领特首办外的龙和道。
   
    法新社发自香港的消息,周三凌晨,警方和示威者发生冲突,是占中行动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冲突。
   
    香港政改危机引发占领行动昨天进入第十七天,大批警员早上出动清除金钟道佔领人士设置的障碍物,金钟道双向解封通车。 港府也呼吁,占领人士应移往公园抗议。
   
    香港警方昨天上午展开行动,大批警员在力宝中心附近跑出金钟道,形成一条长长防线,以防示威者反抗。
   
    另一批的警员随即开始清拆行动,前一天晚上示威者用竹棚、垃圾桶加固的路障被警员合力推倒地上
msc_de (OP)
Hero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770
Merit: 500



View Profile
October 15, 2014, 12:17:22 PM
 #123

港警殴打示威者录像激起愤怒
请看博讯热点:占领中环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10月15日 转载)
     
    香港警察殴打一位抗议者的画面在香港引起愤怒。此外,警方继星期二清除金钟道路障后,星期三凌晨再次对最新占领的金钟龙和道的示威者强行清场,并逮捕了40多名抗议者。
     


    香港当地电视台无线电视的录像显示,星期三有六个便衣警察把一位被带上手铐的抗议者拖进一所楼房幽暗的入口处,反复对他拳打脚踢。当时警察试图清除在政府总部附近阻塞一条干道隧道的示威者。
   
    保安局局长黎栋国星期三上午出席立法会会议前对记者说,卷入事件的警察已经被调派做别的工作,有关事件正在调查中。黎栋国说,公民党成员曾健超被6名警员围殴的事件是有人使用了“不当武力”,又透露6名涉事警员已被调离岗位。
   
    人权组织国际特赦发表声明说,香港设施警察必须受到起诉,因为他们对一个被拘捕的人“进行恶意攻击,而那个人没有对警察构成任何威胁。”
   
    国际特赦香港分部主任阿布说:“国际特赦谴责警察殴打和平抗议者。从那段电视片段上我们看到曾健超被警察拖走时他已经被带上了塑料手铐。”
   
    亚洲人权委员会也对这一事件表示感到“震惊和悲哀,”并呼吁逮捕进行殴打的警察,“将他们尽快绳之以法。”
   
    香港警方继星期二大举清场金钟道路障后,星期三凌晨再次对星期二夜间最新占领的金钟龙和道的示威者强行清场。在清场期间,警员与示威者发生多次激烈推撞和冲突,警方多次施放胡椒喷雾,并将多人制服压在地上,示威者撑起雨伞或高举双手和平抵挡,多人受伤。
   
    警务处高级警司徐伟雄在清场后对媒体表示,占据龙和道的行为是“非法集结”,警方采取了果断行动,使用了“ 最低武力”,并拘捕了37男8女。
   
    来源;美国之音
v0yager
Hero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518
Merit: 500



View Profile
October 15, 2014, 12:44:34 PM
 #124

中共能执政到今天,其领导与能力也不是吃素的,与革命打拉锯战果然是上策,现在社会舆论慢慢退去,估计也有不少学生离场了吧。
msc_de (OP)
Hero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770
Merit: 500



View Profile
October 15, 2014, 01:24:17 PM
 #125

传香港艺人刘德华周润发因撑占中在内地被撤广告
请看博讯热点:占领中环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10月15日 转载)
     
    传香港艺人刘德华周润发因撑占中在内地被撤广告

    作者 古莉
   
    一个叫做“周周煮粥”的网友10月14日在推特上透露,中国广电总局口头通知撤掉了刘德华和周润发的广告,因为这两位香港著名艺人在占中活动中发出声音。
   
    此前,刘德华,周润发,梁朝伟,张家辉,郑秀文等香港艺人都发出声音支持占中学生,反对暴力。歌星何韵诗和黄耀明则亲身到现场唱歌支持。
   
    刘德华首先在其官网留言:香港人,都爱香港,要关心自己、顾及大众。不要催泪瓦斯,不要武力,不要谩骂。他还说“大家都不要被少数挑衅者影响情绪、、、”
   
    周润发表示,觉得学生很理智,很聪明,和平抗争,勇敢争取诉求令人感动,警方用催泪弹是错误的。
   
    梁朝伟也打破沉默,向《苹果》媒体表示:支持所有和平表达诉求的香港人,抗议政府使用过份武力对待和平集会人士,希望政府展现诚意,尽快安排与人民对话。
   
    来源:法广中文网
msc_de (OP)
Hero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770
Merit: 500



View Profile
October 15, 2014, 02:14:09 PM
 #126

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回避政改,诿过学生,分化港人,责在政府
   
    香港教育协会:回避政改,诿过学生,分化港人,责在政府

   
    学生与群众占领运动已经两星期,市民对于反对人大落闸、争取真普选、追究政府于9月28日使用武力清场及施放催泪弹等诉求,早已清楚表达。过去两星期,每晚数以千计以至万计的市民自发到占领场地声援,市民不畏恶势力挑衅和侵袭,坚持和平抗争,在在已看见群众理念清晰而坚决。
   
    反观以梁振英为首的特区政府,一直回避学生提出的诉求,单方面拉倒与学生的谈判后,继续无视民意,寸步不让,由始至终都没有尝试积极从根本化解问题,更怀疑纵容涉黑社会人士到占领区挑衅和平抗争的群众,让民意不断分化及撕裂而不顾。我们必须严正指出,香港目前的困局,特区政府实应负起最大的责任!
   
    作为教师,眼见和平集会的同学一次又一次被不明来历的人士暴力袭击,深感痛心!我们认为,学生的诉求明确,肯为香港民主贡献和牺牲时间及精力,得到广大市民的共鸣,负责任的政府必须认真回应,并维护和平示威的学生的安全!
   
    作为教师,我们更忧虑同学的安全,特别是未成年的中学生。旺角及铜锣湾占领区连日发生大小冲突,已经有中学生受伤,警方更已宣布旺角是高风险及高危地方,将会移离障碍物。我们呼吁中学同学注意自身的安全,避免到冲击严峻的地点集会。
   
    我们呼吁:
   
    政府必须立即与学生就政改事宜开展实质的谈判,回应市民诉求,撤回人大8月31日的政改框架,实现真普选。
   
    在政府与学生对话前,警方不应采取暴力清场行动,同时必须尽责保护和平集会的学生及市民,免受挑衅者侵袭和伤害。
   
    梁振英身为特首,应立即就9月28日使用武力清场及施放催泪弹的决定,向市民公开道歉及问责下台;政府也应就事件展开有公信力的调查,让市民监察公权力有否被滥用,官员有否失职,严防事件重演。
   
    同学遇有挑衅要保持克制冷静,小心评估形势变化,注意自身的安全,特别是中学生应避免到旺角等冲击严峻的地点集会。整体而言,可考虑缩短战线,减少对巿民生活的影响,争取支持,凝聚更大力量,继续抗争。
   
    来源:香港独立媒体
msc_de (OP)
Hero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770
Merit: 500



View Profile
October 15, 2014, 02:32:43 PM
 #127

北京高声批港,骂给中国人听
   香港爆发雨伞革命,全球瞩目。事发前夕,“占中三子”还曾感歎:占中运动已经失败。原来,他们设计的占中运动,原本只是作爲一个筹码、一种压力,逼中央政府在普选问题上让步。岂料,中央政府铁石心肠,毫不让步,悍然抛出假普选方桉,以筛选代替普选,羞辱港人。
   
   
   
   “占中三子”,两位教授,一位牧师,毕竟是谦谦君子,并不忍见香港金融中心真因占中运动而瘫痪,爲此陷入犹豫,举棋不定。然而,由“占中三子”发起的“占中运动”(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从2013年1月开始,酝酿已近两年,在香港,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无意之间,埋下雨伞革命的必然。



   
   
   
   偶然的却是,学生运动骤然爆发,先声夺人,从9月22日开始罢课,到9月27日占领政府前院(公民广场),大规模集会请愿。学生运动领先占中运动。“占中三子”临场宣布:占中运动提前啓动。但事实上,占中运动已爲更前卫的学生运动所取代,或退而成爲学生运动的后盾。
   
   
   
   特首梁振英试图以“从重从快”的中共式手法(显然得到北京授意),一举驱散集会,以催泪弹和胡椒喷雾,主动而密集攻击和平请愿的莘莘学子。岂料,此举适得其反,引发大量港人挺身而出,声援学生。由此,占领运动遍及全港,占中变爲占港,史称“雨伞革命”(学生以手中雨伞爲简易盾牌,抵挡胡椒喷雾与催泪弹)。
   
   
   
   北京方面,面对突如其来而声势浩大的“雨伞革命”,显然始料未及,暗自心惊。原本一口一个“少数人”地奚落占中人士,甚至发出“香港极端反对派是纸老虎”的大声嘲笑,加之占中发起人自我感慨“占中已经失败”,北京竟自以爲,撂出一个假普选方桉之后,大局底定,胜券在握,对港人的反抗情绪不以爲意。
   
   
   
   针对雨伞革命,中共通过官方喉舌,以文革式的大批判,对占中运动展开舆论围剿,对占中港人恶语相向,高声叫骂,连篇累赘,一日不停。这轮大批判,着重于三个方面:
   
   
   
   其一,占中运动非法,破坏香港法治,——其实,带头破坏香港法治的,恰恰是中央政府本身,用白皮书取代基本法,要求香港全体司法人员“爱国”(实爲爱党),放弃司法中立,就是恶例之一。
   
   
   
   其二,占中运动,损害香港经济。——其实,自香港回归以来,中共就一直在损害香港经济,官商勾结,抬高香港楼价、物价,人爲拉大贫富差距,变香港爲中共高官的洗钱中心,不仅引发港人愤怒,而且给香港经济造成实实在在的硬伤。
   
   
   
   其三,占中运动背后是外国势力。——其实,这一回,英、美等国表态含煳,无意卷入香港政争,已令港人不满,北京却还牵强附会地扯什么“外国势力”,实在是没话找话、顾左右而言他。中共当年以苏联和日本爲靠山,明目张胆地勾结外国势力,制造内乱,趁乱夺权,如今喊“外国势力”,岂非贼喊捉贼?
   
   
   
   北京宣传,它对香港有三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坚定不移地支持香港依法推进民主发展,坚定不移地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纵观17年来,中共对香港的所言所作所爲,其实是:坚定不移地篡改“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坚定不移地阻碍香港民主发展,坚定不移地损害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北京喉舌甚至挤出了这样的话:“香港回归后民主政治的发展给香港社会带来了稳定与发展,但也对一些继续保持殖民地心态、仇视民主政治的少数人带来了思想和感情上的巨大冲击……这些反民主的’占中斗士’……”在北京恣意翻转的喉舌间,争取民主的港人,竟成了民主的“障碍”;奉行一党专制的北京中央政府,倒成了民主推手。
   
   
   
   指鹿爲马。对拥有信息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港人而言,北京的喧嚣,自说自话,不过是笑话,北京的舆论攻势,对港人,要么不起作用,要么起反作用。实际上,中南海诸公,心下有数,他们的大批判,高声叫骂,并非骂给香港人听,而是骂给大陆人听。
   
   
   
   中共最恐惧的,并非香港的民主运动,乃是,香港民主运动蔓延到中国内地的可能性。正是基于这种恐惧,中共连续拘捕传播香港占中信息的中国内地人士。中共警察甚至开始盘查上街打伞的人,再度上演其草木皆兵的滑稽戏,展示其风声鹤唳的虚弱本质。
   
   
   
   也正是基于这种恐惧,北京要求梁振英开动港警从重从快、速战速决。结果是,速战速败。一计不成,又施一计。北京唆使黑社会出动,暴力冲击香港学生。红与黑联手上演的闹剧,带出的,几乎全都是共産党特征:暴力,流血,性侵害,腐败(派钱动员反占中人群)……
   
   
   
   针对25年前的天安门事件,中共领导层曾经得出这样的总结:从一开始就不应该让步,从一开始就应该定性民主运动是“动乱”,从一开始就应该坚持“旗帜鲜明的反对动乱”。
   
   
   
   今日,面对香港民主运动,中南海不妥协、不让步的强硬立场,出自25年前的“经验总结”;而《人民日报》的连篇社论、文章,每一篇,几乎都是当年那篇臭名昭着的社论《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的翻版。
   
   
   
   北京仍然沿用封建中国的宫廷思维处理香港民主问题;其新领导层,仍未跳脱25年前的旧思路。以不变应万变,共産党之落后,领导人头脑之陈腐,一至于此。
   
   
   
   (原载自由亚洲电台 2014年10月7日)
   
   http://www.rfa.org/mandarin/pinglun/chenpokong/cpk-10072014123146.html
   
   
(2014/10/09 发表)
zcxvbs
Hero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630
Merit: 500



View Profile
October 15, 2014, 03:55:42 PM
 #128

最怕这种胶着的状态了,跟政府打持久战是很吃亏了,这样下去,学生身心疲惫,自然就散了
msc_de (OP)
Hero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770
Merit: 500



View Profile
October 15, 2014, 04:35:31 PM
 #129

中央连日指“占中=革命”  黎智英讽要民主即勾结外国
2014-10-15    电邮 评论 分享 打印


香港的占领运动爆发18天以来,中国官方对运动的立场越来越强硬。继中国副总理汪洋丶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陈佐洱後,中联办主任张晓明周二晚再次说,占中是革命,由外国势力背后操纵。民主党创党主席李柱铭对本台表示,占领行动非常和平,但有黑社会介入反占中,中央的态度由最初的“损害经济”到升格为“动乱”丶“革命”,可能以此做为清场的理由。此外,《苹果日报》连日来遭到反占中人士围堵,影响报纸出版。壹传媒主席黎智英对本台表示,事件涉及黑社会及黑金,在中央看来,支持民主就是勾结外国势力,论调荒谬。

中国官方连日来在媒体上发放消息,将香港占领运动定性为“颜色革命”,继中国副总理汪洋丶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陈佐洱后,中联办主任张晓明周二晚与立法会建制派议员会面,表明中央支持梁振英,又指占领运动与“颜色革命”有很多相似因素,由外国势力背後策动,要推翻现有政权,质疑运动强调“自主”是意指革命。

《人民日报》海外版周三也发表评论员文章,指香港策划“公民抗命”的人,在港上演一幕“颜色革命”,但是他们选错了地点,企图将特首逼下台,注定失败。

对此,民主党创党主席李柱铭在金钟占领现场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称,占领运动一直是和平的,但中央的态度由最初的“损害经济”到升格为“动乱”丶“革命”,可能以此做为清场的理由:“这个问题要由政府负责,学生这么多人在这里争取民主,政府跟学生本来是有一个对话的机会,但他们取消了,只叫同学们回家,政府什么都没有做,为什么要他们回家?他们这么说‘革命’肯定是错的,这个运动很和平,所有的争执场面都是有些人造成的,是黑社会的人造成这个局面,是香港政府和中央政府做出来的。这是一个非常和平的运动,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看清楚,动乱是有人造成的。”

此外,支持占领运动的《苹果日报》,其大楼连日来有数百戴口罩人士围堵,阻延报纸发行。壹传媒集团周二凌晨成功向法庭申请禁制令后,仍有部份人士不肯离开,更拒绝接禁制令的副本。

对此,壹传媒集团主席黎智英周三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要继续去克服,没办法了,你看到来的人很多是黑社会,他们反对《苹果日报》的立场,我们支持民主他们就觉得我们和外国势力勾结,反正反对中国就是外国势力,但其实他们是收了钱来的,他们是黑社会,我们已经报案了。”

记者:“这几天影响出版了吗?”
黎智英:“影响了,因为有几百人围封大楼。”

同日,发起反占中行动的“蓝丝带运动”召集人李偲嫣召开记者会,称星期五会到中大及港大向两间大学的校长查问,如何处置两名在该校任教的占中发起人,也会在校内“通缉”两名占中发起人,要求他们向警方自首,该组织还将在尖沙咀举行“反占中”集会。

(RFA特约记者:忻霖; 责编:胡汉强/申铧)
msc_de (OP)
Hero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770
Merit: 500



View Profile
October 15, 2014, 04:41:28 PM
 #130

特首答问大会临时改期 清场后金钟现帐篷阵
2014-10-15    电邮 评论 分享 打印

香港特首梁振英临时取消周四的行政长官答问大会,引发争议。香港占中运动进入第18天,金钟龙和道被清场后,金钟占领区多了不少携帐篷入驻的示威者。有学生表示,尽管对政府已失去信心,但仍会坚守到最后一刻,因为这是他们争取民主的唯一方式。

原订于周四举行的新立法年度首次特首答问大会临时取消。特首梁振英在会见传媒时表示,评估过安全问题后,决定周四不会前往立法会出席答问会。

梁振英说:“昨天仍然有人,包括立法会议员号召占中人士包围立法会,我们十分不希望因为我以及三司十二局的同事出席行政长官立法会答问大会过程当中,无论出入也好,或者在议事厅也好,出现一些需要保安员甚至警察用武力维持现场秩序或者维持我以及政府官员正常出入的路径。我们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十分不希望在这个时候和占领中环的人士有任何武力方面的接触。”

对于梁振英的这一决定,建制派议员认可,谭耀宗认为有传闻指有人打算冲击或包围立法会,这一决定合理。而泛民派议员则表示质疑,梁家杰批评梁振英不敢面对民意代表,梁国雄也指梁振英拒绝出席答问大会是害怕接受问责。

香港时事评论员谭志强周三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事件罕见,由此也折射出北京权斗激烈。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无论是香港总督时候还是现在特首,一百多年来,首次香港最高行政长官因为这个事情不去立法会的。目前梁振英应该收到一些情报,知道有人想趁他去立法会讲话的时候突袭他,不管能不能把他打死打伤,反正都造成很大的新闻,所以中央,尤其任命他的习近平很尴尬,与其冒这个危险,倒不如就不去。中央本身的权力矛盾真的是通过香港完全反映出来的,直接反映出北京反习派和习近平派的冲突,所以每次当习近平希望可以摆平这个事情、和平解决,自然有人制造另外一个高潮出来,于是群众又不散。”

周三凌晨,香港警方清场金钟龙和道,拘捕45人,引发外界关注。当天上午,记者在金钟夏悫道看见,现场搭建的帐篷比起前一天多了许多,各色帐篷沿着马路一字排开,铸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线。有学生在地上摆放了用中英文双语写成的“我重申!要交代的是政府!不是学生!”的标语。

一名在场的中学生周三告诉本台记者,会坚守到最后一刻,但对这个政府已经失望。

“我觉得很黑暗,其实我们真的是不可能争取(到)什么,我们从抱有希望,直到慢慢地看到这个政府根本不想跟你们谈,还叫我们你们去添马公园坐吧,他们根本就是无视我们,只要不阻碍到经济就可以了。可能(占中)真的是没有用,可是我们争取民主的方法只有这一条。我只是一个学生,我爸爸就觉得应该要收了,否则可能会收(场收)得不好。我觉得我们年轻人不是只有冲动,我希望我可以用尽一切的力气支持,如果他们说留多一个星期我会留多一个星期,(他们说)留到冬天我也可以留到冬天。我都会支持到尾,因为我们香港人不可以没有民主,这个是最基本的我们应该拥有的。”

另外,周三上午11点,立法会复会。在会议开始前,人民力量陈伟业及陈志全在会议厅内撑起黄色雨伞。大会开始后不久,在民主派与建制派的支持下,分别通过成立两个专责委员会调查占领行动。

(rfa 特约记者:扬帆; 责编:胡汉强/申铧)
msc_de (OP)
Hero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770
Merit: 500



View Profile
October 15, 2014, 05:06:14 PM
 #131

RT @liuyun1989: 熱血時報:法新社記者拍下昨晚龍和道現場,有警員向被扯去眼罩、高舉雙手的示威者雙眼,近距離發射胡椒噴霧。圖片將於今天出版的英國獨立報上刊登。香港警察,你們再度揚威海外。 pic.twitter.com/qOifIgSFxM




msc_de (OP)
Hero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770
Merit: 500



View Profile
October 15, 2014, 05:35:16 PM
 #132

香港版坦克人

msc_de (OP)
Hero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770
Merit: 500



View Profile
October 16, 2014, 04:10:53 AM
 #133

http://boxun.com/news/gb/taiwan/2014/10/201410161045.shtml
香港占中第19日:警方再次使用胡椒粉(38图)
Agestorzrxx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462
Merit: 250


View Profile
October 16, 2014, 04:22:02 AM
 #134

人在墙外说话不腰疼,在国内早就被请去喝茶了。
msc_de (OP)
Hero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770
Merit: 500



View Profile
October 16, 2014, 01:59:31 PM
 #135


     
    港警暴行视频“扬威”全球媒体

    2014年10月15日,几名香港警察殴打一名被反绑双手的示威者。香港苹果日报记者拍摄到的现场视频在网络传播,引发国际舆论反弹。 路透社/苹果日报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甄树基
   
    法新社、华尔街日报、福布斯、纽约时报、时代杂志、洛杉矶时报等国际传媒,对15日清晨香港警察趁清场时涉嫌暴打双手被反绑的示威者一事,均大幅报导,指香港警察的形象已经跌至谷底,警察甚至成为政治工具。包括洛杉矶时报在内的多个国际传媒,将香港电视台拍下警察暴行的过程,上载网上,以供全球读者“欣赏”。而时代杂志称,警方的暴力只会导致香港示威者情绪更为沸腾。
   
    香港的警方一直强调以最低武力来对付示威者,特首梁振英日前更声称“香港警方的容忍度世上罕见”,但7个警察拳打脚踢一名双手被反绑的示威者长达4分钟一事,连经常报导警民对打骚乱事件的外国传媒,也叹为观止。
   
    南华早报引述消息人士指,其中一名涉嫌施暴的警察,是香港反黑组、即香港人俗称“O记”的总督察黄祖成;苹果日报甚至刊登7个涉嫌滥用私刑的警察人头照,指他们主要来自观塘警区的反黑组,除了上述的黄某之外,还有观塘警区反黑组主管高级督察刘卓毅,其余五名初级警员隶属观塘警区反黑组。其中刘卓毅被网民人肉搜索,他毕业于英国华威大学法律系;黄祖成去年代表警队出席打击贩运人口国际论坛。
   
    法新社以《香港警方暴行影片激起公愤》为题,向全世界发放香港警员滥用暴力和私刑的讯息,时代杂志的标题是《港警涉暴行示威恐升级》、华尔街日报以《香港警方镇压升级》为题指港警残酷对付示威者,驱散龙和道的和平占领者,显示当局加强镇压民主示威。报道引述20岁郑姓女学生批评:“这仍是法治的香港吗?如果香港没有法治,我们还有什么来支撑香港未来的经济及社会发展?”
   
    福布斯财经杂志也报导事件,标题是《香港警方殴打手无寸铁示威者》,内容批评警察狂殴曾健超的短片令香港警队形象跌至新低。报道指自占中运动开始,防暴警察两星期前用胡椒喷雾和催泪弹对付示威者,激起数以万计市民上街,其后200名黑帮成员在旺角袭击示威者,警察袖手旁观,警方已沦政治打压的工具。
   
    《纽约时报》指,曾健超被打的片段,为示威人士经常指控警方使用不恰当武力对付和平示威者,提供最活生生的例证,或成为反对派号召民众支持的新据点,为民主运动注入新动力。
   
    保安局局长黎栋国15日在立法会面对泛民议员的质询时表示,涉事的警员已被调离前线工作,又称会就警方涉嫌暴力事件进行公平公正调查,他说:“一件事件不应该放到无限、无限、无限大”。
   
    泛民派议员对他敷衍的回应表示愤怒,要求他和警务处长曾伟雄为事件负责辞职。
   
    来源:法广中文网
msc_de (OP)
Hero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770
Merit: 500



View Profile
October 16, 2014, 02:00:59 PM
 #136

人在墙外说话不腰疼,在国内早就被请去喝茶了。


墙外老子请你
msc_de (OP)
Hero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770
Merit: 500



View Profile
October 16, 2014, 02:05:55 PM
 #137

香港警方星期三凌晨在金钟龙和道清场时,有多位警员被拍到将已被制服的示威者抬到暗角进行殴打的新闻,引发社会震惊。而香港无线电视台(TVB)新闻部80多名员工星期三联署,声援一批新闻部记者发表不满管理层处理警方打人新闻手法的公开信。有分析说,无线电视台员工甘冒风险,第一次公开批评内部自我审查的做法,体现了香港新闻从业者的勇气和捍卫新闻自由的专业精神。
   
    据港媒报道,包括无线新闻部的港闻、体育、财经、编辑、主播及公共事务科的80多位编辑、记者和员工在联署中表示,对新闻部管理层有关警察暴力新闻的处理,与早前发表公开信的记者一样同表遗憾,也对管理层对最初报道不信任感到极度不安,因此特意声援发公开信的记者及编辑,期望新闻部恪守专业,坚守原则,以事实为本,为公众提供准确、客观及全面资讯。
   
    早前,无线电视台的40多位采编人员发表公开信,就新闻部管理层对一则报道警方使用武力清场的新闻,进行删查、改动文字说明,表示不满和遗憾。
   
    公开信表示,前线记者拍摄的画面显示多名警员制服一名示威者并将他抬到一边,报道的说明文字是“将他放在地上,对他拳打脚踢。期间两名警员离开,留下的警员继续再用脚踢示威者”。但此文字说明在早上7点以后被删改,直到中午前,这条新闻的文字说明中才加入“期间怀疑警员对他使用武力”的说法。
   
    公开信说,“拳打脚踢”并非失实陈述,也不能接受近5小时,有关画面的旁述一直从缺,反映管理层对原来报道并不信任,对此记者感到极度不安,也无法苟同。公开信重申,一度被删减的描述没有渗入个人立场或情绪,只是客观地根据事实报道。
   
    公开信强调,删改对报道真相而言,是一个缺失,希望管理层和采编部门“恪守专业”原则,并期待“社会一同珍惜香港仅有的新闻自由,支持记者独立采访,避免阻挠记者报道事实”。
   
    包括记协在内的7个香港传媒工会及组织,星期三也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全力支持为新闻自由挺身而出的无线前线记者,并呼吁媒体尊重记者专业报道,勿自我审查,也不要对记者秋后算账。
   
    不过据报道,无线新闻及信息部总监袁志伟回复香港记协说,因为已经有人就此事件向警方投诉及报案,使用警方带走多名示威者,其中一名示威者被多名警员拖至暗角拳打脚踢等字眼,在发生有关投诉和报案后再使用实属不当。袁志伟强调,修改的是文字稿,电视画面则无改动,并重申无线新闻部一向秉持真确、客观、公正、持平的准则,小心处理每一宗新闻。
   
    曾任无线电视台记者的独立评论人协会召集人吕秉权,星期四对美国之音表示,无线电视台内部曾有人希望内部处理事件,但这些采编人员冒着被解雇的风险,坚持发表公开信,既反映他们坚持新闻自由的决心,也表露管理层与记者的理念有很大冲突。
   
    他说:“有些人开始发起这个公开信的时候,已经有一个心理的准备,可能会给炒鱿鱼,但他们也冒这个风险去做。大家以前也有这种宗宗小小的这种争论,但是呢,这次实在是比较明显。”
   
    身为浸会大学新闻系高级讲师吕秉权表示,由于无线电视台常被民众指责不为港人发声,在民众中的声誉不是很好,不少无线记者有心做好新闻工作,但外出工作时经常被讥讽为“CCTVB”。
   
    他说:“经常有人当面批评他们台的做法,怎么和谐呀,不站在民众方面发声呀,等等的这些,还有一些骚扰,阻碍你采访,喝倒彩呀等等,让他们感到压力很大。有时候管理层未必一定是每一件事出于自我审查,可能是一些价值取向的不同。”
   
    在星期三金钟示威区集会上,大会组织者宣读了无线新闻部采编人员的公开信,在逐一读到每位签署人的姓名时,全场集会者长时间鼓掌欢呼,向他们表达敬意。
   
    香港警方星期四下午在记者会上表示,涉嫌周三凌晨殴打一名占中示威者的2名督察及5名初级警务人员,在最初被调离现职后,目前已经被停职。
   
    香港保安局局长黎栋国和香港警察公共关系科总警司许镇德星期三都表示,警方非常重视这起事件,会按既定程序,公平公正处理有关投诉。
   
    来源:美国之音
msc_de (OP)
Hero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770
Merit: 500



View Profile
October 16, 2014, 07:41:06 PM
Last edit: October 16, 2014, 09:05:53 PM by msc_de
 #138

LONDON (Reuters) - Prime Minister David Cameron said on Wednesday Britain should stand up for the rights of people in Hong Kong, a former British colony, after more than two weeks of protests over Chinese restrictions on how the island chooses its next leader in 2017.

Answering a question in parliament about the unrest, Cameron said it was important people in Hong Kong were able to enjoy freedoms and rights set out in an Anglo-Chinese agreement before Britain handed it back to China in 1997.

"It is important that democracy involves real choices," Cameron said, stressing the importance Britain attached to the agreement.

"It talks about rights and freedoms, including those of person, of speech, of the press, of assembly, of association, of travel, of movement, and, indeed, of strike.

"These are important freedoms, jointly guaranteed through that joint declaration and it's that which, most of all, we should stand up for."

Cameron was speaking after pro-democracy protesters in Hong Kong clashed overnight with police. Footage of police beating a protester has gone viral on the Internet, sparking outrage from some lawmakers and the public.

(Reporting by William James; Editing by Andrew Osborn)

http://uk.mobile.reuters.com/article/idUKKCN0I41C620141015?irpc=932
卡梅伦首度开腔谈占中:英国要为港人站出来(图)

新闻来源: 路透社 于 2014-10-16 10:20:21 大字阅读 敬请注意: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观点内容不代表本网立场!


  


  香港非法集会“占领中环”持续至今,沉默近三周的英国首相卡梅伦首度开腔,这位前殖民帝国的现任领导人表示,英国要为香港人的权利站出来。

  据路透社报道,15日下午,卡梅伦在接受英国议会接受议员提问时表示,香港民众能享受《中英联合声明》中规定的自由和权利是很重要的。

  “民主包含真正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卡梅伦称,“中英联合声明保障了港人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包括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旅行自由和罢工自由等。”

  “这些自由都是重要的,联合声明对此予以保证。而英国也应该要站出来维护这些自由。”

  据此前报道,15日凌晨,香港警方对此前强占特首办外龙和道的“占中”者采取驱散行动,拘捕45人。此后,卡梅伦发表了上述言论。

  13日,英国外交国务大臣雨果·斯瓦尔就英国落实《中英联合声明》问题向议会提交书面声明,无视中国人大常委会普选方案,竟敦促香港特区政府重启政改咨询。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5日回应:“我们已多次表明,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国政府和个人无权干涉。香港的政改必须按照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实施。我们敦促英方谨言慎行,不以任何方式介入香港事务,不发出错误信号。”

  对于英国在香港问题中的立场,英国智库“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10月9日曾刊文指出,按照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行政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英国作为该声明的签署方,没有对此抱怨的法律依据,而且1997年前香港行政机构并无民主,令英国在该问题上缺少道德高地。
msc_de (OP)
Hero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770
Merit: 500



View Profile
October 17, 2014, 04:13:00 AM
 #139

http://boxun.com/news/gb/taiwan/2014/10/201410171110.shtml#.VECWESfenP4
香港占领中环第20日:民众重新占领旺角(39图)
msc_de (OP)
Hero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Activity: 770
Merit: 500



View Profile
October 17, 2014, 04:35:15 AM
 #140

张伦:从天安门到占中——历史的轮回与中国的新生

    
    
     酝酿一年多的香港占中运动终于因人大常委会特首选举方案的「落闸」而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香港捍卫自由与天安门争取自由
    
    其实,占中理念的推出者,包括所有希望中国、香港能保持和平繁荣自由的人们,内心里都不希望这场运动能真正发生,期望即使不能达成真正民主普选的目标,选举方案至少也能让人有些许的希望,但这一切都在人大常委会宣布方案那一刻彻底落空。当议会大堂里不再有讨论的空间,社会意见表达走向街头就势所必然,这是规律。香港,走到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而中国,或许也将开始一个新的时代。
    
    占中一起,整个世界有关天安门运动的记忆都被唤醒。确实,那诉求、场景、氛围、行动方式、参与者等,自然让人产生何曾相似的印象。最重要的,是博弈冲突双方逻辑的逆反,其背后所展现的两种不同的文化、政治理念的冲突与八九期间所表现的毫无二致。从这一点讲,二十五年过去,中国的经济发展到新的台阶,但北京政权的政治理念和运作方式依然停留在那个时期,这让人感到悲哀,更让人为中国的未来感到担忧:因为,这种理念和治国手段上的陈旧,不仅是香港问题的根源,中国当下种种矛盾冲突的缘由,更可能会成为未来中国爆发更大灾难的肇因。解决这种陈旧状况已刻不容缓,它关系香港,关系中国甚至关系执政集团自身的命运。占中怎样落幕,或许可以给我们传递一个这种陈旧的状况能否得到恰当解决、中国的未来转型能否顺利的非常重要的信息。
    
    但如果真正想更透彻地理解香港占中的产生,就可能需要对天安门运动和占中两者间的不同有所了解。尽管两者表现上都体现为争取民主,但前者是想通过争取赢得些从未有过的权利,后者则是希望通过争取来维护捍卫一些既有的东西:独立的司法和行政体系、新闻、结社和宗教上的自由等等。在八九,争取民主和自由是相连的、混一的,是在一个从无所不在、无所不控制的极权体制向开放的体制初步转型的背景下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被镇压,但事实上还是取得相当大的成果: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自由化,对外开放的加大,公民个人生活空间的扩展等都与八九运动的争取和牺牲有直接的关联。也是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才能理解经过镇压后的北京政权为何能生存至今的缘由:它事实上是不得不回应了天安门运动诉求的一部分。
    
    中共接管上海后命运或降临香港
    
    不过也正因为这种响应是局部的,常常是非正式化缺乏制度保证的,特别是局限在经济和社会的局部领域,缺乏整体配套的改革,造成后来诸多问题,中国今日才需要以政治制度的改革来全面落实八九的诉求,以期让争得的某些局部自由不被扭曲,公民的权益得到保障,获得完整的权利;同时,政权也才能真正得到更新再造。也是因为这种自由支配的空间的相对扩展的同时没有伴随相应的政治制度改革,管理体制的现代化,才有八九镇压后大规模腐败的产生:局部的社会、经济自由空间,被高度垄断权力的精英大肆滥用,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这种恶质腐败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相反,在香港,导致占中发生的逻辑和社会心理是,由于大陆政治和经济权力的全面侵入,香港旧有的世界一步步崩塌,人们熟悉的那个除选举权部分欠缺之外所有现代权利都具有的文明社会渐渐消失。人们明白,如果不能争取到政治权利,所有曾具有的都最终将消失。当年中共接管上海后的命运会再一次降临到香港头上:在有限地享有原有的权利过程中,慢慢地像被一个温水煮掉的青蛙,死去。尽管港英当局统治之时,人们的民主权利也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实现,但鉴于英国的制度和传统,基本自由方面是得到保证的。但对中共这样一个政体,如果政治权利得不到保证,其他的权利最终都将丧失。港人争取特首普选权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希望用政治的某种自主来作为堤坝,阻挡住中共的全面侵蚀。
    
    九七回归前,各方朋友就此征询看法时我曾预言:当下和今后一段对香港绝对不需顾虑,但长远看,又一定会有问题,除非中国的体制有所变化,因为那是由北京政权的性质所决定的。中共在工具性地利用了旧日的上海和今日的香港后,因制度权力的本质冲动,不可避免要将其吞噬。今天,笔者丝毫不为自己的先见之明感到得意,感受到的更是一种深深的悲哀。相信对许多有四九年后从沪来港经历的港人或是他们的后代来说,有与笔者这种同样的预感的人恐怕也不在少数。历史,不仅从二十五年前的天安门到中环在轮回,也在从一九四九到二○一四的上海和香港间轮回。一出悲剧的双城记!
    
    争取公民权利将是新时代主旋律
    
    历史的轮回源于公民主权的丧失,而挣脱轮回就必须争得公民决定自身命运的权利。正如当初天安门悲剧警醒了港人,从此开始为香港乃至整个中国的民主而奋斗,香港今日的命运其实未尝不对大陆人也具有启示:中国人得到的某些经济和社会上的局部自由,远远无法与港人所具有的已经制度化的权利相比,且无制度性的确切保障──连付出极其昂贵、艰难代价所购买的房屋,这种最基本的生活品,因不具土地所有权事实上只具有部分的永久所有权,遑论其他!即使如此,香港人的自由都在丧失,中国人又岂能相信自己具有的些许自由会得到永续?只要中国的政治制度不发生根本的改变,这些都可能丧失,文革也有可能会卷土重来。社会科学院长那种中共的意识形态高官不都在开始重谈阶级斗争了吗?那种小市民式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公共事务缺乏兴趣,对中国的维权和民主事业怀疑冷漠的态度和行止,终将会让人吞食恶果,也定将不利于民族的进步。中国人只有不断地去捍卫和争取自己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各方面的权利,尤其是政治权利,将「权力关进(公民监督)笼子」,公民自身才能得到安全,其福祉才能得以保护。
    
    换句话讲,不能满足因天安门的牺牲所换来的局部不清晰的自由,更应积极进取,争取八九的诉求的全面实现,用自由的扩大来铺垫政治的民主,用政治的民主来获取和保障自由,这是中国这种极权国家转型所不能回避的逻辑。争取自由和民主必须是一体的过程,否则,就很难避免出现我们事实上已经见到的大规模恶性腐败,得到的局部自由也就很可能非常脆弱和虚假,随时可能丧失。对极权国家的转型来讲,只要不实现权力的民主,公民不可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占中不仅仅是香港一地之事,这个与中国近代历史开端相连的城市所发生的一切,一直就与中国现代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不管占中运动的结局如何,事实上它已经为整个中国的一个新的时代拉开序幕。这将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结局尚不清晰可期的时代,但其中,争取公民的权利,将是最宏大的主旋律。中国的公民将以各种方式展现其力量,正如香港运动中所表现的,一代新的不惧权威、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的年轻人也将跃上历史舞台,冲击与这种意识不相匹配的制度和意识。社会利益和意见的分化也将逼迫这个民族去寻找一种能够包容各种利益和意见的制度。
    
    来源:《动向》
Pages: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All
  Print  
 
Jump to: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9 | SMF © 2006-2009,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